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視頻教學:
視頻來源於網絡,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一、抽真空操作的目的
抽真空的目的在於除去製冷空調設備中的空氣、水分,使殘留空氣的絕對壓力不高於規定的壓力值,真空密封性試驗的目的則是為了進一步驗證製冷系統的氣密性。
例如,對製冷壓縮機進行維護後(更換壓縮機潤滑油、清洗油泵等),要用真空泵對其進行抽真空,以防止其中的空氣、水分在製冷系統運行後進入製冷系統。
抽真空操作應使用真空泵,嚴禁用全封閉製冷壓縮機、半封閉製冷壓縮機對製冷系統進行抽真空。
對於開啟式製冷壓縮機,雖然可以用壓縮機本身對製冷系統抽真空,但並不推薦使用,因為用開啟式製冷壓縮機對製冷系統抽真空很難達到所需的真空度。
抽真空時,要先放掉製冷系統中進行氣密性試驗時的乾燥氮氣,即系統中的壓力與大氣壓平衡後才能進行抽真空操作。
製冷系統中的閥門應全部開啟,而與大氣相通的閥門應處於關閉狀態(即保證製冷系統和大氣是隔離的)。
二、抽真空操作的方法
對製冷系統進行抽真空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種 :
(1)低壓單側抽真空。
低壓單側抽真空常用於小型製冷系統的抽真空,如家用電冰箱、冷櫃等。低壓單側抽真空是利用壓縮機上的工藝管進行的,而且可以利用壓力檢漏時連接在工藝管上的修理閥進行,不必另外再接焊口。
以維修家用電冰箱為例,低壓單側抽真空的連接方法如下圖所示。
低壓單側抽真空的缺點是高壓側即冷凝器、乾燥過濾器內的空氣需要通過毛細管、蒸發器、壓縮機,然後由真空泵排出。由於毛細管內徑小,流動阻力很大,當低壓側的真空度達到要求時,高壓側仍然不能達到要求,因此採用低壓單側抽真空時必須反覆進行多次,抽真空時間較長。抽真空的時間視真空泵抽氣能力而定,若使用抽氣速率為4 L/s的真空泵 ,一般抽氣15 min可使系統絕對壓力達到133 Pa(1 mmHg)以下。
(2)高低壓雙側抽真空。
高低壓雙側抽真空是廣泛用於大中型製冷系統的一種抽真空方法,即用一臺真空泵從製冷系統的高壓側和低壓側同時抽真空,或用兩臺真空泵,一臺從製冷系統低壓側抽真空,另一臺從高壓側抽真空。
在沒有特別說明時,以下所提到的高低壓雙側抽真空均指使用一臺真空泵的高低壓雙側抽真空。
高低壓雙側抽真空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將真空表聯接到真空泵的進口處,用製冷劑充注管把真空表接到複合壓力表(又叫歧管壓力表、雙聯表)的中間聯接口上,用低壓充注管聯接複合壓力表上的低壓接口和製冷壓縮機的吸氣截止閥檢修口,用高壓充注管聯接複合壓力表上的高壓接口和製冷壓縮機的排氣截止閥檢修口,啟動真空泵抽真空即可。
抽真空時,製冷系統中的閥門應全部開啟,如電磁閥、截止閥等,但製冷壓縮機聯接複合壓力表的吸氣截止閥、排氣截止閥均應處於三通狀態(閥杆處於中間位置),即截止閥上的檢修口與製冷系統相連通,同時閥的進口與出口亦相通。
對於小型製冷系統,也可以採用高低壓雙側抽真空,與低壓單側抽真空相比,這種抽真空方法克服了毛細管阻力對高壓側真空度的不利影響 ,能使製冷系統在較短時間內獲得較高的真空度,故近年來被廣泛採用 。
(3)二次抽真空
在採用低壓單側抽真空時,為了使真空度達到要求,可以採取二次抽真空的方法。二次抽真空的工作原理是:先將製冷系統抽真空到一定的真空度後,充入少量的製冷劑,使系統內的壓力恢復到大氣壓力,這時系統內已成為製冷劑與空氣的混合氣體,第二次再抽真空達到一定的真空度後,系統中絕大部分為製冷劑氣體,空氣只有很小的比例,從而達到排除空氣的目的。
由於二次抽真空的方法要消耗掉一定的製冷劑,所以在實際的操作中不推薦使用,除非特殊情況下,如所使用的真空泵不能達到要求的真空度。
關注公眾號並在後臺回複數字你可以獲得以下內容:
你可能還喜歡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