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朝鮮擁核已成定局?

2022-02-04 獅說新語

圖為本月10日,東京街頭的行人在一個大熒幕前觀看關於朝鮮飛彈威脅的新聞。(路透社) 

「堅持朝鮮半島無核化」一直是東北亞各方在朝核問題上的政策立場,朝鮮棄核也是美國與朝鮮恢復談判的前提條件。然而,半島過去一個多月的局勢發展,卻促使一些專家出現了動搖,不得不重新思考這一立場。

上月初,平壤先後兩次發射洲際彈道飛彈,其武器計劃發展的速度讓人驚訝。

有美國專家指出,朝鮮在核武器小型化技術上也取得了進展,這將使朝鮮有能力把核彈頭裝載到遠程飛彈上。

雖然聯合國安理會本月初又通過了新一輪對朝嚴厲制裁,但平壤預料還會繼續推進核導試驗。

這種循環已上演了多輪,每一次的吵吵嚷嚷之後,平壤繼續一步步慢慢走向擁核。

對此,韓國首爾西江大學國際學院教授金載千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朝鮮宣稱擁有約20枚核彈頭,並且已成功將核彈頭小型化、標準化,這表明平壤已經成為事實上的(de facto)擁核國家。

朝鮮能走到今天這一步,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平壤看準了美國和國際社會並不敢對其發動攻擊。

對美國來說,朝鮮發展出能夠承載核彈頭的遠程飛彈,並且能發射到美國本土,是戰爭紅線。然而,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恫言要以「炮火和狂怒」教訓朝鮮,還說軍事解決方案已「全面就緒,鎖定目標並上膛」,最終卻都沒有兌現。美國防長馬蒂斯和國務卿蒂勒森本周一還強調,美國對平壤政權的變更「沒有興趣」,重申外交途徑仍是較好的選項。

有分析說,十多年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大大消耗了美國國力,它如今已無力再陷入另一場重大戰役中。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韓國朝鮮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建也告訴本報,美國在冷戰結束後成為世界唯一超級強國,其政治、經濟、軍事等勢力無人能比。但如果朝鮮證明有能力對美國本土發動攻擊,這將意味著美國神話的徹底破滅。

蔡建認為,美國不會冒這個風險。他說:「如果第二次韓戰爆發,就將預示著美國世界霸權的徹底崩潰。」

美面對韓巨大阻力

同時,華盛頓也面對來自盟友韓國的巨大阻力。韓國總統文在寅周二(15日)誓言,韓國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阻止戰爭爆發,半島上的任何軍事行動都必須、也只能由韓國決定。

何況即使得到韓國的支持,美國對朝動武也將受到域內其他大國的牽制。中共官媒人民日報社旗下的《環球時報》上周發表社評警告,如果美韓同盟發動軍事打擊,試圖顛覆朝鮮政權、改變半島的政治版圖,「中國將堅決出手阻止」。

基於上述種種,美國遲遲無法出手,這正好也為平壤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加速核導發展計劃。

蔡建說:「隨著朝鮮逐漸發展起自身的反擊能力,美國對其動武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一旦朝鮮形成真正的報復能力,美國就再也不能動手了。」

他認為,如同印度、巴基斯坦當年的擁核過程一樣,國際社會未來可能被迫默認朝鮮擁核的現實。

原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上周四(10日)就在《紐約時報》撰文說:「就像美國在冷戰時期容忍蘇聯擁有幾千枚核武器的更大威脅一樣,如有需要,我們也可以容忍朝鮮擁核。」

在一些受訪學者看來,朝鮮擁核不一定就是世界末日。

韓國延世大學統一研究院專門研究員奉英植接受本報訪問時說:「朝鮮擁核將對核不擴散原則造成很大的打擊,但平壤也知道,『擁核』不一定就要『用核』。即使擁有核彈頭以及能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彈道飛彈技術,但平壤還是會慎重考慮核打擊的後果。」

