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SAS:現代特種部隊的鼻祖 | 循跡曉講

2021-02-15 循跡曉講

關於特種部隊咱們聊過不少期了,比如美國、俄羅斯都說過,後來發現還落下一個,就是英國的特種部隊——SAS。

其實,SAS是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特種部隊,正式名字是英國第22特別空勤團,縮寫就是SAS。

 成立於二戰的特種部隊

SAS的前身,是英國在二戰期間成立的「哥曼德」。

這時候正趕上德國佔領了法國,下一步就準備登陸英國了,英國人覺得總消極防守不行,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得想轍打回去。

哥曼德

可問題在於怎麼打,剛從敦刻爾克撤回來,裝備能扔的全扔了,不少士兵都是就穿著一條褲衩回來的;在中東和北非,英軍也是屢戰屢敗。

英國人就說,咱們別硬碰硬了,搞一些小股部隊潛入德軍後方偷襲,今天摸你一個崗哨,明天扒你一截兒鐵道,讓德國人陷入遊擊戰爭的汪洋大海。

所以,英國就從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裡抽調出一批精英,組成了哥曼德特種部隊。


二戰時期,在北非的哥曼德

哥曼德部隊用人,絕對是英雄不問出處,什麼研究拜佔庭建築史的,研究神學的,甚至還有劍橋、牛津這些大學的老師。

而哥曼德專門去執行襲擾、破壞任務,在北非戰場上神出鬼沒,炸油庫偷機場,攪得德國人不得安生。

二戰成名:偷襲聖納澤爾軍港

哥曼德最大的一次戰果是在1942年,他們偷襲聖納澤爾軍港。

這個軍港在法國境內,裡面的船塢能維修大型軍艦,英國人就想把這船塢炸了,決不能給德國人用。

這個船塢閘門特別大特別厚重,防守也很嚴密,派飛機去扔炸彈,估計連皮毛都傷不著,必須得從內部炸,任務就落到哥曼德頭上。

哥曼德想的辦法也特別絕,他們找了一艘老式軍艦,給它整了個容,讓它看著像一艘德國魚雷艇,在裡面裝上烈性炸藥,趁著月黑風高開到了船塢附近。

德軍守軍還以為這船是自己人,一邊打招呼一邊放行,哥曼德趁這個機會,朝著船塢一頭莽撞過去,一陣巨大的爆炸之後,船塢被炸的七葷八素,一直到戰爭結束也沒修好。

德國人對哥曼德是恨之入骨,希特勒專門發布了「根絕命令」,命令對英軍的「襲擊破壞部隊」,其實指的就是哥曼德,無論是否穿制服,無論是否有武裝,都要「斬盡殺絕」。

 

直到二戰結束以後,哥曼德才改組為SAS。

SAS都是狠人

SAS的每名隊員都是按照超人的標準選拔的,報名人員都是來自各個部隊的精英,否則你連填表的資格都沒有。

即使這樣,他們的錄取率也只有20%。

其中最基本的一個要求就是負重50斤,在20小時內徒步64公裡,相當於在北京四環上繞一圈。

SAS訓練

平時的日常訓練,SAS也很有特色,除了一般的體能以外,他們還經常得練芭蕾舞和瑜伽。

練芭蕾舞主要是為了增強力量和平衡性,瑜伽可以鍛鍊耐高溫,這在沙漠地區作戰是必備技能。

 

經過魔鬼般的篩選和訓練,SAS的戰鬥力就不用說了。

SAS有一個標準,執行CQB任務的時間必須保證控制在4秒以內,CQB的意思就是室內槍戰。

CQB訓練

就是說比如屋子裡有恐怖分子,還有人質,SAS從踹門進去到消滅所有敵人,前後不能超過四秒,當然還不能誤傷人質,不能跟俄羅斯似的。

SAS的特戰精英個個都是身手不凡,所以退役以後也特別吃香,英國的情報機構就特別喜歡招SAS的退役老兵,專門負責外勤任務。

露臉戰鬥:伊朗人質事件

 

SAS最露臉的一次戰鬥發生在1980年5月5號的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

當時六名伊朗恐怖分子,闖進了伊朗駐英國大使館,把裡邊22名外交官扣押成了人質。恐怖分子的要求是釋放被關在伊朗境內的同夥,否則就殺人。

英國這邊找到了伊朗政府,你看看這事怎麼解決,沒想到伊朗政府說這事是英國人自導自演的,我們不信。

SAS行動

英國人沒辦法,只能自己解決。

先由警察派出談判專家,跟恐怖分子談判,說是談判,實際上就是拖延時間。

SAS趁著這個時間策劃好了突襲行動,甚至還建造了一個大使館的全尺寸模型練習用。

他們計劃分成三組,兩組分別從前後門進去,另一組炸開窗戶鑽進去,沒想到倫敦市政府聽見這方案以後不同意,因為這個大使館是國家二級文物,不能毀壞。

SAS也被氣著了,都啥時候了你還想這個,我就這一套方案,你愛用不用,說完了就要收隊走人。

政府那邊趕緊攔住他們,我聽你們的,救人要緊,想炸窗戶就炸吧。

 

破窗而入

這天下午7點,一個人質的屍體被扔出來,恐怖分子威脅說,如果不滿足他們的要求,就每30分鐘殺一個人質,形勢是相當緊急!

