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劍《大國重器》:一劍曾當百萬師

2021-02-19 文藝報1949

1956年元旦,天降大雪,錢學森在新街口總政話劇團排操場給全軍高級將領上第一堂,講飛彈武器概述時,李旭閣在場,時戰將雲集,都是總部和駐京大單位的領導,他是軍銜最小的。豈料這一堂課,竟使他與飛彈核武器結緣,最終走上第二炮兵司令員的位置(中國火箭軍的前身)。30年後,連錢學森也始料未及。此後,李旭閣參加了中國首次核試驗的許多高層決策會議,起草重要的絕密文件。

1964年10月10日,兩架專機接力,送一個秘使歸京,而這個秘使就是李旭閣。他的公文包裡裝著中國首次核試驗總指揮張愛萍呈送周恩來、毛澤東批准的絕密報告,他從核試驗場出發,穿越羅布泊,前往馬蘭機場。途中,司機將一個嘎斯69吉普車的輪胎跑飛了,居然沒有翻車。到了機場,天色將晚,空軍值班飛機飛不了夜航,只好中途轉至包頭,再轉乘另一架專機,連夜飛回北京,報告毛主席。

1964年10月16日驚天第一爆,第一朵蘑菇雲冉冉升起。首次核試驗次日,李旭閣與一位攝影師飛到核實驗場爆心上空,觀看鐵塔的扭曲變形,當時天上地上,皆是核沾染和核輻射,可壯士不懼死,英雄不眨眼。一周後,他又陪張愛萍等高級將領和科學家徒步穿越爆心。那是一代中國軍人生不懼死、死亦坦然的至高忠誠,他將一個大寫的天地英雄壯舉留在了西部天空。

將軍暮年,戰爭年代的耳疾發作,幾近失聰。我與他,一塊小黑板,一支筆,將他在核試驗場的兩本工作日記,還原為一部《原子彈日記》。

2012年「八一」在北戴河海濱,最後一次採訪結束,我請李旭閣題一首詩,他欣然答應,寫在小黑板上的居然是大清順治皇帝題在北京西慈善寺白牆上的一首七絕:「來時糊塗去時悲,空在人間走一回,不如不來亦不去,亦無歡喜亦無悲。」一個老八路,一位高級將領,如此看淡生死榮衰。

文學的落點須對準小人物。惟有小人物,才是文學書寫的永恆坐標。我有一個寫作寶典:偉人平民化、平民偉人化、名人傳奇化。感謝我提筆開始寫作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小人物在那個時代有一條圓夢通天大路,只要有夢想,有目標,肯吃苦,就會有夢圓之時。環顧當下的生活,最讓作家感動的依然是小人物的故事。

小人物的故事就是中國故事,凡人的夢就是中國夢最壯美的華章。我們時代和社會,正朝著「兩個一百年」的歷史時刻漸行漸近。偉大的復興之夢,是由普通百姓的人生夢想連綴、疊加而成的。小人物之夢,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夢的青史斷章;普通人圓夢的故事,沉澱為中國故事的精神底色。惟有小人物的圓夢之旅一帆風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夢才會出彩。惟有基層官兵圓夢之旅精彩生動,軍旅題材的書寫才有持久的文學魅力,因此,我在《大國重器》中,儘管也不乏為至尊之人青史留名,但卻將激蕩人心的筆觸對準小人物。心懷敬畏,將凡人舉過頭頂,淘一口深深的軍事文學之井、世相之井、人性之井、情感之井、文學之井,蘸著這些淘出來的清純之水,或重彩粉彩抒寫,或潑墨大寫意,或工筆細繪,或白描勾勒,寫出普通百姓在圓人生夢過程中的艱辛、溫馨和感動。最大限度地展示他們的生存、尊嚴、犧牲、榮譽以及生命的代價與崇高。苦辣酸甜裡有民族的正氣歌,歡樂憂傷中有國家的無韻離騷。

