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健芝 何志雄|無法被撫平的傷口,福島核災之後

2021-12-29 活字文化

2011年4月29日探測到的輻射水平(每小時微西弗uSV)

福島核災難發生已經8年了!在主流傳媒上,關於福島核災難的善後工作的資訊,越來越少。可是,如果我們認真審視8年來清理工作的進展,是難以釋懷的。最關鍵的問題是,福島第一核電廠3座反應堆損毀,裡面250噸1600多根燃料棒在高溫熔化後「估計」掉落在反應堆安全殼底部,該處輻射之高,人類根本無法接近,遑論取出熔毀的核殘渣。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給出一個數字:報廢工作需時40年。40年這個數字,沒有相應的程序步驟作為根據,至今已經8年,只有蝸牛般的進展。40年這個數字,大概給出一個安慰,事故在兩代人之內有望解決。能嗎?

在核電站外面,福島全縣超過4萬人仍然過著難民生活,超過300平方公裡約佔福島縣2.3%的土地,依然被劃為「返鄉困難區域」——這個委婉的詞,指的是事實上的核禁區。

政府為福島縣內約38萬兒童在2011年—2013年和2014年—2015年檢測甲狀腺檢查,診斷187人患甲狀腺癌,比一般的兒童患癌比例高出很多倍。2015年3月,日本政府核災害本部對最靠近政府劃定的強制疏散區域的三個地區磐城市、川俁町、飯館村1150名15歲以下的兒童進行健康檢查,報告顯示45%的兒童甲狀腺內檢測到核輻射;政府強調輻射水平較低,不會對健康構成威脅。(錪131的半衰期只有8天,可是若人體過度暴露可能增加多年後罹患甲狀腺癌的機率;銫134 的半衰期是2年,銫137 的半衰期是30年。)

在當局淡化福島核事故後遺症的時候,福島災難似乎逐漸在公眾眼中消失,除了每年的紀念日——3.11,還會有幾篇報導之外。

什麼造成這種「集體」遺忘?我們是否可以告慰自己,事故已然過去,讓我們樂觀地迎接明天,相信現代化與科技會給我們帶來舒適安穩的生活?

日本政府是營造歌舞昇平景象的高手。明年暑假,奧運會將在東京舉行。2013年申奧時,東京申奧委員會主席竹田恆和致信國際奧委會,「承諾」福島核洩漏事件不會對東京主辦2020年奧運會造成任何不利影響;距離福島核電廠230公裡的東京,生活「完全正常與安全」,水與空氣沒有受到福島核洩漏的任何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聲稱汙染水「完全控制」在福島第一核電站港灣內的0.3平方公裡範圍內;他沒說,港灣和和外洋是沒有隔斷的,港灣內的海水在一周時間內有90%會和外洋的海水置換。

稍有常識的人,不會輕信這種「承諾」;奧委會成員為啥偏信一言承諾呢?今年1月法國檢控日本申奧委員會主席涉嫌行賄拉票,賄款約2.3億日元(1400多萬人民幣),我們才大概看到申辦成功後面的故事。但是,成功申辦東京奧運會,卻是一種高明的公關手段:國際組織都不擔心福島核洩漏會影響正常生活,普通市民幹嘛杞人憂天呢?於是,明年我們將會看到,3月開始東京奧運會的聖火傳遞,出發地點將是位於福島縣沿海地區楢葉町、廣野町的J-VILLAGE;報導稱,福島縣的執行委員會在2018年末以作為「震災復興的象徵」為由,向組委會提出相關聖火傳遞方案。福島,將正面地、鼓舞人心地象徵「震災復興」。

奧運聖火將點燃希望,撫平傷口。

不僅如此,重返奧運比賽項目的棒壘球比賽,將在福島市進行。為打造回復正常的形象,政府大力推動解除福島核電站周邊的「居住限制區」等核汙染區域的居住禁令,涉及5.5萬民眾。2016年3月,居住在臨時屋的難民有6.5萬人,一年後,減為3.5萬人。為促使居民返鄉,當局在2018年3月停發民眾的避難補貼。很多輻射水平仍存疑的地區,都要趕在2020年奧運會召開前解除避難指示。儘管一些地區陸續解禁,但願意返鄉的居民少之又少。願意返鄉的居民以老年人為主,很多年輕夫婦帶著孩子不願返回仍在核事故陰影下的故鄉,對政府解除「禁區」的依據(年輻射量低於20毫西弗mSV)不能接受。

