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與最後:西班牙的梅塞施密特

2021-02-07 尼伯龍根工廠

配樂:Sarah Brightman——Dust in the wind


1936年末,西班牙共和軍飛行員遭遇了一種外形簡潔的下單翼單發戰鬥機,性能遠超交戰雙方的任何已有型號。一些敏銳的人已經意識到這是未來的可怕對手,但恐怕沒人預知,它將在伊比利亞半島續寫三十年的傳奇。

                           

在塔布拉達(Tablada)港口卸載的Bf 109B。禿鷹軍團的飛機都是經海運運到西班牙後再行組裝。

He 51在經歷過最初的勝利後很快被打回原形,很快被菲亞特CR.32和Bf 109取代,轉為對地攻擊機。

 

倉促出場


在擺脫凡爾賽條約之後不久,德國空軍就獲得了檢驗自己「成色」的機會。「馬德裡萬裡無雲」之後,協助共和軍和國家軍的「志願者」紛紛趕往歐洲南端,其後三年,他們將在歐洲的最南端殺得昏天黑地。以禿鷹軍團聞名後世的德國人帶去了他們的主力裝備——He 51戰鬥機和Ju 52/3m轟炸機,試圖展示身手。但蘇聯人帶著他們的飛機出現了,性能平平的He 51對抗I-15已落下風,更不用說下單翼,可收放起落架的I-16。

快速而靈活的波利卡爾波夫I-16被國家軍飛行員稱為「老鼠」(Rata),共和軍則賦其「蒼蠅」(Mosca)大名。最初的I-16-5隻有2挺機槍,火力不足,增加2挺翼內7.62機槍的I-16-10得名「Super Mosca」。

 

1936年11月13日首次遭遇「老鼠」,中隊長克拉夫特·埃博哈特(Kraft Eberhardt)中尉和曾經取得單日3殺的奧斯卡·亨裡希(Oskar Henrici)少尉陣亡。馮·霍瓦爾德(von Houwald)男爵如是說:「和新式的老鼠比起來,我們的老海因克爾太慢了——他們可以隨意擺布我們。而且每天必來的蘇聯馬丁轟炸機(實為圖波列夫SB-2)時速也比我們快50公裡,製造了相當的恐慌。我們望眼欲穿的等待Bf 109到來。」

西班牙共和軍的SB-2M100,該機速度高達440km/h,且自衛火力範圍廣,舊式戰鬥機根本無法攔截。其後數年,認為轟炸機可憑藉自身速度和防衛武器擺脫敵機攔截的思路甚囂塵上。

 

12月9日,三架Bf 109原型機V3~V5運抵塞維亞的塔布拉達機場,開始為期兩月的半作戰評估。V4號機成為首架進入編制的B f109,駕駛員是後任JG 54聯隊長的漢內斯·特勞洛夫特(Hannes Trautloft)少尉。3月,2/J88中隊開始接收量產型Bf 109B,是安裝木質定距螺旋槳的型號。這些飛機的Jumo 210發動機故障頻發,但無法阻止他們發揮優勢。4月6日,京特·呂佐夫(Gunther Lutzov)擊落了一架「柯蒂斯」(實為I-15)開啟了梅塞施密特在半島上的殺戮之路。改進的Bf 109B-2配備了漢密爾頓金屬變距槳,完勝共和軍戰鬥機,即使遭遇I-16亦不落下風。

He112V3試驗性地安裝了一門20mmC/30機炮,1936年11月運到西班牙,該機至少擊毀共和軍坦克3輛。

特勞洛夫特的Bf 109V4,機身編號6-1,注意座艙側面著名的綠心標誌。 

6-10由呂佐夫駕駛,後方6-3是第一架Bf 109B生產型,黑色禮帽是2/J88的標識。最初抵達西班牙的飛機保留著金屬原色,後為淺灰色塗裝,方向舵白色上黑色聖喬治十字。注意十字是以地面停機狀態為基準畫上,因此平飛時為前傾姿態。

6•6與6•10更換新型機號後的照片,注意10號機黑色圓盤內已經塗上長槍黨的箭簇徽章。6•6的飛行員是赫伯特·伊爾菲爾德(Herbert Ihlefeld),二戰末期指揮裝備He162A的II/JG1。

6•10機尾塗上了15個擊落戰績,考慮到2/J88最高戰績者彼得·博登(PeterBoddem)軍士長戰績10架,無疑是多人共同的集合。呂佐夫駕駛該機擊落了5架飛機,其餘戰績來自誰呢?

