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政大臣又跟國防大臣「幹架」了,還是因為中國……

2021-02-25 參考消息

英媒稱,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再次表示對國防大臣加文·威廉姆森的不滿,暗示國防大臣損害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2月21日報導,這位財政大臣說,威廉姆森威脅要派遣一艘皇家海軍航母前往太平洋,這並未使倫敦與北京的關係「變得更簡單」。

威廉姆森曾宣稱,新的「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將部署在太平洋,靠近中國南海。

報導指出,威廉姆森的言論激怒中國,從而令中國決定退出與哈蒙德的貿易談判,兩人上周因此發生了衝突。


▲英國財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

哈蒙德21日說,有關航母部署地點的決定將由國家安全委員會作出,並承認威廉姆森的言論引發了與中國的外交爭端。

哈蒙德說:「這完全是不成熟的。這艘航母在未來幾年內不會處於完全的作戰準備狀態。關於其早期部署在哪裡,尚未作出決定,甚至沒有進行過討論。」

當被問及威廉姆森是否應該「閉嘴」時,哈蒙德說:「我認為謹慎地處理好與中國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們必須通過國家安全委員會來處理。」

特雷莎·梅的發言人說:「我們與中國的關係非常重要。我們在一系列問題上有著牢固和建設性的關係,我們將繼續這樣做。」

餘下 2 篇,精彩不摺疊↓↓

金正恩同款髮型在越南火了!