晚上7點23分,SAS開始行動。

8個特勤隊員從大使館屋頂順著繩索溜到陽臺,炸開窗戶往裡扔眩暈手榴彈,然後鑽進大樓,幾個恐怖分子還來不及還擊就被放倒。

另一組SAS隊員從樓下的衝進來,很快就找到了恐怖分子的指揮部,破門而入之後,僅僅3秒鐘就打死了恐怖分子頭目,可見這個4秒CQB的訓練真不是白練的。

整個行動完成的乾淨利索,恐怖分子5死1傷,只有2個人質和1個SAS隊員受傷。

行動迅速

BBC電視臺在旁邊全程轉播,SAS在全世界面前大大的風光了一回,這個戰例也成了全世界特種部隊拿來研究的範例。

 

任務完成以後,首相柴契爾夫人親自接見SAS隊員。

正在那致以親切的問候時,一個士兵突然冒出來一句:「誒,您準備什麼時候給我們漲工資啊?」

解救人質流程

所以看SAS這幫人確實是夠務實的,別跟我們來那些虛頭巴腦的,咱撈乾的,趁著現在立了大功,首相接見,趕緊撈點實惠再說。

 

後來馬島戰爭爆發,SAS又作為尖兵參戰,表現也是非常出色。

所以SAS不像咱們說的俄羅斯特種部隊那樣,分工明確,阿爾法和信號旗就負責反恐,不打仗,格魯烏就打仗不反恐。

SAS是既能在玩解救人質這樣的技術活,又能在真刀真槍的戰場上打打殺殺,這個就叫專業。

(完)

