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純一郎眼裡的美國士兵及福島核事故

2021-02-07 知中to知日


 

「參加朋友作戰計劃的士兵中,相當一部分人被懷疑遭到核輻射。福島發生核洩漏事故已經過去了5年,士兵們的病狀在不斷惡化。心存善意對遭受災害的日本展開救援活動的士兵們,如今疾病纏身。」


「那10位士兵正遭受著病痛,今後會怎樣更是讓人難以預測。」


日本原首相小泉純一郎,2016年5月17日在美國見記者時,說到這裡早已語言哽咽。他雙手覆面,淚水還是從指縫中流了出來。


在小泉首相看來,東京電力公司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洩漏事故,不僅給日本國民、給東亞國家帶來了巨大的災害,也給前來馳援的美國士兵也造成了沉重的損害。



小泉見美軍退役士兵

 

朋友作戰計劃

    

時間倒退回5年前。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芮氏9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融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站受損。6個機組陸續出現故障,1~3號機組出現爐心熔,1、3、4號機組發生氫氣爆炸。福島發生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最慘重的核電事故。


地震發生後,美國派出核動力航母裡根號前往東日本地區馳援,該行動被命名為「朋友作戰計劃」。2011年3月12日,航母抵達三陸海岸。士兵們在高輻射、毫無防護的情況下在甲板上作業,期間還通過直升機進行事故調查。


在航母上,士兵飲用的是經過淡化處理的海水。到了3月15日,在艦長指示「不準喝水」之前,士兵們按照常規飲用淡化處理過的海水,用這樣的水洗澡、清洗甲板。4月4日以前,裡根號一直執行著對受災人員的搜救及運送救援物資的任務,士兵們駕駛直升機一趟趟往返震後的各個受災地點。


據稱,普通士兵一直到最後都沒有拿到碘片,沒有接受驗血、驗尿體檢。僅部分高級軍官拿到了保護甲狀腺用的藥劑。帶著金屬味的物質,雪花一般降落在航母的甲板上。而在廣島及三裡島核爆炸時,處在下風口的的市民都曾反映聞到「金屬味」。

    

4月2日,美國生化事件反應部隊(CBIRF)先遣小隊赴日。4月5日,CBIRF的150人大隊抵達橫田空軍基地。


CBIRF的成立緣起於1995年東京的地鐵沙林投毒事件。據說2001年發生炭疽菌恐怖事件時,CBIRF就曾派百人前往華盛頓德克森參議院辦公大樓清除炭疽菌。從人數上看,美國對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件的緊張程度,似乎已經超過當年發生在自己家門口的炭疽菌恐怖襲擊。


時至今日大家都知道,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第1、2號機組是由通用電氣公司製造,3號和4號機組雖然由日本的東芝公司和日立公司製造,其核心技術也是來自於通用電氣。這或許可以解釋美國如此緊張的原因。事故的處理結果將直接影響美國本土對核能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對「盟友」救援不僅僅出於人道主義,更是一場軍事演習和危機應對能力訓練。


根據2015年3月的TBS電視臺「震災4年」專題報導,朋友作戰計劃結束後,裡根號航母上的士兵需要填寫資料。士兵們被告知必須填寫自己「基本上都是待在船艙內,沒有遭到輻射」,被要求在相關文件上簽字。沒有遭到輻射這一選項,一開始就已經被打上了圈號。


根據赫芬頓郵報記者對船員的採訪,裡根號上的水兵被要求籤署文件,保證自己「健康無疾患,不會起訴政府。」


裡根號在執行朋友作戰計劃時,從傳達不準許喝水,到生化部隊突如其來的造訪,再到士兵們被要求籤字等等,這些原因何在,普通人已經無法知曉。



裡根航母上的美軍士兵

 

突如其來的疾病


福島核電事故真的沒有大礙,本該是萬幸的,但小泉在美國見到的軍人,不少在救援事後出現了異常。


核輻射本身無色無味,置身其中的人並不會察覺環境有多麼的惡劣,遭到核輻射後,各種症狀需要過了一段時間才顯現出來。2014年,兩名參與救援的士兵因病去世。很多不太會出現在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身上的疾病陸續發作。除了甲狀腺癌、乳癌、精巢癌、腦腫瘤、失明等等之外,還有腸胃不適、周身疲乏、手腳無力、生殖異常等症狀。