《大國重器》有一條歷史伏線和宿命。「宿命」一詞,語出北周無名氏《步虛辭》:「宿命積福應,聞經若玉親」。本意星宿運行各有命令。地球在宇宙中的綜合運動,以天體為坐標,歸類民情,驗其禍福。因決定果,前生決定後世,前因決定後果,福禍之因,皆自圓成。《大國重器》一書的附題是「中國火箭軍的前世今生」,前世的命運,對來世是一個預兆和暗示,於今天是一種歷史的大宿命。

冥冥之中,皆付與蒼煙落照,付與時代的大宿命。遙望重器,心有東風掠過,手撫長劍,神凝萬千豪情。劍非劍,器非器。鐵劍、木劍、龍泉寶劍、大國長劍;飛彈、原子彈、氫彈,中國核力量,鎮國重器。重器也,但非器也,大國國器是人,大寫的中國人,中國士兵、中國火箭官兵,他們才是真正的大國重器。

相關焦點

  • 徐劍:飛彈在他的筆尖
    這一幕幕,讓徐劍萌生了一個想法。他想為飛彈工程兵的故事寫一部書,寫給那些甚至16歲就已壯烈在大山裡的戰友。「他們的身體早已寂滅,英名應當留下。」徐劍說。寫《鳥瞰地球》時,裡面有50多個名字,是徐劍從烈士陵園裡一個個抄出來的。寫完《大國長劍》《鳥瞰地球》之後,徐劍帶著它們來到了烈士陵園。那天,烏雲密布,沒多久便大雨傾盆。他一直記得那一天。
  • 大國重器,全城巡遊 保利兵器展5月25日蓄勢待發
    打聽一下就知道,這一大波霸氣巡城的真傢伙都是「大國重器,保國利民」宜昌首屆愛國主義教育國防兵器展的「重量級人物」在宜昌的首次亮相,向兵器展正式開幕整裝前進。數輛大型卡車組成的雄武之師徐徐駛來,浩浩蕩蕩行駛在城市主幹道上,途經夷陵長江大橋——東山大道——沿江大道——西陵二路——夜明珠一路威武前行,與宜昌市民們親密接觸,雄兵利器的威武風姿賺足了行人的目光。
  • 大族雷射智能裝備震撼亮相《大國重器》第二季!(附完整視頻)
    2月26日,由中央電視臺與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製作的大型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第二季)在CCTV2央視財經頻道盛大開播,全景式展現中國製造的實力與魅力。大族雷射系列智能裝備榮耀亮相《大國重器Ⅱ:發動中國》,展示大族雷射在智能裝備與核心關鍵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成就與突破,記錄大族人技術攻關的精彩故事,彰顯打造高端裝備、趕超世界先進的勇氣與智慧,引領著中國製造業向高質量、高效率加速躍升。
  • 觀《大國重器》有感第一季——真實揭露
    最近中央電視臺的大型高清裝備工業紀錄片《大國重器》開播,那是吸引了全國人民的眼球,更是激起了更多人的愛國激情
  • 大國重器模型機,送給本節網課最愛學習的你!
    本期團課團團精心準備了一件「大國重器」——盾構機模型送給最愛學習的你們有這樣一臺國之重器鎮宅加持感覺學習成績也會嗖嗖嗖提高呢盾構也被稱為盾構隧道掘進機,是一種隧道掘進的專用工程機械(簡單講此次送出的盾構機模型按照等比例縮放製作而成,中鐵工程裝備集團自主研製的我國最大直徑(15.8米)盾構機「春風號」總功率超過1.15萬千瓦,比「復興號」高鐵的總牽引動力高10%,推力高達2.46萬噸,是我國目前最大運載火箭「長徵五號」的24倍左右,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 這輛裝滿大國重器的國貨購物車,僅中國獨一份
    就比如說,我們遨遊在太空的核心艙、神舟十三號。顯而易見,這一件件大國重器,分則在各自領域發光發熱,合則共同為國家發展繪製「藍圖」。
  • 剛剛,中國軍隊英文版世界級大片發布,核飛彈、航母……這些大國重器都亮相了!
    國防部以頂尖級畫面大國重器:核飛彈、航母、戰略轟炸機等新型裝備亮相。中國軍人,一提到就令國人振奮!也讓每一位中國人深感自豪!正如網友所說: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有解放軍像這樣牽你踏上回家的路。國防部以頂尖級畫面,大國重器:核飛彈、航母、戰略轟炸機等新型裝備亮相,記錄中國軍隊90載非凡歲月,聚焦2017註定不平凡的現在。
  • 壯哉,我大國重器!沒有什麼比這些「世界第一」更讓人熱血沸騰的了!