相關焦點

  • 現代特種部隊的鼻祖竟然是SAS——英國特種空勤團
    尤其近些年中東局勢紛亂,在打擊恐怖組織的努力中許多國家都做出了貢獻,而精銳的特種部隊更當仁不讓的活躍在反恐最前線,這其中就有我們CS:GO玩家最喜愛的酷炫蒼蠅頭——SAS。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伊拉克執行任務的英國空降特勤隊(SAS)通過四輪越野機車進行一系列伏擊,已經殲滅數百名「伊斯蘭國」「聖戰」分子。這一精英戰鬥部隊的士兵在過去的4周裡,平均「日殲8名恐怖分子」。
  • 英國SAS:現代特種部隊的鼻祖
    ,比如美國、俄羅斯都說過,後來發現還落下一個,就是英國的特種部隊——SAS。其實,SAS是世界上第一支正式的特種部隊,正式名字是英國第22特別空勤團,縮寫就是SAS。這時候正趕上德國佔領了法國,下一步就準備登陸英國了,英國人覺得總消極防守不行,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得想轍打回去。可問題在於怎麼打,剛從敦刻爾克撤回來,裝備能扔的全扔了,不少士兵都是就穿著一條褲衩回來的;在中東和北非,英軍也是屢戰屢敗。
  • 日不落之矛:英國皇家海軍真的沒落了嗎?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賽艇隊長|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30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大家好,我是賽艇隊長,今天是年三十,先在這裡祝大家春節愉快,闔家歡樂,萬事如意。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晉北劍聖|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70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循跡曉講》《正本清源:近代歐洲軍隊真的不如「足智多謀」的東方人嗎?| 循跡曉講》文章中,我們分析了古典和近代時期歐洲軍隊是否戰術呆板,不懂機動,缺乏策略。今天我們再來將目光對準中世紀以及近代早期的歐洲軍隊(加上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把歐洲軍隊從古典時代到中世紀再到近代不同時期的「是否缺乏機動性」和「謀略」的問題講清楚了)。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戈德溫男爵|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3000字 閱讀需要8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獲得方生老師主講的《二戰-納粹的覆滅》音頻專輯,更多知識專輯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跡講堂」,或者到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循跡講堂」APP而在易北特別指揮部這邊,根據報告,有133架戰鬥機沒有返航,77名飛行員陣亡,損失超過80架Bf109。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戈德溫男爵|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72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諾什克公司將全部重水庫存緊急轉運到了英國。|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獲得方生老師主講的《二戰·納粹的覆滅》《二戰那些事兒》音頻專輯,更多知識專輯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跡講堂」,或者到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循跡講堂」APP寫到這裡,各位看官大概已經了解到德國為什麼不能和美國一樣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方生|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34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今天聊點好玩的東西,咱們看現代戰爭,比如說二戰,每次軍事行動之前都要起一個代號,像德國入侵蘇聯叫「巴巴多薩」,敦刻爾克撤退叫「發電機」,其實這些代號也有說法,他們裡面都有什麼門道
  • 哥薩克的衰亡:被俄羅斯榨乾的「戰鬥民族」 | 循跡曉講
    作者:方生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 二戰後期,「天下無敵」的皇軍已經聽不得壞消息了 | 循跡曉講
    ◎ 循跡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主講:三喵先生◎ 策劃:瑞鶴◎ 責編:馬戲團長◎ 全文約4500字 閱讀需要15分鐘◎ 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報名參加頭牌老師的十三陵,桓大司馬老師的觀復博物館活動▲ 上面為循跡的微信視頻號,點開即可觀看視頻。
  • | 循跡曉講
    全文約7200字,大約需要18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日本海軍可說是最奮勇善戰的對手,士兵聰明勇敢,很重視尊嚴,但他們卻造出了回天魚雷這樣的怪物。日本雖然有「東亞的英國」之稱,但要嚴謹點看,像戰國時代的織田家、武田家專門譯成clan(氏族)可能更為合理,而不應強行與歐洲的騎士體系聯繫。正如阿隆在《知識分子中的鴉片》中所表達的,那些天天把「生產關係」「某某階級」掛在嘴邊的學者,不過是把這兩個詞當作筐,根據現實需要,啥都往裡裝。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晉北劍聖|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80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循跡曉講》筆者不知道這幾位讀者到底有沒有認真讀這篇文章,不過從他們的留言中可以看出來,一些人對歐洲軍隊的作戰能力還是充滿了不屑於質疑。今天我們不談這個,這篇文章是上篇《正本清源:古典時代的歐洲軍隊真的不追求機動性和計謀嗎?| 循跡曉講》的姊妹篇,在本文中,讓我們從近代來看一看,此時的歐洲軍隊到底有何種表現?
  • 悲壯的海圻號:以自沉航道遲滯日軍進攻的老軍艦 | 循跡曉講
    作者:方生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治理曆法南懷仁|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3900字 閱讀需要1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獲得方生老師主講的《大清帝國》音視頻專輯,更多知識專輯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跡講堂」,或者到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循跡講堂」APP清朝號稱皇權巔峰,鞏固集權的典章制度在清高宗乾隆時期臻於完備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晉北劍聖|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4400字 閱讀需要15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1806年,英國、俄國、普魯士等國組成了第四次反法同盟,在這一次反法聯盟的作戰計劃中,普魯士人被寄予厚望。在當時的歐洲人眼中,嚴肅、冷酷、訓練有素的普魯士軍隊無疑是歐洲最強的部隊,他們在七年戰爭中的光輝歷史和演習場上的出色表演,讓大多數歐洲人深信,這支軍隊實力冠絕歐洲。
  • | 循跡曉講
    小編已把循跡曉講已發布的內容分類整理成專輯,各位看官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漫遊歷史]欄目,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作者:天息災|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70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音視頻專輯,更多知識專輯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循跡講堂」,或者到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循跡講堂」APP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事件,蘇俄領導層並沒有認真調查和分析事件的起因,一開始,紅軍領袖託洛斯基還認為這是一場由敵對勢力領導的兵變,可是隨著在彼得格勒省超過1000名隸屬於全俄肅反委員會的情報人員不斷遞送情報下,蘇俄高層終於弄明白自己面對壓根不是什麼白軍殘餘分子,甚至也不是社會革命黨
  • | 循跡曉講
    全文約6300字,大約需要15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今人看到「飽和攻擊」一詞,大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前蘇聯海軍與他們的俄羅斯聯邦後裔。其戰艦的總噸位數量,超過了英國+荷蘭的總和。即便後來的波旁王朝與大革命政府都對海戰熱情有限,還是能憑藉體量成為英國之後的萬年老二。但也只能發展至此,根本看不到趕超老對手的希望。 尤其是在工業資本主義興起的19世紀後期,列強為全球勢力範圍而展開白熱化爭奪。法國隨時有可能在某個海外戰場上與英國狹路相逢。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瑞鶴|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74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在當時,熟練工人已經是稀缺資源了,施佩爾命令德國本土的工廠全力以赴提供人力負責軍需生產甚至擴大了對婦女的動員範圍(這方面德國的經驗遠不如英國),而讓被佔領國家的許多工廠生產民用品,畢竟這些被佔領國家轉產軍品需要時間,而納粹德國已經等不起了。
  • | 循跡曉講
    |循跡曉講 · 用文化給生活另一種可能 |作者:瑞鶴|配圖/排版/校對:循跡小編|全文約7400字 閱讀需要20分鐘|本文首發於循跡曉講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在當時,熟練工人已經是稀缺資源了,施佩爾命令德國本土的工廠全力以赴提供人力負責軍需生產甚至擴大了對婦女的動員範圍(這方面德國的經驗遠不如英國),而讓被佔領國家的許多工廠生產民用品,畢竟這些被佔領國家轉產軍品需要時間,而納粹德國已經等不起了。
  • | 循跡曉講
    作者:方生圖片/排版/校對:循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