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平定者(起義時刻)

2021-02-15 命令與徵服紅色警戒3

平定者,全稱平息(定)者自行野戰火炮。《紅色警戒3》資料片:起義時刻中盟軍新增單位。在移動狀態下會使用加特林重機槍對付敵人,在展開狀態下會定位發射殺傷力極強的巨炮炮彈。

平定者的巨炮殺傷力極大,適合打擊成群的目標,但巨炮發射速度較慢,導致他無法很好的擊中正在移動的目標,而且平定者在發射前會標記目標,而炮彈落下也需要時間,從而使得目標可以在受到打擊前有充足的時間撤出打擊區域,平定者轟炸失敗。平定者未展開時屬於反步兵載具,對步兵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但對於裝甲部隊,加特林重機槍的威力較小,從而導致落單的平定者任人宰割。所以平定者發動攻擊時都會有部隊在旁邊保護。

數據

平息者自行野戰火炮

科技需求:高級許可和科技中心

造價:$2000

耗時:15s

技能:展開(耗時2秒,冷卻3秒)

是否兩棲:是

生命值:800

速度(像素/秒):75

碾壓等級/被碾壓等級:0/20(變形後31)

自身視野/開圖半徑:200/500

單發傷害:18*8連發/150*5連發

殺傷類型:機槍/高爆

面殺傷半徑:未知

面殺傷衰減:未知

步兵壓制(值、半徑、持續時間):未知

平均開火間隔(ROF):2.6秒/4.8秒

每秒傷害輸出(DPS):55.4/156.25

射程:200/250-750

受傷類型百分比:

槍彈:50%

機炮:25%

狙擊:0

肉搏:0

火箭:100%

破片:100%

穿甲:100%

光譜:100%

磁暴:100%

高爆:100%

魚雷:100%

毒素:5%

歷史資料

軍史學界的那群事後諸葛亮們已經普遍認同,盟軍的軌道防禦網絡在他們的最終勝利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過去雅典娜衛星網絡可不會經常得到這樣的正面評價,當然了,曾幾何時這個衛星網絡項目還差一點就因為外太空開發代價高昂的公眾壓力被一票否決掉呢。而到了今天,真的很難想像這個世界要不是幸虧有雅典娜炮及其同名的目標指示車輛的話會變成什麼樣子。但無論雅典娜炮在撕開蘇聯和旭日帝國那些龐大防線的徵途中表現有多搶眼,這個軌道防禦網絡無疑還是過於昂貴,昂貴得和盟軍同時在兩條戰線上開戰的花銷不成比例。簡單地說吧,那衛星網絡在同一時間就只能覆蓋那麼點地方,隨著盟軍守住了版圖邊界並開始奪得戰爭主動,衛星開始不夠用了,這意味著只有少量肩負殊榮的指揮官有權呼叫雅典娜降下天罰。意識到這是一次機遇的阿姆斯特丹未來科技公司著手開發了一套替代的遠程炮擊方案:這就是FTC-X3「平定者」自行野戰火炮,擁有全地形機動系統和高尖端150毫米大炮的平定者絕對會讓盟軍剩餘的敵人在進犯任何非軍事區之前三思而後行。

一瞥未來:「平定者」自行野戰火炮的設計是流線外形高性價比與高機動性、極限火力、充分自衛能力的結合體。

與平定者那種追求破壞的狂轟濫炸不同,雅典娜炮遵從的原則是用來自軌道的精確打擊清除敵方建築及重型車輛的同時最小化連帶傷害的風險,那些目標指引車輛上的加密系統是如此複雜,就算這些車被敵人奪取過去衛星炮也不會有落入敵手的風險,甚至這些車的指揮官在使用車輛時都經常會被提示驗密錯誤。不過即便是這樣,在戰爭最後那魚死網破的幾個月中,還是有大量雅典娜炮的地面指引車被摧毀了,因為盟軍的敵人們已經知道這些車輛的威脅級別極高。平定者的設計是直接針對這些短處的,該車與武器系統是在雅典娜衛星網嶄露頭角的時候才開始研發的,平定者還有一連串震撼性的創新,應該能幫助盟軍鞏固戰後的地位。

