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開建「北風之神-B」級戰略核潛艇,與美分庭抗禮的大國重器
遠望智庫 務真
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據塔斯社2017年11月7日莫斯科報導,俄羅斯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瓦列裡·格拉西莫夫在國防部委員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已經啟動「北風之神」級改進型「北風之神-B」級戰略核潛艇的建造工作。他指出,「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已經加入俄海軍艦隊,這使得俄羅斯戰略核潛艇現代化率提升至82%。戰略核潛艇部隊的作戰能力提升了25%,海基戰略核力量的隱身性和作戰穩定性也大幅提升。格拉西莫夫還強調,當前5艘「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正處於建造階段,其最後一艘「波扎爾斯基大公」號已經於2016年12月開工建造。俄海軍迄今已接收三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955型)——「尤裡·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每艘核潛艇最多可攜帶16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
俄羅斯經濟拮据之下為何獨愛「北風之神」?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蘇聯就已開始論證設計用「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代替體積龐大、效費比不高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2012年北德文斯克造船廠的那一幕場景仿佛還在眼前:普京親手將與自己同名的銘牌,嵌入即將開工的「弗拉基米爾大公」號核潛艇,一同嵌入的還有「戰鬥民族」對重塑昔日紅色海軍雄風的深深期盼。在普京親自「監工」下,「北風之神」建造進度穩中提速。俄羅斯在經濟拮据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使其作出如此慷慨之舉而發展海軍重器?
首先,北約東擴的鋒刃已逼臨俄羅斯國境線。俄羅斯感覺到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的氣息。俄決心在21世紀保持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而擁有一流的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正是關鍵所在。面對俄水面艦艇實力無法與美抗衡的現實,俄軍唯有下力發展潛基彈道飛彈才能彌補其打擊力量的不足。俄海軍認為,未來俄潛基核打擊力量要佔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57%以上,要能擔負70%或更多的戰略使命,所需費用卻僅佔國防開支的6%。俄海軍這種「合理足夠」的原則既反映了俄在冷戰結束之後的軍事戰略轉變,又是其國內經濟處於拮据狀態下的無奈之舉。
其次,要與美軍實現水下的戰略抗衡也亟需「北風之神」。在俄羅斯著手研製「北風之神」的第二年即1997年9月,美國「俄亥俄」級的第18艘也是最後1艘「路易斯安娜」號(SSBN-743)加入現役,美國海軍核動力彈道飛彈潛艇的發展也一度達到了巔峰。儘管其中的4艘改成巡航飛彈核潛艇,但剩下的14艘如果按通常的潛艇30年服役期計算,可服役到2010-2030年。
「俄亥俄」級的總體作戰能力,特別是在隱蔽性能、打擊威力、遠程攻擊精確度等方面,都強過俄羅斯的「颱風」級。拿什麼對抗「俄亥俄」級?有人主張建造比「颱風」級更龐大的潛艇以增加飛彈的攜載量。然而,這根本行不通:一是俄財力不濟,二是潛艇體積和重量過大,也難以適應一般水域作戰需要。反覆權衡比較後,俄海軍決定另闢蹊徑,建造經濟上能承受又有技術進步的新型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究竟「神」在何處?
「北風之神」級將為俄羅斯恢復戰略核力量、重塑大國形象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作為「颱風」級核潛艇的後繼型,「北風之神」的總體性能有了極大提升,其威力更強、機動性更好、信息化程度也更高。為鞏固「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位於北極冰蓋下的發射陣位,俄軍近年來進行了大量的投入。首先,「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頻頻赴北極海域進行彈道飛彈試射任務,俄羅斯甚至宣稱將進行16枚飛彈齊射。其次,俄羅斯加緊建造以「北極三葉草」基地為代表的軍事基地,加強位於北極地區的軍事存在。此外,經過改進升級的米格-31「捕狐犬」截擊機於7月進行了一次攔截飛彈的實戰演練,標誌著俄羅斯又將重啟該型戰機以保衛「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北極海域的空中安全。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是由俄著名的紅寶石中央設計局設計。據介紹,該級潛艇長170米,艇寬13米,艇高10.5米,水面排水量14720噸,水下排水量17000噸,最高航速26節。最大潛深450米,安全工作深度400米,人員編制130人。艇上裝有16個飛彈發射筒、12枚洲際飛彈(射程1.5萬公裡)以及其它潛對空飛彈和魚雷。為了確保其優異的水下航行性能及隱身效果,俄克雷洛夫中央科研所對艇體結構進行了大量分析、研究和試驗,在數個方案中優化選擇了與971型「阿庫拉」級(北約代號「鯊魚」)相似的拉長水滴型的流線造型。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比「颱風」級潛艇形體要小,但在戰技性能上卻提高了許多,其火力更強大,隱身性能進一步提高,具有極強的先敵發現目標的能力。「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主動力裝置包括一個OK-650型反應堆和一個低噪音電動機。它在減小水下噪聲方面取得了最新成就,是「颱風」級沒法比的。它安裝一套「公共馬車」型自動作戰控制系統和一套Skat型聲吶系統,技術先進。它的下潛深度又大於「颱風」級。因此它在機動性和生存能力方面都有顯著進步。
