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救護戰例——約克城號航母在兩次航母對決中的救護工作介紹

2021-02-25 衛勤elite
聊海軍,大家總離不開聊航母。前期在衛勤精兵介紹了美軍現役尼米茲級航母上醫療救護的一些情況。今天就聊聊二戰中美軍「約克城」號航母(CV-5)在珊瑚海海戰和中途島海戰兩次海上作戰中的救護工作。

       雖然美海軍從1919年就擁有了第一艘航母,但是由於發展經驗不足,加上受限於《華盛頓海軍條約》裡對總噸位的限制,因此其航母發展較為緩慢。cv-1蘭利是拿運煤船改的,船太小只有1萬多噸;CV-2列剋星敦和cv-3薩拉託加號看著三四萬噸的艦體夠大,但都是脫胎於戰列巡洋艦裝甲太厚導致艦體空間分布不合理。隨後美海軍又在《華盛頓海軍條約》許可的噸位範圍內全新設計建造了突擊者號(cv-4),但由於該艦艦體太小(不到2萬噸)航速太慢(最大航速不到30節,這在1930年那會是不能接受的,因為那時還是炮戰為主的思想),高海況下飛機起降能力差,因此可看做是一個不成功的型號。

       在航母發展過程中,美海軍通過多次的「艦隊問題演習」,不斷探索航母在海戰中的作用定位和使用方法,逐漸發展出了一套「全甲板攻擊理論」(大載機量且甲板儘量大,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出動儘可能多的飛機)。在此理論指導下,美海軍設計建造第一型重型航母「約克城」級航母,「約克城」號航母便是該級航母的首艦。從整個二戰美海軍戰史來看,「約克城」級航母在二戰前期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後期則是「埃塞克斯」級發揮主要作用,這兩型航母都算是當時的重型航母。

       「約克城」號航母艦長246.74米,寬33.38米,標準排水量2萬噸,滿載排水量2萬5千噸。該艦可載機75架左右,採用了開放式機庫,擁有3部升降機,飛行甲板為單層、全通式木製,沒有裝甲防護(木質甲板強度不夠但被炸壞了可短時間修復,不至於喪失作戰能力)。該艦艦員2200-2700人左右,根據資料顯示設有5個戰鬥包紮站(下圖中黃色部分為戰鬥包紮站分布位置,圖中只找到了4處)。

全艦戰鬥包紮站總體分布圖

02甲板戰鬥包紮位置

(飛行甲板下靠近艦島位置,負責飛行甲板和艦島救護)

3甲板戰鬥包紮位置(機庫向下2層)

       「約克城」號航母服役後參加了歷史上第一次航母對戰-珊瑚海海戰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母對戰-中途島海戰。在這兩場海戰中,約克城號除了展現了神奇的損害管制能力外,其在傷員救護中的一些做法也非常值得我們回味和研究。


       1942年5月,美、日航空母艦編隊在珊瑚海進行的海戰。珊瑚海海戰是戰爭史上航空母艦編隊在遠距離首次以艦載機實施交戰。在5月8日的戰鬥中美軍參戰的2艘航母1沉1傷。約克城號被1枚炸彈直接命中。炸彈從靠近艦島位置直接穿過多層甲板在3甲板位置爆炸,造成了40人死亡,26人重傷,40起輕傷(不需要列入傷病員名單);1人被正式列為「失蹤人員」。

珊瑚海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受損示意圖

由於二戰中美軍很早就開始使用艦載雷達,因此5月8日「約克城」號在日機距其約60海裡處就發現了敵情並拉響了戰鬥警報。警報響起後各戰鬥包紮站衛生人員首先按規定準備好急救器材,然後就是躺在甲板上,胳膊上抬遮住臉(估計是為了防止面部燒傷),直到被召喚前去救援。

在戰鬥包紮站中除了嗎啡、繃帶、斯託克斯擔架等常用急救器材外,臨時增加的以下器材被證明在救護中很有作用:

1. 單寧酸粉末,裝在1加侖的罐子裡,可用1加侖的蒸餾水來製備5%的單寧酸溶液(單寧酸溶液具有收斂創面和消毒的作用,以前常用來治療燒傷,現在因為毒性太大而被淘汰)。

2. 手提式噴水槍,用於撲滅身上的火。

3. 含鎮痛藥(古柯鹼)的蓖麻油,用於眼部燒傷。

4. 磺胺粉(二戰美軍戰場救護四大法寶之一)。

5. 血漿(二戰美軍戰場救護四大法寶之一)。

6. 用於骨折的木質夾板,長5英尺(152cm)寬4英寸(10cm),看長度是用於腿骨骨折的。

7. 拉鏈式擔架(zipper-type stretcher,一直沒找到是什麼樣子的)。

8. 裝在1加侖的金屬罐裡的300份無菌紗布。

由於位於3甲板後部的醫療區裡的的主戰鬥包紮站離爆炸現場最近,因此接收了大部分傷員。幾乎所有帶到包紮站的重傷員都已經服用了一粒嗎啡;醫護人員利用手腕上的標籤來區分傷員傷勢和處置措施(很眼熟啊)。為了提高救治效率,各種救治工作都明確了操作的醫務人員,如有人處置燒傷表面,有人負責噴灑丹寧酸溶液,有人負責給病人飲水等。在主戰鬥包紮站,收治了17例休克和燒傷傷員,4例多處傷傷員,6例槍傷傷員,1例左腿複合骨折(可能還有腰椎骨折)傷員,1例簡單骨折傷員,1例眼部傷傷員;2例跟骨骨折。許多骨折傷員也伴有燒傷,有兩個重傷需要手術治療,但由於當時艦艇情況還很緊急,所以決定推遲手術。直到天黑航母遭襲的危險降低(當時戰鬥機都只能白天作戰)以後,才開始進行手術。由於傷員數量較多,有些傷員在傷後還被暫時分流至其他戰鬥包紮站救治:

1號包紮站救治了30例輕傷。

2號包紮站救治了8例,包括腹部碎片傷和腿部複合骨折。

4號包紮站救治了6例嚴重燒傷。

5號包紮站救治了15例,其中嚴重燒傷7例,重傷3例。

這些傷員一旦等到解除作戰警報,就被送醫療區進行後續救治。

在66名死亡和受重傷的人中,除14人外其他人都被嚴重燒傷,死者也大多被炸得肢體殘損。死者被暫時存放到船尾01甲板的螺旋槳修理室。由於預計第二天還將繼續戰鬥以及出於士氣的原因,艦上決定在當夜就把死者海葬。下葬前首先要對死者進行鑑定、採集指印等留樣工作。在40名死者中,有21人能通過身上佩戴的識別標籤被立即識別,19人找不到識別標籤的被留取了指紋。隨後在由船上的牧師主持下將這些亡者進行了海葬。
約克城號在珊瑚海海戰中受損後,一瘸一拐地回到了珍珠港。一般都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但由於美軍偷窺了日軍的小秘密,所以約克城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就又被派去了中途島。

      在1942年6月5日爆發的中途島戰役中,約克城號起初是正常的放飛飛機去攻擊日軍。中午戰機返航時,有些戰損戰機在降落時出現了意外,甲板上的醫護人員先是其進行救護。但同時日軍「飛龍」號航母起飛的戰機跟著這批返航的美機找到了約克城號,所以當約克城號艦上在回收飛機並給部分已返回飛機加油時,就響起了戰鬥警報(還得感謝美軍的雷達在11時52分發現了日軍戰機)。要說混亂,美軍比日軍面臨的處境強不到哪裡。但由於珊瑚海海戰後美軍及時總結了經驗,所以他們這時(中途島作戰時)把所有的油路都斷了且在油管裡充滿了二氧化碳(珊瑚海海戰中美列剋星敦號航母就是遭襲後油管斷裂,造成了後續的幾次劇烈爆炸,不得不棄艦,日軍「大鳳」號航母也是因為此類原因損失的)。

