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10月31日一架KQ-200反潛機進入海峽西南空域進行了偵察活動,外媒經研判後認為,這可能是在定位並驅離美軍的核潛艇。報導還稱,這次KQ-200的活動空域與過往美軍偵察機抵近偵察的航線高度重合,而且就在30日,一架美軍EP-3E偵察機曾進入過這片空域,離12海裡領海邊界處最近時僅51.97海裡(約96.2公裡)。
軍事專家對此表示,最近一段時間美國多種型號偵察機頻繁在沿海地區附近搞抵近偵察,這是為了收集軍事部署、調動情報,為將來可能爆發的戰爭作準備。除偵察機外,美軍還派出過P-8A「海神」反潛巡邏機,這對核潛艇基地構成了極大威脅。可以斷定的是,美軍的核潛艇必然也潛入了附近海域,試圖在核潛艇出港時實施跟蹤和偵察活動。
對於美軍偵察機、反潛機的反制,可以依靠J-11等空優戰鬥機來實施。而對於藏在水下隱蔽性極強的美軍核潛艇,就必須要使用專業反潛巡邏機來對其進行定位和驅離。但受制於技術水平,長期以來海軍卻沒有一款專門的反潛巡邏機,唯一能稱得上反潛巡邏機的,只有5架老式的水轟-5,但是與西方國家先進的反潛機相比,水轟-5隻是解決了有無問題,因此海軍對新型反潛機的需求迫在眉睫。
由於大型空中平臺的發展滯後,導致研製一款新型固定翼反潛機時,除了要攻克相關的反潛技術,還必須解決搭載平臺的問題。在KQ-200的研製開始前,國產的大型飛機只有H-6和Y-8兩種。很顯然,速度過快、耗油率過高的H-6並不適合執行需要長時間低空盤旋的反潛機,而且狹窄的機身也不足以容納全套反潛設備和相關操作人員。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用Y-8運輸機作為改裝平臺,研製之初Y-8配備了加拿大產的APS-504對海搜索雷達,被稱為Y-8X,但這個時期的Y-8本質上仍然是沒有密封的運輸機,與真正的反潛機差距甚遠。後來擁有氣密加壓機艙的Y-8C出現後,Y-8又換裝了和英國獵迷預警機同款的「空中霸王」對海搜索雷達,被稱為Y-8J,由於沒有後視雷達,此時的Y-8J被稱為「半個預警機」,顯然它還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反潛機。
後來在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下,近年終於在Y-9運輸機的基礎上,研製出了目前最先進的國產反潛巡邏機「KQ-200」,其綜合性能已超過美軍現役的P-3C反潛巡邏機,略遜於P-8A「海神」。據了解,KQ-200是首個大型反潛巡邏平臺,它的機首下方有一個鼻形整流罩,內部安裝了360度環視海面搜索雷達,能發現幾十公裡外露出水面的潛艇通氣管、潛望鏡、浮標等設備。機尾則加裝了一根很長的尾椎,那是用於探測水下潛艇磁場信號的磁異常探測器。由於脫胎於採用上單翼布局的Y-9運輸機,KQ-200的彈艙空間非常寬裕,可以攜帶大量聲吶浮標、水下機器人以及反潛魚雷、深水炸彈等載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