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莫迪焦頭爛額,印度航母又突然著火,大國崛起化為泡影?

2022-01-06 渴望戶外

屋漏偏逢連陰雨,破船又遇打頭風。這句詩可以說是目前印度的真實寫照了:印度現在正遭受新冠疫情第二波暴發的猛烈襲擊,所有人都已經接受了疫情已完全失控的現實。幾乎是所有人都將疫情失控的責任推到了莫迪頭上,而印度海軍也不省心,差點讓印度的國之重器被燒毀。

如今印度海軍的軍艦在忙著搶運氧氣,印度海軍動用軍艦從中東和新加坡調集氧氣,試圖緩解印度眾多醫院氧氣供應不足的局面。在印度「第二波」疫情爆發的時候,印度出現了氧氣荒,病患家屬都要自己搶購氧氣,氧氣瓶和制氧設備在印度的價格是暴漲,甚至還出現了使用滅火器改裝成氧氣瓶的欺詐行為。

印度疫情的「第二波」純粹就是印度政府的「人禍」,印度在疫情不明朗的時候,就宣布解除封鎖,以至於出現了大型集會活動,如今印度總理莫迪所做的也就是在神廟祈禱。

在印度軍艦忙著搶運氧氣的時候,又有噩耗傳來,印度海軍唯一的航空母艦維克拉瑪蒂亞號,在前日遭遇了火災,根據印度海軍公布的消息,當時處於停泊狀態的航母的艦員住宿區出現了煙霧,印度海軍隨即組織了人力進行了撲救,所幸火勢沒有蔓延。這次的火災是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服役之後的第二次火災,實際上這艘航空母艦在俄羅斯進行改造的時候,也曾經遭遇嚴重的火災。

據悉,「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是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的二手航母,連同購買費用和改裝費用,總計花費了超過33億美元。其前身是俄羅斯海軍的基輔級戈爾什科夫號直升機航母,原本的戈爾什科夫號是不具備米格-29K戰鬥機的起降條件,目前是通過增加滑躍起飛甲板和阻攔索,來實現米格-29K戰鬥機的使用。印度在航空母艦的裝備上是雄心勃勃,印度還在規劃採用彈射器的航空母艦的研製,這是印度要在印度洋建立威懾戰略的動作之一。

作為世界上最複雜的工程奇蹟之一,航母本身就是一座生活著數千人的小城市。儘管有著諸多規章條款,但仍然充滿各類危險,發生火災等事故並不罕見,這次的火災幸好被及時發現並撲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印度一直試圖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還妄想將印度洋變成自己的內湖。如今,在新冠疫情的猛烈襲擊下,作為大國象徵的航母又著了火,著實有些不祥之兆的意思,已經有印度網友擔心印度的大國崛起夢會化為泡影了。

