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看不見、拍不到的「醜陋臺灣」

2021-02-07 臺灣那些事兒


《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不幸於空拍續集時墜機身亡,全臺哀悼惋惜。臺空軍今天上午特別派遣2架C-130型運輸機,協助運送齊柏林等3人遺體及家屬返回臺北,送空軍好友齊導「最後一飛」。專機在上午8時近40分降落空軍松山基地,臺軍出動40名官兵站在停機坪上,向齊柏林等3人遺體敬禮致意。而在昨晚,臺北101也特別頂冠點亮「看見臺灣」字樣,以感念齊柏林的精神。


「外省二代」齊柏林遭陰謀論


但在一片緬懷、不舍聲中,臺灣也出現一些不和諧聲音。有網民竟拿齊柏林「外省人第二代」身份做文章,拋出陰謀論。

不過這種離奇言論立刻遭到多數網友的反嗆,「血統根本不是重點好嗎」,「最討厭這種分化挑撥的問卦」。

齊柏林的兒子

隨後齊柏林的兒子也親自發文說,「沒錯,家父是所謂外省二代,但是我相信(他)愛臺灣的心,愛到命都可以不要,甚至比很多賣『國土』的本省人還多、還深,愛不愛臺灣,跟省籍、出生什麼的都無關」。齊柏林兒子還強調空拍相當危險,「愛臺灣賺不了錢,票房2億如果真的實拿,也不會連房貸都還付不完了。」他坦言,始終相當敬佩父親的堅持,「我沒辦法跟上他,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是耶非也。」這些真情實意的文字,讓網友深受感動。

有評論指出,一個為了保留臺灣山林土地紀錄而犧牲自己的貧窮外省第二代,難道比不上那些尸位素餐的本省政客、「大尾鱸鰻」、日裔皇民,以及偷挖砂土、砍掉山林、汙染河川的臺籍奸商更愛臺灣?拿齊柏林的外省第二代身份做文章的「綠蛆」,以及那些啃食臺灣綠色大地的「綠蟲」,敢說他們會比齊導更愛臺灣? 高喊「親中愛臺」的,其實比起那群被指為「傾中賣臺」的,更會亡臺!齊導之死,讓人看到臺灣土地的美麗與哀愁,也看到了人性醜陋不堪的陰暗面。


真愛臺灣的不會喊「愛臺」口號


《中國時報》評論指出,齊柏林因墜機遇難,各界哀悼悲傷之時,或許更該深思齊導的作為。

齊柏林原是「國道新建工程局」的公務員,熱愛攝影,時常負責各重大工程的拍攝;因為許多時候需要用空拍,慢慢成為全臺最常從空中觀看臺灣的人。拍攝中看到土地破碎、惡化,讓他忍不住在只剩3年即可退休時,辭職專注拍攝。其間歷經調適問題、財務困難,甚至房子拿去抵押,向銀行貸款才能創業。


當局的產業政策在鼓勵年輕人創業,似乎年輕人才能創業;其實,齊柏林在公職屆退前毅然辭職投入拍攝,就是創業,也開創出一個過去島內未曾出現或想到的拍攝領域。


他的成功案例,其實也是許多創業家強調的創業重點:不是、也不能只為了賺錢而創業,而是懷抱理想、解決問題或改善世人生活的想法,創業才可能成功。


過去數十年,動輒拿省籍、「賣臺」這些大帽子給人戴的政客,也請看看齊柏林的例子。未來請那些政客要拿省籍、「愛臺」口號攻擊他人時,請先反省一下自己。


「國民黨員」靈魂就該「反省」?


齊柏林不幸墜機身亡,繼有人爆齊柏林是「外省第二代」 ,質疑他愛臺灣的心,又有一名大學教授今天在臉書上質疑齊柏林與國民黨交好,紀錄片《看見臺灣》「真正傷害臺灣」,更稱「願他安息,且靈魂得到反省」,引發臺灣網友憤怒。

臺灣中興大學副教授張明強撰文表示,齊柏林的《看見臺灣》完全忽略國民黨「黨國結構」對臺灣所造成的傷害,更批齊柏林常和「黨國人士」交往,和「奇美小護士」是好朋友,「這樣的紀錄片,只有搶發言權,而真正傷害到臺灣」。他最後甚至寫道,「願他安息,靈魂得到反省」。


