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擁核,利弊分析!

2022-02-04 礪劍

關於朝鮮核試的問題,最近網上不少爭論,看起來都有自己的道理,那是各自的出發點不同,但筆者在朝鮮擁核的問題上卻是長久以來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特此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如何看待我們和朝鮮之間的關係。


想當年,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國鴨綠江,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以犧牲幾十萬人的代價將美韓軍隊趕回三八線,這是毛老爺子作出的正確決策,我們不否認中朝鮮血凝成的友誼。

但是,友誼歸友誼,不要以為因那一場戰爭中朝友誼就可以萬古長青,國家之間的關係,只有利益,中蘇,中越,美日,上溯幾千年的人類史,國家史,都能說明這個。

中朝目前的關係來看,完全不能和毛爺爺時期相比,尤其是我們改革開放以來,放棄了蘇聯的史達林模式(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種發展模式),對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放開國門,發展經濟,借鑑其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從對立走向求同存異,發展共贏,尤其是在與韓國建交以後,朝鮮的意識形態沒有與我跟進,對我態度轉變巨大,從友好變為疏離,甚至怨恨,但是迫於國際生存環境壓力,又不能直接撕破臉,與我公開對立,只能選擇繼續徘徊在中俄陣營周邊,在美國和中俄等大國的夾縫當中求生存,求利益而已。此一時,彼一時,這些轉變都是國家利益使然。

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朝關係今後的發展趨勢,存在較大變數和不可預知性。國際風雲,十年以後會怎樣,誰也說不好,百年以後的變局,更是無從預測。朝鮮半島上溯商周,歷來就是中國的附屬國,這是因其不可改變的地緣因素造成的,因其特殊的地緣因素,朝鮮半島的是是非非,對中國的朝代更迭和歷史進程,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朝鮮半島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大一片地域,隋朝的滅亡,大明的覆滅,清政·府的衰亡,包括近代解放臺灣的擱置。。。。前世之事,後世之師。

其次,朝鮮擁核,對我們的利與弊。


短期看,朝鮮是我們的近鄰,歷史上也是同志加兄弟的關係,我們目前的陣營基本一致,對付的目標基本一致,朝鮮擁核,利於我們牽制美國,威懾日本。我想說的是,核武器是戰略力量,是一個國家長遠長久的安全保障,一旦擁有,技術成熟,很難讓一個國家或集團主動丟棄。長期看,朝鮮擁核,對我國家安全利益會構成巨大威脅。

當前,朝鮮擁核之後,金正恩明確表示要堅決反對事大主義。什麼是事大主義?自行百度一下。前面說過,朝鮮半島因地緣因素,歷來是中國的附屬國,與中國的關係千絲萬縷,不會因金正恩的一句不事大就會完全徹底乾淨的脫離與中國的相互地緣影響。萬一今後朝鮮半島有事或者中朝交惡,其核武器的影響不是小孩過家家。這種影響和威脅可不是一句「應該不會有事」或者「應該不會交惡」一句話可以化解或彌補的。

朝鮮與中國一江之隔,京津地處渤海灣畔,關鍵時刻,朝鮮的核武器隨便找一頭牛車或者綁在哪個漁船上就可以對我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更何況,其核彈即使在朝鮮境內自爆,也都會對我造成巨大的傷亡和安全威脅。坐視朝鮮擁核,無異於養虎為患,等同於自己在脖子上掛上一顆拉開弦的手榴彈,而且500年都難以摘掉。我們不能以未來千萬子孫的身家性命做賭注吧。


第三,美國對朝鮮擁核的態度。

朝鮮擁核,表面上對美構成安全威脅,事實上,朝美遠距萬裡,朝缺乏有效的運載手段,可以預見的一段時間,暫時不會對美構成真正威脅,朝鮮之所以能夠在擁核之路上走這麼遠,與美國的放任是密不可分的。事實上,美國人早就看到這一點,朝鮮擁核,長遠上對中國的威脅遠大於對美的威脅,放任朝鮮,或許在關鍵時期,搖身一變,就可以翻轉乾坤,讓朝鮮成為制約中國的一枚棋子。這就是我們不得不關注的地緣因素,試想,如果是墨西哥或者美國周邊的任何一個拉美國家敢於研製核武器,美國會放他活過三天??