賴斯在評論中就提議,美國應該依靠威懾手段讓平壤清楚了解,如果它用核武器攻擊美國或其盟友,這將招致朝鮮的滅亡。

賴斯說:「同樣的,如果證明朝鮮向另一個國家或非國家組織轉移核武器,同一條紅線也將適用。」

不過,賴斯這個前衛的看法,遭到現任美國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的反駁。

麥克馬斯特說:「朝鮮政權對本國人民實施無法言語的虐行、對區域國家構成了持續的威脅,現在還可能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對美國構成直接的威脅。傳統的威懾理論根本不適用於這樣的政權。」

前美國國務院朝鮮問題高級專家、布魯金斯非常駐資深研究員李維亞(Evans J.R. Revere)也撰文警告,朝鮮有著核擴散的不良記錄,擁核的朝鮮極可能將核原料或技術轉賣給任何想要對付美國的組織或國家。

他也說:「朝鮮一直對美國有極深的不滿,一次次地威脅要使用核武器攻擊美國,並且也不斷利用自己的核能力來勒索周邊國家和美國。這樣的朝鮮一旦擁核,將對美國的安全構成無法令人接受的威脅。」

再者,朝鮮擁核後將引發東北亞各國相繼發展核武器的骨牌效應,使該地區迅速陷入軍備競賽。

朝若擁核韓將成最大輸家

 

金載千說,朝鮮一旦擁核,韓國將成為最大的輸家。他說:「擁核的朝鮮將享有巨大的戰略優勢,並且能主導韓朝關係的實質。韓國很可能因此考慮引入核武器,以糾正半島和東北亞的戰略失衡。」

蔡建則指出,日本也能以此為藉口加大軍事建設、甚至部署核武器,這將嚴重影響中國在該區域的戰略利益。

不過要阻止朝鮮擁核,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現階段只能繼續施加更嚴厲的制裁,同時希望朝鮮回心轉意,回到談判桌上。可惜的是,過去的經驗已經證明,這個手段不再有效;美國僅剩的選項因此就只是向朝鮮發動攻擊,結束平壤的核導計劃,以及推翻金氏政權。

李維亞承認,包括動武在內的其他可能性都太難實施,美國最終可能還真得容忍朝鮮的擁核身份。

朝核問題讓國際社會陷入「22條軍規」(catch-22)的兩難困境。在朝鮮不可能停止核導計劃、美國又不願動武的情況下,默認朝鮮擁核是否成為國際社會不得不接受的選擇?

但這個結局所帶來的種種後果,東北亞與國際社會承受得起嗎?