臺灣網友痛批張明強「這種思維也能教書,殘害學子」、「什麼都要扯國民黨」、「名符其實的幹話王」、「眼中只有藍綠很可悲」。連向來挺綠的臺灣網紅朱學恆也轉貼此文並批「腦中只剩鬥爭,叫人靈魂反省,自己還有靈魂剩下嗎?」


齊導過世暴露臺灣醜陋人心


「聯合新聞網」今天發表評論指出,在臺灣同悼臺灣痛失英才之餘,竟然出現「提醒」齊導是「外省第二代」、質疑《看見臺灣》出現代表「黨國餘毒」的畫面,及為「黨國餘孽」、財團大亨留了一手等聲音。網絡世界縱或自由尺度高,但類似人心醜陋導致的無腦言論亂竄,對臺灣的傷害只怕不下於對土地的破壞。


三年多前《看見臺灣》上映,震撼了臺灣社會,人們感動於空拍畫面呈現的臺灣壯麗之美,更痛心於著眼於經濟利益對臺灣土地造成的傷害。嚴格來說,《看見臺灣》只算是拋出問題,並未逐一深究問題源頭,遑論提出解方;但要求一部長一小時卅三分鐘、投射範圍廣達三萬六千平方公裡的紀錄片完全承載這些重責大任,未免也太苛了些。


直言之,在齊柏林《看見臺灣》之後,就已變成是你我、各行各業乃至當局必須從「看見臺灣」的傷痕,進而展開後續的釐清問題、找出問題、解決問題等工作。


齊柏林之子在響應網絡鄉民酸言酸語時,指他父親雖是所謂「外省二代」,但愛臺灣愛到命都可以不要,甚至比很多賣「國土」的本省人還多還深,愛不愛臺灣跟省籍出生什麼的都沒關。一個以行動真心愛臺灣者的家人,竟還須以如此直白話語為亡者辯證是否愛臺灣,人性扭曲至斯、何其不幸!


齊柏林透過《看見臺灣》,告訴我們再不好好維護,臺灣終將不再美麗;如今因齊導的意外過世,竟又讓大家看到了他已看不見、拍不到的臺灣醜陋人心,臺灣還能再奢言「最美的風景是人」耶?