我們仔細看看,目前世界上擁核的國家,有多少是在中國的周邊?除了五個常任理事國和以色列,還有印度,巴基斯坦,這都在中國周邊,現在再來個朝鮮,幾年,若干年以後,會不會是越南或者印尼之類?同是研製核武器,美國對伊朗的壓力,對朝鮮的態度,不能不說是差之千裡吧。朝鮮擁核,放在地緣政·治上思考,放在諸國爭霸的世界政·治大格局裡考量,我們應該抱以何種態度?我想不言自明。
  
最後,我想說的是,在朝鮮擁核問題上,能夠放任其走到這一步,是我們戰略思考和戰略決策的一個重大失誤,目前已經接近不可控的邊緣,我們是不是應該一身冷汗的驚醒,緊急尋找對策?當前,朝鮮除了加緊核試之外,還在加快其運載手段的研製和改進,已經更大程度上逼近美國安全底線,在應對朝核問題上,中美俄有部分共同的安全利益,利益在前,是可以暫時攜起手來的,事態發展瞬息萬變,我們如果不抓住這次轉瞬即逝的機會,將來的一天,或許會愧對千百萬子孫的冤魂。這不是用可能或許等僥倖的字眼就可以推諉過去的。

還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對朝鮮擁核的態度上,不免令人焦慮,過多的含糊其辭,過謙的韜光養晦,只能是貽誤戰機,養虎為患。

(文據網絡)

