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王宮被燒毀,為何中國人更該心痛?

2022-02-02 峰嶺ForeignLink


     本文授權轉載自補壹刀

id:buyidao2016


加州山火未滅,今天凌晨時分,在太平洋對岸的衝繩,又燒起一把大火,琉球王國都城遺址首裡城正殿、北殿和南殿全部被燒毀。琉球最重要文物遭受二戰之後最嚴重的摧毀。

和加州山火相比,衝繩大火不僅僅是離中國更近,而且更有著特殊的淵源。這是今天日本的土地上,最後一塊「中國符號」的物理載體。在王宮中保存著當年琉球王室與明朝的文書往來,都是中文的。琉球在歷史上曾是中國的藩屬國,後被日本入侵。二戰後,衝繩曾有機會交由中國託管,可惜國民黨政府不爭氣。

琉球王宮既是這些歷史的見證者,其本身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它被付之一炬,了解這段歷史的中國人心裡也隱隱作痛。

據資料記載,首裡城始建於15世紀,經過一百多年的努力,於16世紀建成,成為琉球王國時代的王宮,是琉球王國政治和權力中心。這座古城以紅漆為主,南北走向,布局依照明清的紫禁城作為藍本而建,以中國文化為主,融合了當地的建築風格。

琉球王宮裡各個門的名稱上也頗有深意。「守禮之邦」就刻在牌坊式的門上,意味著琉球國遵崇中華禮節,奉中華為正朔所在。其他的如歡會門、廣福門等都體現著中華文化的深刻影響。

首裡城正殿(燒毀前的樣子)

早在公元三世紀的中國三國時代,孫權就曾派將軍衛溫率大型船隊到達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琉球群島。近代很多文章,甚至我們的官方文件、教科書將夷洲指為臺灣,是不準確的,這主要是受甲午戰爭後日本侵佔臺灣的隨軍學者有意曲解中國典籍的誤導(關於夷洲是琉球群島的觀點,已有長文論證)。

應引起我們注意的是,西方國家和日本在侵略別國時,都會帶上各種專業的學者,這麼做恐怕不只是為了學術研究。

關於夷洲的記載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出現過多次,這一稱呼主要在隋朝以前使用,從隋朝開始,隨著中國人對海洋了解的大量增多,開始使用流虯、流求、琉球等同音詞來具體稱呼已知的確切島嶼,這裡的流求、琉球、流虯等同音詞便是指今天的琉球群島,而夷洲這類泛指的詞彙在隋朝以後則較少使用。

夷洲到底是何義,是指哪裡?

首先我們需對中國古代夷字的內容有所認識。在中國古代,先秦時期對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族群有不同的稱呼,東方稱東夷,北方為北狄,西方是西戎,南方謂南蠻。那個時候的東夷指居住在今天淮海至黃海、東海邊一帶的群體,有淮夷、山夷之說。

其後隨著朝代更迭,族群不斷交融,領域範圍不斷擴大,對「夷」的稱呼逐漸擴展和轉移到了海上,出現島夷之說。「洲」的意思歷來很明確,指水中小島。「夷洲」就成了對海上遠處島嶼的稱呼。早期的夷洲是一個泛指,包括琉球與臺灣都可以叫做夷洲。

三國時代的琉球國

隋朝時,隋煬帝派朱寬到達琉球,撫慰當地,並正式稱之為琉虯,因從海上望去,萬濤之間,蟠旋蜿延,若虯浮水中,故名琉虯。這意味著原來的夷洲從此有了正式名稱,而這個名稱是中國隋朝給定的。唐朝撰寫《隋書》時改為「琉求」。後來的《元史》又寫作「琉求」。

可見從三國時起,琉球就與中原開始有了聯繫,而不是主流觀點所認為的從明朝時起,琉球才與中原有了聯繫。到隋朝時隨著中國航海技術的提高與發達,琉球與中原的來往就更密切了。至於後來的唐宋元就更多了。琉球群島上原來分為多國,後來逐漸統一,成為琉球國。

明朝時琉球國接受中原王朝冊封,直到19世紀末,一直都是中國的藩屬國。琉球歷代君主都向當時的中原王朝宣誓效忠,並接受冊封,每年或每隔幾年派人例行進貢。每當琉球的老國王薨世,新國王即位時,都會向當時的朝廷奏報,同時請朝廷派員前往確認其合法地位。

因此琉球無論從政治、經濟、文化上都與中國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琉球人也一直以中華文化為學習榜樣。而對中華文化的尊崇也表現在了琉球王宮的建設上。

日本從17世紀就覬覦琉球,開始派兵入侵。到了19世紀末,清朝國力衰微,日本派兵將尚氏王朝的第19代國王尚泰逐出琉球王宮,開始設立衝繩縣。後又侵略朝鮮,侵略中國並強佔臺灣。這時的清朝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自顧不暇。