 

出其不意


共和軍並不了解新的敵人——或許是外形流線,安裝一門20mm機炮的He 112V3搶了太多風頭。1937年7月,轉戰薩拉曼卡的2/J88打的共和軍措手不及,12日中隊擊落6架敵機,次日更是一舉打下3架I-16。不過德國人為這些戰績同樣也付出了代價,21日,呂佐夫只有3架Bf 109可以出動了。8月25日,1/J88也開始改裝Bf 109,兩天後哈洛·哈爾德便打下一架SB-2——「喀秋莎」的速度優勢不復存在。1,2中隊逐漸全部更換了Bf 109,He 51就地移交給了西班牙空軍。加蘭德中尉的3/J88則繼續使用He 51進行對地攻擊任務。

一些Bf 109B上部塗裝為暗綠色迷彩,如圖中的6•36號哈爾德座機。他也駕駛過He 51和He 112V9,西班牙戰績11架,1940年8月12日擊落2架「噴火」後被擊落身亡。機身側面的白色X是鉤十字個人標識的變體,後成為1/JG88中隊通用標識。

1937年12月4日,6-15故障迫降在共和軍控制區,蘇聯立即經法國將該機運回國詳細研究,這也是西班牙內戰中唯一被繳獲的Bf 109。照片拍攝於共和軍俘獲時,注意仍然安裝著早期的木質螺旋槳。

 

年末,安裝燃油噴射Jumo 210G發動機和2挺翼內MG 17機槍的5架Bf 109 C型來到西班牙,其後是進一步改進的D型。二戰德國空軍一眾王牌——莫德斯,舍爾曼,奧索等自此走上戰績巔峰。1938年7月,3中隊終於開始接收Bf 109D。12月,薩爾丁(Zaldin)機場迎接了最新型的Bf 109E-1,戰爭尾聲的1939年初,安裝2門20mm MG FF機炮的E-3型也加入了。

區別Bf109B型和C/D的主要特徵是前者排氣管與機身平齊,後者則突出機身,且機翼前緣明顯可見增加的槍口。此外,機身右側氧氣加注口(大)和外部電源接口(小)向後移動。Bf109早期亞型細節變化很多,篇幅所限另文敘述。

 

隨著弗朗哥的軍隊開進馬德裡和瓦倫西亞,這場混亂而殘暴的戰爭以長槍黨的勝利結束。這一時期禿鷹軍團投入西班牙的Bf109系列數量有130~134架不等的說法,早年資料稱總數為130架,但6•131的照片可以確定至少為131架。C/D和E型的數目不存在爭議,出入在最初的幾架。V3/V4兩架原型機之一運到塔布拉達次日就在起飛時墜毀,可能未計入編號,因此筆者個人傾向132架觀點。

6•56戰後移交給西班牙空軍,此時尾翼已經塗上了西班牙的標識(上圖)。該機最初的飛行員戈特哈德·漢德裡克(Gotthard Handrick)1936年柏林奧運會獲得了五項全能冠軍,螺旋槳整流罩上畫上五環標識紀念(下圖)。照片拍攝於1938年戰友迎接漢德裡克凱旋,使用另一架Bf109D。

維爾納·莫德斯(左側立者)與他的6•79號Bf 109D,可見打開的外側機槍蓋板。莫德斯在西班牙取得14架戰績。

各種姿態的米老鼠是3/J88中隊通用標識,一些沿用到二戰,如加蘭德的Bf 109E/F。


6•119號Bf109E-3左側側面的「木眼」(Holzauge)圖案,這個手勢在西班牙有「當心,注意」含義。

這張照片囊括了來到西班牙的所有型號Bf 109:C型(6•47)B型(6•40)和E型(最右側,6•111)。援助西班牙的132架Bf 109有45架B型及原型機,5架C型,36架D型,45架E-1/3型,多數倖存者留給了弗朗哥,包括40架幾乎全新的Bf 109E和27架B/C/D。

 

