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6月4日上午,美、日兩國海軍主力在中途島進行了一場海空大戰。氣勢洶洶、志在必得的日軍,並沒有在第一波攻擊中徹底摧毀駐島美軍防禦力量;而經驗不足的美軍,更是進行了8批次的空襲,才將3艘日軍航母變成3團火球。
至此,美、日雙方的航母數為3:1,美國太平洋艦隊佔據明顯優勢。然而,弗萊徹手裡唯一的航母——「約克城號」,在這種情況下被日軍擊沉,多少讓人感到惋惜。那麼,為何是「約克城號」慘遭厄運?它經歷了哪些讓人頗感意外的事情呢?
美、日雙方再次交鋒,「約克城號」受傷。自開戰以來,「約克城號」航母參加太平洋地區大大小小、幾乎所有的戰役,可以說是屢立戰功,尤其是珊瑚海海戰中,成功阻止了日軍攻佔莫爾茲比港的企圖。也算是運氣好,受傷的「約克城號」居然3天就恢復了戰鬥力,奔赴中途島戰場。
也正是「約克城號」2支俯衝轟炸機中隊,與「企業號」航母的2支艦載機中隊,合力完成了摧毀日軍3艘航母的壯舉。此時,弗萊徹的艦隊與斯普魯恩斯的第16特混艦隊,儘管相距不過28公裡,但他的位置正好處於友軍與中途島之間。
也就是說,「約克城號」成為日軍最有可能先被發現,並首先遭到進攻的目標。果不其然,南雲忠一痛失3艘主力航母后,一心想扭轉敗局,更想挽回面子。他一面要求負責跟蹤偵察的飛機做好引導,一面命令僅剩下的「飛龍號」航母,立即發動進攻。
與往日揮舞手臂、高聲歡呼地為艦載機壯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此時的「飛龍號」甲板上的官兵們眼含熱淚、默默注視著飛機起飛。想想也是,自開戰半年以來,日本第一航空艦隊在太平洋、印度洋所向披靡,從來都是他們欺負別人。
如今,短短幾分鐘3艘航母在眼前冒著濃煙,死傷慘重,心裡別提有多委屈了,但更多的是為失去的航母報仇。他們東拼西湊、集中了近60架戰機,分3批向美軍撲去。與此同時,弗萊徹放出10架偵察轟炸機,搜索日軍的第4艘航母。
美、日雙方再次交鋒,「約克城號」率先發現了日軍並進行攔截,但不要命的日機還是穿過密集的防空網,將3顆重磅炸彈投向了「約克城號」。頓時,火光沖天、失去動力,雖然弗萊徹下達了棄艦命令,但它沒有沉沒,堅強地飄在海面上。
然而,「黴運」也從這時,開始籠罩著它。1942年6月4日中午,損失3艘航母的日軍終於找到了復仇的機會,將美軍「約克城號」航母打成「重傷」。弗萊徹一面下達「棄艦」命令,一面將指揮權交給斯普魯恩斯,並要求對日軍第4艘航母展開反擊,他要集中精力拯救「約克城號」。
也許是運氣好,原本靜止的航母,在損管人員的搶修下居然恢復了動力,並撲滅了大火,航行速度甚至達到20節,船員們發出興奮的歡呼聲。此時的弗萊徹更加激動,在珊瑚海海戰中已經失去了一艘航母,「約克城號」再有閃失不好交代。
日軍「飛龍號」航母指揮官山口多聞,也終於知道美軍的航母數量,既不是偵察機報告的一艘,也不是自己判斷的2艘,而是讓人不可思議的3艘。當他得知前方出動的2個波次艦載機,已經打「癱瘓」一艘美軍航母,他決定發動第3波攻擊。
同時要求:「不要再攻擊受傷的航母,儘量攻擊另外2艘」。在他看來,集中僅剩的18架魚雷機和護航戰鬥機,爭取將戰果擴大到2艘或3艘,不僅為失去的3艘主力航母報仇,而且美日雙方損失接近,打成平手的結局多少可以挽回一些面子。