平定者的車身很特別地使用了一種流線型的全地形底盤,通過4個獨立連結的懸浮支架讓車可以在陸地和海洋上通行,雅典娜大炮被地形阻隔或者望洋興嘆的情況該成為歷史了。還是那些支架,在平定者展開的時候將變成爪子把車身牢牢固定,以便展開它的巨炮——能在極遠距離發射未來科技公司獨門對撞炸彈的雙管150毫米炮。雖然巨炮缺乏雅典娜的無比精確度,它卻有著更長的有效射程、更高的殺傷力和更大的作用範圍,這些使得平定者在面對密集的敵人工事或裝甲縱隊時要比雅典娜炮勝任得多。除此之外,平定者在移動模式下也擁有雙聯轉管機槍提供的妥善保護,用來擊退敵人的進攻部隊已經綽綽有餘,因此就算敵人衝到它主炮最小射程之內它也用不著坐以待斃。

作為未來科技公司對雅典娜衛星網絡軌道防禦系統的回應,平定者用自身論證了在同盟國之中存在著健康的市場競爭。

由於戰爭已經結束,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譯註:史達林女助手被Kane老大幹掉之前所說的最後一句話,寒一個]平定者應該不會全面投入生產,然而要是需求上升,未來科技公司將有萬全之策。他們還在不斷利用最新測試數據來完善平定者的設計。盟軍已經採購了一部分這種戰車在「爭搶較為激烈」的邊境地區使用,包括日本南方的關鍵海岸線。嚴格來說,平定者的作戰實力還沒在真實場面中顯露和檢驗過,不過就算是這樣,盟軍指揮官對它們也給予了很高的期望,這些信心都來自於實彈射擊的結果、以及未來科技公司作為世界領先的高品質軍工級硬體承包商響噹噹的名堂。

作戰摘要

戰場偵察已經揭示了至少以下數點關於平息者自行野戰火炮的情報:

炸飛他們——平定者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雙管大炮,擁有著同時代地面火炮平臺中最遠的射程和最具衝擊性的破壞力。沒有太多東西能經受住巨炮的一輪齊射,無論是工事、建築還是單位編隊都會粉身碎骨。出於它的爆炸半徑和85%的正中目標概率測定,巨炮最適合用在允許承受連帶傷害的區域。 [譯註:直說就是用在不怕炸傷自己人的地方……](V4親兒子→_→)

全地形——平定者可以穿越所有地形包括水面,並且保持著不錯的速度和最小的噪音。它的轉管機槍能在轉移過程中保障它的安全,既不用機槍手冒出頭來挨打又能做到360度全方位火力覆蓋。但是平定者只能在平坦的地表展開成火炮模式。

早期入手——未來科技公司的競爭方案包括讓平定者比雅典娜大炮更容易入手,所以盟軍指揮官只需要更低的許可等級就能使用平定者。然而,仍帶實驗性質的平定者花費相對更高,而且只有當本地區有盟軍科技大樓(科技中心,高科)(來記錄作戰數據並和未來科技公司監督團隊交流)時才能被申請使用。 [譯註:這麼一來科技樹上總共需要裝甲工廠+初級許可+機場+科技大樓…… orz]

已知的問題——雖然有雙轉管機槍和一定的裝甲,平定者還是不能和重型車輛在近距離硬碰,也無法對敵人飛機還擊,因此它最好擺在陣型的後排以獲得良好保護。還要注意的是平定者的全息掃描儀會同時被友軍和敵軍看到,強烈建議部隊一旦被定位光線籠罩就立即全部撤出所在區域。 [譯註:也就是說這個單位鎖定的目標位置敵人也看得到]

