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船廠籤署備忘錄,山東海洋能源或將進軍LNG遠洋運輸領域

2021-02-15 信德海事
信德海事網4月19日消息,近日山東海洋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海洋能源)官網發布消息稱已經與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DSME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山東海洋能源介紹到,3月30日,公司與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包劍英出席籤約儀式,並與大宇造船社長、執行長Sung Geun LEE 進行了親切會談。

公司黨委副書記、執行長粟斌代表公司籤訂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圖片來源:山東海洋能源

山東海洋能源介紹到,大宇造船是規模居世界第二的超大型造船公司,在高端船舶特別是LNG/LEG/LPG氣體運輸船舶建造方面具備較強的領先優勢。山東海洋能源尤其介紹到,其中LNG船的技術品質居世界領先地位,年產銷量佔全球市場1/3以上,世界排名第一位。

據悉,根據該份戰略合作備忘錄,山東海洋能源和DSME將在清潔能源領域實現進一步的合作,發揮大宇造船的技術優勢,充分挖掘中國市場特別是山東市場對清潔能源的需求,共同發展清潔能源事業,為氣化山東做出新的貢獻。

實際上,稍早之前在山東海洋能源的另一份通告中,該公司表示,3月26日已與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在日本東京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雙方將共同推進以LNG罐式貨櫃方式開展LNG貿易、倉儲物流業務,同時加強交流合作,積極尋求中國清潔能源市場的其他合作機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包劍英出席籤約儀式,公司董事、總經理張磊代表公司籤署協議。

據信德海事網了解,山東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註冊地青島西海岸新區。

如下山東海洋集團架構圖,山東海洋能源與山東海運同為姊妹公司。

山東海洋集團架構圖

(註:據信德海事網了解,以上架構圖並不山東海洋集團的最新架構,目前原山東海運旗下的太平洋氣體船(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PACIFIC GAS已經被劃歸到山東海洋能源旗下,此外山東海洋工程裝備有限公司也被劃歸到了山東海洋能源旗下。)

據信德海事網了解,2013年山東海洋集團通過購買一艘川崎重工建造的7.5萬立方米的Gas Jasmine輪 (1990年建造),首次進入液化石油氣海運領域。

公司圍繞液化天然氣LNG、液化石油氣LPG等清潔能源供應鏈服務體系,全面布局清潔能源物流運輸、卸泊倉儲、能源貿易、終端開發等四大核心業務,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清潔能源解決方案,致力於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

關於清潔能源物流運輸方面業務,山東海洋能源在其官網介紹到, 公司重點布局清潔能源遠洋、近海、內河等運輸領域。在現有LPG遠洋運輸船隊基礎上,圍繞上下遊產業鏈延伸,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繼續擴大LPG船隊規模和運輸能力,適時進入LNG遠洋運輸領域,同時拓展進入散裝船和罐式貨櫃專船為主的近海、內河分撥聯運領域,進一步提升清潔能源物流運輸綜合服務能力,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

太平洋氣體船(香港)控股有限公司PACIFIC GAS官網顯示的LPG運輸船船隊列表如下:

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輝近日表示,目前我國城鄉居民的氣化率不到50%,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佔比不到8%,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進口LNG空間廣闊。

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李雅蘭近期給出預測:中國今年的天然氣需求將增加14%,或者說增加300億到400億立方米之間。中國現在是世界上第三大天然氣消費國,每年的天然氣消費增長都以兩位數來顯示。

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去年LNG進口量超過5300萬噸(進口天然氣超過9000萬噸),佔國內天然氣總進口量的60%,進口規模創歷史新高,來源涵蓋亞太、中東、北美等25個國家和地區。

天然氣消費增長與中國政府放棄煤電和轉向清潔能源的政策有關。

2017年,中國國家發改委下令,國家應該縮減煤電產能,以減少煤電領域的過剩生產和改善生態環境。計劃停產總功率20百瓦特的老舊煤電站。此外,國家發改委還下令不再新建煤電站。按照政府的計劃,到2020年國家煤電站總功率將不超過1100百瓦特。目前煤電佔國家電力動力平衡表的大約70%左右。但按照國際能源署(IEA)的計算,在未來20年內中國煤電將最低降至50%。