來源:「中時電子報」、「中央社」、東森新聞雲、「聯合新聞網」等







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





相關焦點

  • 臺灣花蓮直升機墜機,《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等3人遇難
    另據臺灣媒體報導,機上3人罹難,其身份分別是紀錄片《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齊柏林的助手以及機師張志光。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指出,這架機號為B3118的直升機,墜落於花蓮縣豐賓鄉靜浦長虹橋上,民眾注意到有聲音有煙後報案。報導稱,消防人員趕到現場,發現只剩機翼完整,現場共3人罹難,1人拋至機身外,其他2人則在機身殘骸內。
  • 臺灣花蓮一直升機執行航拍任務時墜毀 《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等3人罹難
    遇難人含導演齊柏林 正在拍攝《看見臺灣Ⅱ》  直升機在花蓮豐濱大港口附近墜毀,飛機上共有3人。凌天航空公司表示,這架直升機是在進行《看見臺灣Ⅱ》的空勘任務。墜機名單證實為《看見臺灣》導演齊柏林、助手陳冠齊、機師張志光,家屬證實齊柏林確實在飛機上,凌天航空也表示今天確實是支持齊柏林拍花蓮長虹橋的景象。
  • 統一臺灣這麼簡單,難道真的看不見嗎?
    在大家看來,統一臺灣難得很,複雜的很,一些專家學者常講臺灣問題敏感複雜,高度敏感複雜,複雜的很,目前無解。只有對國之一流人才來說,臺灣統一才是易如反掌,非常簡單,簡單的很。解決臺灣問題的方案,就像禿子頭上的蝨子一樣在那兒明擺著,難道你們看不見嗎?
  • 乘坐齊柏林飛艇是一種什麼感覺?
    那種夾帶著少許恐懼以及諸多的興奮因子足夠燃起我對於今天這篇講述「興登堡」和「齊柏林」兩艘幾近八十年前的機械巨艦充足天真的快樂。如果你也開始想念這兩艘圓鼓鼓的飛艇的話,那就看看今天的這篇文章吧。另外,文章的轉載源是一個叫做」布魯科夫「的公眾號。同樣,這也是一個從廣場舞習慣研究關注到朝鮮國家電視臺前播音員的好公眾號。
  • 二戰迷航——消失的齊柏林號航母
    ,但縱觀整個二戰,我們卻找不到它的蹤影,就連二戰後的去向也成了未解之謎……齊柏林號航空母艦是德國歷史上唯一建成(下水)的航空母艦。由於缺乏航母設計經驗,德國海軍專門派人去考察了英國暴怒號航母和日本赤城號航母,在獲取相關資料參考後,齊柏林號航空母艦的建造工程在德意志船廠準備開始。然而,當時該船廠的生產流水線已飽和,齊柏林號等待了一年之久才開始鋪設第一條龍骨。1938年,85%完成度的齊柏林號舉行了下水儀式,希特勒親自參加儀式,並對這艘即將馳騁於北海的巨艦充滿期待。
  • 臺灣,中國的美麗與哀愁
    臺灣歸來,感動於小清新、濃濃人情味,也同時吐槽:臺灣沒啥看頭嘛!日月潭、阿里山景色平平,臺北、高雄一點不像大都會……而那些小島的複雜往事,美麗與哀愁,旅行者步履匆匆,難再追問。兩岸之於彼此,仍像是熟悉的陌生人。
  • 齊柏林飛艇
    圖片來源於網絡執行任務的就是德國著名的齊柏林飛艇。早在1900年7月,德國人斐迪南·馮·齊柏林伯爵就設計建造並試飛成功了世界上第一架齊柏林飛艇。而齊柏林設計的飛艇開創性地使用了硬式結構。在齊柏林飛艇的頂部使用了和艇體等長的鋁製棧道,用來吊掛壓艙物和吊艙。飛艇吊艙有兩個,前面的吊艙是指揮艙,飛艇駕駛員們就在這個艙內活動,後面一個吊艙則是動力艙,用來放置發動機和燃料。由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剛剛出現不久,空中載量很小,對地面威脅不大。
  • 全能航母「齊柏林」實戰指南:正確把握德系飛機的使用時機
    齊柏林伯爵號下水後原本還需要一年的時間才能完工,另外還需要時間進行相關的海上測試與人員訓練,但是當時德國缺乏足夠的原料與人力,導致了齊柏林完全完工的進度一延再延。《戰艦聯盟》中的齊柏林 花式武備全能航母在《戰艦聯盟》中,齊柏林是一隻Ⅳ級點券船,艦長們可以在商城裡使用點券購買,分房權重為7.5。齊柏林是目前遊戲內唯一的德國航母,她擁有著所有航母中最精準的轟炸機,魚雷機有兩種選擇供艦長們換裝,多樣化的飛控更是讓齊柏林擁有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作戰方式。
  • 人類史上最大的飛行器:「天帷巨獸」——齊柏林飛艇的起源
