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7天!安倍破了106年的紀錄

2021-02-25 中國新聞網

作者:張奧林

2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累計在任天數達到2887天,超過日本前首相桂太郎,成為了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

安倍2006年首次上臺後,僅任職不到一年就黯然下臺。日本政壇自此開啟首相「走馬燈」模式,到2012年的6年間,共換了7任首相。

在這樣的背景下,安倍第二次上任後,為何能夠連任7年,並打破日本首相的任職時間紀錄呢?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

首相之路:出身政治世家,下臺後「東山再起」

安倍1954年出生於日本政治世家,外祖父岸信介、外叔祖父佐藤榮作均擔任過日本首相。

在家族優勢「加持」,並經歷了多年政壇的「摸爬滾打」後,安倍在2006年9月20日當選自民黨第21任總裁,並於同年9月26日接替小泉純一郎,成為首位戰後出生、戰後最年輕的首相。

然而,安倍此次首相任期沒能持續很久。因閣僚陷入醜聞,他不到一年時間就黯然辭職。

事實上,在「後小泉時代」,由於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加之自民黨內「群龍無首」,日本政局並不穩定。安倍下臺後,出現了很多「短命首相」, 在2006年至2012年這一時期,包括安倍在內,日本6年換了7任首相,其中任期不滿1年的就有4人。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下野5年後,安倍東山再起,於2012年再次當選日本首相,在此期間,安倍逐步穩固了其領導地位。2015年,「安倍一強」的勢頭繼續,他直接連任。

2018年9月20日,安倍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擊敗前自民黨幹事長石破茂,成功實現三連任。安倍本屆黨總裁任期將持續至2021年9月。

執政主打經濟牌,反對黨「一盤散沙」競爭小

從前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下臺後,日本政壇陷入「短命首相」怪圈的情況下,安倍是如何「穩坐釣魚臺」長達七年之久?

——穩定的內政與外交

安倍在2012年上臺後,推行了所謂 「安倍經濟學」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這些政策使日本GDP增長率提高,就業情況改善,日本經濟景氣指數也在2019年1月成為了戰後最長的景氣增長周期。

安倍政權的一系列經濟政策雖然遺留的課題眾多,但穩定的經濟為其長期執政打下了基礎。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進行會晤。

外交方面,因二戰後美國對日本的特殊影響,日本外交與美國密不可分。在歐巴馬任美國總統時期,日本緊隨美國的腳步,強化所謂「日美同盟」,同時積極參與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

不過,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美國在單邊主義與貿易保護主義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使得依賴於國際貿易的日本「左右為難」。有鑑於此,在確保對美外交「不偏離正常軌道」的前提下,安倍同時與周邊國家積極改善關係。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美國總統川普。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總體來說,安倍的外交政策為其保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對其長期執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條件。

——在野黨分化,競爭環境寬鬆

日本政壇,除自民黨外,還有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等多個在野黨。

其中,民主黨在2009年一舉擊敗長期執政的自民黨,實現政黨輪替。但上臺後的表現讓民眾大失所望,加之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及福島核電站事故,使其在2012年被安倍率領的自民黨在眾議院選舉中擊敗,自此一蹶不振。

資料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

此後,民主黨經歷了與維新黨合併為民主進步黨、並再次分裂為立憲民主黨與國民民主黨的兩個時期,元氣大傷。日本在野黨多年來的分分合合,小黨合併令選民深感厭倦。

其次,在野黨之間在修憲、安保等重要問題上的分歧也很明顯。

相比而言,自民黨內部相對穩定,使其在選舉中長期處於優勢地位。

——成功修改黨章,為長期執政鋪路

為了延長任期,安倍需要克服的最後一道「坎」就是自民黨黨章。原本,黨章規定總裁任期「最多2屆6年」,這意味著安倍只能執政到2018年9月。

然而,因「安倍一強」局面持續,為了追求長期執政,2017年,第84屆自民黨大會決定,將總裁任期改為「最多3屆9年」,使安倍得以第3次擔任日本首相。

資料圖: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中新社發 侯宇 攝

如今,安倍的首相任期將持續到2021年9月。如果安倍要連任4屆,則需再次修改黨章。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稱,如果安倍下定決心,將「舉全黨之力給予支持」。

不過,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安倍近日否定了會再次連任自民黨總裁,他說:「不會連任,黨總裁只能連任三次,這是黨內規定決定的」。

後安倍時代,日本將向何處去?

