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心比心,誰會認低人一等的帳呢?即便這帳是以援助的名義記下的。
1958年出版的政治小說《醜陋的美國人》,人物刻畫簡單粗糙,整個格局也像是幾個互不關聯的短篇拼湊而成,但是,它卻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盤踞暢銷書榜長達一年半,售出400多萬冊,因為它確實戳到了美國人的痛處。
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傳統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格局,從根本上終結了人類歷史上的帝國主義時代。然而,從戰爭的廢墟上崛起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仍然慣性地沿襲帝國主義的思維,以爭奪勢力範圍為己任,儘管自認為是在拯救世界。而社會主義陣營團結一致,一度佔了上風,使美國人很是焦慮不安。
《醜陋的美國人》正是在這個當口,對美國在冷戰中處於劣勢的病因做出診斷,並開出藥方。
故事發生在東南亞虛構國家薩爾汗。美國外交官和軍官不屑於學習當地語言、了解當地民情。他們傲慢無禮,整天只知道操辦派對,迎接來訪貴賓,在執行援助項目時,更不徵求當地人的意見,只知道一意孤行,失去了當地人的民心。而蘇聯大使則精通薩爾汗語,非常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與當地人打成一片。
和美國官方形成鮮明對照的還有美國民間人士。他們與薩爾汗人同吃同住,向其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比如工程師亞特金斯就給當地人建造了一種用自行車驅動的水泵。
1963年,好萊塢將小說搬上銀幕,由巨星白蘭度擔綱主演美國大使。大使精明能幹、傲慢自大,置長期在當地操辦貧民醫院的美國民間慈善人員的竭力勸阻於不顧,堅決大張旗鼓地修建通往內地的「和平之路」,以促進經濟開發。在有王室參加的大型開工典禮上,反對勢力點燃了連環爆炸,大使所倚重的當地派系領導被貼身警衛暗殺。
傳統帝國主義毫不隱瞞高人一等的傲慢態度,堂而皇之地欺壓殖民地人民。美國人雖然沒有像殖民主義者那樣奴役別人,卻在幫助別人的幌子下要改造別人,依然是自認高人一等。
《醜陋的美國人》書名轉借自英國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1955年的小說《沉默的美國人》。保衛日不落帝國的重負,使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後瀕臨破產;自身難保的英國任大部分殖民地相繼獨立。格林以從世上最大帝國脫身後的冷眼,鄙視美國人竭力在殖民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為越南找到所謂第三條路徑的天真。
《醜陋的美國人》看似繼承了格林的批判精神,卻根本沒有領悟到英國人飽嘗帝國之塹後才長出的智慧:問題不是建造變相帝國時的方法不對,而是建造帝國的想法本身不對。
《醜陋的美國人》出版兩年後,參議員甘迺迪在《紐約時報》上買下大幅廣告,竭力舉薦。他還給每位參議員同事都贈送了一本。翌年,他入住白宮一個月後就籤署行政命令成立和平團,實行書中所推舉的亞特金斯式外援。然而,美國正是在對《醜陋的美國人》的巨大反響中,不可避免地陷入越戰泥沼的。
將心比心,誰會認低人一等的帳呢?即便這帳是以援助的名義記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