    齊柏林飛艇大家只要想像一下,一個跟郵輪一樣大的物體,漂浮在天空中是什麼樣子,就知道齊柏林飛艇給當時人們帶來的震撼了!作為史上最大的飛行器,齊柏林飛艇龐大到令人敬畏,比如今的波音747都要大很多,它令古今所有的飛行器都顯得極為渺小!其用於客運的齊柏林飛艇內部還分布有鋼琴酒吧、吸菸區、餐廳和獨立房間,堪稱奢侈。
  • 臺灣女兵拍同寢室女兵裸照,還傳給男兵看……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德意志的航母——齊柏林號
    ▲在建的「齊柏林」航母甲板圖這艘航母最後被定型為「齊柏林」級1號艦「齊柏林」號,大概是為了紀念一戰中德國的空中霸主「齊柏林下水之後的「齊柏林」既無法以全速34節航行,上面也沒有搭載戰機,1940年6月「齊柏林」被停泊在但澤灣偽裝成木材儲存船,從此永遠停留在85%進度條。
  • 【歷史】齊柏林飛艇,一曲人類徵服天空的壯闊史詩
    此後,哪怕實際上的生產製造者是英國或美國,本身與德國的齊柏林沒有什麼關係,凡是使用這種技術的飛艇都被稱作「齊柏林飛艇」。這種承載量巨大、飛行穩定的巨型飛船,一度涵蓋了民用和軍事兩大空中運輸領域,並延續至今。2017年是齊柏林逝世一百周年紀念,然而稱霸藍天的齊柏林飛艇似乎從未遠離,齊柏林的飛艇技術影響至今。
  • 二戰納粹的齊柏林航母為何沒造出來?
    日德蘭海戰結束不到半年,相關的建造計劃就被德國海軍提上議事日程。最初,德國海軍部打算改造已經落伍的裝甲巡洋艦羅恩號和輕巡洋艦斯圖加特號。不過很快德國海軍部就否定這一計劃,因為將兩艘有一定戰鬥力的軍艦改裝為戰鬥力未知的試驗型軍艦多少有些暴殄天物的的感覺。
  • 齊柏林飛艇時代的絕唱:「空中郵輪」興登堡號
    1900年7月,由斐迪南·馮·齊柏林設計,德國社會航空促進公司(齊柏林本人創建)製造的世界第一艘硬式飛艇LZ-1號攜帶五名機組人員從博登湖上的浮動機庫起飛。LZ-1號在17分鐘的航行中雖出現了不少故障,但最終完成了測試任務。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齊柏林不斷改進硬式飛艇建造技術,並陸續成功試飛一系列LZ飛艇。
  • 與眾不同的航母——齊柏林伯爵
    而二戰期間海軍實力較弱的德國海軍所擁有的唯一一艘完工度較高的航母——齊柏林伯爵,其在設計上就非同尋常,歷史上該艦由於戰爭進程影響最終並未完工。正如同大多數早期航母一樣,這艘33000噸的航母配備了大量150mm炮廓副炮用於水面作戰,這些火炮擠佔了相當一部分機庫空間。儘管噸位較大,但高達200000hp(馬力)的動力依然可以使這艘航母達到接近34節的航速。
  • 「齊柏林」仍是最強軍需航母?讓我們用一萬字來論證!
    我們來講講德棍艦長們最喜歡也是二戰期間德國唯一一條航母——齊柏林伯爵。齊柏林伯爵在解鎖第三技能後會增加一個魚雷機武器位,增加後航母為8+7配置,改建前基礎8+6的配置很容易就可以看出齊柏林伯爵的主攻方向是轟炸機。
  • 瑞鳳 VS 齊柏林,誰是第一軍需?
    齊柏林:飛機航速+2節,並且齊柏林船體buff有2%漏水概率和3%燃燒、傷害(穿甲忽略不計)。飛機整備方面,帶了南雲之後機庫一般很難打空,非要對比一下的話,齊柏林轟炸機比瑞鳳CD少一秒鐘,魚雷機多一秒鐘(瑞鳳三件套再減一秒鐘魚雷機CD,也就是差出了兩秒);再看飛機維修時間,瑞鳳魚雷機,轟炸機維修時間都為37.2秒,齊柏林有德意志工藝加成之後
  • 末日航母-格拉夫·齊柏林伯爵號
    小號手 1/350 二戰德國海軍「格拉夫·齊柏林」號航母    齊柏林伯爵號(Graf Zeppelin
  • 「大陸武力統一臺灣」討論越來越多,看臺灣前「副防長」怎麼說
    這些都是『不見血的工具』。所以我對和平統一不是那麼悲觀,而是認為大有可能,只是說時間還沒到。當然,還有大陸自己在軟硬體各方面不斷有進步,令人耳目一新。何需動武?」他說。蔡英文上臺後「臺獨」越來越猖獗,面對愈加複雜的兩岸關係,林中斌仍看好和平統一。林中斌用兩點概括。第一,臺灣目前的路線走得艱苦。
  • 船上有位看不見的「嚴師」
    他找來見習輪助張健做示範,只見張健從最開始檢查柴油機到最後檢查脂油系統,從檢查振動、噪音到核對壓力、溫度、液位等儀表參數,完成這一套常規巡檢「標準動作」只用了不到20分鐘,且沒有遺漏任何一個細節。「跟張健同期的年輕人來船上僅三個月,都已能熟練掌握巡檢路線和注意事項,比以往巡檢人員所需時間至少縮短了兩個月。」張仕田胸有成竹地說。和大多數老師一樣,「熟悉教材」也是這位「嚴師」的必備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