約克城號的艦載機雖然對日軍戰機進行了驅趕,但由於日軍戰鬥力太強(這時期的日軍無論是從艦載戰機性能還是飛行員技術水平來說,都可以隨便把美軍按在地上摩擦的,此輪攻擊中7架戰機中過半數對航母造成了傷害),約克城號還是遭到了4枚炸彈襲擊(3枚直接命中,1枚近失彈也造成了人員傷亡)。第一枚炸彈是在約12時10分由被擊毀的日戰機投放的,穿透力不強(當時艦載機攻擊分水平魚雷攻擊和俯衝轟炸攻擊兩種形式,日軍俯衝轟炸丟下的炸彈是要能穿透數層甲板到機艙爆炸的,具體可看中途島相關題材電影),只是在穿過艦體中後部的升降機在機庫爆炸,由於美軍提前做好了相關預防工作,因此艦體損失不大,被炸壞的飛行甲板很短時間內就被修好了(木質的好修,要是金屬的就沒那麼快)。主要造成的人員傷亡位於是艦體中部右側的一處炮位。那個炮位上有大約40個人,其中20人當場死亡,其餘的人都是這樣或那樣的傷。他們湧向位於飛行甲板下的戰鬥包紮戰(02甲板),由於傷員來的太快了,造成場面一片混亂。

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遭炸彈攻擊示意圖

第一枚炸彈在飛行甲板炸出的彈孔

第二枚炸彈(近失彈)在艦尾爆炸,對艦體損傷較小,但因為那裡當時有很多人聚集(估計是戰時部署在那裡躲避的吧),因此造成的人員損傷不小。
這些傷員大多是被炸傷,因此戰鬥包紮戰主要是為他們止血,並注射嗎啡鎮痛。由於傷員數量太多,戰鬥包紮站不夠用,因此他們又借用了旁邊的降落傘艙安置擔架傷員,但那裡很快也被堆滿,一些傷員不得不放在過道裡。當消防隊員在拖著水管通過過道進行救火時,由於水管被炸彈碎片炸穿了,所以一些傷員被洗了淋浴,包紮站又不得不儘快轉移這些傷員(所以說戰鬥包紮站的位置選取是有講究的,要能用、管用、好用。美國在每型艦船設計中,艙室設計都要參考前期運行經驗總結)。第三枚炸彈直接穿過艦島左側中部甲板,還是在機艙內爆炸,直接導致多臺鍋爐熄火且艦體進水。這裡的救護也主要由3甲的主戰鬥包紮站負責。第四枚炸彈從艦體前部1號升降機穿透至3甲板爆炸,那個部位靠近彈藥庫(4甲)和油庫(5甲),還好由於提前充滿了二氧化碳,火沒有燒起來,造成的人員損失也不大。從日軍飛機幾次攻擊可以看出他們對美航母的艙室結構是掌握的,知道要害部位在哪裡(所以說艦艇內部艙室不要亂拍照,有洩密的危險)。第四枚炸彈爆炸點附近是5號戰鬥包紮站,幸運的是那裡的醫護人員因為防護措施做得的好,並未遭受到爆炸造成的傷害,還前往飛行甲板和機庫甲板幫助那裡的傷員。船上在開展救護工作的同時,還有些沒有降落且燃油不足以飛至其他航母的飛機迫降在約克城號附近海面,船上還組織對這些飛行員的撈救。在中彈1個半小時後,「約克城」號恢復了航行能力,速度達到了20節。醫療人員也開始用前部的飛機升降機把飛行甲板及艦島附近的擔架傷員帶到機庫裡,然後再從機庫裡向3甲醫療區轉移。但還沒來得及轉移幾次,他們就又接到了戰鬥警報(13時55分雷達又發現了日軍的第二波攻擊機群)。由於約克城號航母上損管人員出色的維修能力,日機在攻擊前的偵察時沒發現他是之前被攻擊過的約克城號,否則約克城會逃過一劫的(山口多聞聽到之前的戰報後認為約克城號已失去戰鬥機,要求後續機隊只攻擊其他的美航母,因此此時日機是把約克城誤當成其他兩艘航母之一進行攻擊的)。大約在14時40分左右,約克城號開始遭到日軍的第二輪攻擊,此輪攻擊中約克城號左舷遭到2枚魚雷攻擊。魚雷的巨大威力給「約克城」號造成致命性損害,船體被撕開巨大裂口,飛行甲板上被補好的大洞再次破開,3甲左舷的4號戰鬥包紮站也被直接摧毀。與此同時,艦內艙室嚴重進水,艦體嚴重傾斜,鍋爐再次停工,航母又一次失去動力停了下來。由於鍋爐全部停工,艦內沒有蒸汽和電力支持抽水機對抗大量進水。由於航母傾斜達到26度,有隨時傾覆的危險,艦長巴克馬斯特迅速命令船全體棄艦。