「北風之神」彈道飛彈發射筒數量為「颱風」級的80%,即16個,其飛彈總威力為「颱風」級的90%。它裝備有新一代彈道飛彈,飛彈艙設在指揮臺圍殼之後,飛彈的動力裝置為3級液體火箭發動機,而不是「颱風」級飛彈所用的3級固體火箭發動機。新型飛彈直徑1.8米、重20噸,比「颱風」級上的SS-N-20「鱘魚」飛彈直徑2.2米、重60噸,明顯要小。不過新一代潛射彈道飛彈性能優良,核彈頭的爆炸當量加大了。這使苗條的「北風之神」有強大的攻擊力。
「北風之神」將成為俄與美分庭抗禮的大國重器
長期以來,俄羅斯一直把戰略核力量視為保障國家安全的支柱,但與美國相比俄羅斯在戰略核力量方面處於劣勢據。為了努力挽回這一日益惡化的局面,裝備一流的戰略核潛艇是俄保持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關鍵所在。由於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易被發現,俄軍戰略轟炸機的實力無法與美抗衡,因此俄羅斯唯有大力發展海基彈道飛彈才能彌補其打擊力量的不足。俄海軍認為,未來俄海基核打擊力量要佔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57%以上,要能擔負70%或更多的戰略使命。作為蘇聯解體後目前俄羅斯研製的唯一一級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被視為俄羅斯維持戰略平衡、重塑大國形象強有力的保障。
據俄海軍艦隊總司令庫羅耶多夫分析,在未來戰爭中,戰略核潛艇的作用將進一步提升,它因具有機動靈活、便於隱藏、主動攻擊性強等諸多優勢而備受各國軍隊的青睞,而俄羅斯更為重視。「北風之神」級潛艇將與其它多用途核潛艇一起構成21世紀俄羅斯海軍的主戰潛艇。據《世界新聞報》報導,「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的總體性能要強於美國「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在潛艇減震、降噪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該級艇是俄羅斯最新軍事科研成果的集中體現,配備新一代「布拉瓦」海基戰略飛彈,將大大增強俄海軍實力。此外,「北風之神」上還裝備有大量的先進自衛武器,綜合火力明顯強於「俄亥俄」。至於一直被人視為俄武器弱項的電子系統,「北風之神」則有很大改進。「北風之神」級承載了太多的夢想和期望,在它的身上凝聚了幾十年來蘇/俄在潛艇製造技術上的精髓,在潛艇減震、降噪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按照俄羅斯的核戰略布局,海基核威懾力量以「北風之神」級核潛艇裝備的「布拉瓦」飛彈為核心,與「白楊-M」等陸基彈道飛彈以及戰略轟炸機一道,構成「三位一體」的核威懾體系。俄海軍目前有9艘現代化的核潛艇,到2021年將增加4艘裝備「布拉瓦-M」飛彈的新「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當下,隨著第4艘最新改進型「弗拉基米爾大公」號下水,後續4艘該型潛艇也在加緊建造中。顯而易見,俄軍已經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以新「北風之神」級核潛艇為核心的戰略核打擊系統建設中。
一網打盡系列文章,請回復以下關鍵詞查看:
創新發展:習近平 | 創新中國 | 創新創業 | 科技體制改革 | 科技創新政策 | 協同創新 | 成果轉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礎研究 | 產學研 | 供給側
熱點專題:軍民融合 | 民參軍 | 工業4.0 | 商業航天 | 智庫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 基金 | 裝備採辦 | 博士 | 摩爾定律 | 諾貝爾獎 | 國家實驗室 | 國防工業 | 十三五 | 創新教育 | 軍工百強 | 試驗鑑定 | 影響因子 | 雙一流 | 淨評估
預見未來:預見2016 | 預見2020 | 預見2025 | 預見2030 | 預見2035 | 預見2045 | 預見2050 |
前沿科技:顛覆性技術 | 生物 | 仿生 | 腦科學 | 精準醫學 | 基因 | 基因編輯 | 虛擬實境 | 增強現實 | 納米 | 人工智慧 | 機器人 | 3D列印 | 4D列印 | 太赫茲 | 雲計算 | 物聯網 | 網際網路+ | 大數據 | 石墨烯 | 能源 | 電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級計算機 | 衛星 | 北鬥 | 智能製造 | 不依賴GPS導航 | 通信 | MIT技術評論 | 航空發動機 | 可穿戴 | 氮化鎵 | 隱身 | 半導體 | 腦機接口
先進武器:中國武器 | 無人機 | 轟炸機 | 預警機 | 運輸機 | 戰鬥機 | 六代機 | 網絡武器 | 雷射武器 | 電磁炮 | 高超聲速武器 | 反無人機 | 防空反導 | 潛航器 |
未來戰爭:未來戰爭 | 抵消戰略 | 水下戰 | 網絡空間戰 | 分布式殺傷 | 無人機蜂群 | 太空站 |反衛星
領先國家:俄羅斯 | 英國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機構:戰略能力辦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矽谷 | 谷歌 | 華為 | 俄先期研究基金會 | 軍工百強
前沿人物:錢學森 | 馬斯克 | 凱文凱利 | 任正非 | 馬雲 | 歐巴馬 | 川普
專家專欄:黃志澄 | 許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賀飛 | 李萍 | 劉鋒 | 王煜全 | 易本勝 | 李德毅 | 遊光榮 | 劉亞威 | 趙文銀 | 廖孟豪 | 譚鐵牛 | 於川信 | 鄔賀銓 |
全文收錄:2016文章全收錄 | 2015文章全收錄 | 2014文章全收錄
其他主題系列陸續整理中,敬請期待……
「遠望智庫」聚焦前沿科技領域,著眼科技未來發展,圍繞軍民融合、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安全、智慧財產權等主題,開展情報挖掘、發展戰略研究、規劃論證、評估評價、項目篩選,以及成果轉化等工作,為管理決策、產業規劃、企業發展、機構投資提供情報、諮詢、培訓等服務,為推動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