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美國新報
北極圈群島飆21.7度破41年紀錄
挪威氣象研究所25日通報,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群島(Svalbard,又稱冷岸群島)氣溫打破41年來紀錄,達攝氏21.7度。(網絡圖片)【綜合報導】受全球暖化影響,全球多地氣溫屢創新高。挪威氣象研究所25日通報,位於北極圈內的斯瓦巴群島(Svalbard,又稱冷岸群島)氣溫打破了41年來紀錄,達攝氏21.7度。一般來說,此時當地氣溫通常僅5至8度。
科學家發現,北極圈的全球暖化速度是地球其它地區的2倍。氣象學家吉斯勒福斯(Kristen Gislefoss)表示,斯瓦巴群島已連續2天下午測得21.2度氣溫,僅稍低於1979年測到的21.3度,至25日傍晚6時左右,氣象站又測到21.7度,最新的這波熱浪預計影響至27日。
挪威氣象研究所透過推特發文指出,群島行政中心朗葉邊(Longyearbyen)氣溫「打破41年來的紀錄」。朗葉邊位於群島最大島嶼史匹茲卑爾根島(Spitzbergen),該島是群島中唯一有人定居的島嶼,約有2000多名居民。
斯瓦巴群島距北極約1000多公裡,島上有許多北極熊棲息,還設有1座煤礦場,以及1座「種子倉庫」,自2008年開始收集並保存全球農作物種子,以免發生全球性大災難。
事實上,1月起群島的氣溫就較往年同期高出5度。挪威氣候研究中心早在去年2月就警告,1970年代初期起群島均溫已升高3至5度;如果全球持續增加排放溫室氣體,到2100年,氣溫恐將上升10度。該中心還補充,氣溫飆升可能導致支撐許多建築物、道路和機場的永凍土解凍,引發雪崩等災難。
另今年2月,科學家也在南極測得20.75度高溫,是有史以來南極洲高溫首次突破20度。另一緊鄰北極圈的地區西伯利亞,7月中氣溫甚至一度飆升到驚人的38度。
美國波特蘭與西雅圖再起抗爭反對聯邦特警介入
美國波特蘭的聯邦法院遭到群眾包圍,與維持治安的聯邦特警衝突。(網絡圖片)【綜合報導】美國奧勒岡州最大城波特蘭市,持續發生群眾抗爭,主訴求仍與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有關,另外也反對川普總統派遣聯邦幹員與特警來到波特蘭,他們表示這是聯邦幹涉地方治安。西雅圖也有類似的抗爭,
美聯社報導,周六晚上,人群圍繞著波特蘭市的聯邦法院,依據法律,聯邦法院屬於聯邦政府所直屬管理,所以法院有聯邦警察看守,也成為民眾爭的目標。法院外警戒繩圍著,防暴人員也站在大樓外戒備。
聯邦特警以圍籬為防禦工事,防止群眾衝入。(網絡圖片)群眾遊行的路線還包括市中心的一家旅館,因為他們得知聯邦幹員與特警住在那裡,對著旅館高呼「聯邦幹員回家」,並大喊被警察殺害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的名字。
抗爭群眾也有自己的盾牌,擋住聯邦特警的催淚彈,上面寫著「聯邦(特警)回去」。(網絡圖片)波特蘭地方警察採取儘可能容忍的態度,警察局僅是社交媒體與官方網站卜告誡人們,抗爭歸抗爭,請不要堵街,因為那樣必然會破壞到城市的運作,也可能會受到不加入抗爭民眾的指控與訴訟,到時情況就更複雜了。
幾天前,聯邦法院曾爆發較激烈的衝突,群眾作勢要衝入法院,法院外圍起圍籬工事,與群眾對峙,當抗議群眾用電動工具切割圍籬時,聯邦特警對群眾發射催淚彈與胡椒噴霧,而有些群眾撿起催淚彈,然後將它們扔進法院圍籬內。
抗爭活動從周四晚間發生,一直持續到星期六清晨。當局說,6名聯邦官員受傷,1人被捕。
自從佛洛伊德5月份,在明尼阿波利斯被殺以來,全美國各地都有動亂,但是波特蘭又是持續最久,每星期都有衝突的城市。美國總統川普特別派遣聯邦特警前往波特蘭,他希望制止,但是這個決定並不得到州政府的支持,他們認為,川普此舉使情況惡化。
