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16批赴蘇丹達爾富爾維和工兵分隊警衛中隊指導員程立壯向國防軍事頻道記者詳細介紹了官兵們領到的三款星空迷彩。
與傳統迷彩服相比,星空迷彩採用微小型數碼格設計,偽裝、隱蔽效果更好;面料更加輕薄、透氣;採用拉鏈式,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更方便快捷地穿脫。
維和官兵們的臂章,上面是聯合國標識,下面為陸軍標識。
用魔術貼粘貼,穿戴更加方便。
與以前不同的是,這次增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迷彩胸貼,還有迷彩的英文姓名牌,以適應出國執行維和任務的需要,便於國際間交流互助。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亮色標識符號;在訓練和作戰中,改用暗色標識符號,方便隱蔽和偽裝。
散擺式沙漠迷彩特種作戰服,主要用於沙漠作戰。
衣領採用風衣立領設計,利於在作戰中防風防塵。
跟傳統迷彩服的肩章、領章相比,散擺式沙漠迷彩採用胸章,更有利於在作戰過程中進行隱蔽和偽裝。
胸袋採用斜插口不規則形狀設計,方便在作戰過程中取放物品。
蛙服式荒漠迷彩特種作戰服蛙服式荒漠迷彩特種作戰服的明顯區別在胸部和背部的面料,戰士在穿上戰術背心後,利於防熱、散熱和透氣。圓邊作戰帽,在作戰和訓練中有更強的隱蔽功能和偽裝功能。蛙服式可以穿戴護膝和護肘。肘部、膝蓋部位設有護具儲袋,可以把護肘、護膝裝進去,能有效防止戰士在作戰和訓練中受傷。
三款星空迷彩,同款作戰靴顏色為棕黃色,跟星空迷彩更加搭配,更有利於偽裝。
面料採用翻毛皮,透氣性更強。
鞋子前側有個「小機關」,戰士把鞋帶系好之後,多出來的鞋帶可以塞進鞋帶包裡,防止被絆倒。
相比於之前的作戰靴,新款作戰靴比較輕便、耐磨。
延伸:
早在今年6月份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向記者證實: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吉布地保障基地官兵身著的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中亮相的新式迷彩服。該款迷彩服正在有關部隊組織試穿。下一步,將按計劃陸續配發全軍部隊。
下面幾張圖讓我們一睹「星空迷彩」的高顏值!
「星空迷彩」更加著眼實戰,臂章、帽徽、袖標呈同迷彩色。
新式作訓迷彩服正式名稱為「星空迷彩」,其服花型顏色為全新設計,分為林地、荒漠、叢林、城市、沙漠等五種,能夠適應國內外不同的地形地貌。並且將不再按照軍種發放,而是按照使用地域配發,不同軍種佩戴標示區分。
實際上,不斷提高迷彩服裝的質量,優化迷彩性能,更加貼近實戰化運用需求是迷彩服裝更新換代的最重要原因。迷彩在英文中稱「Camouflage」,意為偽裝服。我軍的迷彩服起步較晚,新中國成立以來,長期沒有配備和使用迷彩服,在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前線官兵仍大面積使用「三點紅,一身綠」的65式軍服,已經不能適應熱帶叢林、山地的作戰需求,因而,我軍急需研發、配備一款合適的迷彩偽裝服。
65式軍服,從1965年到1985年,整整裝備了20年,是人民解放軍使用時間最長、發放數量最多的制式軍服。
1981年,我軍歷史上第一款制式迷彩偽裝服——81式偽裝衣定型並統一發放至一線部隊。後期,在不斷改進的基礎上,又先後出現了85式、87式、07式、多地形迷彩等迷彩服。
我們選取這幾套典型的迷彩服裝,希望可以讓大家從迷彩變遷上感受到人民軍隊這幾十年來的發展變化。
81式偽裝衣貼近實戰、做工考究,不僅有單面型和雙面型之分,還配有風帽、面罩、盔罩等。1982年,推出的第二代81式偽裝衣,就是將林地型和荒漠型迷彩圖案分別印在同一件衣服的正反面,可正反面穿著,分別適應春夏季熱帶叢林和秋冬季熱帶環境。後來,我軍根據實戰需求,對81式迷彩偽裝服進行改進,前後出現過「大五葉、荒漠」等多個版本。
十分經典的81式「大五葉」迷彩,主要裝備給偵察兵。
圖左為我軍81式荒漠型迷彩,右為美韓早期的「獵鴨人迷彩」。
「小四葉迷彩」,即85式雙面迷彩服(1989年推出),它兩面的迷彩圖案與81式偽裝衣相似,但兩面都少了一色橄欖綠,後來有人為了與「大五葉」區分而稱其為「小四葉迷彩」。
1992年,87式迷彩服配發全軍部隊,使用時間達20年。它借鑑了美軍四色叢林迷彩,是我軍第一款大批量裝備的迷彩作訓服。
07式數碼迷彩服,又稱"07作訓服",於2007年8月1日起開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配發。
多地形迷彩作訓服亮相於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採用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多地形迷彩圖案。顧名思義,該迷彩能夠適應多種地形的隱蔽偽裝需要。但該迷彩服並沒有正式列裝,而是作為閱兵及試驗之用。
2015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上出現的多地形迷彩作訓服。
多地形迷彩作訓服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呈現神奇的「變色」效果,圖為呈現綠色效果。
多地形迷彩作訓服在不同光照條件下呈現神奇的「變色」效果,圖為呈現綠棕色效果。
來源:國防軍事頻道《正午國防軍事》、中國軍網微信;資料來源:解放軍報、央廣軍事、人民陸軍、央視軍事、環球網、環球時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