貝加爾湖的水不能賣給中國?俄羅斯人自己先吵起來了

編輯 | 楊寧昱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相關焦點

  • 西安女孩成英國外交大臣夫人! 中國丈母娘的眼光果然是世界級水準
    近日,英國外交大臣鮑裡斯·詹森因反對「軟脫歐」計劃宣布辭職。梅姨旋即任命原衛生大臣傑裡米·亨特接任,成為新的外交大臣↓↓作為「中國女婿」的亨特曾在採訪中表示:「中國文化有太多吸引人的地方,我正盡我所能增進中英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亨特如此「竭盡全力」的宣傳中文和中國文化,完全對得起「滿分中國女婿」的稱號。例如,在歐洲國家裡,英國對中醫格外開放,中醫在英國已經成為僅次於餐飲業的華人第二大產業。英國一些大學專設了中醫藥專業,近年來一些本土西醫甚至開始學習中醫知識並參加相關資格考試。
  •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說中國海軍會沿著北極航線抵達英國,英媒:戰略威脅來了!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說中國海軍會沿著北極航線抵達英國,英媒:戰略威脅來了!
  • 聽雪讀檔|軍機大臣那些事兒
    軍機大臣共分三等:一為首席軍機大臣,又稱領班軍機大臣,或稱佩印鑰軍機大臣;二為軍機大臣;三是學習軍機大臣,正式全名為「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俗稱「打帘子軍機」。因為召見軍機時,照例殿內不準有太監,所有入殿時,先由新進資淺的學習軍機大臣,趨前數步,掀簾以待,最後方始入內。出殿時也是如此。如無學習軍機大臣,則班次最後一名軍機大臣操作,亦稱「打帘子軍機」。軍機大臣在乾隆年間,一般一至八人,道光以後大致為五至六人。最初,軍機大臣僅等於皇帝私人的助理,每日必由皇帝召見,名為「見面」。皇帝認為某事交由某人辦理或商酌適宜,便召某人進見。
  • 晚清時期,軍機大臣和總理各國事務大臣哪一個權力更大?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
  • 清朝大臣鰲拜,四大輔政大臣之一,晚年被罷免
    清朝大臣鰲拜,四大輔政大臣之一,晚年被罷免鰲拜是滿族人(1610年-1669),曾擔任滿族軍事指揮官和清朝的朝臣,曾在清朝歷任三任皇帝領導下擔任各種軍事和行政職務。他也是順治皇帝在死前安排的四位攝政之一用來監督康熙皇帝。最終,他因積聚了太多權力而被新皇帝罷免和監禁。
  • 清朝的軍機大臣、軍機章京、軍機大臣上行走都是多大的官?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滿族門戶網站、中國滿學專委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
  • 清朝軍機大臣名單一覽表!清朝的軍機大臣起了什麼作用?
    軍機大臣簡介:始稱「辦理軍機大臣」,後來又改為「軍機處大臣上行走」、「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簡稱「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雅稱
  • 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宣布辭職 到底是為啥?
    當地時間2017年7月28日,日本東京,日本國防部長稻田朋美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辭職。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維和日誌」到底是什麼?隨後,日本防衛大臣稻田在國會答辯中表態稱「沒有接到任何有關維和日誌相關報告」。7月,日本媒體曝出防衛大臣稻田朋美參與了隱瞞「維和日誌」整個過程,日本陸上自衛隊實際上仍保管著這些重要情報文件。7月18日,稻田書面回答記者採訪時堅稱,「在野黨所指出的事實並不存在」。7月28日,稻田宣布辭職。
  • 軍機大臣如何限制君主不受約束地行事?
    無人挑戰的皇權可以滅絕一個家族,令一省貧窮,給國防帶來危險,或讓帝國淪喪於蠻夷。經過了數個世紀,中國各朝的大臣們想出了種種辦法,以限制這種不受約束的皇權所造成的潛在破壞。例如,在古代盛行一種宇宙觀,即皇帝有維持自然界秩序的職責,而大臣要使用不吉利的自然表象和徵兆以制約皇帝的不可取行為(清朝時還有這種理論的殘留)。還有一種方法是用身後的惡名來震懾君主。
  • 英國機密文件詭異「外洩」:《是,大臣》,誠不欺我!
    原來英國是早有預謀地計劃用軍艦來挑釁俄羅斯,而且明明有另外一條相對「安全」的航線存在,但英國就是選擇了最危險的一條,而且俄方的一切反應盡在英國的掌握之中。首先,英國和俄羅斯的海上交鋒是在6月23日發生的,而這份文件卻偏偏是6月22日就被發現,卻又在數日後英國面子大損的情況下才見諸於報導,巧不巧?其次,這份機密文件的其他內容都沒有較高的價值,而有價值的部分就正好是關於英國軍艦在黑海的行動策劃,巧不巧?
  • 【將領介紹】日本帝國最後的陸軍大臣:阿南惟幾
    第二年再來,也只考取了山下奉文一個人;第三年三個人再去報考,但是阿南還是沒有被錄取。一般陸大只能考三次,但當時他所在的步兵第1聯隊長官生田目新喜歡阿南惟幾,又讓他考了第四次。這一次阿南惟幾第終於考上了陸大30期,畢業名次是60人中的第18位,同期畢業的還有石原莞爾、笠原幸雄等人。
  • 污衊中國的太空計劃,英國也太強權邏輯了!
    按照英國國防大臣華萊士近期發表的文章《應將太空放在英國國防的核心地位》中的說法,「答案」一定是中國。在文章中,華萊士污衊中國在太空發展進攻性武器,並造謠中國的航天活動威脅到和平利用太空。然而,事實真相遠非如此。到底是誰妄圖保持和擴大太空領域優勢?大家都心知肚明。華萊士生於1970年,保守黨人士,畢業於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官學校。
  • 八國聯軍侵華後要求處死十二名王公大臣 他們都是誰
    1900年,慈禧太后幹了一件豪氣沖天的事情——同時向英國、俄國、德國、美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以及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11國宣戰。於是,有了八國聯軍侵華事件。談判期間,11國向清朝談判代表提出了一份禍首名單,名單上有12個王公大臣的名字。11國要求將這12人全部處死。禍首名單上竟然沒有慈禧太后的名字——這應該歸功於慶親王和李鴻章。他們為了說服11國不將慈禧太后列入禍首名單,不惜付出一切代價,反覆斡旋。慈禧太后對結果很滿意,接受了這份禍首名單。禍首名單上的12名王公大臣,分別是誰呢?
  • 日本北方四島大臣當眾出糗:不識島名字
    日本分管「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事務的大臣被其中一座島嶼的名稱難住,在眾多媒體記者前卡殼,弄得管轄北方四島的北海道知事要求她「多在腦子裡過幾遍」。  9日,日本內閣衝繩和北方領土事務擔當大臣島尻安伊子在記者會上介紹由一個北方四島居民團體主辦的北方四島知識考試。她看著資料,準備讀出這個團體的名稱「千島齒舞諸島居住者聯盟」,卻不知道「舞」該怎麼念。
  • 她在抗戰時給日軍捐了兩架飛機,幾十年後孫女成日本首位華裔大臣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擁有先進的武器,還有就是日本士兵大都經過了嚴格的訓練,加上當時中國武器槍枝彈藥匱乏,士兵大多都食不果腹,戰鬥力自然無法與日軍相比。但是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中國人還是靠著不怕犧牲、血戰到底的精神,把日寇趕回來了東洋老家。可以說在那段艱辛的歲月中,湧現出無數的有志之士投身革命,為了救國拋頭顱灑熱血,誓死不當亡國奴!
  • 空白格: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為什麼宣布辭職?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防衛大臣一職將由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暫時兼任。28日上午,稻田召開記者會,表示將為防衛省及自衛隊所牽涉的自衛隊南蘇丹維和行動記錄瞞報事件,以及該事件所引起的一系列混亂承擔責任。稻田表示,在記者會之前已正式向安倍遞交辭呈。安倍當天表示,尊重稻田的辭職意願,並承認自己存在連帶的任命責任。防衛大臣一職將由外務大臣岸田文雄暫時兼任。
  • 英國「脫歐」加速蘇格蘭「脫英」進程?
    近鄰、石油和蘇格蘭民族黨在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中,蘇格蘭是其中一個特殊的地區:它有自己的政府、議會以及獨有的大陸法系;除了沒有國防、財政、外交等權力,蘇格蘭可高度自治。「蘇格蘭想脫英存在深刻的歷史根源。」四川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原航說。在加入聯合王國之前,蘇格蘭是一個獨立國家。
  • 拼老命加強英國戰備
    從5月24日至6月4日,英國空軍先後出動戰機2739架次,以損失106架的代價,擊落德軍飛機140架,有力地遏制了德軍對撤退地域的轟炸和進攻。可正是在這段時期,後來被捧上天的邱吉爾給英國海軍發展下了不少「絆子」。比如1921年,英國做出擴建新加坡海軍基地的決定,但1924年11月保守黨組閣後,當上財政大臣的邱吉爾卻以資金緊張為由停止撥款,導致1925至1928年工程進度陷入遲滯。再之後,全球經濟危機爆發,財政狀況惡化的英國更無力推動新軍港建設。
  • 英國對1962年蘇印米格-21戰鬥機交易的反應
    除了避免破壞英美關係的政治考慮之外,從維護其帝國利益的立場出發,英國也有充分理由希望能阻止印度購買米格-21戰鬥機。首先,英國雖不像美國那樣對米格交易本身賦予濃厚的冷戰意味,但部分官員還是擔心,印度可能在國防領域與英國脫離而轉向蘇聯。
  • 明清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不是宰相,你了解麼?
    如所周知,中國古代宰相制度到明代發生了一個根本的變化: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認定宰相權力(主要指監督百官執行權)太重,明太祖廢宰相,一般說重大政務全由他個人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