藍色中隊

套路頗深的弗朗哥元帥以「我需要12門15寸大炮」的要求拒絕了德軍借道西班牙攻取直布羅陀的企圖。當巴巴羅薩行動開始時,他決定要表示一下態度了——1941年6月24日,西班牙開始籌建志願對蘇作戰的「藍色軍團」,此時那位匈牙利攝政王還試圖虛與委蛇,直到數日後被羅馬尼亞的PZL P.37轟炸機驚醒。18000人大軍中包括一支空中力量「藍色中隊」(Escuadrilla Azul),前後有5個中隊的飛行員輪流到東線作戰。他們最初配屬JG 27聯隊,編號為第15(西班牙)中隊(15(Span.)/JG27),使用德軍提供的Bf 109E-7。年末JG 27調往北非,1942年西班牙中隊歸至JG 51聯隊,逐漸換裝了Bf 109F-2/4型。1943年中,梅塞施密特被Fw 190A-3取代——都是德國盟友更新裝備換下的。鑑於國際形勢的轉變,弗朗哥下令1943年10月撤回「藍色軍團」,但空軍人員和一些步兵單位次年3月才回到馬德裡。藍色中隊在東線共擊毀156架蘇聯飛機,自身損失20架。

首批東線作戰的藍色第1中隊指揮官安赫爾·薩拉斯(Angel Larrazabal Salas)少校與他的Bf 109E。薩拉斯西班牙內戰時期駕駛CR32取得16個戰績(包括3架SB-2和一架I-16),二戰又擊落7架蘇聯飛機,後官至空軍上將。 

正在觀察MG FF炮口的小鬍子軍官是阿里斯蒂德·加西亞(Aristides Lopez Garcia)少校,西班牙內戰期間擊落7架敵機,1941年11月在作戰中失蹤。

西班牙中隊的徽章,源於30年代內戰時期。

15 (Span)/JG 51的Bf 109F-2,機身十字後有長槍黨黨徽,黃色識別帶似乎被覆蓋,但引擎罩下方色塊保留。機頭右側文字意為「薩羅技術士官  !銘記!」薩羅是第2藍色中隊作戰期間兩名陣亡者之一。

 

此外,1943年,西班牙向德國購買了15架Bf 109F-4,其中一架事故損失,隨後以一架Bf 109F-4/Trop熱帶型補償。這些飛機一度保留出廠的RLM79/78(沙褐/淺藍)低位分割迷彩,編入23大隊,機身編號23•XX,垂尾中段寫有C4F-1XX字樣(Bf 109F在西班牙空軍的編號-原三位機號)。後來塗裝更換為深綠/淺灰/褐色的三色迷彩,機號也改為6•1XX。西班牙的Bf 109F部署在法國邊境附近的魯伊斯(Reus)機場,攔截經常不慎闖入西班牙的維希法國-阿爾及爾航線運輸機,至1951年9月退役。

剛剛接收的Bf 109F-4,仍保留德國塗裝。

 

更換塗裝和機號的135號Bf 109F,迷彩可能是RLM61/62/63三色,下部淺藍色。

 

此前,西班牙政府計劃與梅塞施密特公司籤署購買新型Bf 109G-2生產許可的合同,發動機,武器和儀表由德方提供。就在此時,戰場的天平突然掉換了方向,德國人自顧不暇,何況國外訂單……

二戰期間駐魯伊斯的一架Bf 109早期型,可見明顯的迷彩色塊,垂尾十字明顯加粗。1939年起西班牙空軍開始使用紅-黃-紅環形機徽,初為6向塗裝,後機身兩側改為箭簇圖案,只有主翼上下的4向機徽保留。

 

尋心


西班牙飛機公司(Hispano Aviacion)試圖以1300馬力的西斯帕諾-蘇伊薩HS12Z-89型V12發動機替代G-2型原裝的DB605A,1944年,6•119號Bf 109E-3接受了改裝,在巴塞隆納進行的試飛證明改動是可行的,1945年3月,第一架HA-1109J1L在塞維亞下線。這個型號最初安裝和Bf 109E相同的VDM金屬螺旋槳,後期型改為艾舍維斯(Escher-Wyss)生產的三葉槳,共計製造了25架,這批飛機沒有裝備部隊。

測試改裝發動機的6•119,安裝VDM螺旋槳。

梅塞施密特公司改造了一架Bf 109G-6以協助西班牙航空,非正式編號Me 109J。

 

HS12Z-89實為調高增壓比以適應低辛烷值燃油的HS12Z-17,因此可靠性很差。安裝後者和漢密爾頓三葉螺旋槳的改進型HA-1109K1L於1951年5月由HA-1109J改裝完成,其後25架飛機都進行了改裝。這些飛機安裝2挺布雷達12.7mm機槍,另外可在翼下掛載8枚80mm火箭彈。最初計劃以該配置生產200架型號為HA-1112K1L的新飛機,但HS12Z-17同樣存在可靠性不佳的問題,只生產了65架。

