.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加強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維護退役軍人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 本法所稱退役軍人,是指從中國人民解放軍依法退出現役的軍官、軍士和義務兵等人員。第三條 退役軍人為國防和軍隊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尊重、關愛退役軍人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國家關心、優待退役軍人,加強退役軍人保障體系建設,保障退役軍人依法享有相應的權益。第四條 退役軍人保障工作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服務的方針,遵循以人為本、分類保障、服務優先、依法管理的原則。第五條 退役軍人保障應當與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退役軍人安置工作應當公開、公平、公正。退役軍人的政治、生活等待遇與其服現役期間所做貢獻掛鈎。國家建立參戰退役軍人特別優待機制。第六條 退役軍人應當繼續發揚人民軍隊優良傳統,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保守軍事秘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七條 國務院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央和國家有關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有關機關應當在各自職責範圍內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軍隊各級負責退役軍人有關工作的部門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密切配合,做好退役軍人保障工作。第八條 國家加強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信息化建設,為退役軍人建檔立卡,實現有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為提高退役軍人保障能力提供支持。國務院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與中央和國家有關機關、中央軍事委員會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統籌做好信息數據系統的建設、維護、應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工作。第九條 退役軍人保障工作所需經費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負擔。退役安置、教育培訓、撫恤優待資金主要由中央財政負擔。第十條 國家鼓勵和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依法通過捐贈、設立基金、志願服務等方式為退役軍人提供支持和幫助。第十一條 對在退役軍人保障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 移交接收第十二條 國務院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中央軍事委員會政治工作部門、中央和國家有關機關應當制定全國退役軍人的年度移交接收計劃。第十三條 退役軍人原所在部隊應當將退役軍人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負責接收退役軍人。退役軍人的安置地,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確定。第十四條 退役軍人應當在規定時間內,持軍隊出具的退役證明到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報到。第十五條 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在接收退役軍人時,向退役軍人發放退役軍人優待證。退役軍人優待證全國統一制發、統一編號,管理使用辦法由國務院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第十六條 軍人所在部隊在軍人退役時,應當及時將其人事檔案移交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人事檔案管理有關規定,接收、保管並向有關單位移交退役軍人人事檔案。第十七條 安置地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為退役軍人辦理戶口登記,同級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予以協助。第十八條 退役軍人原所在部隊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及時將退役軍人及隨軍未就業配偶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關係和相應資金,轉入安置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軍人工作主管部門應當與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軍隊有關部門密切配合,依法做好有關社會保險關係和相應資金轉移接續工作。