相關焦點

  • 特稿:朝鮮擁核已成定局?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雖然恫言要以「炮火和狂怒」教訓朝鮮,還說軍事解決方案已「全面就緒,鎖定目標並上膛」,最終卻都沒有兌現。美國防長馬蒂斯和國務卿蒂勒森本周一還強調,美國對平壤政權的變更「沒有興趣」,重申外交途徑仍是較好的選項。有分析說,十多年的阿富汗及伊拉克戰爭大大消耗了美國國力,它如今已無力再陷入另一場重大戰役中。
  • 【朝核問題】李家成:朝鮮為什麼要「擁核」
    :從最初決意擁核以自保  經反覆折衝「棄核換安全」,到現在回歸擁核以自保。「擁核以自保」。朝鮮在冷戰結束之初就確立起「擁核以自保」的核戰略並回歸於此,是有著極其深刻的歷史背景、異常複雜的現實原因以及相當巨大的國內動力的。解析朝鮮核戰略緣起的國際政治因素與國內政治考慮,從而為把握朝核問題本質提供路徑,為最終消解朝核問題提供思路。自韓戰爆發以來,朝鮮就一直處在美國的核威脅之下。
  • 中日學者對話:朝鮮如何成功擁核的
    再說,如果擁核後的朝鮮實踐他們所宣稱的「聖戰統一」,用核武器把首爾和華盛頓變成「一片火海」,那也是人類社會空前災難。還有一種威脅就是剛才周總說的,朝鮮核設施是非常危險的,一旦出了核事故,朝鮮半島周邊的國家將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朝鮮擁核對世界,特別是對周邊國家的威脅,是很現實的。而且,地緣因素決定了它對中國的威脅遠遠的大於對美國的威脅。
  • 朝擁核為生存,伊擁核為進攻?
    這話出自美國第七艦隊司令(前任)之口,他給川普的忠告是:必須嚴厲制裁和控制伊朗對核研究和利用,防止伊朗像朝鮮那樣用核武要挾美國,相對於朝鮮,伊朗更危險。朝鮮發展核武是為生不,伊朗更具進攻性。這就是美國人的邏輯,現在暫且需要與朝鮮緩和一下關係,對朝鮮擁核給予了某種暗示性質的理解-」生存需要」。
  • 世界有核國家擁核順序
    另外還有幾個非擁核國,非擁核國是指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公然進行核武器試驗的國家國際社會均視為非法擁核國家。    朝鮮:2006年10月9日,朝鮮進行第一次地下核試驗。外界猜測朝鮮已經擁有2至3枚核彈頭,其彈道飛彈的射程為1000~1500公裡。2009年5月25日,朝鮮進行了第二次地下核試驗。 2013年2月12日,朝鮮進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 2016年1月6日,朝鮮宣布6日成功進行了氫彈試驗。
  • 中國會放棄朝鮮嗎?美國敢打朝鮮嗎?來一個全面綜合的分析
    中國在朝鮮核問題上的基本站位是充當朝美矛盾調停人的角色,是作為朝鮮半島的利益攸關者,但不是矛盾一方,來參與朝鮮半島核問題的解決。中國既不承認朝鮮擁核是中國的責任,也不認為朝鮮擁核是中國的風險。這一點,就跟那些非要把朝鮮核問題說成是中國威脅的真糊塗和裝糊塗的人,保持了距離。中國官方一直堅持,朝鮮核問題是朝美的矛盾。
  • 全球九大擁核國家核彈頭排名即將發生變化,目前第五是英國
    目前全球有9個擁核國家,其中美國、俄羅斯、法國、中國、英國為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擁核國家,另外4個擁核國家的擁核地位暫未獲得認可。
  • 【解局】一首神曲與朝鮮核爆內幕
    這次出鏡的甚至是朝鮮功勳播音員李春姬,用熱情洋溢和斬釘截鐵的強調表示,朝鮮試爆氫彈是為了對抗美帝國主義的侵略。話又說回來了:從12月聲稱自己有氫彈,到今天的「新年第一爆」,在文青們「歲月靜好」的幻想中,朝鮮的動作到底該如何解釋?答案是:向世界宣示存在感,向敵人宣示存在感,向國內宣示存在感。而這一次,國內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 伊朗離擁核越來越近!濃縮鈾儲量翻了近60倍,仍在打造新的離心機
    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伊朗有沒有擁核的能力了,而是伊朗想不想擁核。伊朗在核武器的技術上,幾乎不存在任何障礙了,伊朗現在要考慮的只是擁核的後果,別人的核武器是發射之前的威懾力最大,而伊朗的核武器是在造出來之前威懾力最大,這將會成為接下來美伊博弈的一個焦點,同樣也是一個巨大難題。
  • 原本只能和平使用核能的伊朗突然想擁核了
    2013年,伊朗最強硬的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任期結束後,溫和派的伊朗總統魯哈尼開始與美國當時的總統歐巴馬接觸,與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德國、英國2015年7月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放棄擁核計劃,遵守《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和《伊核協議》,只能和平使用核能。
  • 傅瑩這篇萬字長文,把朝鮮核問題說透了
    圍繞核問題,朝鮮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即:朝鮮面對美國敵視政策,需要發展核武器來保障自身安全,朝鮮對美方已經無法信任。而中方表示堅決反對朝鮮走擁核的道路,但是可以理解朝鮮安全關切,支持多邊談判尋求和平解決辦法,而且願意承擔溝通協調並主辦更多會談的責任。
