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後,英美承諾將向蘇聯提供援助,開通了從冰島經挪威海域前往摩爾曼斯克的北極航線。德國領導層自然不能坐視西方對蘇聯進行輸血,嚴令切斷北極航線。自1942年初,德軍向挪威調集重兵,北極航線自然成為德國海軍與盟國海軍交鋒的新焦點。
1942年夏,應蘇聯的強烈要求,盟國派出PQ-17船隊,35艘商船滿載20萬噸援蘇物資,於6月27日從冰島起航前往阿爾漢格爾斯克,這是北極航線開通以來規模最大的運輸船隊。為了確保安全,英國海軍組成強有力的護航編隊,包括6艘驅逐艦在內的21艘小型艦艇為船隊提供近距護航;由路易斯·漢米爾頓海軍少將(Louis Hamilton)指揮的4艘重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擔任中距護航;在後方200海裡是託維上將親率的英國本土艦隊主力,包括2艘戰列艦、1艘航母、2艘巡洋艦和9艘驅逐艦,負責遠程支援。由於PQ-17船隊以美國船為主(35艘中佔了22艘),因此參與護航的兵力中有部分來自美國海軍,這是戰爭中英美海軍首次聯合作戰,由英方負責指揮。英軍還派出一支佯動船隊試圖將德軍艦艇引誘到本土艦隊的炮口下,但沒有成功。
■1942年5月,出航前在冰島集結的PQ-17船隊商船與護航艦隻。
德國人自然不會無動於衷,從1942年初開始,德國海軍將大型水面艦艇調往挪威布防,其中包括威力強大的"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並制定了代號"跳馬"的攔截計劃。德軍艦隊分為兩個戰鬥群:特隆赫姆戰鬥群,包括"提爾皮茨"號、"希佩爾"號和6艘驅逐艦,由奧託·施尼溫德海軍上將(Otto Schniewind)指揮;納爾維克戰鬥群,包括"呂佐夫"號、"舍爾"號和6艘驅逐艦,由奧斯卡·庫梅茨海軍中將(Oskar Kummetz)指揮。這兩個戰鬥群將北上阿爾滕峽灣集結,在PQ-17船隊航行至熊島以東時發起攻擊,此外11艘潛艇在丹麥海峽和挪威海布下兩道巡邏線,駐紮在挪威北部的200餘架德軍飛機也準備就緒。
■繪畫作品,表現的是以"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為首的德軍艦隊在戰鬥機掩護下從挪威峽灣中殺出,撲向盟軍船隊。
德國人在"跳馬"行動中出動的艦隊包括1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和12艘驅逐艦,這是戰爭中德國海軍規模最大的獨立作戰行動,勝算很高。但是,前線部隊的行動受到來自柏林的幹擾,而德國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又時刻擔心僅有的大型戰艦遭到損失,所以艦隊指揮官頗受掣肘,直接影響了作戰效能。
PQ-17於7月1日駛入挪威海後被德軍潛艇和飛機發現,並遭到跟蹤,在隨後的零星空襲中有船隻被擊傷沉沒,但總體仍然保持著編隊,士氣也很高昂。在得到警報後,位於特隆赫姆和納爾維克的德軍艦隊按計劃北上集結,在途中雖然有部分艦艇因海況惡劣而受損,退出行動,但到7月4日在阿爾滕峽灣已經聚集了"提爾皮茨"號、"希佩爾"號、"舍爾"號和7艘驅逐艦,仍然有足夠的力量給PQ-17以毀滅性的打擊。
■德軍JU88轟炸機對PQ-17船隊中落單的商船實施攻擊。德軍大型戰艦在此戰中一彈未發,PQ-17船隊中的大半商船就毀於飛機和潛艇之手。
不等遭遇德國艦隊,英國人反而先犯下致命的錯誤。"提爾皮茨"號離開特隆赫姆時被英軍發現,受天氣影響,對阿爾滕峽灣的空中偵察又一度中斷,使得英國海軍部無法判斷德軍艦隊的真實動向。鑑於"提爾皮茨"號的威脅,它的380毫米重炮將把船隊及護航的巡洋艦、驅逐艦一掃而空,而英國本土艦隊卻還鞭長莫及。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海軍元帥(Dudley Pound)認為德艦的攻擊已經迫在眉睫,於是在7月4日晚間連續三道急電,命令護航艦艇撤退,船隊解散,各商船自行前往蘇聯。
■大英帝國第一海務大臣達德利·龐德海軍元帥,下令解散PQ-17船隊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嚴重的錯誤。
解散船隊的後果是災難性的,分散的商船遭到德軍潛艇和飛機的肆意屠殺,陸續有20多艘商船被擊沉。根據盟軍方面公布的消息,PQ-17船隊的35艘商船中僅有11艘到達目的地,損失24艘。而根據德軍方面的記錄,德國空軍和潛艇一共取得擊沉25艘商船的戰果:其中8艘毀於空襲,10艘被潛艇擊沉,7艘被潛艇和德國空軍聯合擊沉,這與盟軍公布的損失結果僅有1艘的出入。不過與空軍和潛艇部隊取得輝煌戰績形成鮮明對於的是,參與"跳馬"行動的德軍水面艦艇最後一彈未發——雖然7月5日德軍艦隊從阿爾滕峽灣起航,但雷德爾擔心和英國本土艦隊的主力遭遇,在艦隊出發後6小時就取消了行動。
■攔截PQ-17船隊之戰示意圖。
■攔截PQ-17船隊之戰後,德軍潛艇U-255在展示戰果:懸掛起4面表示擊沉戰果的三角旗和繳獲的一面國旗,後者來自所俘獲的盟國商船上。
PQ-17之戰作為盟軍船隊在北極航線上最慘重的失敗而載入史冊,英國首相邱吉爾稱"這是整個戰爭中盟國海軍所經歷的最令人沮喪的事件"。這也是美軍運輸史上所遭受的最沉重打擊——被擊沉的24艘商船中有15艘是美國船。PQ-17的慘敗使得包括430輛坦克、210架飛機、3350輛卡車在內的超過14萬噸物資沉入海底,直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億美元(當時幣值),另有153名船員喪命。PQ-17蒙受的慘重損失根源於英國海軍部的錯誤判斷,而最重要的幕後因素則是德國大型水面戰艦,特別是"提爾皮茨"號的威脅。船隊的悲慘結局直接影響了英美關係和英蘇關係,美國海軍隨即撤回了支援英國的軍艦,並拒絕在英軍指揮下參與聯合作戰。急需物資援助的蘇聯在1942年德軍的夏季攻勢中再次陷入戰略被動,只得向盟國要求更多的援助,而下一波援蘇船隊直到9月才再次出航。
■表現德軍戰機和潛艇聯合打擊PQ-17船隊的彩繪作品。盟軍最終有24艘商船沉沒(其中美國船15艘),包括430輛坦克、210架飛機、3350輛卡車在內的超過14萬噸貨物沉入海底,價值數億美元的援蘇物資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