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洲際彈道飛彈(ICBM)、戰略轟炸機(攜帶核武器)、潛射彈道飛彈(SLBM)是核戰略的3大支柱,其中最有效的核反擊武器便是潛射彈道飛彈。因為搭載該類飛彈的戰略飛彈核潛艇(SSBN),在敵方第一輪核打擊中難以被消滅、存活概率高,可有效實施核報復,屬於關鍵戰略武器。所以,當今軍事大國均將發展戰略核潛艇視為國防建設中心,戰略核潛艇甚至可成為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重要手段。
近日,美媒又來炫耀「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稱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武器,中俄同類武器在其面前都是「小巫見大巫」。 那麼,「俄亥俄級」到底有多牛?中俄有哪些核潛艇可與其媲美?中美核潛艇實力差距有多大?中國南海網將在本文中作出分析。
----
「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
美媒稱,美國海軍目前擁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這可能是人類史上創造的最具破壞性的武器,每艘能夠搭載24枚「三叉戟IID5」潛射洲際飛彈,能夠攻擊11000公裡外的目標,在飛彈重返大氣層時,其速度可達到24馬赫,可釋放8個獨立的分導式彈頭,每個彈頭最大爆炸威力為47.5萬噸。在一分鐘之內,俄亥俄級核潛艇能夠齊射全部24枚飛彈,釋放192個核彈頭,將24個大城市從地圖上抹去,這是名副其實的「末日武器」。
最接近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對手的前蘇聯的颱風級核潛艇,目前俄羅斯海軍僅剩下一艘,該潛艇擁有20枚潛射飛彈。除此之外,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甚至印度也有各自的飛彈核潛艇,但是與俄亥俄級相比,都是小巫見大巫。
美媒稱,戰略核潛艇可怕就可怕在其基本不可能被一次性消滅,敵人可能會在一波攻擊中摧毀所有的陸基飛彈和戰略轟炸機,但是很難擊沉所有的核潛艇,一旦遭遇核危機事件,俄亥俄級核潛艇將通過甚低頻無線電收到發射命令,發動二次核打擊摧毀敵國的重要目標,因此,戰略核潛艇最大的意義就是讓敵人不敢輕舉妄動發動戰爭。
除了核飛彈,俄亥俄級還配備了4具魚雷發射管,可發射MK-48重型魚雷,但這主要是為了自衛,戰略核潛艇的最大任務是安靜的在深海中隱藏自己,而不是獵殺敵方的軍艦和潛艇,憑藉著無限動力的核反應堆,俄亥俄級的巡航速度達到20節,最高巡邏時間記錄為140天。
目前有9艘俄亥俄級核潛艇部署在太平洋方向,其餘5艘部署在大西洋,還有4艘被改裝為巡航飛彈核潛艇,可以執行特種部隊滲透任務。雖然面臨削減核武器的條約限制,但是俄亥俄級核潛艇依然寶刀未老,將繼續進行各種升級以提高生存和打擊能力。未來,美國海軍將建造新型的「哥倫比亞」級戰略核潛艇對其替換,預計單價在40-60億美元,性能得到全面提升,屆時俄亥俄級將最終「解甲歸田」。
俄羅斯:
「颱風」級核潛艇
颱風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是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最大潛艇。
"颱風"是北約為蘇/俄941型核潛艇起的代號。"颱風"級水上排水量23200噸,水下排水量48000噸;最大長度172.8米,最大寬度23.3米,平均吃水11.0米。核動力裝置為OK-650型,2座壓水堆,總功率380兆瓦齒輪傳動式汽輪主機組2×50000馬力,4臺自主式透平發電機4×3200千瓦;雙槳,7葉低噪聲定距槳,在螺旋槳導管內;輔助動力柴油發電機2×800千瓦;鉛酸蓄電池,輔推電機2X190千瓦;2臺外伸式可旋轉推進器,用電機傳動,750千瓦。水上最大航速12節,水下為25節。下潛深度400米,自給力120天,艇員160名。每艇均配2套艇員。對於"颱風"級的主要戰術技術要素,俄方報導亦多有不一致或不夠明確的地方,特別是關於排水量的報導,說法更多。
"颱風"級可以同時齊射2發P-39(SS-N-20)飛彈,這在世界上其他任何級別的彈道飛彈潛艇中都是無法做到的。"颱風"級所有的20枚P-39型飛彈,可通過10次齊射(每次2發)全部發射出去。各飛彈發射之間的間隔時間很短,可從水下55米深以內發射,不受水面天氣條件限制,也可從水面發射。
