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020年11月23日18時30分許,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開始加注液氧液氫低溫推進劑,計劃於24日凌晨4時—5時擇機實施發射任務。
這是長徵五號系列運載火箭的第二次應用性發射,將運送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至地月轉移軌道,實施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
此次長徵五號遙五火箭發射窗口時間,是在綜合考慮地月位置關係等因素基礎上,經過軌道設計選擇出的最佳發射時間。
新聞+
「胖五」發射嫦娥五號為什麼要選在凌晨?航天科普專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設計師錢航對此進行了解讀——
一是便於奔月軌道的設計。
月球探測與火星探測一樣,都屬於深空探測,這一類型的任務在火箭發射軌道設計上,要考慮到地月相對位置關係,因此相比通信衛星等發射任務,約束條件更多。
錢航說,對於此次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要在滿足地球與月球位置關係的限制、火箭射向和滑行時間的約束、探測器地月轉移時間、返回器再入航程等條件下,選擇最合適的發射時間,也就是確定火箭的發射窗口。經過綜合考慮,長徵五號遙五火箭在凌晨發射最有利於奔月軌道的設計,可以滿足各種約束條件。
二是減少太陽活動對於嫦娥五號的影響。
據錢航介紹,太陽活動對「嫦娥五號」來說,是非常複雜和麻煩的,爆發的太陽風會干擾電子信號傳播,影響地面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的操控。
按照現有的凌晨發射窗口,「胖五」在飛向太空時,地球正好把太陽光遮住,可以避免過多太陽輻射對「嫦娥五號」產生影響。
三是夜晚的天空雲層更少,有利於信號的傳播。
「胖五」發射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整個過程要考慮到方方面面,天氣條件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如果雲層過厚,可能會阻礙電磁波的傳播,影響地面科研人員對「嫦娥五號」的控制。
錢航說,凌晨天氣狀況比較穩定,基本不會出現突然的天氣變化,有利於「胖五」發射。雲層更少,雲層更薄,這樣的條件更有利於信號的傳播。
四是為了方便觀測。
錢航告訴記者,在凌晨發射「胖五」,可以更好地利用望遠鏡等天文設備,對觀察到的發射情況做出總結。
歷次「胖五」飛出地球,地面上的科研人員都要對太空飛行器進行實時跟蹤。錢航說,由於凌晨整體的環境亮度比較低,運載火箭飛向太空時,噴射的火焰會顯得更加耀眼和突出,有利於地面的光學和測量設備跟蹤目標,收集相關信息。
據他介紹,「胖五」選擇在凌晨發射升空,也可以讓地面的探測儀更好地跟蹤「嫦娥五號」,科研人員能夠比較明顯地看到「嫦娥五號」運行的軌跡。
接下來,就可以翹首期待「胖五」護送「嫦娥五號」登月了。「讓我們一起祝福胖五,祝福嫦娥五號,能夠成功登月,帶回月壤,開啟九天攬月之旅!」錢航說。
一看就懂!真人劇場版嫦五任務全過程
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航天史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真人小劇場上新,模擬火箭發射,近月制動,著陸器攜上升器分離…帶你秒懂任務全過程↓↓
來源:綜合自人民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值班編輯:吳桑
「長五」「嫦五」,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