可以說,安倍在第二次上臺後,內外政策穩定,競爭對手少,使其得以長期執政並成為了日本憲政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首相。

資料圖:日本民眾舉行反對修憲的遊行示威。中新社記者 王健 攝

目前,安倍任內最大的目標就是修憲。不過,他的修憲之路阻力重重,立憲民主黨等在野黨以及部分日本民眾都對修憲持反對意見。

對於外界最為關注的「繼承人」問題,安倍指出:「這還為時過早,因為還有兩年(任期)」。目前,自民黨政調會長岸田文雄,現任防衛大臣河野太郎以及現任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等人都是接替安倍的可能人選。

後安倍時代自民黨能否繼續執政,安倍的政策能否得以延續,仍然有待觀察。

原標題:《2887天!安倍如何「修煉」成日本任職時間最長首相?》

編輯:楊碩

責編:馬學玲

相關焦點

  • 在上周,安倍創造了一個日本神話
    先前,日本當首相時間最長的是桂太郎,一共幹了2886天。而到11月20日,安倍任職時間就達到了2887天,差不多7年零11個月,超過了桂太郎。雖然我們知道美國歐巴馬、柯林頓、小布希等很多總統幹了8年,德國默克爾已經幹了14年總理,普京已經當了15年總統。
  • 安倍長期政權的關鍵——麻生和菅義偉
    在安倍第2次上臺執政後,在閣僚和自民黨三大高官職位中,沒有更換的只有麻生太郎和菅義偉。作為財務相(大藏相)和官房長官創出6年半以上的戰後最長任職時間。麻生3日在自身派系的研修會上表示,「希望以負責任的立場支撐安倍政權,為日本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貢獻」。
  • 中國基建又破世界紀錄,總體長度98公裡,2020年全線貫通
    導讀:中國基建又破世界紀錄,總體長度98公裡,2020年全線貫通 帶你日行三千裡,吃貨相見泯恩仇,RR帶你看世界,大家好,我就是那個靠臉吃飯的小R。
  • 專訪安倍:日中世仇,但不得不處
    對美國總統川普、印度總理莫迪、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表示感謝和祝福……安倍推特感謝川普:「我們的夥伴關係使日美兩國關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牢固。唐德納,我和你之間的友誼和信任是如此重要。我從心底裡感激你的友誼。」安倍眼裡的世界是怎樣的呢?
  • 剛剛,安倍創造歷史!原以為失落的日本會是中國最慘痛教訓,沒想到人家又開創奇蹟了
    ◎作者 | DJ◎來源 | 掘金日本房產(Japan_gold) 已獲授權截至11月20日,算上上一任的任期,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的日數達
  • 憑4個島,普京18年玩弄日本8位首相!剛說一句話,把安倍搞鬱悶
    不過,還沒有等安倍從比賽失利的境遇中緩過來,普京馬上又給他來了一個晴天霹靂!儘管日本不接受這樣的現實,一直主張蘇聯及俄羅斯方面應該儘快返還北方四島,並且堅持主張幾十年不動搖。但作為本國領土上還有美國駐軍的國家,日本的底氣的確是不足。
  • 『1000天無事故紀錄』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事實上,光是大陸近一年發生的重大公安事故並不少,例如2014年崑山臺廠中榮金屬爆炸就造成了146人死亡、11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3.51億元;今年四月翔鷺騰龍集團在福建漳州的騰因設施管線安裝過程有重大疏漏導致爆炸,共造成19人受傷
  • 「安倍經濟學」人走茶涼?
    身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輔佐安倍近8年。
  • 得意洋洋的安倍,感受到了來自全球媒體的惡意
    安倍所在的自由民主黨掌控了日本的媒體,他們鼓吹民族主義,並成功在選舉中勝出。「但在新安保法這個問題上,安倍有些操之過急了。」The Daily Beast在一篇評論中指出,安倍想在所有人來不及反對、同僚們還不用擔心重新選舉的情況下就通過這項「解放自衛隊」的法案。就像2013年,安倍親手提拔的副首相麻生太郎提議的那樣,學習納粹的方式,在人民沒有意識到之前完成日本非戰備狀態的轉變。
  • 安倍訪問珍珠港,不道歉就與美國「對等」了?
    對俄領土外交的失利,讓日本最為安倍內閣唱讚歌的極右派報紙《產經新聞》都感到無地自容。3000億日元的經濟援助是要投出去的,但從俄國那裡並未得到一寸領土。通過獲取領土來提升安倍內閣支持率,讓安倍本人在日本歷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幻想,在2016年算是徹底破滅了。在一年的最後幾天,安倍需要硬著頭皮去一趟夏威夷。