俄羅斯總共建造6艘"颱風"級核潛艇,有3艘早已經退役,2013年年底後,另外2艘核潛艇退役,俄羅斯僅存一艘"颱風"級核潛艇,即首艇"德米特裡·東斯科伊"號(Dmitry Donskoy,TK-208),該艇不再進行戰略巡邏任務,僅作為"布拉瓦"飛彈的試射平臺。"颱風"級核潛艇退役後將由"北風"級戰略核潛艇替代。
「北風之神」級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也稱955項目核潛艇)中的第一艘——「尤裡·多爾戈魯基」號潛艇於2007年15日出廠,預計明年移交給俄海軍。另外兩艘核潛艇——「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潛艇目前正在建造中,將分別在2009年和2011年建成。俄羅斯計劃在2017年以前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新型戰略核潛艇。2015年以前將有7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建成並用於裝備俄海軍,第8艘將在2015年後建成。
「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長171.5寬13吃水10.5(米);水上排水量1.472萬噸水下排水量1.7萬噸;最高水上速度16節,水下速度27節;下潛深度超過450米。戰略飛彈方面裝有16個飛彈發射筒,可載SS-NX-30「圓錘」洲際飛彈,射程1.1萬公裡以上,命中精度為300—500米。常規自衛武器為6×533毫米魚雷管可發射16枚魚雷和SS-N-15反潛飛彈,同時還配備SA-N-8近型反潛飛彈,還將考慮裝載速度達200節的「暴風」高速魚雷。它的艇體表面貼敷了厚度超過150毫米的消聲瓦,並在消除紅外特徵、磁性特徵、尾流特徵等方面都採取了一些獨到的隱形措施。這些隱形技術使敵方無論在水中還是在太空都很難發現它。在電子系統方面,歷來美國電子設備要強於俄國,但新式的「北風之神」在這方面有較大的改進,裝備了先進的艇艏聲吶、舷側聲吶、拖曳線列陣聲吶和水面搜索雷達,差距在逐步縮小。
中國:094型核潛艇
094型核潛艇是中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相比於上一代「夏」級核潛艇,該艇無論在隱蔽性、傳感器還是推進系統可靠程度方面都有較大提高。新型核反應堆功率大、熱效率高,可以使得所裝備的核潛艇獲得較高的水面和水下航速。 094型現在有4艘,服役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
094型1號艇於2004年下水、2007年服役,2號艇於2009年服役,據稱現在3、4號艇也相繼入役。從服役時間看,094型1號艇比「俄亥俄」級最後1艘艇要晚10年,但西方國家普遍認為094型的設計理念並不比「俄亥俄」新:094型由093型攻擊型核潛艇(SSN)衍生而成,在「商」級艇體裡嵌入彈道飛彈發射筒,便成了094型。而093的設計理念源於蘇聯第二代攻擊核潛艇V-3級,V-3級設計建造於上世紀70年代。從設計理念看,094型與「俄亥俄」級都處於相同時期,當然,艇上的主要裝備都已更新和升級。據簡氏年鑑記載,094型潛艇水下排水量10000~12000噸,安全潛深300米,核反應堆與「商」級相同(30000馬力),水下最大航速20節,武器為12具「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發射筒和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
094在潛艇運用技能、實彈演練、作戰支援體制等方面也有別於「俄亥俄」級,這也是決定戰略核潛艇作戰能力的重要因素。美海軍使用戰略核潛艇的歷史比中國長,從1959年「喬治•華盛頓」級核潛艇服役以來,美海軍運用戰略核潛艇的時間已近60年,期間還經歷了潛艇對抗較為激烈的冷戰,豐富的使用經驗成為美海軍的寶貴資產。相反,094服役較晚且數量有限,只能實施最低限度核警戒巡邏,且潛艇運用機制仍處於試運行階段,還未成熟,更沒有經過實戰檢驗。所以,中國要想大幅提升核反擊能力還需在潛艇數量、質量以及飛彈性能上進一步發展。(整理/王書央)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海客新聞客戶端,更多精彩資訊等你來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