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航母遭魚雷攻擊示意圖

「約克城」號航母遭魚雷攻後傾斜

由於艦艇傾斜厲害(達26度),且內部通道很多舷梯都被損壞,因此轉移傷員變成了十分困難的事。不可能抬著擔架走,某些情況下只能把擔架拖過去。由於船體傾斜有些救生艇無法正常放下,有的傷員只能被先救生筏或橡皮船旁邊的水中,隨後被打撈上來。

傾斜的甲板上正常人都很難行走(麥可·傑克遜除外)

一些能自行行走的傷員和艦員,大多通過舷側放下的繩子爬下船。周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有的負責形成警戒防禦圈,有的則負責協助損管和營救落水人員。航母上有2300名倖存者被巡洋艦和驅逐艦救起,雖然有些人在水中被泡了近3個小時,但「約克城」號航母的船員存活率超過了90%。
醫務人員隨後在巡洋艦阿斯託利亞號上搭建了簡易手術室,開展救護工作。獲救傷員中有55名男子需要住院治療,其中只有一例嚴重燒傷,其餘幾乎都是彈片傷。另有約60人因輕微彈片傷和因繩索滑入水中造成的手部傷接受了治療。

視頻:中途島戰役裡的約克城號

6月6日,1名醫務官和6名看護兵返回傾斜漂浮狀態的「約克城」號傷,辨認仍在船上的死者遺骸,並準備立即埋葬他們。發現了35具屍體,除了10個以外,其他都被確認。採集了所有人的指紋。船長主持葬禮後,這些人被在海上海葬。大約在6日的15時36分,日本伊-168號潛艇對約克城號再次發射了4枚魚雷,主要是造成了旁邊拖帶的漢曼號驅逐艦的人員傷亡。在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共有141名美軍官兵陣亡。


       珊瑚海戰鬥中「約克城」號航母發生的傷員燒傷佔了很多大比例,通過事後調查發現與艦員當時大多穿短袖短褲有關。當艦艇爆炸發生火災時,皮膚裸露的人員比四肢都有衣物覆蓋的人更容易被燒傷。1名傷員身穿長袖衫,雙臂交叉放在膝蓋上,頭枕在手臂上,褲子捲起,雖然他頭髮燒焦了,但身體唯一的燒傷是腳踝周圍。而那些穿著扣好的短袖套衫的人,臉部和手臂都被燒傷了。大多數人都穿著規定的藍色短袖襯衫,手臂和面部被二度和三度燒傷。

珊瑚海戰後船上開始要求當發出戰鬥警報時船員必須做好全身的防火防護,並臨時增配了大量的阻燃服和阻燃手套、頭套。這一做法在後來的中途島海戰中收到了奇效(中途島海戰中約克城號需住院治療的的傷員中絕大多數是炸傷,和這次截然相反)。