參加了朋友作戰計劃的原海軍大尉斯蒂夫,在回國後身體狀況忽然惡化,昏迷、高燒、淋巴結腫大、手足無力、落髮、暴瘦等等症狀逐一顯現,而在參加救援任務之前他的身體能適應登山等劇烈運動。退伍軍人醫院的醫生告訴他,原因「應該是受到了核輻射的影響。」


因病不得不離開軍隊的士兵們,很快陷入到了生活的絕境。士兵們去尋求美國醫生的意見,卻得不到明確的答覆。迫於輿論壓力,美國國防部曾在2014年公布過裡根號航母船員的核輻射調查報告。裡根號航母上共計4843人中,其中患惡性新生物癌46人、甲狀腺疾病35人、呼吸系統疾病931人、消化系統疾病722人。但最終結論是「可能被全身及甲狀腺吸收的汙染物並無大礙,無需繼續進行調查」。東京電力公司則引用美國國防部的報告,拒絕承認士兵所患的疾病或是健康損害與福島核事故有關。


根據《東京新聞》報導,參與救援活動的士兵迄今為止已有5人因病逝世。在裡根號回美國後出生的小男孩也已過世。美國政府認為,可能受到核輻射的軍人及其家屬不適用《聯邦醫療規定》;美國國防部更是認為參與救援活動的軍人,(受核輻射影響的)程度輕微,不需要就診。


小泉在美國了解到上述情況後,在記者會上憤怒地說:參與救援活動的美國士兵,情況如此糟糕,但美國和日本的媒體卻對此事的報導寥寥無幾。「必須讓日本和美國人民了解情況。」小泉說。



裡根號航母

 

小泉改變了了對日本核電站的看法


2012年12月,裡根號航母的8名船員,以未能得到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準確信息而導致被輻射為由,將東京電力公司與日本政府告上法庭,索賠1億1000萬美元。美國政府與海軍部則因為迫使士兵籤署了免責申明,免於被起訴。但該訴訟被聯邦法院駁回,原因是對東電是否與日本政府合謀欺騙美國政府這件事的審判,已經超出了法院的權限範圍。


2014年,原告團不再主張日本政府合謀,但追加要求設立10億美元基金,用於體檢及治療。根據2015年2月的《前進》周刊報導,當時原告人數增加至239人。2014年有兩名參與救援的年輕士兵因病逝世,他們的家人加入了原告團。一名出生後被診斷為「多發性遺傳因子變異」的幼兒也加入了原告團。被告方除了當初的東京電力公司之外,還追加了核電機組製造商東芝、日立、通用電氣三家公司。這一次法院以「核電機組遭到破壞以及放射性物質的洩露屬於企業過失,而非地震或海嘯的原因」為由,駁回了東京電力公司的主張。

小泉在記者招待會上說,「4月,我聽說這件事的時候,原告只有200多人,5月初超過了300人,現在聽說已經400人了。」


這場集體訴訟的原告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為主,8成以上是裡根號航母的船員。在美國參軍的年輕人多出自貧困家庭,很多人退伍軍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不少軍人因為參軍時間太短,退休金不足,且沒有醫療保險,無法接受正常的治療。


小泉從美國回到日本後與外務省有過接觸。對歐巴馬的廣島之行,他認為:「無核化是好事,但取消核電站更貼心。如果日美能同心協力廢除核電站,那麼世界就會發生改變。」


「專家和核能方面人員告訴我說,日本離不開核電,核電是安全的、最廉價的、永久性的環保能源。我一時相信了他們告訴我的這三大優點。」小泉坦言自己過去也是核電的推動者。


在美國看到軍人的慘狀後,小泉說:「5年前,福島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故。我自己看了各種關於核電的書,並聽取了很多反對核電人士的意見後才明白,說核電是安全的、最廉價的、環保等等,這些都是騙人的鬼話。」