相關焦點

  • 印度總理莫迪是怎樣一個人
    由於最近中國和印度發生 邊界衝突,印度和素有「老仙」之稱的印度總理莫迪也成為大家關注度 熱點,那莫迪到底咋樣的一個人呢?印度在1950年建國。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裡,世界排名第7位。2018年GDP為2.716萬億美元。世界排名第7名。
  • 印度最大神秘組織:刺殺甘地,培養莫迪,為「大國夢」打雞血
    後來,莫迪在RSS從事宣傳方面的工作,後以此為跳板,負責印度人民黨古吉拉特邦支部的工作,成長為政治明星,最終登上總理寶座。從草根到總理,RSS無疑是莫迪逆襲的最大助力。除了莫迪,現在的印度人民黨主席,現任印度財政部長、內政部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都出自RSS。RSS的另一大貢獻,是幫助印度人民黨拉選票。
  • 印度往事:一代梟雄尼赫魯,親手葬送了印度的大國崛起
    我們的近鄰印度近期是悲喜兩重天,好不熱鬧。喜的是剛剛獲得了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的席位,這距離印度的大國夢更近了一步。
  • 印度閱兵盡鬧洋相,大批武器都用模型代替,莫迪的大國夢醒了?
    近日,印度舉行了慶祝國慶72周年的閱兵式,儘管由於疫情的影響,名聲在外的摩託車雜技方隊因「接觸過密」被取消,但是依然出現了大量有意思的閱兵方隊
  • 美國對俄生物戰引普京怒吼,印度爆發詭異疫情,莫迪凌晨直抵中國求援!
    70餘年來,隨著人類科技及社會形態的不斷進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世界反戰力量崛起、國際組織幹預性的加強,曾經那種刀槍直面的戰爭發動成本,呈現出直線攀升的特點。    4月,印度總理莫迪開啟了其上任以來的第四次訪華之旅,然而與前三次有所不同的是,莫迪的第四次訪華之旅,細節值得揣摩。
  • 印度航母還沒服役,俄羅斯航母先著火了…
    而這次「庫茲涅佐夫」號著火,並不是這艘航母在大修中的第一次事故。「庫茲涅佐夫」號航母1991年正式服役。航母長306米,寬72米,最大吃水深度約10米,最大排水量為6.139萬噸,最高航速達29節。而且她是俄羅斯唯一現役航母
  • 印度總統生病住院,莫迪迎來4個壞消息
    拜登此舉等同於告訴莫迪:親美還是親俄,印度只能選一個,左右逢源、見風使舵已經行不通了,何去何從,莫迪自己考慮吧。讓莫迪沒想到的是,美國防長前腳剛走,印度後腳就傳來了4個噩耗。第一個消息,印度總統生病住院,莫迪很擔憂。
  • 美航母突然停止與印軍演習西撤, 美: 成功逃過一劫
    眾所周知,美軍自2018年調整國防政策後更加重視印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將是視為展示超級大國海上實力的重要場所。
  • 拋棄幻想準備戰鬥 美軍航母突然奔赴亞太 印:專門組團招惹中國
    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聯合國五常中的最強一常,很多人眼中的霸主國家。按理說,面對持續蔓延的新冠疫情,作為全球科技實力最強,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美國應承擔起為世界提供強大公共服務的責任,至少有意為呼籲,推動各國聯合抗疫。但是,美國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宣稱疫情有助於工作機會回流美國。
  • 印度會成為第一個因疫情而崩潰的國家嗎?
    莫迪頭像與疫苗海報曾被緊密捆綁。來源:Mint 如今看來,多虧印度選舉委員會勒令印人黨政府撤下莫迪的照片。否則,這一幕在當下的印度該是多麼的諷刺。 隨著印度疫情自3月底以來急速惡化,莫迪面對的形勢驟變。由於病例激增,印度多地醫療資源和衛生系統面臨擠兌,幾近崩潰。
  • 印度疫情真實死亡人數超200萬,莫迪手上沾滿鮮血
    對此,不少西方媒體紛紛指責印度政府,稱其隱瞞真實新冠死亡人數的行為,令外界低估了「德爾塔」病毒的威脅程度,進而導致全球疫情惡化。《華爾街日報》27日發表文章稱,一位名叫希拉·辛格的70歲婦女在印度東部比哈爾邦的家中死亡,她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呈陽性,肺部掃描影像顯示存在病毒性肺炎和「感染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但她卻未被列入印度的新冠死亡人數。
  • 中方命中印度「七寸」?歐美領旨停止援助,莫迪「失寵」了……
    謝謝 中方命中印度「七寸」?歐美領旨停止援助,莫迪「失寵」了……印度由於近年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經濟上也取得了一定進步,不僅如此,印度與美國等西方國家關係也更加親密,更是導致了印度的囂張態度,不斷叫囂與周邊國家關係,更是揚言要與周邊國家開戰。
  • 拒不妥協,直接「水漫」印度,這就是莫迪肆意挑釁的下場
    近一段時間以來,印度可謂是焦頭爛額。
  • 【大國崛起】 阿查亞:「文明國家」的神話:大國崛起和對世界秩序的文化挑戰|國政學人 第523期
    阿米塔·阿查亞在本文分析了印度、中國、土耳其和俄羅斯四個 「文明國家」崛起的歷史淵源和現狀,並提出「文明國家」強調文明身份的兩個解釋,指出世界政治的衝突不能簡單歸因於非西方「文明國家」的崛起。「文明」這個概念重回全球政策辯論的前沿。中國、印度、土耳其和俄羅斯等新興大國的領導人在制定國內外政策平臺時強調了他們的文明身份(civilizational identity)。
  • 印度邊境突然告急,大批精銳部隊面臨覆沒風險,莫迪要麻煩了
    據印媒報導,目前駐守在中印邊境的印軍突然告急,莫迪並沒有要撤兵的打算,反而還在不斷地調撥新的軍事裝備。
  • 印度廢鈔令打擊最大的是地下經濟?
    在虛擬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印度突然頒布的廢鈔法令便在印度乃至世界範圍引起很大反響。 2016年11月8日晚,印度總理莫迪代表政府和中央銀行突然發表電視講話,宣布廢除500和1000盧比的大額鈔票,新版的2000和500元面值的盧比將投入流通。這次廢鈔令的頒布極為突然,就連銀行事先也沒有得到通知。
  • 鄭永年:印度崛起不見得對中國不利
    加上印度經濟社會發展程度低,有龐大的貧民窟,疫情擴散起來,對一般底層老百姓的生活影響最大。如果我們去跟美國比,美國的中下階層也受影響,但美國畢竟是高收入國家,中下階層有失業救濟金,美國的經濟下滑和印度的經濟下滑對社會的影響,不是同一個概念。印度底層百姓生活受很大衝擊,也是此次中印邊境衝突裡,印度的行為受民族主義驅動的一個根源。
  • 莫迪給了印太戰略致命一擊?印度意外退出「四方安全對話」
    一般來說,出席這一活動的往往是外長和防長,但印度首腦莫迪此次卻親自參加。「海外探客」發現,在兩個大國角力的情況下,印度做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採取了較為合理的平衡術。  莫迪親臨香會,無疑是重視「東進」的一個姿態。美國也對印度抱有很高的期望。
  • 國內爆發三大危機,揚言打贏「2.5線戰爭」的印度突然「收手」
    還有很多印度農民開著拖拉機衝進了首都新德裡,與印度軍警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導致多人傷亡。按照印度農民代表的提議,莫迪政府必須無條件取消農貿新政,農民才會返回家鄉,不再鬧事。而莫迪政府至今沒有拿出像樣的措施來安撫農民。印度是一個農業大國,全國各地的農民不滿莫迪的新政,勢必給莫迪帶來巨大的政治壓力。可以預見的是,如果莫迪再不拿出有效可行的措施來,將會激起更大的民變。
  • 英國航母戰鬥群多艘軍艦爆發集體疫情,已有數百人感染,南海之行懸了!
    以至於伊莉莎白號航母出海之時,連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以及英國首相詹森都親自趕往港口送行。 由此可見,英國上下對這艘航母寄予了多麼大的期望。 而英國航母的首次出行胃口更大,伊莉莎白號航空母艦的航行任務就是和美國一起巡航南海,與此同時參加美國主導的多國黑海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