    大國重器,舉世矚目!今日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未來,我們更充滿自信,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大型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正在全國熱映,讓我們一同走進影院,領略大國風採!澎湃心中熱血!為祖國輝煌成就振臂高呼!
  • 美國又從我國買走4臺大國重器,俄:應該限制出口
    現如今,風水輪流轉,美國在很多方面不得不依賴於我國,據了解,美國不惜代價買走了我國生產的4臺大國重器,這4臺重器就是我國的「新巴拿馬式」起重機,其性能十分強大。對此,不少俄羅斯網友表示,這種產品中國應該限制出口,也讓美國嘗嘗被限制出口的滋味。
  • 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
    導讀:4062公裡每小時,飛行高度25900米,這款大國重器至今世界頂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軍事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輪機艙變遊泳池,英國航母再次漏水,大國重器為何問題頻出?
    眾所周知,陸地的王者是坦克,天空的王者是戰鬥機,海上的王者則是航空母艦,作為威力極大並且技術難度超高的大國重器,世界上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可以說是屈指可數,美國的海軍實力之所以如此強大,也是因為美國坐擁11艘航空母艦,美國的航空母艦不僅在數量上是一騎絕塵的存在,就連動力方面也是世界先進的核動力,然而航空母艦終究是做工複雜的超級戰艦
  • 大國重器之爭,中國動力鋰電池為何能做到世界第一
    大國重器國與國之間的實力比拼可以透過很多載體呈現,比如2018年2月列裝的第五代戰機殲20,預示著中國空軍作戰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將能擊敵
  • ☞【大國重器】收復溼地,推出未來,國機重工TS100L-3系列履帶推土機......
  • 大國重器,小國名槍, 比利時生產的武器絕對有你最鍾愛的一把
    大國重器,小國名槍,這句話放在歐洲一些國家真的很合適,別看歐洲很多國家都很小,不過他們生產的世界名槍可一點都不少。
  • 百萬大裁軍,32師的幹部們去了哪裡?師長轉業,政委平調軍分區
    1985年9月,在國家百萬大裁軍的決定下,32師被撤銷建制。消息傳來,整個32師都籠罩在一種悲傷的氣氛當中。
  • 與美分庭抗禮的大國重器,俄「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究竟「神」在何處?
    俄開建「北風之神-B」級戰略核潛艇,與美分庭抗禮的大國重器
  • 一身轉戰三千裡,一劍曾當百萬師 千名「開國將帥」只剩30名
  • 從「小米加步槍」到大國重器
    歷次大閱兵在展示人民解放軍威武之師、勝利之師風採的同時,也見證了我國武器裝備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單一型號到系列化發展的歷史變遷。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使中國大地迸發出了勃勃生機,萬象更新。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新中國成立35周年慶典,使人們在間隔25年後再一次看到了震撼人心的閱兵式。這也是共和國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第十二次大閱兵。
  • 又一「大國重器」完成首秀!被稱作「深海勇士」的它究竟什麼來頭?
    「深海勇士」是我國第二臺深海載人潛水器,它的作業能力能達到水下4500米,它的海試成功也讓我國在挺進深海方面,增加了一個「大國重器」。
  • 鯤龍、天問、北鬥…大國重器的浪漫命名,你了解嗎?
    來源:共青團中央(ID:gqtzy2014)、微博@人民日報「AG600」水陸兩棲飛機、首艘深海載人潛水器……這些國之重器,承載著國人的夢想,他們的名字,也集結了傳統智慧與探索未知的浪漫。篳路藍縷的航空航天人,在不斷探索奮鬥的過程中,也不忘在這一個個國之重器的命名上,體現自己凝望那片壯麗星空之時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