至於那些參與了東日本大地震救援的美國軍人,美國及日本政府目前依舊十分的冷淡,未對他們採取相應的關懷、關照,小泉原首相還在為這些軍人做著各種努力。



日本電視上放映的美國士兵疾病情況


相關焦點

  • 小泉純一郎:福島核災已影響救援美軍健康
    中新網7月6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5日,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揭露福島核災危害,稱該事故也影響當時協助救災的美軍健康。
  • 福島核事故5年,那些「被消失」的真相
    新華社記者 戴天放 攝今年是福島核事故5周年,也正值車諾比核事故30周年。關於後者,國際上各類調查與紀念不斷,然而同為7級事故,福島核事故的調查似乎總罩著一層紗幕。福島核事故處理需要多少年?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幾何?去汙染做到了什麼程度?廢物最終如何處理?面對這些問題,國際上許多專家都有類似的無奈答案:「這個嘛,沒資料啊,不好說。」
  • 岌岌可危 福島核事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
    礪劍說:日本福島核洩漏的真相終於掩藏不住了。
  • 被隱瞞福島核電站事故的真相
    英國《衛報》在2017年2月3日報導,地震引起的福島核電站核洩漏遠未得到緩解,輻射量反而達到2011年以來的歷史最高值。看來事情沒那麼簡單哦第一點:事故是幾級的??引用一個網友的經典回復,美國三裡島事故控制在安全殼內,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說5級。蘇聯那個炸飛了,漫天遍野的,評定7級。
  • 福島核災將日本打回原形!日本人陰暗面徹底暴露
    2011年3月11日,地震引發的海嘯淹沒福島核電站導致反應堆「堆芯融化」,為了隱瞞事故真相,日本對外只輕描淡寫地說是「堆芯損傷」,人為地壓低事故級別,在外界一再探求真相的壓力下最後才把事故的級別調到最高的7級,但卻多次對外聲稱「輻射得到有效控制」。
  • 日本福島核事故放射性物質擴散入北冰洋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海洋研究開發機構主任研究員熊本雄一郎日前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因2011年福島核事故而流入海洋等的放射性物質銫134在約8年後抵達了北冰洋內部。據稱在越過北冰洋邊緣海的內部被測出尚屬首次。據報導,熊本推測銫137也同樣流到了北冰洋內部。雖然僅檢測出微量,但他推測已向北冰洋的中心區域擴散。
  • 福島核災之後:一座被時間凝固的鬼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2011年4月,日本福島由於核洩漏事故被迫將當地居民全部疏散據了解,日本官方2011年3月12日宣布,日本受特大地震影響,福島核電站的放射性物質發生洩露。2011年4月11日福島再次發生地震,日本再次發布海嘯預警和核洩露警報,受日本大地震影響,福島第一核電站損毀極為嚴重,大量放射性物質洩漏到外部。
  • 日本福島核洩漏持續性影響:白令海峽放射性銫137上升
    福島第一核電站2011年地震和海嘯中毀損,核災難達到最高等級7級,與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爆炸和輻射洩漏事故相同,造成的生態災難難以估量
  • 福島核洩漏後,他在封鎖區內餵養動物6年,他死後動物被「處理」
    01說到核洩漏事故,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哪裡?在筆者的腦海中,最先浮現出來的是福島核洩漏。福島核洩漏事故發生在福島工業區,造成的影響非常大。當然了,和車諾比還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畢竟福島的安全級別要高一些。
  • 劉健芝 何志雄|無法被撫平的傷口,福島核災之後
    2011年4月29日探測到的輻射水平(每小時微西弗uSV)福島核災難發生已經8年了!在主流傳媒上,關於福島核災難的善後工作的資訊,越來越少。可是,如果我們認真審視8年來清理工作的進展,是難以釋懷的。最關鍵的問題是,福島第一核電廠3座反應堆損毀,裡面250噸1600多根燃料棒在高溫熔化後「估計」掉落在反應堆安全殼底部,該處輻射之高,人類根本無法接近,遑論取出熔毀的核殘渣。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東電)給出一個數字:報廢工作需時40年。40年這個數字,沒有相應的程序步驟作為根據,至今已經8年,只有蝸牛般的進展。40年這個數字,大概給出一個安慰,事故在兩代人之內有望解決。能嗎?