       1. 艦艇擔架方面。兩次作戰克城號均機艙受損,艙室的一些舷梯被破壞,部分通道也變形,傷員有時只能垂直吊運出來。因此艦艇擔架的設計與配置,不僅要考慮正常通道,更多還要考慮到戰時的一些特殊情況。當一種型號的擔架無法滿足全部要求時,就得考慮多種擔架的有機組合。約克城號上除了框式擔架外其高級醫療官還設計了一種拉鏈型擔架,這種擔架可以很容易地通過逃生口,而且拉鏈的特點節省了將傷員固定在擔架上的時間,在戰後的總結報告中獲得較高評價。

美作戰艦船除了救護站點分散配置外,其同一部門的人員住艙都是分散劃分,避免被「一鍋端」。

       大型艦船也是大目標,雖然配備了眾多外科人員和先進的醫療設備。但是,如果這些大目標中的一個被成功攻擊,這些醫療資源的使用可能會受到損害或損失,然後救護就落到了較小的救援船的身上,它們的醫療資源通常不具備承擔如此高級救治的能力。如約克城號棄船後傷員雖然首先轉移至驅逐艦上,但由於不具備救治能力,後來還是再次轉移至巡洋艦上開展救治的。因此對於走向遠海大洋的人民海軍來說,應當發展能在一些其他作戰艦艇上臨時開設編隊救護所的能力。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您的轉發,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和動力)