購買航運相關書籍,點擊「閱讀原文」進入連結。

相關焦點

  • 一周海洋大事件
    打造陸海新通道門戶港又一裡程碑 欽州港首次通航10萬噸級貨櫃船◆ 《國內航行海船法定檢驗技術規則(2020)》實施◆ 山東港口聯手石油金融巨頭 謀建油品全鏈條貿易金融服務平臺 海洋能源 ◆ 國家電投與海南省籤署合作協議:將設海南總部開發遠海風電 海洋漁業
  • 深圳燃氣與中集集團籤署氫燃料應用、能源裝備戰略合作協議
    目前,深圳燃氣自建天然氣儲備設施的儲備能力超過6000萬立方米(氣態),儲氣調峰能力位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有力保障了城市能源供應安全。據介紹,一直以來,深圳燃氣高度重視燃氣儲備設施建設,在2009年「氣荒」後,啟動了大型天然氣儲備設施的前期研究和規劃建設工作,加快儲備庫項目投產。
  • 海洋技術▏超短基線定位技術及在海洋工程中的應用
    超短基線定位技術在民用和軍事兩大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民用範圍內,海底勘測、海洋調查、潛水員作業、水下打撈、水下工程等都需要水聲定位提供支持;軍事範圍內則包含蛙人活動、潛艇航行、AUV回收、蛟龍號深海探測、協同定位、敵艦探測等應用。⒈海洋勘探隨著陸上油氣資源逐漸緊張,海洋油氣勘探日益成為國內外油氣開發的重點領域。
  • 【中日關係】泛海洋時代中日海洋事務的協調與合作
    第二,海洋經濟合作。海洋經濟合作一直是中日海洋合作的重點領域,主要包括海洋漁業合作、海上能源合作、海上運輸和物流合作。在海洋漁業方面,中日締結了民間漁業協議《中日關於黃海、東海漁業的協定》和政府間漁業協定。其中,《中日政府間漁業協定》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來我國與周邊國家籤署的第一個政府間漁業協定,也一直是中日兩國解決漁業糾紛的指導性文件。
  • 扼住中國海洋能源通道,這事美國一直在幹,中國突出重圍招招致勝
    這個基地是美軍在東南亞一個非常重要的遠洋支援點,設施齊全,甚至可以為航空母艦提供補給維修等服務。而美軍將瀕海戰鬥艦常年部署在這裡,將其視為近海戰鬥中的前哨。從美軍的部署可以看出,美軍對此基地花費的心思不少。而且美軍的思路也很清晰:一是必須控制住馬六甲海峽這個咽喉要道,二是可以兩面支援——向西經印度洋支援海灣,向東經中國南海支援關島。
  • 海工資訊 | NYK Line將新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交付給TotalEnergies
    日本航運巨頭NYK Line已向法國能源巨頭TotalEnergies交付了液化天然氣 (LNG) 運輸船LNG Endeavor。最近,該公司聘請韓國造船廠三星重工(SHI)建造4艘新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合同金額為9593億韓元(約8.092億美元)。9月29日,NYK Line與PAO Novatek的全資子公司Novatek Gas & Power Asia Pte. Ltd.通過與PAO Sovcomflot集團公司的合資公司籤署了這些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定期租賃合同。
  • 美國Google以智能系統聯手進軍船舶領域
    Google與羅·羅籤的協議被認為是海事領域的第一個協議,通過籤署協議,它允許羅·羅使用Google的雲機器學習引擎來進一步培訓公司的基於人工智慧(AI)的物體分類系統,用於檢測,識別和跟蹤船隻在海上遇到的物體
  • 西門子能源SeaFloat技術:兼顧生態與經濟的創新
    這種開創性解決方案,即西門子能源SeaFloat技術:由船舶、駁船或浮動平臺承載一座發電廠,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出力145兆瓦(MW),同時可配備電池儲能系統,高效、靈活、環保且不佔用陸地面積,是這座浮式發電廠的基本特點。簡單來說,這是一個船型的移動「充電寶」,只不過,它的供能對象是整個城市或者整個島嶼。在全球範圍內,哪裡缺電,即可將這艘成熟的浮式發電廠運輸過去。
  • 《星球大戰》進軍綠色能源領域?
    請忽略星戰的幾部前傳SMBC曾有一則漫畫(點閱讀原文可看)探討了假如讓超人不停地去轉動曲柄做功、為世界提供無限能源的話,可能會產生的種種地緣政治後果。我們當然也可以想像如果讓尤達用他的原力來驅動一個類似的發電機,不過他老人家所能產出的功率到底能有多少咧?
  • 山東再增兩座海洋牧場平臺 全國總數達到三座
    平臺由4條長37米的圓柱形樁腿及液壓插銷式升降系統實現平臺升降功能,並且採用了太陽能綠色發電配合傳統柴油發電機保障長期不間斷供電,可根據各種功能需求進行升級改造,用於海上水質觀測科研、海上養殖及看護、海上觀光、海上垂釣休閒、海上監測等領域。