  • 福島核災十周年|探訪「輻島」,東京奧運會蒙上的核災陰霾
    公眾輿論或者被引到性別歧視上,或者被引到疫情上,福島十周年的核災陰霾,多少被撥開了。十周年,我們不是要問,災難現場清理了嗎?日本政府一拖再拖,給出的清理福島第一到第三核反應堆的時間是2041年到2051年,日本民眾和全球民眾,能安然接受嗎?福島核災40周年(2051年)真的能清理了嗎?今天妄下許諾的政客,到時會負責嗎?真的要追責的話,何止政客的忽悠?
  • 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的Q&A
    2017年2月17日日本國駐上海總領事館關於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洩漏事故的Q&A
  • 福島核災對照蘇聯核災,看日本人的誠信與責任
    從2011年3月12日下午,福島核電站一號機組爆炸開始到4月12日,日本保安院將事故級別定為七級為止,日本官方和資方一直在隱瞞真相,坐視最佳應急救援時機白白錯過。七級是什麼概念?就是說福島核災跟蘇聯車諾比核事故是同一等級。當時蘇聯人做了什麼?現在日本人又做了什麼?輿論場最大的區別在哪裡?
  • 揭秘|福島核洩露整整8年!日本向世界隱瞞了真相
    2016年,日本廣播協會(NHK)在福島核災難五年之際製作了一部紀錄片——「輻射森林」(Radioactive Forest),講述了福島周邊城鎮五年來的變化。那些原本只在夜裡出現的野豬,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大街小巷,毫不懼怕人類。
  • 福島核洩漏十年 近海再遇7.3級「餘震」
    十年前的大地震引發海嘯,讓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的爐心熔毀造成核洩漏。氣象廳官員穀穀紀子在新聞發布會上稱,此次震級實為7.3級,高於最初報告的7.1級,沒有發生海嘯的危險。而這次地震本身,就是2011年9.0級「311大地震」的餘震。
  • 人間悲劇—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
    看完nhk的紀錄片「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後,對核有了極大的敬畏。現在每每想來,還是莫名恐怖。平淡的敘事,滿滿的絕望,極重的壓抑。人的生命在這裡顯得如此輕微,脆弱。在災難面前,人類往往會感覺到自己的渺小。1999年9月30日,日本東海村核臨界事故的發生,讓人們直觀的感受到了核輻射的危害和恐怖。工人違規操作引發了鏈式核裂變反應,造成了事故的發生。
  • 美國的核洩漏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篇對美國不是最嚴重的,但是影響最大的一次核洩漏事件。這次事件幾乎讓美國核能源發展停滯了30年。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美國三哩島核電站發生了人稱「美國商業核電史上最大的核事故」。在三哩島附近薩斯奎哈納河東岸的密德爾鎮,事故後壓根也沒有出現房地產出售的小廣告,當地的農業和畜收業似乎也沒有停滯,就連人民的恐慌情緒都難以察覺。核能造成的客觀經濟破壞還可以慢慢恢復,不過美國因此事件導致核發展「失去的30年」可就要不回來了。因為三哩島事故,人民對核電發展的信心降低,反核能的勢力迅速增長,尤其是在美國。
  • 六年半後,抗輻射機器人 Manbo 終於抵達福島核事故反應堆核心
    兩場分別發生在兩極爭霸時期的美國和蘇聯,第三次則是六年前發生的日本福島核事故。雖然事故已經過去了六年半,但是政府的善後工作仍然處在初始階段。由於地震和海嘯的破壞,核電站的三個反應堆因過熱發生堆芯熔毀,大量核燃料向外洩露,至今仍然下落不明。
  • 福島大地震十周年:未完的拷問
    地震和海嘯同時襲擊了福島第一核電站,摧毀了核電站所有電力設施。福島第一核電站1至3號機組,發生了堆芯熔毀的嚴重事故——反應堆壓力容器中,失去冷卻的核燃料棒在高溫下熔毀。在東京電力公司幾次「出現微量核洩漏」的聲明後,3月12日16時,福島第一核電站1號反應堆機組廠房發生爆炸。廠房的外牆和屋頂在爆炸中坍塌。同時坍塌的還有日本人的生活和信仰。
  • 柴油發電機組才是福島核洩漏的真正原因?……
    然而,「核」真的那麼可怕嗎?它離我們的生活到底有多遠?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核技術?中國數字科技館帶著這些疑問採訪了清華大學的王革華教授,讓我們一同來看看科學家眼中的「核」究竟是怎樣的。  Q:王老師,從您的角度看,核能和普通公眾有哪些聯繫?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會產生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