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方面幾類應讀的書 -
朱光潛
百川先生:
暑中我因校事赴成都,最近回校才看到中周社轉來黃梅先生的信,提議要我開一個為獲得現代公民常識所必讀的書籍目錄。這很使我為難,一則我目前極忙,沒有工夫仔細斟酌;二則我所學的偏重人文方面,對於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是外行。讀書不是一件死板的事,一個方單不能施諸人人而有效。各人的環境、天資、修養和興趣都不能一筆抹殺。一個人在讀書方面想有成就,明眼人的指導固大有裨益,自己的暗中摸索有時也不可少,因為失敗的教訓往往大於成功的。讀者既然要求一個目錄,我姑且就我的能力所及,隨便談談幾類應讀的書籍,不過要特別聲明:這是我個人的意見,只能供參考,不敢希望每個人都依照。
第一,我以為一個人第一件應該明確的是他本國的文化演進、社會變遷以及學術思想和文藝的成就。這並不一定是出於執古守舊的動機。要前進必從一個基點出發,而一個民族以往的成就即是它前進出發的基點。知道它的長處所在和短處所在,我們才能知道哪些東西應發揮光大,哪些應彌補改革,也才能知道它在全人類文化中佔何等位置,而我們自己如何對它有所貢獻。我不是一個學歷史者,但對於過去一切典籍,歡喜從歷史的眼光去看。從前人有「六經皆史」的說法,其實不只是六經,一切典籍所載都可以當作史跡看。史是人類活動進展的軌跡,它的功用在觀今鑑古,繼往以開來。我贊成多讀中國古典和西方古典,都是根據這個觀點。每種學問都有一個淵源,知道淵源才可以溯理流派。知道淵源固不是三五部書所可了事。但是淵源又有淵源,我們先從最基本的著手,然後逐漸擴充,便不至於沒有根底。回到了解中國固有文化的問題,中國向來傳統教育所著重的大政並不錯。中國中心思想無疑地是儒家,而儒家的淵源的淵源在《論語》《孟子》和「五經」。無論從思想或是從藝術的觀點看,《論語》都是一部絕妙的書,可以終身咀嚼,學用不盡的。我從前很歡喜《世說新語》,為的是它所寫的魏晉人風度和所載的雋詞妙語。近來以風度語言的標準去看《論語》,覺得以《世說新語》較《論語》,真是小巫見大巫。《孟子》比較是耍偏鋒,露稜角,但是說理文之犀利痛快,明白曉暢,後來卻沒有人能趕得上。「五經」之中,流品不齊,《書經》是最古的政治史料,《易經》是最古的解釋自然的企圖,《詩經》為中國純文學之祖,《春秋》為中國編年史之祖,《禮記》較晚出,內容頗駁雜,但是儒家思想見於此經者反比他經為多,其中如《檀弓》《學記》《樂記》《儒行》《禮運》《大學》《中庸》諸篇,妙文至理,是任何讀書人不應放過的。諸子之中,老莊荀墨家最重要,次可略覽《韓非子》《列子》《淮南子》及《呂氏春秋》。讀先秦典籍不可不略通文字訓詁;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最便於初學,王引之的《經傳釋詞》頗有科學條理,亦可看。要明白中國思想演進,佛典及宋元明理學都不可忽略,可惜我對此毫無研究,不敢多舌。我只能說,在佛典中我很愛讀《六祖壇經》和《楞嚴經》,這也許是文人積習。在理學書籍中我覺得《近思錄》和《傳習錄》很簡便。史籍最浩繁,一般人可選讀前四史,全讀《資治通鑑》,遇重大事件翻閱《通鑑紀事本末》,遇重大問題翻閱《三通》。治一切學問都不可不明白史的背景,可惜我們至今沒有一部完善的通俗的通史,近人張蔭麟錢穆諸君所編的各有特見,但都只能算是草創。文藝方面除著《楚辭》及陶杜諸集外,一般人可從選本入手。選本甚多,選者各有偏重,難得盡滿人意。梁以前作品具見於《昭明文選》,這是選學之祖,詩文兼收,為治辭章者所必讀。後來選本比較適用的,文推姚姬傳的《古文辭類纂》;詩推王漁洋的《古今詩選》,王壬秋的《八代詩選》,沈歸愚的《古詩源》和《唐宋詩醇》,曾國藩的《十八家詩鈔》;詞推《花間集》,張惠言《詞選》和朱彊邨的《宋詞三百首》。曲讀《西廂記》《琵琶記》《桃花扇》及其他數種;小說讀《水滸》《紅樓夢》及其他數種,對於一般人也就可知其梗概了。在現代,一個人如果只讀中國書,他的見解難免偏狹固陋,而且就是中國書也不一定能讀得好。學術和其他事物一樣,必以比較見優劣,必得新刺激才可產生新生命。讀書人最低限度須通一個外國文,從翻譯中窺外人文物思想,總難免隔靴搔癢,尤其是在現在我們的譯品太少,而且大半不很可靠。要明了一個文化,大約不外取兩種程序。拿繪畫來打比,或是先繪一個輪廓,然後點染枝節,由粗疏逐漸到細密;或是先累積枝節,逐漸造成一個輪廓,由日就月將而達到豁然貫通。這兩種程序可以並行不悖,普通學者大半兼採這兩個方法。治西方文史,為一般人說法,我主張偏重第一個方法。因為從枝節架輪廓,需要很長久的耐苦,如果枝節不夠充實,所架成的輪廓也就一定不端正恰當。我們一般人對於西方文史所能花費的時間精力是有限的,想明白西方文化的輪廓,我們最好先讀幾部較好的歷史。我們所感覺困難的是較好的歷史大半是專史而不是通史。從史學觀點看,韋爾斯的《世界史綱》(有中譯)也許不很完善,但對於一般人卻是一部好書。關於近代的,Fisher的歐洲通史值得特別介紹。如果再求詳盡精確,讀者可參考Lavisse的通史(法文)和劍橋大學的中世紀和近代歐洲史。這都是權威著作,有很好的史籍目錄可供採擇。有時候小冊書也很有用,比如談古代歐洲的,像Livingstone: Greek Genius and Its Meaning to Us; Lowes Dickenson:Greek View of Life; Warde-Fowler: City-state in Grecce and Rome,都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