相關焦點

  • 「約克城」號航母如何從珊瑚海戰鬥到中途島?
    5月8日的海戰自然是不可避免了,在凌晨時分,雙方都派出偵察機開始搜索,這一天美軍的「約克城」號、「列剋星敦」號與日軍的「翔鶴號」、「瑞鶴號」展開了對決,在你來我往的轟炸中,日軍的翔鶴號被命中兩枚炸彈起火,美軍的損失更為慘重,兩艘航母均受到重創,特別是列剋星敦號航母由於燃油外洩發生爆炸,美軍最終不得不棄艦。見好就收的美軍在夜幕中撤出了珊瑚海,保住了這艘「約克城」號航母。
  • 中途島海戰,「約克城號」航母沉沒為什麼怪自己?維修得又快又好
    氣勢洶洶、志在必得的日軍,並沒有在第一波攻擊中徹底摧毀駐島美軍防禦力量;而經驗不足的美軍,更是進行了8批次的空襲,才將3艘日軍航母變成3團火球。至此,美、日雙方的航母數為3:1,美國太平洋艦隊佔據明顯優勢。然而,弗萊徹手裡唯一的航母——「約克城號」,在這種情況下被日軍擊沉,多少讓人感到惋惜。那麼,為何是「約克城號」慘遭厄運?它經歷了哪些讓人頗感意外的事情呢?
  • 新航母登場:被日本潛艇4發魚雷擊沉的美軍中流砥柱——約克城號
    約克城號(CV-5)共獲得3枚戰隊之星勳章。1998年5月19日,約克鎮號的殘骸被鐵達尼號的發現者、著名海洋學家羅伯特·D·巴拉德發現,並進行了拍攝。該殘骸位於水下3英裡(5公裡)處,自1942年沉入海中後經仍然完好無損——艦體上的塗料和許多設備仍然清晰可見。
  • 76年後,參與人類歷史首次航母對決的「列剋星敦」號殘骸終於被發現了!
    1942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和日本的航母編隊在澳大利亞東北方向的珊瑚海海域展開人類歷史上首次航母對決。美國2艘航母「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對戰日本3艘航母「瑞鶴」號、「翔鶴」號、「祥鳳」號。
  • 血戰太平洋,二戰美軍「約克城」級航母
    而與「突擊者」號相比,該級艦飛行甲板面積要大20%,可以有效保證載機的單次出擊數量。所有這一切顯然讓該級艦成為當時美國最好的航母。該級艦唯一的缺點是水下防護不足,僅能抵禦180 公斤TNT 炸藥,而後來的實戰中三艘「約克城」級中有兩艘被日軍魚雷命中並沉沒了,唯一一艘倖存到戰後的「企業」號正好也是三者中唯一沒有遭到過雷擊的。
  • 二戰海軍之星 約克城級航母戰記
    在1941年12嶽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時,約克城號正在諾福克港補給,對於太平洋艦隊未戰就先受重創的事實,約克城號主動擔起對南太平洋日軍的進攻任務,在海軍名將弗萊切的指揮下,在珊瑚海海戰中重傷日軍航母瑞鶴號,使得其第5航空戰隊不能參加中途島海戰。1942年6月4日,中途島海戰現場,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艦載機擊沉日軍航母蒼龍號之後,於三天後為日軍潛艇偷襲擊沉,淹沒於茫茫海洋。
  • 「皇家方舟「號航母
    1940年11月8日歸隊後的「皇家方舟」號再次襲擊卡利亞裡,然後被臨時派給B艦隊,於11月21日為馬爾他運輸船隊護航。11月27日在特烏拉達角海戰中「皇家方舟」號上的「劍魚」和了「大鷗」兩次攻擊了義大利的「維內託」號和「愷撒」號戰列艦但未獲得戰果,義大利空軍隨後報復性攻擊了「皇家方舟」號,也未能命中,反而被「管鼻燕」和「大鷗」聯手擊落了4架戰機。
  • 【海陸空】燃燒太平洋,歷數中途島海戰中的航母和艦載機
    眼下,電影《決戰中途島》正在如火如荼地上映,讓我們的思緒一下又回到了七十多年前那場盪氣迴腸的戰爭中去。對於中途島戰役的過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今天我們將主要介紹這次戰役參戰雙方的主力: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
  • 人類戰爭史上的首次航母對決,怎麼看待美國和日本的勝負?
    約克城號航母1942年5月1日,美國約克城號航母進入珊瑚海後,列剋星敦號從珍珠港趕過來跟約克城號組成了一個特混艦隊5月7日早上6點鐘,也就是天剛亮的時候,日本的艦載機報告說不遠處發現一艘航母和一艘驅逐艦,日本艦隊馬上從翔鶴瑞鶴號上起飛了七八十架飛機去打航母,結果到地方一看,這不是航母啊,就一艘油船,還有一艘驅逐艦給它護航,但是來了也不能就這麼回去啊,所以日本就把這個油船打了一頓,弄沉了。這也算是美日雙方的第一次接觸,航空母艦艦載機在實戰過程中第一次擊沉對方的艦艇。
  • 美王牌飛行員1天擊沉2艘日本航母 卻因吸入毒氣退役
    強強對決時,一個小人物在關鍵時刻的發揮有時能直接推動大戰乃至世界的走向,詮釋了蝴蝶效應,但隨後這個小人物就在歷史長河中消失無蹤。縱觀人類幾千年的戰爭史,類似於中途島海戰那樣幾分鐘內定勝負的情況堪稱少之又少。而就在這場永載史冊的海戰中,一名美軍飛行員就曾通過自己按動投彈電鈕的手取得輝煌戰績,鎖定了戰局。今天三編就來給各位艦長,帶來這樣的一個故事。
  • 戰地傷員救護:美軍戰場救護有哪些法寶 常用的急救常識介紹