強悍的配合作戰能力--近可守,遠可攻。如果搭配得當,5到6輛平定者全殲敵人是不在話下的。當然可配合的東西很多,比如冰凍直升機,三架,放在陣前。對手一來,就會被凍。繼而平定者上的加特林就會擊斃它了。還有,平定者配合作戰時,一定要注意:1,時空炸彈,軌道協議(系列),2,摧毀超級發電廠時不要靠太近,3,注意防空和遠程攻擊.。

偷礦神器--你只需要兩個萌萌的平定者,就可以直接在對手視野之外轟掉他的礦場,而且這個戰術可以使用數次~~推薦用幻影開隱形罩掩護他們,等他們開了炮後立刻回家,然後你的對手就妥妥的卡錢了。注意!小心敵方空軍部隊!

不分敵我--平定者是少數幾個開火後無法控制傷害目標的(也就是說,在它的轟炸範圍內的所有目標都會受傷,不分敵我,有沒有覺得和V4很像)未來坦克都可以控制火炮穿過友軍無傷害,而平定者簡單粗暴,因此合作的時候,部隊不要靠的太近,不然也是目標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盟軍水翼船
    紅色警報3中盟軍作戰單位,是盟軍用於偵察及防禦的快速水面艦船,由於其非常強大,所以通常是許多海軍指揮官第一個使用單位。
  • 華沙起義為何失敗?波蘭倉促起義的背後,隱藏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武器獲取渠道除了挖掘戰前埋藏的武器裝備,還從黑市進行購買,自行製造,以及接受盟軍空投物資等諸多方式。在1944年,波蘭國內軍已經擁有了超過40萬人的力量,且因為德軍屢戰屢敗,而抽調了更多兵力去東線作戰,所以對于波蘭的控制力度下降。在這個背景下,波蘭開始了他們自己的光復運動,而這個計劃本身,是含有很大的政治意義的。
  • 悲壯與鬧劇交織的華沙起義
    1944年6月,西線盟軍發起的「霸王行動」成功的開闢了歐洲第二戰場,東線蘇聯紅軍發起了「巴格拉季昂」攻勢,把戰線推到了國境線外。到7月22日,蘇軍解放波蘭東部小鎮赫烏姆,同日,受蘇聯支持的「波蘭民族解放委員會」發表宣言,號召波蘭民眾「在蘇聯紅軍的幫助下收復失地」。
  • 1944,華沙起義始末
    8月2日,駐莫斯科英軍聯絡處向蘇軍總參謀部轉述了皇家參謀部的兩封電報內容,電報是華沙地下軍司令部發出的:在第1封電報中,起義人員請求彈藥和反坦克武器支援,在第2封電報中,請求蘇軍指揮部「從外圍助攻」。換言之,起義軍開始想甩開紅軍,現在卻來求援。皇家空軍和波蘭飛行員一起制訂了向華沙空投補給和彈藥的計劃,而盟軍最近的機場遠在義大利。邱吉爾將此事通報給史達林,是為了能得到紅軍的幫助。
  • 冷戰的伏筆:華沙起義始末
    米科瓦伊奇克此前已經抵達莫斯科,他是在幾天後得知這一決定的,儘管在7月31日與莫洛託夫會談時,他還向人民委員預測形勢可能的發展方向。「米科瓦伊奇克……說,塔博爾(S. 塔塔爾將軍的綽號——作者注)可隨時飛離倫敦,並隨時報告波蘭局勢。波蘭政府周密考慮了在華沙舉行起義的計劃,並希望蘇聯政府派轟炸機轟炸華沙周邊的機場。莫洛託夫指出,(蘇軍)到華沙只有十幾千米的距離。
  • 華沙起義75周年 | 華沙這些景點背後悲壯的歷史你都知道嗎?
    每年8月1日,在波蘭的各個地區都會舉行華沙起義的紀念活動,市民們紛紛自發前往烈士犧牲紀念地敬獻花圈、花束,並點燃蠟燭,緬懷在1944年華沙起義中為波蘭獨立與自由捐軀的同胞。而在首都華沙還有較為獨特的紀念方式,以銘記起義當時的「W時刻」,即起義爆發的時刻——17:00。
  • 華沙起義,為何波蘭人從一開始就悲劇了?