相關焦點

  • 朝鮮擁核,利弊分析!
    關於朝鮮核試的問題,最近網上不少爭論,看起來都有自己的道理,那是各自的出發點不同,但筆者在朝鮮擁核的問題上卻是長久以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特此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如何看待我們和朝鮮之間的關係。
  • 【朝核問題】李家成:朝鮮為什麼要「擁核」
    :從最初決意擁核以自保  經反覆折衝「棄核換安全」,到現在回歸擁核以自保。「擁核以自保」。朝鮮在冷戰結束之初就確立起「擁核以自保」的核戰略並回歸於此,是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異常複雜的現實原因以及相當巨大的國內動力的。解析朝鮮核戰略緣起的國際政治因素與國內政治考慮,從而為把握朝核問題本質提供路徑,為最終消解朝核問題提供思路。自韓戰爆發以來,朝鮮就一直處在美國的核威脅之下。
  • 中日學者對話:朝鮮如何成功擁核的
    再說,如果擁核後的朝鮮實踐他們所宣稱的「聖戰統一」,用核武器把首爾和華盛頓變成「一片火海」,那也是人類社會空前災難。還有一種威脅就是剛才周總說的,朝鮮核設施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出了核事故,朝鮮半島周邊的國家將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朝鮮擁核對世界,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威脅,是很現實的。而且,地緣因素決定了它對中國的威脅遠遠的大於對美國的威脅。
  • 朝擁核為生存,伊擁核為進攻?
    這話出自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前任)之口,他給川普的忠告是:必須嚴厲制裁和控制伊朗對核研究和利用,防止伊朗像朝鮮那樣用核武要挾美國,相對於朝鮮,伊朗更危險。朝鮮發展核武是為生不,伊朗更具進攻性。這就是美國人的邏輯,現在暫且需要與朝鮮緩和一下關係,對朝鮮擁核給予了某種暗示性質的理解-」生存需要」。
  • 世界有核國家擁核順序
    另外還有幾個非擁核國,非擁核國是指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公然進行核武器試驗的國家國際社會均視為非法擁核國家。    朝鮮: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第一次地下核試驗。外界猜測朝鮮已經擁有2至3枚核彈頭,其彈道飛彈的射程為1000~1500公裡。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試驗。 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 2016年1月6日,朝鮮宣布6日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
  • 印、巴、以都有核武器,為什麼唯獨朝鮮不能有?
    在前幾天《環球時報》主辦的年會上,有專家主張:一切以朝鮮棄核為目的的談判都是浪費時間、浪費資源,不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就行了;也有人主張國際社會滿足朝鮮棄核要價;甚至有專家主張:中國從沒反對巴基斯坦擁核,因此也應該接受朝鮮擁核的事實,不能搞雙重標準。這一切證實了不久前的一個傳聞:中國國內默認朝鮮擁核的觀點勢頭正猛,並正在對決策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
  • 傅瑩這篇萬字長文,把朝鮮核問題說透了
    圍繞核問題,朝鮮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即:朝鮮面對美國敵視政策,需要發展核武器來保障自身安全,朝鮮對美方已經無法信任。而中方表示堅決反對朝鮮走擁核的道路,但是可以理解朝鮮安全關切,支持多邊談判尋求和平解決辦法,而且願意承擔溝通協調並主辦更多會談的責任。
  • 原本只能和平使用核能的伊朗突然想擁核了
    2013年,伊朗最強硬的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任期結束後,溫和派的伊朗總統魯哈尼開始與美國當時的總統歐巴馬接觸,與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德國、英國2015年7月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放棄擁核計劃,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伊核協議》,只能和平使用核能。
  • 平戎 | 朝核之後,日本也叫囂要擁核!但日本真的能造出核武器嗎?
    解構時局,深入了解,值得關注~在朝蘚核試驗成功之後,日本官員也叫囂要「跟進擁核」。一時間關於日本的核武器技術鐘山風雨。網上也有很多博主瘋狂轉載日本能在一夜之間利用鈽製造6000枚核武器等野雞傳聞。小編看完那篇文章之後無限感慨,各位真是不嫌日本死的早啊。 日本要是看到這個文章,都會被氣哭的好嗎!日本手中的核材料,是發電用的鈽-240。
  • 擁核50年卻拒不承認,數量或比我們還多,美國衛星已掌握關鍵證據
    這個擁核國家就是以色列,在很多人眼裡,研究核武器有很高的技術難度,一般國家很難掌握,但是以色列作為中東小霸王,其軍工實力也非常強,而且從以往的報導中也能看出,以色列不僅擁核,而且規模不小,數量可能比我們還多。