  • 世界上擁核國家有這九個
    目前已經在主流國際輿論中達成共識的擁核國家中共有九個,除了中美英法俄五大常任理事國外,還有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和以色列四個被認為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中國和朝鮮兩國則並未向外界透露核武器部署狀況。冷戰時期,美蘇兩國不斷在全球試爆各種大當量核彈,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隨著武器技術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常規武器,常規彈頭被設計出來用來取代核武器,作為真正可以在衝突中使用的威懾力量。
  • 在9個擁核國家中,最窮的巴基斯坦是怎麼造出的核彈?
    不過也正是因為核武器的巨大威力,兩國都不敢率先使用,這種不成文的規定也影響了其他擁核國家,誰都不會輕易使用核武器。因為一旦核大戰爆發,全球都可能面臨被毀滅的危險。也正因如此,核武器反而成為了維護全球局勢穩定的重要因素。目前,全世界共有9個國家擁有核武器,烏克蘭、南非和哈薩克斯坦則銷毀了自己的核彈,放棄了擁核國家的身份。在這9個國家中,巴基斯坦擁核後取得的成效最為明顯。
  • 中國在朝鮮(韓)半島的安全利益及朝核問題的可能結局
    《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其中對朝鮮核問題提出了再清楚不過的立場和主張:中國在半島核問題上的立場一貫而明確,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但這是完全mission impossible,這說明朝鮮不光對半島中的大國博弈、小國算計認識不清,更認識不到殘留在半島的雅爾達體系。我曾在知乎( 可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察看 )中分析過,這裡再補充一些,1) 如果朝鮮和美國籤訂和平協議,一旦將來朝韓之間動武,美國只能兩不相幫。2) 這宣告了以朝鮮為共同防禦目標作為政治基礎的美韓軍事同盟名存實亡。
  • 深度解析朝鮮核危機下的多方對決
    朝鮮駐香港總領事張成鐵對鳳凰衛視記者說過,朝鮮擁核之後,就可以節省一大筆花費在常規軍備上的開支,用於其他建設。從長遠看,朝鮮擁核的路是為了更好發展的一項長遠計劃。    三是通過核武器增加談判籌碼。面對美、日、韓等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如果朝鮮能製造出足夠威懾周邊的核武器,並將其作為談判的手段,顯然能夠在談判中獲取更多話語空間。
  • 印、巴、以都有核武器,為什麼唯獨朝鮮不能有?
    在前幾天《環球時報》主辦的年會上,有專家主張:一切以朝鮮棄核為目的的談判都是浪費時間、浪費資源,不承認朝鮮是有核國家就行了;也有人主張國際社會滿足朝鮮棄核要價;甚至有專家主張:中國從沒反對巴基斯坦擁核,因此也應該接受朝鮮擁核的事實,不能搞雙重標準。這一切證實了不久前的一個傳聞:中國國內默認朝鮮擁核的觀點勢頭正猛,並正在對決策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
  • 朝鮮成功進行第六次核試爆,美日韓還有什麼招?
    ▼對此,海鷗有以下幾點看法與分析:一、美日韓確實被朝鮮的瘋狂有所畏懼了二、制裁已無用,朝鮮已經是擁核國家了美國及聯合國等對於朝鮮的核問題一直採用制裁的手段來應對,但是制裁有用嗎?制裁起到作用了嗎?事實證明對朝鮮的制裁不但沒有起到正面作用還大大的反面作用了。越制裁朝鮮越上勁了。
  • 伊朗欲突破濃縮鈾豐度限制,距擁核僅有一步之遙,川普騎虎難下
    近日,伊朗在突破了濃縮鈾儲量的限制之後,又公開表示要突破豐度上的限制,這讓外界擔憂不已,因為早在伊核協議達成之前,伊朗就能夠產出豐度達到
  • 平戎 | 朝核之後,日本也叫囂要擁核!但日本真的能造出核武器嗎?
    解構時局,深入了解,值得關注~在朝蘚核試驗成功之後,日本官員也叫囂要「跟進擁核」。一時間關於日本的核武器技術鐘山風雨。網上也有很多博主瘋狂轉載日本能在一夜之間利用鈽製造6000枚核武器等野雞傳聞。小編看完那篇文章之後無限感慨,各位真是不嫌日本死的早啊。 日本要是看到這個文章,都會被氣哭的好嗎!日本手中的核材料,是發電用的鈽-240。
  • 朝鮮半島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而美國副防長則強調,「處理朝鮮威脅是美政府第一要務」。一時間,朝鮮半島的「天空在顫抖,仿佛空氣在燃燒,戰爭就要來了」。 那麼,美國真的要對朝鮮動武嗎? 首先要看朝核問題對美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朝鮮已經進行了五次核試驗,相信近來正在準備進行第六次核試驗。據各種情報分析,朝鮮可能已經或即將實現核彈的小型化。而經過幾輪的飛彈試射來看,朝鮮的中遠程飛彈似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正在加緊研製能夠打擊美國本土的洲際飛彈。也就是說,朝鮮可能已經或即將擁有威懾美國的核能力。這可能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必須要抓緊時間解決朝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