琉球最後的國王——尚泰王

20世紀上半期,日本數十年間不斷對外擴大侵略,終至1937年全面侵略中國,這時的中國戰場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45年3月,美軍進攻琉球,一般文章認為當時島上的日軍幾乎都自殺了,原住的老百姓大多也被日軍強迫自殺。這其實是有意識、有步驟的消滅原來的琉球人。

日本戰敗後,美軍先佔領後託管了琉球群島,在島上設立軍事基地。1971年美國私自將琉球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遭到海峽兩岸的一致反對。我們要注意的是,當時美國是將琉球的行政管轄權交給日本,而不是將主權交給日本。

美軍在琉球的軍事基地

盟國在針對日本的幾個重要文件中都明確規定了日本的領土範圍。1943年開羅會議期間,羅斯福曾兩次提出將琉球交給中國,但未獲正面回應,此事遂寢。《開羅宣言》提出,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除此之外,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

在《開羅宣言》的基礎上,1945年7月中美英三國發布《波茨坦公告》,對日本的領土做了更明確的規定,第八條寫道: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小島在內。

《開羅宣言》英文版

公告明白無誤的規定,日本國土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其本土四島,二是由「吾人決定之小島」。「吾人」是誰?當然是制訂公告的三方中美英三國,而且重點在於「由三方協商決定」。

二戰結束之後,琉球群島在美國的管理之下,直到1971年美國和日本才籤署了《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將琉球群島交給日本管理。但我們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971年美國只是將琉球群島的行政管轄權交給了日本,實際上未認定琉球主權的歸屬。

我們不應將美國和日本《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簡稱為《返還衝繩協定》或《歸還衝繩協定》。無論是歸還或者返還,都與英文原文的本意不合。返還、歸還兩個屬於詞嚴重誤表,含有強烈的心理暗示意味在其中。

1971年,美國和日本籤定的《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英文版本並未使用「返還」「歸還」等詞語,而使用了「放棄、移交」的用法,而且僅指移交行政管理權。

因為,返還意味著這個地方、東西原來就是人家的,現在只不過還給人家。而直到近幾年,我國官方文件、白皮書在提到這份《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的時候,竟然仍特地註明「簡稱『歸還衝繩協定』」,這一簡稱完全改變了《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全稱的本義。該協定名稱的全稱中根本就沒有出現衝繩二字,明確使用的是琉球諸島,名稱中也未出現返還、歸還二字,只是使用了關於這類含義模糊的大概說法。

1971年,美國和日本籤定的《關於琉球諸島和大東諸島的協定》。

衝繩是日本人不久前強佔琉球群島後才起的名字,而不是其正式、傳統稱呼,日本曾多次要求美國將琉球群島的名字改為衝繩群島或日本西南諸島,但一直為美國所拒絕。現在看來,美國非常明白使用不同的詞彙表達的含義完全不同。美國這樣做的意味值得我們深思。

琉球群島的地位按道理、法理、歷史來講,其實到現在也可視為未定的。這與當初英國將香港返還中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在將一些英文協定譯為中文時,應尤其注意中英語言不同的表達方法。在不少西方出版的世界地圖上,都以歷史上傳統的音譯Ryukyu Islands標示琉球群島,而很少使用日本人所起的名稱Okinawa Islands衝繩群島。

反而是我們出版的不少地圖還特地在「琉球群島」上註明「日本」字樣。我們的幾乎所有媒體,包括國字頭的,就在今天上午和今天晚上還在誤導成自然的稱之為「今天凌晨日本衝繩的首裡發生大火」。良可嘆也!

固然,發生如此重大火災,是文物的一場浩劫,大家都非常悲痛,似乎不應有什麼陰謀論的想法出籠。但文物、重要的歷史建築,哪怕是復原的建築,也是一種文化的代表和象徵。武力的徵服可以一時讓人被迫服從,但文化的徵服則是長久和影響深遠的。西方和日本近代以來對徵服有很多實踐經驗,若想滅其國,必先滅其史。