  • 蔣亞平|朝鮮核危局筆記和斷想
    相當長時間裡,中國媒體的國際新聞,被稱為「老三篇」:朝鮮、柬埔寨、阿富汗。幾十年歲月滾滾,唯有朝鮮半島,新聞永存,持續高潮。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朝鮮更是冥頑地向著「擁核」國家行進,攪混東亞,危機迭起,危局不去,世界不得安寧。一個國家,成功擁核,必須有兩種能力。一是要有核材料,鈾或鈽,才能夠生產出核彈頭。一是要有運載工具,發射火箭,能夠把核彈頭送到想去的地方。
  • 林行止最新專欄:懷疑華人自古已然 百年科技交流終結
    俄國的警示,不過是對美國表明已作好會不問青紅皂白絕不手軟地反擊而已!就俄國的角度,她的警示,大有必要,卻因而令核戰陷入一觸即發的危局。廣島原爆四分之三世紀之後,如今核武的發展,不僅令人聞風喪膽,而且幾乎所有核武國家,均採納「以核止核」(escalate to de-escalate)的戰略,現在俄國更聲言不管是否核彈,只要雷達上出現「不明物體」來襲,便以核彈回敬!
  • 伊朗離擁核越來越近!濃縮鈾儲量翻了近60倍,仍在打造新的離心機
    這一切都是在為武器級別的濃縮鈾做準備,只要離心機持續不斷地工作,低豐度的濃縮鈾就會被慢慢提煉成高豐度濃縮鈾,也就是所謂的武器級別的濃縮鈾。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伊朗有沒有擁核的能力了,而是伊朗想不想擁核。伊朗在核武器的技術上,幾乎不存在任何障礙了,伊朗現在要考慮的只是擁核的後果,別人的核武器是發射之前的威懾力最大,而伊朗的核武器是在造出來之前威懾力最大,這將會成為接下來美伊博弈的一個焦點,同樣也是一個巨大難題。
  • 【解局】一首神曲與朝鮮核爆內幕
    這次出鏡的甚至是朝鮮功勳播音員李春姬,用熱情洋溢和斬釘截鐵的強調表示,朝鮮試爆氫彈是為了對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話又說回來了:從12月聲稱自己有氫彈,到今天的「新年第一爆」,在文青們「歲月靜好」的幻想中,朝鮮的動作到底該如何解釋?答案是:向世界宣示存在感,向敵人宣示存在感,向國內宣示存在感。而這一次,國內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 中國會放棄朝鮮嗎?美國敢打朝鮮嗎?來一個全面綜合的分析
    客觀後果意義的帶路黨,雖然主觀上希望中國強大,但客觀上卻被美韓的宣傳機器洗腦成「肉雞」,非要把朝鮮核問題從朝美之間的矛盾變成中朝之間的衝突。他們也不想想,美國官方一直想把朝鮮核問題說成是中國的問題,是中國的責任,目的就是要求中國無條件配合美國解除朝鮮的核能力,目的就是要中國和他一起承擔強行解決朝鮮的成本和代價。
  • 9個擁核國家中巴基斯坦並不富裕,他們是如何獲得核武器的?
    最終聯合國推出了《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也就是說世界上除了美中法俄英這五個國家是合法擁核的外,其他國家都是非法擁核。但是可以這樣說,除了五個合法擁核的國家外,其他幾個非法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實力也是層次不齊,而在這其中巴基斯坦算是比較窮的,他們是怎麼樣擁有的核武器呢?
  • 世界上擁核國家有這九個
    目前已經在主流國際輿論中達成共識的擁核國家中共有九個,除了中美英法俄五大常任理事國外,還有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四個被認為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和朝鮮兩國則並未向外界透露核武器部署狀況。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不斷在全球試爆各種大當量核彈,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隨著武器技術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常規武器,常規彈頭被設計出來用來取代核武器,作為真正可以在衝突中使用的威懾力量。
  • 在9個擁核國家中,最窮的巴基斯坦是怎麼造出的核彈?
    不過也正是因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兩國都不敢率先使用,這種不成文的規定也影響了其他擁核國家,誰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因為一旦核大戰爆發,全球都可能面臨被毀滅的危險。也正因如此,核武器反而成為了維護全球局勢穩定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共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烏克蘭、南非和哈薩克斯坦則銷毀了自己的核彈,放棄了擁核國家的身份。在這9個國家中,巴基斯坦擁核後取得的成效最為明顯。
  • 全球九大擁核國家核彈頭排名即將發生變化,目前第五是英國
    目前全球有9個擁核國家,其中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英國為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擁核國家,另外4個擁核國家的擁核地位暫未獲得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