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李巖
西藏軍區官方微博今天(14日)披露,近日,西藏軍區某旅在海拔4600多米的陌生地域組織成建制、全員額、多科目、連貫性實兵實彈演練。演練中空地協同出擊,多種新型火炮首群覆蓋,各型隨伴火器實施精準打擊,全面檢驗部隊在高海拔地域下的作戰能力。此次演練全員著裝為新式星空迷彩。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這是自去年10月底,國防部披露全軍將按計劃配發新式迷彩服後,得到官方證實的首支大規模成建制換裝星空迷彩服的部隊。
事實上,此次換新裝的西藏軍區某旅,並非我解放軍第一支穿上星空迷彩服的部隊。
星空迷彩於去年國慶大閱兵中首次亮相後不久,2019年12月,有媒體披露,我軍某旅偵察營身著「星空迷彩」系列作戰服和下一代單兵作戰系統參加訓練。這是「星空迷彩」首次曝光列裝給陸軍作戰部隊。
不過,彼時換裝星空迷彩的,是營一級作戰單位,而此次則是旅級建制部隊大規模換裝。
政知道此前曾撰文介紹,新式迷彩服採用的迷彩類型被稱為「星空迷彩」,相比1999年閱兵時的87式四色幾何變形迷彩服和2009年閱兵時的07式四色數碼迷彩服,新式迷彩服引入更不易識別的微小數碼格,充滿凹凸感和層次感,背景精細特徵模擬效果好。從近距離看,大小不一、一格一格的方形小色塊通過內包、外圍,能造成一種「視錯覺」,產生數字圖像中基本像素的不確定感,模擬樹影搖曳效果,以及叢林或沙漠等背景中的樹葉、碎石的斑駁特徵。從遠距離上看,不同顏色的斑點通過並置、交錯,產生空間混色,能夠形成大斑點的效果,可模擬森林、群山等背景群落的表面特徵。「人民陸軍」微信公號形容說,這種迷彩服「遠看是一種迷彩,近看又是另一種迷彩,較遠和較近距離上,迷彩呈現不同偽裝效果」。
比迷彩服科技含量更為重要的,是我軍設計、配發新式迷彩服的理念。
人民網曾刊文披露,「星空迷彩」分為熱區林地、荒漠、溫區叢林、城市、沙漠等五種顏色,能適應國內外不同地形地貌。而政知道注意到,在這幾種根據地域區分的配色中,已經無法看出明顯的「陸軍綠」「海軍藍」等軍種特色。官方已經證實,新式迷彩服或將不再區分軍種配發,轉而將作戰環境、地形作為配發準則。
「之所以需要不斷改進迷彩服,是根據戰區、作戰地域的需求而定的。」軍事專家韓旭東向媒體透露,隨著未來軍事行為多樣化,對作訓服顏色和質量規格的要求也出現多樣化。例如,北方是寒冷地區,西部是沙漠沙地地區,南方多水網稻田和森林地區,不同地區對迷彩服顏色和質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從最初陸軍的單一綠色,到今天逐漸與環境貼近的花色,隨著技術不斷發展,中國軍隊迷彩服的顏色也在不斷改進。
根據西藏軍區披露,依照上述理念,駐訓在西藏高原進行演練的前述部隊,換裝的是荒漠配色星空迷彩服。
除了衣服本身,和「星空迷彩」一起列裝上述部隊的,還有我軍新一代信息化單兵作戰系統。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仔細觀察西藏軍區微博配發的視頻發現,演練中戰士的頭盔上配有夜視儀,體側配有發話機,而這也正是去年國慶閱兵中首次亮相的我軍新一代單兵作戰系統的典型標誌。
去年10月4日,央視播發特別節目,介紹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我軍新一代單兵作戰系統。
節目中,閱兵特戰裝備方隊隊員張俊介紹稱,對比此前的制式迷彩服,新式單兵作戰系統增加了很多新裝備,比如彈袋上的懸掛裝置、發話機、單兵數位化身份信息識別章等。
他表示,作為一套完整的單兵作戰系統,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單兵綜合系統,各個單元之間可以實現互聯互通,使每名戰士都能夠在作戰中更快地收發情報、掌握敵我動態、增強戰場感知能力。
政知道梳理近期的公開報導發現,其實除了新式迷彩服、新一代單兵作戰系統先後亮相西藏高原以外,我軍自研的一系列新型裝備早已經「扎堆」開赴西藏高原。
從適應高原作戰的15式輕型坦克到輪式紅箭-10飛彈,這些針對高原作戰專門優化的裝備在實戰演訓中已經發揮出重要作用。而此次和「星空迷彩」一起亮相的新裝備還有西藏軍區微博中提到的「多種新型火炮」。
資料 | 央視 西藏軍區 北京青年報 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