    創作不易呀,評論兩句和加個關注吧 戰地救護是指研究在野外情況下對大批傷員實施緊急救護的組織措施和工作方法
  • 燃燒的太平洋 約克城的沉沒時刻
    第二顆炸彈擊中了航母的左舷,並穿透飛行甲板在煙囪的底部爆炸,致使3個鍋爐的煙道破裂、2個鍋爐無法工作、5個鍋爐中的火被熄滅。煙和汽油充滿了6個鍋爐的火室。第三顆炸彈擊中了航母的右舷,並穿透了1號升降機在第四層甲板爆炸,在衣物儲藏室引起了一場火災。在修復由俯衝轟炸造成的損害時,約克城號的速度已經降至了6節。
  • 【盤點】世界戰爭史上最著名十次航母戰鬥 八次美日對決
    下面,就跟小編細數一下世界戰爭史上最著名的十次航母戰鬥,而其中有八次就發生在美國與日本的對決中。奇襲塔蘭託然而,美軍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得知敵人向珊瑚海派出了3艘航空母艦,於是,美軍派「列剋星敦」號和「約克城」號兩艘航母火速南下,迎戰日軍。5月7日4時許,美軍由「列剋星敦」號派出93架艦載機先後飛向目標實施了攻擊,使日艦「祥鳳」迅速沉向海底。對決中,日本航空母艦「翔鶴」號和「瑞鶴」號也擊沉了美國艦隊油船「尼奧肖」號和驅逐艦「西姆斯」號。
  • 「鋼鐵蒼穹」(上)——美國航母編隊防空戰術體系的創新與發展
    1940年9月,新研發的CXAM型雷達被安裝在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上,這意味著該艦獲得了一種新的偵搜手段。以此為契機,時任美國海軍航母特混艦隊司令官的哈爾西海軍中將結合英國空軍於不列顛之戰中獲得的使用雷達指揮防空作戰的經驗開始構思是否能夠在美國海軍中也建立類似的作戰指揮體系。
  • 美國王牌航母,中途島擊毀3艘航母一戰成名
    另外美國的安納波利斯海軍學院這樣評價過它,在太平洋戰爭的20多場重要戰役中,它缺席的戰役只有2場。在戰績方面,除了機組擊落了911架敵機外,分別擊沉和擊傷71艘艦船和192艘以上的艦船,企業號成為美軍永遠的榮耀後,卻成為了敵人的恐懼。企業號不光獲得20枚戰鬥之星,還得到了美國總統部隊嘉獎令以及海軍部隊嘉獎令各一個。
  • 我登上了美國無畏號航母
    座落於紐約曼哈頓的無畏號航母博物館,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展示海軍武器裝備的主題博物館。    2016年6月9日。筆者有幸參觀了無畏號航母博物館。無畏號航母離岸邊的馬路太近,想照個全身合影真不容易    無畏號航空母艦舷號CV-11,為美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的三號艦,1941年開始建造,建造僅開始數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正式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並加快建造無畏號等航空母艦。1943年無畏號下水服役,開始參與太平洋戰爭。該艦參加過五次大海戰,損傷嚴重。二戰後又參加了越南戰爭。
  • 「福特號」航母的缺陷
    自2017年服役以來,「傑拉爾德·R·福特號」航空母艦一直都無法正常的起降飛機。「福特號」雖然是首艘使用新一代彈射器和攔阻裝置的航母,但它配備的彈射器和攔阻裝置都出現了問題,一直無法正常起降飛機。此外,該艘航母所裝配的武器升降機超過半數都無法正常工作,嚴重製約了它作為航母的作戰能力。
  • 九九九空中救護首架醫療救護直升機空客H130運抵煙臺
    上午10:00,直升機從萊蕪雪野湖機場啟程,經過七個半小時的長途運輸,安全運抵九九九空中救護煙臺基地。作為九九九空中救護布局山東省直升機空中救護網絡第一站——煙臺,此架直升機將用於執行煙臺周邊100-200公裡範圍內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空中救護服務,結束山東省內沒有「空中120」的歷史。  開展空中救護服務
  • 航母去哪兒了?從「杜魯門」號航母缺席說起
    當時,美國海軍發布聲明稱,「杜魯門」號的維修工作正在進行中,正努力「儘快」部署這艘航母。但是據美媒報導,截至目前,「杜魯門」號似乎仍未修好。在這種情況下,本應以該艦為核心的航母打擊群「丟下」了航母及其搭載的艦載機聯隊,獨自開始了作戰部署。
  • 戰鬥中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唯一不同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中巡洋艦和驅逐艦近防系統和電子戰能力的也逐步提升,並且普及了「宙斯盾」戰鬥系統,應該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這些飛彈的威脅。  在「基洛夫」級巡洋艦上,巨大的20管P-700「花崗巖」發射系統佔據了艦艏很大一塊區域,但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卻看不到類似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