    華沙起義,是發生在二戰末期,也就是從1944年8月1日開始的,被德軍已經佔領了接近5年之久的波蘭首都華沙的起義。
  • 諾曼第登陸的6支盟軍部隊
    本文介紹從D日到巴黎解放過程中的6支盟軍部隊行動,勾勒諾曼第登陸作戰全貌。
  • 盟軍守護者坦克
    儘管盟軍內部對於什麼才是擊退蘇聯的最佳良策有著種種意見,但所有人都在至少一樣東西上不約而同地想到一塊去了:同盟國只有一次機會來捍衛他們國家的政權了。他們的戰爭委員會萬分謹慎地把重注押在了MBT-X8「守護者」坦克的生產項目上。最終該坦克擔當了盟軍裝甲師的支柱,在自由國家阻止蘇聯擴張領土的持久戰役中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
  • 本可以成功的華沙起義,為何最終功虧一簣?全怪波蘭人的神奇操作
    然而,在波蘭人的神奇操作下,轟轟烈烈的華沙起義落了一個滿盤皆輸,起義者也大多命喪華沙。那麼,這場爆發於1944年8月1日的華沙起義,到底為什麼失敗呢?一、起義爆發時間回到1944年初,波蘭流亡政府眼看德軍已經被蘇軍打的節節敗退,就希望能夠趁著這個機會讓在波蘭境內的抵抗力量,波蘭國內軍發動起義,至少也要趕在蘇軍進入華沙之前先一步解放華沙,宣布波蘭政府恢復了行政能力。在1944年7月24日,希特勒遇刺的消息傳來後,波蘭國內軍的高層群情振奮,紛紛認為這是個好機會,於是就在短暫的商議後,草率的在8月1日發動了起義。
  • 原創 | 親歷者說:雲南起義與蔣嫡系8軍、26軍
    迨組建盟軍中國戰區陸軍第一方面軍(司令官盧漢),曾撥給巨額美械火器裝備。此時大量提出加強滇軍,預作部署保衛大昆明。   二   12月9日,盧漢籍口張群長官當晚21時召開重要會議,扣押了李彌、餘程萬、憲兵副總司令兼西南區司令李楚藩、憲兵西南區參謀長童鶴齡、空軍第5路副司令沈延世、軍統保密局雲南站站長沈醉等蔣系軍憲特首長。
  • 華沙起義, 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城外的蘇軍坐視不管,缺少外援的起義組織——波蘭「國家軍」苦苦支撐,經過2個月的艱苦戰鬥後被德軍鎮壓,有「北方巴黎」美稱的華沙市也毀於一旦。這就是二戰歷史上著名的一幕悲劇——華沙起義。定性:「由錯誤路線和資產階級領導的失敗運動」華沙起義前後,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派出的精幹小分隊已緊隨蘇軍進入波蘭境內。
  • 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了,清朝為什麼沒有被太平天國起義推翻?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大一統王朝,在晚期遇上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卻並沒有被直接推翻,這是為什麼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首先清朝沒有被農民起義直接推翻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漢之黃巾起義、唐之黃巢起義、元之紅巾軍起義都沒有直接推翻王朝的統治。當然還有一點的不同之處在於,像東漢的黃巾起義導致了中央朝廷的式微無力維護統治,地方勢力的崛起,最後釀成了東漢末年分三國。唐朝的黃巾起義使本來藩鎮割據不嚴重的唐王朝中央軍隊消耗殆盡,使藩鎮勢力進一步增大,唐朝的天子成為藩鎮任意欺辱的對象,最後唐朝亡於藩鎮中的朱溫之手。