《聯合國危險物質及廢料的無害環境管理和處置對人權的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在2018年10月25日提交給聯合國大會,專家通賈克(Baskut Tuncak)表示,日本政府在福島災後將公眾可接受的累積輻射暴露水平,從每年1毫西弗提高到每年20毫西弗,提高了20倍,令人深感不安;通賈克表示,「2017年聯合國人權監督機制提出,希望日本將可接受的輻射量降回災難發生前的水平,對於這一建議,日本政府似乎完全置若罔聞,這一點令人失望。」根據聯合國資料庫的資料,德國政府曾建議日本將可接受的輻射暴露標準重新降回每年1毫西弗特的水平,日本政府「答應開展後續工作」,但通賈克認為,這一建議並未得到落實。

按照國際輻射防護組織ICRP的標準,來自非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一般人為造成的輻射年劑量規定不超過1毫西弗mSV,換算就是每小時0.1微西弗uSV。

日本農村社區內部有深厚的情感連帶,節日舞龍舞獅,社區裡的人互相熟悉,鄰裡之間和諧友善,較少個體化、原子化。社區集市上賣的雞蛋會寫著是哪一家養的雞下的蛋,充滿人情味,絕少欺詐。但是一場核災難,導致村民最後分散各地。奶農不得不把牛送去屠宰房,結束奶業。