在川普下令聯邦特警前往衝突激烈的城市後,全美國各城市的示威遊行確實變多。在西雅圖,警方在星期六下午宣布群眾抗爭成了暴動,對群眾發射震撼彈和胡椒噴霧,以試圖疏散人群。當局逮捕了40多名抗爭者,其中21人受輕傷。
波特蘭警察局長查克•洛維爾(Chuck Lovell)周六晚上呼籲和平,他說:「如果您想支持波特蘭,請停止暴力,為和平而努力。波特蘭警察和警察設施受到威脅。我們希望與市民站一起,並努力建立真正的合作關係,我們必須防範那些隱藏在人群下實行犯罪的人。」
特別麻煩的是,由於聯邦政府、地方政府、聯邦警察、地方警察各有立場與堅持,所以治安權限特別混亂,上星期五晚些時,一名聯邦法官拒絕了奧勒岡州司法部長「限制聯邦警察行動」的請求。
聯邦保護局宣布,周五晚上在波特蘭的群眾抗爭是非法集會。國土安全部發言人哈裡•福恩斯(Harry Fones)在周六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有人發射了大型煙花,投擲了堅硬的彈丸,並使用了電動工具損壞了聯邦財產。
就在前一天(星期四),波特蘭市長也在抗爭現場,並且被聯邦警察的催淚彈燻到,他的立場是反對聯邦警察介入。
來到俄勒岡的美國聯邦助理檢察官克雷格•加布裡埃爾(Craig Gabriel)在新聞發布會上說,聯邦官員已經出現6名傷者,其中1人腦震蕩,另1人受到些燒傷,被送往醫院。
他說,有1名抗爭者因不遵守命令而被捕。該人後來被無罪釋放,使自7月初以來在法院財產或其附近被捕的總人數達到60人。
加布裡埃爾說,他無意與抗爭者為難,也同意多數抗爭者是和平的,但有少數滋事份子在做壞事。他表示「如果聯邦法院能夠保持安全,不受到損壞或攻擊,那麼聯邦警察就可以回家。」
「我不想說的太輕描淡寫,但我認為,就是這麼簡單。」
激增41海軍陸戰隊員確診!美駐衝繩基地群聚感染擴大美軍入境強制篩檢
圖為衝繩普天間機場海軍陸戰隊員資料照。(網絡圖片)【綜合報導】美軍駐日本衝繩軍事基地新冠肺炎群聚感染情形擴大,駐日美軍司令部24日宣布,自當日起,所有入境日本的美軍都必須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及14天隔離措施。
《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報導,駐日美軍司令部24日宣布,自周五開始,所有入境日本的《美日部隊地位協議》(U.S.-Japan 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相關人員都必須進行病毒檢測,並且進行14天隔離,新規涵蓋人士包含士兵、眷屬及承包商。
此前,駐日美軍司令部僅要求《美日部隊地位協議》相關人士在抵達日本前、以及抵達基地後分別進行14天隔離,並且僅要求出現症狀的人士進行病毒檢測。
駐日美軍上周五激增41名海軍陸戰隊員確診新冠肺炎,其中包含27名衝繩普天間機場的海軍陸戰隊員以及14名漢森營(Camp Hansen)的海軍陸戰隊員。自4日以來,駐日美軍已有201人確診。
拉美新冠肺炎確診數超越美加,成全球最嚴重疫區
(網絡圖片)
【綜合報導】路透社截至26日的統計,拉丁美洲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數,首度超越美國和加拿大的合計確診數,成為全球最嚴重疫情災區。
根據各國政府提供的數據,拉丁美洲目前累計有432萬7,160起確診病例,美國和加拿大則有430萬8,495例。
確診病例數迅速攀升的拉丁美洲成為全球疫情最嚴重地區,約佔全球總確診數的26.83%。根據路透社統計,全球確診數已超過1,610萬人。
美國目前仍是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國家,累計確診數超過420萬例,其中約有14萬6,000人病歿。全球疫情第二慘重國家是巴西,累計確診數約240萬例,其中約有8萬7,000人不治。