相關焦點

  • 實拍古代的琉球國,現在的日本衝繩
    衝繩古名琉球,據《琉球國中山世鑑》所述得名於隋朝遣使「萬濤間遠而望之,蟠旋蜿延,若虯浮水中,故因以名琉虯也」。說起來古琉球和中國的關係歷史最為悠久,所以時至今日,衝繩的中國遺風,依然隨手可拾。而玉陵則是驚喜,一個人都沒的古蹟,正好好好看看琉球古國的歷史介紹。
  • 衝繩,琉球
    (一) 步出了機場與當地陪同,一位娶了日本太太的日籍華人張先生聊起,話題自然是圍繞著衝繩的方方面面,雖然來前曾經了解了一些衝繩的歷史和資料,但在張先生話中,讓記者吃驚的是,全球絕大多數機場對「衝繩」的標註,仍然是「琉球」字樣,更讓人沒想到的是,此地的居民被問起是「哪國人」時,幾乎沒有人說是「日本人」,都自稱「琉球人」。
  • 琉球又公投了,琉球人為何總是鬧事
    琉球居民對這次公投非常積極,大部分選民都參與了投票。投票結果顯示,有超過7成的琉球人表示反對這項填海造陸計劃。實際上,琉球人不僅反對美軍的填海造陸計劃,而且要求美軍撤出琉球,還有很多琉球人甚至提出了獨立的訴求。當然,對於琉球人的反對美日一直置若罔聞,根本沒把琉球人的反對當回事,所以雙方越鬧越僵。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琉球人為何總是鬧事?
  • 該和日本好好說說琉球王國的事了
    剛才說的《使琉球錄》,就是因為琉球為中國藩屬國,在琉球國王過世,世子繼位時,明朝派出冊封使,前往冊封,後由冊封使留下的官方記錄。 1609年,位於日本九州西南部的日本地方武裝薩摩藩率兵侵略琉球王國,強佔琉球王國的奄美群島,並逼迫琉球向日本進貢,無奈之下琉球王國形成「兩屬」狀態。 薩摩藩侵略琉球王國後,並未向江戶幕府報告其在琉球「割地」之事,直到1634年才將此事報告給幕府將軍德川家光。但依然將奄美稱為「琉球國領地」上報江戶幕府。
  • 淺談琉球獨立問題與中日關係||原創
    原標題:淺談琉球獨立問題與中日關係談到中日關係,釣魚島事件是一個分割線,釣魚島事件以後中國加強了釣魚島的常態化巡邏,並且劃出了東海防空識別區,……再到中國戰機,軍艦成體系,常態化前出第一島鏈戰巡。釣魚島是中國的!這個毋庸置疑!包括釣魚島,包括琉球都是中國的!
  • 琉球恢復獨立,是戰後國際秩序的正確方向
    日本用釣魚島「紛爭」來轉移國際對琉球問題的視線是可恥的,琉球對日本而言也決不是什麼「歸還」,琉球獨立,恢復主權才是最合理的結果。作為代表國際託管者,美國為達到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繞過聯合國決議程序,在1971年將琉球私相授受,連釣魚島也被禍及。美國在琉球問題上玩的把戲,踐踏了琉球人民的主權和人權。中國曾經默認過琉球歸日本管理,但琉球的主權仍然還在聯合國。
  • 為何中國痛失琉球群島?羅斯福提出要把越南和琉球歸還中國,蔣介石為何不要?
    11月25日,蔣介石與羅斯福再次會談時,又談到了琉球群島。羅斯福說:「我反覆考慮,琉球群島在臺灣的東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們的東部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你們得到了臺灣,如不得到琉球,臺灣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島不能讓侵略成性的日本長期佔領。是不是與臺灣及澎湖列島一併交給你們管轄?」蔣氏見羅斯福再次提出這個問題,表現得很猶豫。羅斯福見蔣氏猶豫,又說:「貴國要不要琉球?
  • 琉球?反正不是大和人?
    1609年,日本九州的薩摩藩在德川幕府的許可下入侵琉球,琉球被迫割讓琉球群島北部的奄美群島,又成為薩摩藩的附屬國(同時保持明朝藩屬國的狀態)。當時因為東南沿海的倭寇,明朝限制了對日本的貿易,日本希望通過控制琉球來中轉對明貿易,於是規定琉球對中國的朝貢貿易必須要經過日本的許可。從此琉球國成了半獨立國家,被薩摩藩暗中控制。
  • 琉球群島懸案:日本沒有琉球主權,為什麼還控制著琉球?
    在1951年美國籤署《舊金山對日和平條約》解放對於日本的統治,在1971年又未經過中國同意,與日本籤訂《衝繩返還協定》,將琉球群島的管理權「歸還」日本。 其實,今被日本稱為衝繩縣的地方,本應該叫琉球才對,琉球才是它的本名。
  • 戰爭事典|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竟開始於17世紀霸佔琉球?