有一些故事令人心酸:一位奶農把牛送去屠宰場後,傷心欲絕,在牛棚裡立了祭牛魂的牌位,說我們對不起你們,然後自殺了。

相關焦點

  • 福島核災十周年|探訪「輻島」,東京奧運會蒙上的核災陰霾
    他們講述地震、海嘯、核電站爆炸、撤離;展示政府的清汙計劃:房子屋頂外牆會用水衝洗,說之後可以搬回去住,但衝洗下來的輻射物留在田間地裡,政府不負責清除,也不建議村民在外活動。村民意見分兩派,長谷川建二夫婦覺得無法回去,希望政府把全村人一起遷居,好歹仍然聚在一起。但村長屬意等待回遷。長谷川建二先生放映圖片給我們解說,最讓我震撼的,是他的同行菅野重清先生的故事。
  • 福島核災之後:一座被時間凝固的鬼城
    據了解,日本官方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特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發生洩露。2011年4月11日福島再次發生地震,日本再次發布海嘯預警和核洩露警報,受日本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 福島核災將日本打回原形!日本人陰暗面徹底暴露
    日本民族的陰暗面徹底暴露  福島核災這個照妖鏡下,日本民族精神的陰暗面暴露無遺。這就是為什麼福島核災發生後,日本政商學界的集體失聲。不僅國家記憶如此,對恥感的迴避也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福島核災造成的生態災難已經嚴重威脅地區人民的公共安全,日本卻刻意對國際社會隱瞞真相,甚至悄然把核災地區的食品輸出到國外,並公然要求別的國家和地區開放購買這一地區的食品,這種行為的背後其實就是根本沒有把他國人民的生命安全當一回事。
  • 福島核災對照蘇聯核災,看日本人的誠信與責任
    從2011年3月12日下午,福島核電站一號機組爆炸開始到4月12日,日本保安院將事故級別定為七級為止,日本官方和資方一直在隱瞞真相,坐視最佳應急救援時機白白錯過。七級是什麼概念?就是說福島核災跟蘇聯車諾比核事故是同一等級。當時蘇聯人做了什麼?現在日本人又做了什麼?輿論場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 小泉純一郎:福島核災已影響救援美軍健康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5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揭露福島核災危害,稱該事故也影響當時協助救災的美軍健康。
  • 福島核災四年後,蔬菜水果仍呈現畸形怪異模樣!
    大家應該對四年前的福島核災還記憶猶新,2011年3月日本地震引發海嘯和核洩漏,是近年來最嚴重的核電廠災難,奪走了1.85萬人的性命。
  • 揭秘|福島核洩露整整8年!日本向世界隱瞞了真相
    (圖源:鳳凰網)地震和海嘯造成的房屋傾倒,基礎設施被損毀在災後可以花時間重建,而核洩露對附近居民帶來的輻射卻是無法估量的危害。福島核洩漏之後,放射性水被排放到了太平洋中,隨著洋流擴散,如今幾乎汙染了全世界的海域。福島核洩漏事件是1986年車諾比之後全世界最嚴重的核事故。
  • 福島核事故5年,那些「被消失」的真相
    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 攝今年是福島核事故5周年,也正值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關於後者,國際上各類調查與紀念不斷,然而同為7級事故,福島核事故的調查似乎總罩著一層紗幕。福島核事故處理需要多少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幾何?去汙染做到了什麼程度?廢物最終如何處理?面對這些問題,國際上許多專家都有類似的無奈答案:「這個嘛,沒資料啊,不好說。」
  • 福島核洩漏十年 近海再遇7.3級「餘震」
    十年前的大地震引發海嘯,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爐心熔毀造成核洩漏。氣象廳官員穀穀紀子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此次震級實為7.3級,高於最初報告的7.1級,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而這次地震本身,就是2011年9.0級「311大地震」的餘震。
  • 日本福島地震的警示!那些與核災難有關的經典電影
    1979年美國三裡島輻射外洩事件、1986年的車諾比事故、和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災──也一次又一次的讓世人看見核能發電潛在的巨大危機和龐大代價,也不斷證明核能依然是一個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和處理的狂暴力量。
  • 被世界遺忘的福島核電站,現狀!
    2011年3月11日的日本福島核電站在核洩漏發生之後,日本當局劃設了長12.5英裡的禁區,禁區內16萬名居民被迫搬離家園。原先生機勃勃的村莊現在已成為只有在電影裡才能看到的荒涼的無人鬼鎮。2015年9月攝影師Arkadiusz Podniesinski前往福島,親眼見證了這場核事故的後果。
  • 綠色和平組織:福島因核沉痛十年,已收集日韓18萬份請願書
    針對此次日本的排核入海,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資深核能專家Shaun Burnie(肖恩·伯尼)告訴南方+記者,日本官方所謂的符合「環保標準」的廢水,在國際上並無標準。因為福島核災以來,人類已飽受核洩漏之苦。
  • 福島核洩露了8年,日本向世界隱瞞了真相
    (圖源:鳳凰網)地震和海嘯造成的房屋傾倒,基礎設施被損毀在災後可以花時間重建,而核洩露對附近居民帶來的輻射卻是無法估量的危害。日本的一位攝影師在核洩漏7年之後去了福島,為了給人們還原一個真實的災後「鬼城」。進入福島之前得通過地方審批,同意之後必須要身著防輻射服才能進去。
  • 210萬核災下的人生實錄,這才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精髓所在!
    庫管本覺得川普這次退群可怕的是隱性核災,但刷完整件事後發現比核災更可怕的是國家層面的謊言。歷史上最慘的核災到底有多可怕?前蘇聯那慣於瞞與騙的政治體制讓這個數字仍然無法確定。謊言到底有多可怕?這場跨國境核災後前蘇聯政府沒有及時通報全世界。而是爆炸發生兩天後,瑞典的技術人員發現了輻射量的異常升高。周邊各國憤怒地質問前蘇聯。
  • 岌岌可危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礪劍說:日本福島核洩漏的真相終於掩藏不住了。
  • 小泉純一郎眼裡的美國士兵及福島核事故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受損。6個機組陸續出現故障,1~3號機組出現爐心熔,1、3、4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福島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最慘重的核電事故。地震發生後,美國派出核動力航母裡根號前往東日本地區馳援,該行動被命名為「朋友作戰計劃」。
  • 福島核電站現狀,35張圖片告訴你什麼是生與死的瞬間
    2011年的東日本大地震距今已經有5年時間,日本福島縣的核洩漏區域至今仍未開放。
  • 日本福島核洩漏持續性影響:白令海峽放射性銫137上升
    福島第一核電站2011年地震和海嘯中毀損,核災難達到最高等級7級,與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和輻射洩漏事故相同,造成的生態災難難以估量
  • 柴油發電機組才是福島核洩漏的真正原因?……
    然而,「核」真的那麼可怕嗎?它離我們的生活到底有多遠?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核技術?中國數字科技館帶著這些疑問採訪了清華大學的王革華教授,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科學家眼中的「核」究竟是怎樣的。  Q:王老師,從您的角度看,核能和普通公眾有哪些聯繫?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
  • 新聞頭條:日本福島又發生地震啦!!
    日本地震最新消息:福島7.3級地震傷亡人數統計中新網11月22日電 據日本媒體報導,當地時間本月22日清晨5點59分左右,福島、茨城和栃木三縣發生震度5弱隨後,日本氣象廳向福島和宮城兩縣發出了海嘯警報。仙臺市的仙臺港在當地時間上午8點03分觀測到1.4米高的海嘯。福島縣的相馬市和巖手縣的久慈港也分別觀測到90釐米和80釐米高的海嘯。截至當地時間上午8點,日本東北地區的青森、巖手、宮城和福島各縣的沿海部分地區的居民得到疏散指示。目前,尚未接到重大人員傷亡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