拉美國家墨西哥、秘魯和智利,也在確診數最多的前10個國家行列中。
公衛專家指出,幾乎可以肯定各國官方數據低報了確診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尤其是在檢測量能有限的國家。
佛州新冠肺炎確診數超越紐約州成全美第二大疫區
圖為停在佛羅裡達州邁阿密海灘的COVID-19行動篩檢車。(網絡圖片)【綜合報導】根據路透社統計,美國佛羅裡達州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確診病例數,在26日超越紐約州,成為全美第二嚴重疫區,目前僅次於加州。
佛羅裡達州26日新增9,300起確診病例,累計確診數達到42萬3,855例,在全美僅次於加州的44萬8,497例,紐約州則以41萬5,827例位居第三高。
儘管如此,紐約州仍是全美染疫死亡人數最多的州,有超過3萬2,000人病歿,佛羅裡達州只有將近6,000人不治。
佛羅裡達州7月平均每天新增超過1萬起確診病例,加州平均每天新增8,300例,紐約州平均每天新增700例。
雖然佛羅裡達州疫情依舊險峻,共和黨籍的州長迪尚特(Ron DeSantis)仍重申,他不會強制要求民眾配戴口罩,且學校必須在8月複課。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據顯示,美國累計確診數超過421萬例,其中14萬6,000多人不治,兩項數據都是全球最高。
美小飛機墜毀民宅釀3死含9個月大嬰兒
【綜合報導】美國一架派珀PA-32(Piper PA-32)單引擎小飛機當地時間25日下午1時40分左右,墜毀於猶他州鹽湖郡一處民宅小區,造成3人喪命、另外數人受傷,當中一人為9個月大嬰兒,意外事件也導致3棟民宅毀損。
據《鹽湖論壇報》(Salt Lake Tribune)報導,鹽湖郡西喬丹(West Jordan)當地時間25日下午1時40分,一架派珀PA-32單引擎小飛機墜毀民宅,造成3人受傷,死者包含1名男性駕駛、1名女性乘客、以及1名9個月大嬰兒。
當時機上共有6人,除了3名死者,其餘3名乘客中,1名女性乘客傷勢嚴重,2歲男孩狀況穩定,另1名12歲乘客送醫治療後已經出院。
小飛機墜機共毀損3棟民宅,當中1名屋主重傷。
當地警察表示,小飛機起飛後不久即墜毀。目前尚不清楚墜機原因。
據目擊者描述,小飛機的飛行高度非常低、而且聲音非常大,突然間飛機就從視線中消失,當飛機墜毀時,就看見熊熊火焰及黑煙。目擊者描述,飛機墜毀前發出引擎疑似有問題的聲音。
美墨圍牆擋不住漢納颶風發威肆虐德州
2020年的第一個大西洋颶風漢納(Hanna)26日肆虐美國德州沿岸。(網絡圖片)【綜合報導】2020年的第一個大西洋颶風漢納(Hanna)26日肆虐美國德州沿岸,造成數十萬戶停電、吹倒部份的美墨邊界圍牆、並為這個地區帶來滂沱大雨。
德州正遭受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重創,薩菲爾-辛普森颶風風力等級(Saffir-Simpson Scale)1級的漢納,是在25日下午登陸帕德裡島(Padre Island),後來又在德州凱內迪郡(Kenedy County)二度登陸,席捲德州的部份地區,然後在26日減弱為熱帶低氣壓。
然而,來自漢納的強大風勢至少吹翻了3輛18輪的大卡車,並導致在靠近墨西哥邊界德州薩裡塔(Sarita)的77號國道(U.S. Route 77)部份關閉。
目前並未有立即的人員受傷消息傳出。
一支在推特上瘋傳的影片顯示,強風吹倒了一部份新建的美墨邊牆。
此外,有超過28萬3千個住家和商店無電可用,不過根據追蹤停電問題的PowerOutage.us表示,情況在26日有所改善,斷電的人家減少到20萬3千戶。
*版權與新聞觀點均屬作者本人,本平臺僅提供發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