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班牙塞哥維亞感受古羅馬的輝煌

2021-02-28 豔子微時光

新近閱讀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講述的是西班牙內戰期間,共和國政府軍總部準備向法西斯叛軍發動反攻,以收復馬德裡西北重鎮塞哥維亞(Segovia)。在塞哥維亞與瓜達拉哈之間有一座鐵橋,這可能成為叛軍支援部隊的通道,為配合反攻,美國志願人員羅伯特·喬丹奉命和地方遊擊隊聯繫,完成炸橋任務。

書中描寫的是戰爭與英雄、英雄與美女的故事,對塞哥維亞雖然多次提及但並未描述,因為那只是戰爭中要收復的一個目標城市。

突然想起來,2011年出差馬德裡時,周末去過塞哥維亞,印象深刻。遂翻閱舊相冊,找出一段舊時光。

塞哥維亞離馬德裡不過100公裡。在這裡有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城和羅馬大水渠,還有壯麗的阿爾卡薩城堡(Alcazar),當然還有堪稱一絕的烤乳豬。

首先,來欣賞一下塞哥維亞的地標:羅馬大水渠這座令人驚嘆的雙拱建築鑲嵌在壯麗的古城之中,成為塞哥維亞驕傲的象徵。

羅馬大水渠建於古羅馬圖拉真大帝(公元53-117年)時代,至今完好。最初羅馬人建造這座大水渠的目的,是將18公裡外的弗利奧河水引入城內飲用。大水渠用土黃色花崗巖幹砌(不用灰漿)而成,堅固異常。大水渠全長813米,分上下兩層,由148個拱組成,高出地面30.25米,氣勢非凡。


到水渠低的地段,爬上去打探一番,並沒有水流過。


第二站,來到古城溜達一番。

古城裡永遠遊人如織。據了解,這個城市在公元前80年被羅馬人毀壞而後重建,是保存最完好的羅馬時代的建築遺蹟。後來又被阿拉伯人統治。這個城鎮的布局、街道及其房屋都反映出了不同的文化背景:摩爾人風格、基督教風格以及猶太教風格。我當然看不明白,只是遙想曾經的輝煌,轉眼間便衰落,你方唱罷我登場,一切變得轉瞬即逝。



喜歡在這樣靜靜的古巷走走,放空一切思緒。


第三站:Alcazar城堡,城堡臨崖而建,具有絕佳的視野及戰略位置。

看著會不會覺得特眼熟?據說當年迪斯尼就是以它為藍圖,設計出白雪公主的城堡。


這座城堡始建於12世紀,完工時間約在1455年。是具有西班牙特色的哥特建築風格。

不過,這裡曾在1862年發生火災,因此目前所見大部分為19世紀重建。

入口還有10多米深的護城河。由於古堡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在西班牙不同的歷史時期,城堡總是各種勢力爭相搶奪的對象。


城堡內現在成了一個博物館,內有不少兵器陳列。



這裡也曾是西班牙皇家住所,內飾也極盡奢華。



最後一站,民以食為天,品盡當地美食是必須的。

有人說,西班牙的小食與中國很有些像,比如,吃油條、磕瓜子。

據悉,西班牙油條真的是從中國傳入,經過改良,已成了西班牙著名的小吃。西班牙人喜愛油條,甚至還專門發明了炸油條的機器。但吃法上有所差異。西班牙油條,有的是蘸熱巧克力吃,還有將油條撒上糖粉或肉桂粉後再吃,還有就是我們吃油條配豆漿,當地人則愛喝咖啡。

於是我也來一杯熱咖啡配油條吃。


下面西班牙傳統小吃火腿Ham,這在西班牙哪個城市都隨處可見。


以為就這油條、火腿就給打發了?當然不是,且看當地的美食,大名鼎鼎的烤乳豬。

烤乳豬雖然在哪都能吃到,但塞戈維亞才是西班牙烤乳豬(Cochinillo asado)是發源地,而且一定要去大水渠旁的百年老字號餐廳Meson de Candido。獨特的秘方使這裡的烤乳豬蜚聲西班牙,西班牙國王甚至在這裡宴請過美國總統,很多名流也都曾是這家餐廳的座上客。

除了品味乳豬,還可以觀賞古老又隆重的切豬儀式。

切乳豬的工具是白瓷盤,切完後,廚師將盤子高高舉起,用力摔下去,盤子應聲落地,碎片散落一地。這樣的「歡迎儀式」夠獨特吧?據說,由瓷盤落地的碎裂聲來證明烤乳豬的貨真價實,同時代表了老闆的熱情歡迎,立時響起眾食客的熱烈掌聲,也是相當有趣。

烤乳豬油光剔透、外焦裡嫩,品一口葡萄酒、看一眼窗外的大水渠,真是莫大享受!