  • 衢州阿里緊密牽手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自2017年上半年衢州市政府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戰略合作以來,雙方再續合作共贏、互助共進的佳話,建立全方位、多領域、高層次的全面深化戰略合作關係。為進一步深入推進雙方合作,雙方本著「創新發展、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的原則,在原有合作基礎上,通過充分協商,進一步就相關領域的深化合作達成了共識。
  • 【原創連載】|《簡明中國海洋讀本——「一帶一路」的海洋思考》第2章 海洋科學(12):海洋文化同樣決定民族未來的命運
    其實,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中發現,不僅將中華文明史的開端進一步向上古延伸,而且使中華文明史由單一的農耕文明、大陸文明向多元化拓展。比如,中原仰韶文化遺址距今已超過5000年,東北赤峰地區紅山文化距今也在5000年以上,西北大地灣文化遺址距今已達7000年,浙江河姆渡古文化遺址出現了距今7000年的早期海洋文明。
  • 印度柯欽造船正式獲得法國GTT薄膜型LNG液艙專利授權
    1、印度柯欽造船近日與法國工程集團GTT達成合作,正式獲得後者LNG船GTT薄膜艙專利授權,準備進軍大型LNG船建造領域,其計劃在未來幾年建造至少3艘大型LNG船。2、海油工程近日獲得卡達石油North Field Alpha氣田導管架平臺上部模塊EPC總包意向書,價值1.1億美元。
  • 中法海洋衛星的「星」路歷程
    2月19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發布公告稱,中法海洋衛星可向科學界共享觀測數據,用於研究全球海洋動力環境。  中法海洋衛星是中國航天領域第一次與先進宇航國家開展系統性、全流程合作的項目,也是中法兩國在航天工程領域、海洋科學領域高水平合作的重要成果。中法海洋衛星項目充分體現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譜寫了共商、共建、共享新篇章。
  • 【南亞研究】胡德坤 朱曉超:印度的「南進」政策與「國際南北運輸走廊」
    俄羅斯、伊朗和印度籤署了建立「國際南北運輸走廊」的協議, 旨在建立一個連接印度洋和波斯灣的多模式運輸網絡, 並通過俄羅斯的聖彼得堡港加強了與北歐的貿易聯繫。印度將「國際南北運輸走廊」視作一個極其重要的國際組織。「國際南北運輸走廊」的運行不僅對印度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對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船廠動態】194艘!世界第一!
    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交付自主研發的最新一代節能環保型30萬噸超大型原油船(VLCC),展現了中國VLCC第一船廠的實力和風採。江南造船交付我國最大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中山大學」號,標誌著中國船舶集團在公務科考船領域實現新突破。
  • 西門子能源:傳統能源巨頭的轉身
    半個多世紀之後,隨著石油資源枯竭、能源低碳清潔化趨勢的發展,北海另一個豐富的自然資源——風力——開始被人類馴服,成為歐洲能源轉型的重要力量。現在,北海的風力發電又將在下一代能源的探索中繼續發揮作用。據西門子能源介紹,北海地區的風電開發商已經在考慮將制氫設備整合到風力發電項目中。無論是風力發電還是制氫,西門子能源都已經走在了這些低碳技術的前列。
  • 不丹踢開新德裡,與中方籤署備忘錄,拒絕像錫金一樣被印度吞併?
    就在2021年10月14日,我國與不丹籤署《關於加快中不邊界談判「三步走」路線圖的諒解備忘錄》。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備忘錄將加快兩國劃界談判、推動中不建交進程。      這是一次漂亮的反擊,是打在印度臉上的「左勾拳」。新德裡的「南亞霸主之夢」遭遇重創。
  • 好消息|壞消息 中石油新疆油田4000公裡管道巡檢將開啟智能管理;沙特削減11月對中國和日本等亞洲買家的石油出口量
    好消息:國內最大液化天然氣運輸船「泛亞」號交付使用10月16日,從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獲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