HA-1109J的散熱器外形完全破壞了Bf 109的輪廓……

 

 

HA-1109J/K操縱性非常差。HS12Z系列發動機為常見的正V字安裝,與德式倒V相反,勢必造成一定的重心升高——這不是主要原因,更可怕的是,兩者螺旋槳旋轉方向相反,而Bf 109原本在垂尾上有平衡扭矩的措施,換成西斯帕諾發動機意味著兩個趨向右側的力矩疊加……

歷史的進程就是那麼難以預料,「從什切青到的裡雅斯特的鐵幕」使得英國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慷慨的技術共享,一度被主流世界拋棄的弗朗哥政權也重新獲得了地位。久經考驗的梅林發動機安裝到曾經的死敵上,驅動一副4葉螺旋槳,新型機得名HA-1112M1L「鴿子」(Buchon),固定武器為2門20mm HS404機炮。新型發動機配合優化的外形,HA-1112M的性能反而提升,極速達665km/h,較Bf 109G-2快20公裡(有趣的是,德國曾經將一臺DB605安裝在繳獲的噴火Vb上,性能同樣超過兩者原型)。HA-1112M1L共生產了172架,另有兩架雙座教練型HA-1112M4L。

雙座教練型HA-1112M4L。

HA-1112M(上)與Bf109G-2(下)儀表布局的區別。

海水,沙漠,火焰


1956年,摩洛哥王國獨立,蘇丹穆罕默德五世試圖佔領伊夫尼(Ifni)和西屬撒哈拉的西班牙殖民地。1957年4月10日,摩洛哥指使的反西班牙者在伊夫尼發動暴力示威,後發展為民間激烈衝突,一些忠於西班牙者被殺害。11月21日,西班牙情報部門警告即將遭到攻擊。兩天後,2000名摩洛哥士兵發動進攻,很快被擊退了。

西北非洲地圖,紅色為西班牙佔領地域,黃綠色為摩洛哥。

 

但兩個前哨據點被包圍,其中一個以60名當地誌願者和若干西班牙軍官抵抗數百敵軍兩日,空軍出動CASA352運輸機(特許生產的Ju 52)空投了75名傘兵支援,12月5日在友軍支援下撤回伊夫尼,順路奪回了機場。傘兵上尉奧提斯·薩拉特(Ortiz de Zarate)帶領一個排在另一據點死守9天,他本人以下若干人陣亡。12月2日,一個步兵連穿破了摩洛哥包圍圈救出幾乎彈盡糧絕的傘兵,苦戰三天後回到伊夫尼城內——解圍與撤退共計付出2死14傷的代價。

伊夫尼戰爭期間,HA-1112M全身天藍色塗裝,60年代初改為上部鋁銀色,下部天藍色。

另一時期的71-5,可見明顯的迷彩色塊。

 

CASA2.111為西班牙購買生產許可證製造的He 111H-16,更換了梅林45發動機和與蘭開斯特MK.1相同的發動機短艙,生產了200多架。今日所有可升空的「He111」都是CASA2.111。

 

此後摩洛哥軍隊和撒哈威人包圍了伊夫尼,迫使西班牙殖民者退守至西迪伊夫尼的要塞內。圍城者試圖以時間製造要塞內部的混亂,但7500名西班牙守衛者掘壕固守,配合海軍的支援,直到次年6月仍不動如山。在西撒哈拉,14000名西班牙法國聯軍和150架飛機攻勢凌厲,11天內擊潰了撒哈拉民族解放勢力。1958年4月2日,雙方籤署了停火協定。1969年,西班牙在國際壓力下撤出了伊夫尼。1975年,摩洛哥借弗朗哥去世機會發動了35萬人的「綠色進軍」,佔領了西屬撒哈拉,其後周邊勢力對該地歸屬的紛爭持續至今。

一些HA-1112M機腹加裝了導航天線(鼓包處)。

 

此間,空軍的HA-1112M從加納利群島的特內裡費(Tenerife,此地後來曾在1985年時發生過極其嚴重的客機相撞事故,583人死亡)起飛,使用機炮和火箭支援地面作戰,基於He 111的CASA2.111進行水平轟炸,CASA352空投人員和補給,仿佛二戰德國空軍再臨。當然,二戰飛機打這樣一場戰爭已經足夠,深層原因是美國禁止西班牙將F-86F投入殖民地戰爭:這些噴氣機應該用於保衛歐洲(葡萄牙同樣如此,美方中斷備件供應,只好撤回部署在莫三比克和幾內亞比索的F-86,繼續使用PV-2等二戰飛機,後來葡購買了G.91R攻擊機)。

