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年輕媽媽向我們投稿稱現在越來越多的超市、小賣部門口都增加了一種叫彈珠機的機器,疑似賭博機,太多的孩子們沉迷其中!年齡竟是2-12歲!!!
小妹兒百度了一下彈珠機的性質其是一種具有博彩成分的機器!
小妹兒就此趁周末在街巷查看,發現在大同多家商鋪、城區部分母嬰店,以及一些小型超市更誇張的是小區院內幾乎都擺有「玻璃球自動販賣遊藝機」(俗稱彈珠機)。彈珠機的「塊頭」較小,約有一米高、半米寬,機身上標明了「本機不適合4歲以下兒童使用」的字樣,其遊戲方法是投幣1元就可獲得5顆玻璃珠,將這些珠子放入投珠口,按下啟動按鈕後拉動拉杆,彈珠就會彈出。如果彈珠從亮燈軌道滑落,即可獲得玩具球作為獎勵,否則沒有獎勵。
只見最多的場地一群3歲左右的小童圍轉在彈珠機旁,一名三四歲的小男孩正饒有興致地玩著彈珠機,如果中獎了,格外興奮叫喊,隨後又將玻璃球塞進投珠口裡繼續玩。小孩都搶著玩,你推我擠,站在一旁的家長維持「秩序」。
據觀察,這些小孩拿一元錢換來的5顆玻璃球,一般在兩三分鐘內便用完。如果打贏了,機器還會發出「你真棒!」的歡呼聲。
小妹兒上前詢問了幾位家長,家長大多都是無奈的講「小孩認知不夠,這個機器又到處都是,不讓玩就鬧,每次出門每個3、4元的投資是不行的的」,家長還表示「玩不怕玩,但是這種賭博性質的機器孩子上癮了怎麼辦」?
對此小妹兒相關單位諮詢,被告知擺放彈珠機,必須具備相應的經營許可證,如果沒有則屬於無證經營。
那麼大同的這些家彈珠機擺放點是否有資質呢?面對這成百上千家的小區超市與沿街商戶的這種亂像到底應該誰來監管?
@關上遊子:
黑心商家真是無孔不入,他們昧著良心賺取黑心錢,難道教育、文化、工商、公安等相關部門還視而不見嗎?請為童真的孩子留出一方健康成長的空間吧!
@常一二:
貌似遊戲機,實則賭博機。家長和學校應有意識引導孩子自覺抵制,否則孩子很可能在無意識中染上賭博的惡習。放置、經營這些機器的商家,可能已經涉嫌組織經營賭博活動,建議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越野兔:
童年應該充滿童趣與童真,莫不可讓此些低趣味的遊戲充斥我們本該純真的童年。學校門前的遊戲機,真的該管管了!
@達布仔:
是該管管,但需要家長要正確引導,不能強硬。
@淺雪飛雨:
相關部門應好好重視,著力整頓學校周邊「環境」。同時,家長應積極配合老師,做好教育引導,讓孩子主動遠離遊戲機,遠離低級趣味。
@毛小兵8341:
學校500米內不得設置遊戲等娛樂設施和單位。是否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門失職?或懶政怠政?紀委應對此督辦查徹查。
@淡泊寧靜ZQ:
學校門口的垃圾食品是個老大難問題,如今又多了很多遊戲機,對我們的「花朵」進行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摧殘。誰管?!怎樣管!?長效機制?我們的好多事情看似有人管,實則誰都不管!別讓「花朵」們生長在這樣的「花園」中!揪心啊!
@若水:
此類機子就是有賭博成分在裡面,孩子特別喜歡玩,還會上癮,堅決抵制,應清理,還孩子一個乾淨的學習環境!!
@二月春風:
看來學校也需建設電子閱覽室之類設施,讓健康有趣的內容吸引學生、佔領陣地。
@南粵紅太陽:
凡是與錢有關、引誘小學生花錢消費的遊戲,都是有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當地教育、文化等主管部門必須取締或整頓,學校、家長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和監管,這樣才能徹底淨化學生的學習環境!
@流浪在納木措:
被遊戲機啃食的童年,著實可惜可氣可恨。記者鐵肩擔道義,大讚!
@鐵妹妹-甜蜜蜜:
主題貼近事實,關注孩子成長。記者角度鮮明,文字功底深厚
@only。張蕊:
孩子貪玩是天性,家長和社會要正確引導,不要讓過度和不當的遊戲影響了學習就好,所以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給孩子的成長樹立正確榜樣是關鍵。
@王亞嬌:
目前已經有一些地區對學校周邊的環境進行整治,但是僅僅官方的手段還不能杜絕這類事情的發生,就像當年網吧興起一樣,更多地需要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導到其他地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楊淑芳ysf:
學校門前真的不應該經營這些,望有關部門管理下,不要讓幼小的心靈受傷,更不要叫家長放心不下。
@美樂嘻嘻:
呼籲有關部門趕緊解決。一針見血,視覺獨特,曝光到位!
這種彈珠機是否存在賭博性質目前我們不能定性,但是孩子缺乏自制力,極容易上癮,贏了就會得到滿足,輸了可掏錢追擊賺回,不斷沉迷於遊戲中,時間長了,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健康,而且還會將遊戲與現實生活混同,影響孩子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為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希望相關部門有力監管,家長們也應該正確引導,讓孩子健康成長!
— END —
用文字探索這座城市的驕傲
敢想 敢玩 敢造
大同那點事兒傳媒新媒體
大同那點事兒 大同最吃貨 大同市辣辣傳媒
商務合作:17191074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