第十九條 退役軍人移交接收過程中,發生與其服現役有關的問題,由原所在部隊負責處理;發生與其安置有關的問題,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負責處理;發生其他移交接收方面問題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負責處理,原所在部隊予以配合。退役軍人原所在部隊撤銷或者轉隸、合併的,由原所在部隊的上級單位或者轉隸、合併後的單位按照前款規定處理。
非商業性分享轉載,整理自網絡,侵刪。
地名是歷史的精髓要素之一。中國地名體現了中國歷史上的民族融合、疆域政區的變化、傳統文化的觀念,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100個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地名,
看完這些,絕對讓你心生感慨: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7.安徽
歙縣的歙,多音字,讀音為
shè,不讀
xī。
8.安徽六安的六,讀lù,不讀lìu。江蘇的六合也讀lù,方言字音的殘存,江淮方言六陸同音,是古語,從這可知為什麼六字的大寫是陸。
10.安徽
樅陽的樅,多音字,讀音為
zōng,不讀
cōng,樅(cōng)即冷杉,洋火杆大多用它做原料。13.安徽
蚌埠的讀音為
bèngbù,不讀
bàngfù。14.安徽
碭山的碭,讀
dàng,不讀
Yáng或
dāng。15.江蘇
盱眙不能根據字讀半邊的原則來讀為
yú tái,正確的讀音為
xū yí。盱眙龍蝦讓人們知道了盱眙。16.江蘇
邗江,揚州古稱邗溝,邗江現為揚州市的一個區。邗,讀音為
hán。19.江蘇
氾水的氾字的音、義皆同「泛」,讀
fàn。注意:河南有條
汜水,汜讀音為
sì。21.江蘇
栟茶的栟,讀
bēn;栟櫚即為棕樹,
栟櫚的栟讀
bīng。23.上海
莘莊的莘,讀音為
xīn,不讀
shēn。而山東
莘縣的莘,讀為
shēn,不讀
xīn。莘莘學子。25.黑龍江
穆稜的稜,多音字,應讀
líng,不讀
léng。28.遼寧
阜新的阜,應讀
fù,易誤讀為「
bù」以及「
fǔ」。29.遼寧
桓仁的桓,不讀
héng,應讀
huán。如齊桓(huán)公。30.遼寧
岫巖的岫,讀
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產岫玉。31.內蒙古
巴彥淖爾的彥應讀
yàn;淖應讀
nào,不讀
lào。汪曾祺小說《大淖紀事》。33.天津
薊縣的薊,讀音為
jì,薊為一種草本植物。34.河北
蔚縣的蔚,多音字,應讀
yù,不讀
wèi。新疆
尉犁,也應讀
yù lí。36.河北
蠡縣的蠡,應讀
lǐ,不讀
lí。春秋時有範蠡;今陝西禮泉,古為
醴泉,也讀
lǐ。38.河北
涿州的涿,讀為
zhuō。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39.河北
樂亭的樂,讀
lào。唐山當地的發音。李大釗的故鄉。但山東
樂陵音
le。43.山西
隰縣的隰,讀為
xí。隰指地勢低洼而潮溼的處所。44.山西
洪洞的洞,讀為
tóng,不讀
dòng。傳統京劇《蘇三起解》中的那句聞名的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45.山西
臨汾的汾、汾水、汾酒的汾,統讀
fén,不讀
fēn或者
fěn。50.山東
臨沂的沂,讀音為
yí。江蘇
新沂,
沂蒙山、
沂水的沂,也讀yí。山東省南部有臨沂,北部有臨邑,容易混淆,山東人多稱北臨邑南臨沂。55.山東
淄博的淄,讀音為
zī。淄河,在山東境內。57.山東
曲阜正確的讀音
qū fù。曲阜得名於地形。《爾雅 釋地》云:「高平曰陸,大陸曰阜」。東漢應劭註:「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裡,故曰曲阜。」今之曲阜城東,還殘存有一條委曲長八九華裡的大阜,即土山。58.山東
單縣的單與姓氏單同音
shàn,不能念
dān。61.江西
鉛山的鉛,讀為
yán,不讀
qiān。地名專用字音。68.湖北
黃陂的陂,有三個讀音:
bēi、
pí以及
bō。黃陂的陂應讀為:
pí。74.河南
濬縣的浚,多音字,應讀
xùn,不讀
jùn。念jùn的時候主要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作動詞;在地名中念作xùn。76.河南
武陟的陟,讀為
zhì,陟登高、晉升的意思。78.河南
澠池的澠,讀
mián;當作古水名
澠水時,讀
shéng79.河南
滎陽的滎,讀為
xíng,不讀
yíng。而四川滎經的滎,讀音為
yíng,不讀
xíng。83.廣東
番禺的番,讀音有兩個:
fān以及
pān。
番禺應讀為:
pān yú。85.海南
儋縣的儋,讀
dān,不讀
zhān或
shàn。88.四川
犍為的犍,讀音為
qián,不讀
jiān;
犍牛的犍讀
jiān。92.重慶
涪陵的涪,讀音為
fú,涪陵榨菜讓涪陵出了名。易誤讀為
péi以及
fù。99.新疆
巴音郭楞的楞,應讀
léng,不讀
lèng。
(給朋友們看看,朋友們會感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