 

 

電影明星


由於外形非常接近,HA-1109/1112系列經常在二戰電影中扮演Bf109,首次登場是1957年的電影《非洲之星》,一架HA-1109K模擬馬爾塞尤著名的黃色14號。1969年上映的《不列顛之戰》使用了17架HA-1112M拍攝飛行鏡頭,外形進行了修改以儘量符合Bf 109E的特徵,其中3架還塗上英國迷彩在一些鏡頭客串霍克「颶風」。次年《巴頓將軍》中3架HA-1112M機腹修形模擬P-51B「野馬」。1990年《孟菲斯美女號》和2017年《敦刻爾克》的拍攝中也使用它們模擬Bf 109系列。

電影《非洲之星》劇照。

分飾兩角的HA-1112。

2015年末,4架參加過《不列顛之戰》拍攝的HA-1112M重現天日,其中兩架恢復到飛行狀態。國外愛好者紛紛猜測會有什麼影視作品出現,答案去年已經揭曉了。

這架「假P-51B」參加了《巴頓將軍》的拍攝。 

此外,一些飛機變回它們本應的樣子——在博物館被復原為Bf 109。最著名的大概是德國空軍博物館的Bf109G-2,塗裝成了古斯塔夫·羅德爾(Gustav Rodel)少校的座機(下圖)。今日,仍有至少7架HA-1112可以飛行,經常出現在紀念飛行活動和航展中。

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如需了解更多關於二戰和靜態模型製作的詳細資料,敬請關注公眾號:尼伯龍根工廠(Niwerke)。

註:上文所述「詳細資料」目前僅限如下幾項:

1.「尼伯龍根工廠」公眾號日常推送圖文。

2.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主講的講座相關內容。

3.公眾號作者或管理組成員錄製的多媒體文件。

4.公眾號參與或主辦的特定活動中提供的紀念品或獎品。

5.其他公眾號或媒體在獲得本公眾號授權後轉載的本公眾號內容。

除此之外,其他內容的實體或電子資料一律不對外提供,請勿發信索取,望見諒。


另:頁底廣告為騰訊系統隨機分配,本公眾平臺不對其負有任何法律責任。


IOS系統用戶如需打賞,請掃描或識別如下二維碼,謝謝。

 

 