  • 蔡英文安倍傻了 川普或撤退臺海南海
    從川普當選,到英國脫歐,是2016年兩個歷史性的黑天鵝事件,背後悄然的民意流變,就是美英這兩個難兄難弟,在國力衰退的背景下,新孤立主義浪潮捲土重來,全球幹涉戰略收縮勢在必行,成為山姆大叔和不列顛的主流民意。美國對外曾經頻繁的軍事威懾,也可能因為民意壓力,未來由插手改為袖手。
  • 殞命都安丨欲破洞穴潛水紀錄,卻水下失蹤!
    <圖片來自南國早報>潛水在我國已經發展近20年,相關產業達到上百億元。去年,在都安瑤族自治縣發現上百個天窗洞穴後,作為潛水運動一個重要分支的洞穴潛水在國內迅速風行,眾多潛水愛好者來到都安躍躍欲試。讓人關切的是,目前國家並無相關法規對潛水俱樂部、潛水愛好者進行規範管理和約束。
  • 北極圈群島飆21.7度破41年紀錄.美國波特蘭與西雅圖再起抗爭反對聯邦特警介入.美駐衝繩基地群聚感染擴大.
    北極圈群島飆21.7度破41年紀錄挪威氣象研究所25日通報,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群島(Svalbard,又稱冷岸群島)氣溫打破41年來紀錄,達攝氏21.7度。(網絡圖片)   【綜合報導】受全球暖化影響,全球多地氣溫屢創新高。
  • 安倍為"晉三"也是拼了
    對於安倍來說,這將是他的最後一次總裁選舉。「今後3年,我下定決心作為自民黨總裁、首相擔任日本的掌舵人。」現在擺在安倍面前的課題是,如何獲取更多地方黨員票。畢竟在2012年黨總裁選舉中,石破在這一部分的獲票數幾乎是安倍的兩倍。六年後,形勢如何?
  • 第三支箭 安倍你在等什麼?
    新官上任三支箭安倍晉三在2012年聖誕節第二天,在獲得眾議院400票中328票的壓倒性多數支持後,被國會正式選任為日本首相。安倍在就任時對自身使命仿佛相當明確:「我將實行大膽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鼓勵私人投資的經濟增長戰略。」即所謂的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
  • 安倍經濟學的「新三箭」
    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在日本政壇創造了許多第一:他不僅是自1948年以來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在時隔幾年之後再度擔任日本首相的政治家,而且也是近40年來日本政壇在位時間最長的日本首相。安倍在日本政壇的順風順水,在很大程度上得力於他在處理日本經濟問題上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安倍經濟學」。
  • 安倍對中國說的話,信息量很大!
    按照日本2021防衛白皮書公布的數據,中國的殲-15戰鬥機,數量從2020年的20架增加到2021年的34架。因此,安倍的談話不能等閒視之。12月初,安倍應臺灣國策研究院」邀請「就《新時代的臺日關係》為題發表在線演講,矛頭對準中國。他說:過去30年來中國軍費增長42倍,未來30年中國的經濟及軍費預估每年增幅7%,對東亞地區乃至全世界而言,將是至關重要且充滿危機的時代。
  • 小泉進次郎有望成為安倍接班人
    而耐人尋味的是,就在4天前,他剛剛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出身政治世家,下臺後「東山再起」,擁有這些履歷的安倍,打破日本「走馬燈式」換首相的怪圈,第二次上任以來,在首相的位置上一待就是近8年。有多家日媒把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列入「後安倍時代」的熱門候選人。
  • 【金鴻評論】安倍為何突然辭職
    說實在的,這個理由很不像話,安倍患潰瘍性大腸炎的時間已經超過48年,從上中學就開始了,這個病叫事嗎?你換一個病嘛。安倍也知道,這個理由非常低級,可他實在沒有別的辦法。最近幾年,安倍已經兩次傳出患癌的消息:第一次是2015年10月,說是得了大腸癌;第二次是2017年6月,說是肺癌晚期,壽命最多只有3個月。
  • 黃大慧 | 從「村山談話」到「安倍談話」:日本在歷史認識上「失去的二十年「
    2012年12月,下臺3年多的自民黨重新奪回政權,安倍晉三再度登上首相寶座。安倍作為一個歷史修正主義者,上臺伊始就試圖改變「村山談話」等日本政府對歷史問題的正式見解。安倍不願沿襲此前關於歷史問題的一系列表述,並多次表示要發表自己的「面向未來」的「談話」。(一)「21世紀構想懇談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