    以被軍事徵服琉球為例,日本對所謂朝貢國琉球,制定了極為苛刻的掟十五カ條,直接幹涉琉球王國內政,其中包括對琉球王國對外貿易和航海自由的限制;對琉球王國人事權的限制;對琉球王國年貢稅收的規定;以及對琉球王國社會治安管理的規定;以及要求琉球王國君臣發誓永遠效忠薩摩藩,並割讓奄美諸島等苛刻條件,而且每年必須向薩摩藩進貢大米十二萬三千七百石。
  • 「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發起人:「琉球獨立」支持力量在上升
    2013年5月,一個名為「琉球民族獨立綜合研究學會」的民間組織在衝繩成立,宗旨是尋求衝繩獨立並建立「琉球自治聯邦共和國」;該學會還稱「致力於以琉球獨立為前提的研究、討論和行動」。學會發起人之一、衝繩國際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友知政樹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衝繩人越來越反感其「第一島鏈上遏制中國重要一環」的角色。
  • 事件 | 東北亞危機:日本是如何侵佔琉球、朝鮮的?
    中原王朝與琉球王國官方、民間交往相當密切,留下了大量詩詞歌賦,見證中國與琉球非同尋常的宗藩關係。琉球是個小國,中原王朝固然是其靠山,但小國特殊的生存環境導致其總有一種不安全感。中原王朝固然有力量,但畢竟太遠,交通也不是那麼方便,因而琉球王國在維護與中原王朝宗藩關係同時,於1451年向日本稱臣納貢。1602年即明萬曆三十年,琉球向日本薩摩諸侯稱藩。
  • 真實的琉球群島(上)
    因為,「衝繩縣」存在的基礎是日本對該地域的支配;獨立復國的主體,源於歷史、文化、政治的主體只能是立「國」500年的「琉球」。下面,簡單的梳理一下「琉球」600年的歷史。 一、琉球王國的誕生 在此之前的1609--1611年,薩摩藩在琉球實施了所謂的「慶長檢地」,檢地囊括由奄美群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構成的琉球全國,琉球國總計石高113041石,其中檢定石高23955石的奄美群島割讓薩摩藩直轄。此後的近二十年中,薩摩對琉球攜侵攻之餘威,保持著對琉球的強力控制。
  • 吐血集錦:《蔣介石賣國實錄》(琉球、外蒙古、江心坡和南坎、釣魚島)
    東四省臺灣澎湖皆歸還,惟琉球可由中美共管,此由余提議;2、美國外交檔案《開羅和德黑蘭會議》:總統不止一次問中國要不要琉球群島」,蔣答「中國願參與中美對琉球的佔領,在國際組織託管下二國共同管理」。1911年英國佔領片馬,34年佔領班老、班洪,41年國民政府與英緬換文承認該地「未定界」,47年英國將此地「移交」予緬,國府未予抗議,追認「永租」有效。
  • 蔣介石為什麼拒絕接收琉球群島?美媒揭露真相!
    中國東出太平洋所面對的直接障礙是「琉球群島」也就是衝繩。因此如何控制這一地區對於美國的太平洋防線是至為重要的。擺在美國面前的有3條路可以走:第一琉球獨立第二劃給臺灣第三劃給日本第一條路對於美國來說顯然存在的風險,如果這樣,美國不得不面臨將來與中國平分太平洋的可能。因此必須將它交給一個合適的盟友。
  • ​中國人到底該不該同情川普?
    最近中國網絡上出現了很滑稽的一件事,那就是該不該同情生病的美國總統川普?
  • 死神:千年血戰中的唯一敗筆,戰力崩壞的楔子,靈王宮之旅
    那就是零番隊出現,並且帶走了一護、戀次、露琪亞、白哉四人前往靈王宮修煉。為什麼筆者會這麼說呢?接下來就讓我來帶大家分析一下吧!「前往靈王宮的角色有些過於隨意」在上文中我們也提到了,前往靈王宮的一共有四人,分別為一護,戀次,露琪亞,白哉。其實筆者個人覺得,在上靈王宮的人選上,如果白哉去了,則露琪亞就有些多餘。畢竟理由呢?
  • 從琉球入手破解東海問題
    但恰恰琉球群島的主權地位未定是日本在東海問題上的軟肋。鎖定日本這一致命罩門,其在東海海域的主權要求就會不攻自破,釣魚島爭端亦可迎刃而解。琉球非日本領土歷史上的琉球王國,其國民大部分是閩、浙、臺沿海的居民,與祖國大陸血脈相連,不僅語言、文字皆為漢語,而且典章、制度與大陸朝廷完全一致。據歷史記載,隋朝時期琉球已成為大陸對海外貿易的重要窗口。
  • 陳靜靜:美軍統治琉球群島的歷史考察
    但在琉球,無論是軍事事務還是民事事務都由軍方決定,而且軍事事務絕對優先於民事事務。國務院在琉球問題上地位遠遠低於軍方,特別是對琉球內部的具體事務幾乎沒有發言權。為什麼駐琉球美軍能夠主導島內一切事務、實行名副其實的殖民統治,它又是如何統治琉球群島的呢?目前國外研究成果多少涉及這一問題2,但未進行系統研究;而國內學術界尚未對該問題進行專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