  • 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時,德國空軍究竟在幹些什麼?
    1944 年 6 月 6 日,英美盟軍發動了期待已久的諾曼第登陸戰役。儘管德軍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盟軍還是在戰術上達成了奇襲效果。登陸行動所選定的時間和地點都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以至於在登陸的最初時刻未作出任何反應。 對德國空軍而言,諾曼第登陸可不僅僅意味著受到了奇襲,而是徹底的絕望。盟軍為這次戰役投入了 6000 多架飛機。
  • 發生在藍天上的起義
    劉善本是1946年6月26日從昆明駕機起義到延安的,他是國民黨第一個駕機起義的飛行員。這是劉善本幾十年後回顧當年駕機起義前的心中感受。劉善本駕機起義後的第4天,毛澤東親自接見了他。延安召開了歡迎大會,朱德致歡迎詞說:「劉上尉退出內戰義舉,標誌著全國人民爭取和平民主獨立高潮,今後將會有更多的蔣軍官兵反對打內戰,走起義道路」。劉善本起義後,機組人員中張受益、唐世耀、唐玉文、何輝庭、李榮琛、江煥章願意留在延安參加革命;李彭秀、陳泰楷等4人不願意者,由我黨發給路費,返回國民黨統治區。劉
  • 蘇丹大屠殺與起義是怎麼發生的?
    本文回顧6月3日的血腥屠殺與蘇丹起義的當前局勢,並且指出槍殺示威者的民兵組織快速支援部隊,如何誕生於該國種族清洗的歷史,並在歐盟限縮移民與海灣國家與美國抵制伊朗的時空背景下得到援助,讓讀者得以理解地緣政治下的蘇丹起義面臨何種嚴峻的考驗。原文標題"Sudan’s Uprising",刊載於英國左翼雜誌《論壇》(Tribune)。為方便閱讀,文中小標為譯者所加。
  • 中秋起義傳記(連載10)
    於是,便緊張投入起義的準備工作。10月25日晚上約九點鐘,各村隊伍相繼集中到東鄉平嶺村韋廷獻家曬坪,約有一百多人槍,粗略地分成四個部分。1947年6月,鐘山英家起義失敗後,由於叛徒供出賀縣地下黨組織,韋天強不能繼續在賀縣活動,便回到了武宣東鄉,積極籌備武裝鬥爭。他串聯東鄉的地下黨員劉鐵民、潘德才、陳廷堯等分頭到各村宣傳發動群眾,醞釀組織遊擊隊,派弟弟世寬(中共黨員)購買槍枝、彈藥,派堂弟世禎到大片塘了解國民黨桂(平)武(宣)聯隊辦事處骨幹陳蘭祥的思想傾向,爭取他起義。
  • 壯鄉起霹靂 紅旗映朝霞——追記中秋起義
    中秋起義是1947年9月29日(農曆中秋節)爆發於貴縣達開鄉(現貴港市港北區奇石鄉)的人民解放戰爭。筆者結合歷史記述,多次走訪革命老區群眾,看到了當年這場起義的迫需、智取及必勝!1946年4月,中共中央華東局副書記陳毅根據全國鬥爭形勢的變化,令貴港籍黨員廖聯原返桂開闢遊擊區。
  • 中國最後一次農民起義:白朗起義(4)
    1914年1月27日黎明,起義軍從容撤離六安,並再次聲東擊西,迷惑敵人。軍隊出城後,先向東行進,聲稱將進攻廬州,爾後轉旗西走,進據豫皖邊的金家寨,準備伺機突破敵軍防線。此時,趙倜正待拱衛軍和二師六團 集中後向麻布街(商城東一百八十裡)一帶進發。但統領高文貴未執行趙倜的命令,於1月28日令拱衛軍團長熊文朗率兩營單獨由固始開往麻布街。熊團於29日出發,在葉家集宿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