相關焦點

  • 心中的經典(二)——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
    那就要從梅塞施密特公司說起了,梅塞施密特公司的前身為巴伐利亞飛機製造廠(BayerischeFlugzeugwerke AG,簡稱BFW)梅塞施密特和他的Bf-1091927年,威利·梅塞施密特以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的身份加入了BFW公司,然而在最初的幾個設計中,梅塞施密特的飛機方案對於公司來說是悲劇性的。
  • 85年前 梅塞施密特Bf.109首次參戰 表現並不成功 奠定未來的輝煌
    85年前,即1936年12月16日,梅塞施密特Bf.109戰鬥機在西班牙內戰中首次亮相。
  • 1956與戰鬥機同名的梅塞施密特KR200
    1956與戰鬥機同名的梅塞施密特KR200攝影、編輯:蔡葵監製:東曉汽車模型收藏館梅塞施密特 1956
  • 不堪大用的二代目,梅塞施密特Me 309戰鬥機
    V-1號原型機最初未安裝螺旋槳整流罩該機採用了增壓座艙和氣泡式座艙蓋,腹下有個可收放的散熱器,外形和Bf 109幾無相似之處。而因為座艙蓋凸起和放下時的散熱器,倒是見過有捧臭腳的把它稱為梅塞施密特的野馬的。
  • 帝國蜂刺,歷史塵埃中的隱沒者,德國梅塞施密特「大黃蜂」戰鬥機
    二戰德國空軍的經典戰機但是,今天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空軍裝備過的戰鬥機,那就是梅塞施密特的ME210/ME410「大黃蜂」戰鬥機。梅塞施密特公司曾經對這款戰鬥機給予了厚望,並希望其能夠為梅塞施密特公司再創輝煌。
  • 被遺忘的西班牙穆斯林:最後的摩爾人
    在900年代,穆斯林西班牙的首府科爾多瓦在整個城市鋪設了道路,醫院和路燈。當時,基督教歐洲最大的圖書館只有600本書,而科爾多瓦的書法家每年出版6000本書。這個社會是歐洲和非洲文化的和平混合體,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並肩和睦相處。這個幾乎烏託邦的社會並沒有永遠持續下去。1492年,當西班牙最後一個伊比利亞穆斯林國家淪陷時,西班牙穆斯林面臨著一個新的現實:種族滅絕。
  • 梅塞施密特 Bf 110 遠程戰鬥機
    技術數據 Bf 110C-1發動機:.... (2) DB 601-A液冷12缸倒置式發動機,1050馬力機載武器裝備:2門20毫米MG FF機炮,備彈180發4挺7.9毫米MG 17機槍,備彈1000發1挺7.9毫米MG 15機槍,活動式槍架,備彈750發性能:最大速度:540公裡/小時
  • 心中的經典(五)——梅塞施密特Bf-110戰鬥機
    梅塞施密特Bf-110是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空軍的雙發重型戰鬥機。
  • 梅塞施密特 Me 323 巨人 Gigant 運輸機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使用法國製造的Gnome-Rhone 14N發動機,這些發動機是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獲得的。梅塞施密特公司第一次嘗試將Me 321動力化,設計了一種由4臺990馬力的Gnome-Rhone發動機驅動的飛機,雖然能夠飛行,但飛機的載重量非常小,不值得花錢和精力對其進行動力化,因為它們的載重量只相當於當時其他的運輸機的重量。
  • 西班牙內戰,對於第三帝國空軍來說是個檢驗戰鬥力的絕佳試驗場
    (上圖)這幅畫作表現了西班牙內戰期間禿鷹軍團的He 51型戰鬥機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情景。德國空軍在西班牙戰場上充分探索了空地協同戰術,為閃電戰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1936 年7 月,西班牙的動蕩局勢終於演變成一場血腥的內戰,由民主派主導的共和國政府從法國和蘇聯獲得援助,而佛朗哥(Franco)領導的國民軍則向德國和義大利乞求援手。希特勒和軍方高層很快意識到西班牙正是一個檢驗新德國軍隊戰鬥力的絕佳試驗場,傾力相助。
  • 永遠年輕的帝國雄鷹——梅塞施密特Bf 109戰鬥機(中)
    飛機的總設計師,梅塞施密特,希望這個改進型能通過對氣動設計的改進以及採用更強力的引擎來取得比埃米爾更好的性能(不忘初心)。我們先來看看動力上的進步,Bf 109 F使用了梅賽德斯-奔馳DB-601E引擎,最大可產生1350馬力,較之前的Bf 109 E 使用的DB-601A提升了約200馬力。更大的變化和提升發生在飛機的氣動設計上。
  • 聊聊西班牙歷史 | 16. 歷史的悲劇:西班牙內戰
    最後,中間力量激進黨獲得了大選的勝利,黨首是萊羅克(Alejandro Lerroux),但不敢出面組閣。於是,在右翼自治聯盟(CEDA)和農業黨(Partido Agrario)的支持下組閣。由於CEDA是親大資產階級的,由於害怕遭到清算,全國公共會(CNT)舉行了遊行,向議會施壓,企圖阻止他們上臺。但這些罷工和遊行最終只局限在阿斯圖裡亞,在軍隊的鎮壓下沒鬧出多大風聲。最後,右派和中右派上臺了。
  • 去西班牙塞哥維亞感受古羅馬的輝煌
    最初羅馬人建造這座大水渠的目的,是將18公裡外的弗利奧河水引入城內飲用。大水渠用土黃色花崗巖幹砌(不用灰漿)而成,堅固異常。大水渠全長813米,分上下兩層,由148個拱組成,高出地面30.25米,氣勢非凡。
  • 老照片|西班牙內戰
    西班牙馬德裡,德國軍隊因為西班牙意識形態的衝突和軸心國集團與共產勢力的代理戰爭,使西班牙內戰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奏。巴塞隆納,共和黨士兵告別親人西班牙內戰爆發的主要原因是當時西班牙種種的社會矛盾。
  • 西班牙典型歷史建築
    科爾多瓦清真寺(西班牙語:Mezquita de Córdoba)科爾多瓦清真寺是摩爾人在西班牙遺留下的最宏偉美麗的建築之一,現為科爾多瓦主教座堂(西班牙語:Catedral de Córdoba)。其具有摩爾建築和西班牙建築的混合風格,歷史上是西班牙最大清真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