正是這個特殊的要求,讓好運的「約克城號」開始「黴運」連連。原來,恢復動力的「約克城號」在艦員的努力下,不僅修好了甲板,而且重新掛上戰旗,遠遠看去就和未受傷一樣。這讓趕來的日本飛機,誤以為是美軍的第2艘航母,並開始攻擊。
儘管襲擊的日軍損失慘重,但依然有2枚魚雷擊中了「約克城號」,撕開了一個高9米、寬18米的大洞,並徹底失去了動力,船體傾斜26度。換句話說,拯救「約克城號」的希望不大了,弗萊徹決定撤出所有人員,4艘護航驅逐艦坐滿了船員。
而「倔強」的「約克城號」依然沒有沉沒,弗萊徹決定將其拖回基地修理。山口多聞的處境也好不到哪裡去,斯普魯恩斯的38架艦載機反擊得逞,將「飛龍號」打成「一團火球」。至此,日軍第一航空艦隊的4艘航母,全部被美軍摧毀。
誰知,一艘日軍潛艇,算是給聯合艦隊「長了臉」。1942年6月4日下午,指揮突襲中途島的山本五十六,得知日軍第一航空艦隊的3艘航母被美軍摧毀,命令所屬艦隊迅速向美軍艦隊和中途島撲去,準備來一場「面對面」的廝殺,力爭將挽回局面。但冷靜後的山本,最終取消了該命令。
巧合的是,日軍潛艇「伊-168號」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居然不自量力的、獨自攻擊中途島守軍,不僅沒有取得戰果,還被美軍追殺了一通。好在平安無事,但已遠遠落後於艦隊。返回途中,突然接到上級要求「攻擊受傷航母」的命令。
7日這一天,日軍「伊-168號」潛艇到達目標海域。發現「約克城號」正被拖船緩慢前行,在其周邊更是聚集了6艘護航驅逐艦。放在以往,只一艘驅逐艦就夠潛艇「喝一壺」了。眼前這樣的情景,絕大多數潛艇都會望而卻步、一走了之。
偏偏「伊-168號」不信這個邪,非要「老虎拔牙」。它下潛45米,依靠航海圖和美軍驅逐艦的聲吶潛航,悄悄接近「約克城號」。剛開始是每隔10十分鐘升一次潛望鏡調整姿態,後來1小時才升一次,每次觀察的時間不超過5秒鐘。
就這樣,在美軍驅逐艦的眼皮子底下,「伊-168號」潛艇來到距「約克城號」1500米處,航母巨大的身軀就橫在它的面前,這是潛艇攻擊的最佳位置。說時遲、那時快,「伊-168號」一連發射了4枚魚雷,並迅速深潛到航母下方逃之夭夭。
隨著3聲巨響,「約克城號」航母被2枚魚雷擊中,並開始緩慢下沉,倒黴的「約克城號」接連受到3次致命打擊,終於無力挽救了。更倒黴的是,一旁護航的一艘美軍驅逐艦也被一枚魚雷擊中,當場攔腰炸成2截,不到3分鐘就沉入了海底。
令人失望的是,美軍驅逐艦蜂擁而至,將深水炸彈「雨點般」砸向日軍潛艇。雖然「伊-168號」潛艇被炸得傷痕累累,卻奇蹟般地躲過了對手追擊,並安全地返回基地。單從戰術角度講,可以稱之為「教科書式」的潛艇攻擊航母戰例。
總之,一艘潛艇取得的戰果,成了日軍突襲中途島中最大的亮點。相對而言,「約克城號」的沉沒多少有些「怨」,但美軍在戰爭初期表現出的經驗不足,還是普遍存在的。難怪潛艇專家出身的尼米茲,生氣說道:「我們的反潛戰術大有問題」。
「約克城號」沉沒的背後,暴露出美軍的戰鬥力依然不高。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