走馬觀花一日遊,已能感受到塞哥維亞獨特的魅力。難怪在《喪鐘為誰而鳴》中,政府軍力圖收復這座城市。若是能夠成功收復,書中的英雄羅伯特·喬丹與美女瑪麗亞就可以牽手遊覽古城堡,品嘗脆脆的烤乳豬那不過童話裡的故事,而海明威只會讓你感受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還好,我們生逢平安盛世,合上書本,忘掉戰火硝煙,好好感受現實的安寧,陽光溫熱,歲月靜好。

相關焦點

  • 趣圖 古羅馬士兵的婚姻和美好的退休生活
    你知道——古羅馬兵營是如何布局的?古羅馬兵營的防禦工事是由什麼組成的?為什麼古羅馬士兵在行軍紮寨中,即便是夜裡也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帳篷?古羅馬士兵行軍隨身帶的物資裝備都有什麼?古羅馬士兵最喜歡的放鬆活動是什麼?
  • ​原 創:|古羅馬戰士護甲特色,居然都是女性化的裝備?
    古羅馬帝國在歐洲陸地上可謂輝煌一時
  • 被遺忘的西班牙穆斯林:最後的摩爾人
    然而,西班牙新君主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還有其他計劃。他們很早就明確了他們的宗教意圖。1492年3月,西班牙的君主籤署了一項詔書,有效地迫使每一個猶太人都離開這個國家。數十萬猶太人被迫離開,奧斯曼帝國接受了許多猶太人。奧斯曼帝國的蘇丹貝耶齊德二世派他的整個海軍前往西班牙接他們並將他們帶到伊斯坦堡,以避免在西班牙被大規模屠殺。西班牙對穆斯林的政策沒有太大的不同。
  • 【故事】西班牙無敵艦隊,從崛起到覆滅
    西班牙無敵艦隊最輝煌的時刻,就是在十六世紀末,當時因為「無敵艦隊」的存在,沒人敢攔截和搶劫西班牙的商船。而西班牙也通過「無敵艦隊」叩開了許多國家的大門,強行發展貿易,甚至直接略到侵略當地的金銀、木材、礦產等等資源。
  • 輝煌的藝術|十六世紀的歐洲藝術(試讀)
    在羅伯特·塞西爾的創作之中,哈特菲爾德莊園是最為輝煌的建築。原本建築中平面圖的H形設計,變成了類似U形的結構。建築物的正面正對著花園,其設計十分簡潔,而原本進入府邸的那一面則十分富麗堂皇。建築的正面被兩個側翼框住,華麗的門樓聳立在上面,充滿典型的詹姆士一世時期風格的特點,門樓由門廊和上面的畫廊支撐著,但又不影響它們,這些門廊和畫廊貫穿著整個正立面。
  • 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羅馬武備變遷:西班牙短劍為何取代長劍,板條甲名過其實?
    首先就是羅馬的標誌性配置西班牙短劍,由於以往的文章多有介紹這裡不多說,但是在網上一直都有一種觀點,認為羅馬只有短劍是因為治金不行,這個說法沒有任何依據。首先在這之前羅馬人使用的是高盧長劍,直到第一次迦太基戰爭之時羅馬才開始使用從西班牙傳來的短劍。並且需要明白一點,從共和國到帝國前期的羅馬劍是越來越短,根據(《THEGLADIUSTheRomanShortSword》)一書統計的歷代羅馬劍的長度。從中可以看出不是羅馬人做不到長劍,而是羅馬人選擇了短劍①。
  • 足下桌遊歷史學課|張旭:古羅馬系列
    古羅馬的演化路徑,為國家、組織,甚至個人都提供了極為有價值的借鑑。強大的敵人可能讓你如鯁在喉,也可能讓你愈加奮進努力;大量的財富讓人縱享生活,也極其容易讓人墮落。元旦期間,我們將推出新一期的桌遊歷史學——古羅馬系列!3天時間,6款桌遊,歷經古羅馬的共和國時期、轉折時期、帝國時期,以及帝國衰亡時期。
  • 帶著音樂去旅行丨來巴塞隆納,追逐最浪漫的西班牙情人
    沒錯,卡門的長裙、弗拉門戈舞的響板、鬥牛的歡呼――浪漫、熱烈、奔放,成為西班牙為世人所嚮往的理由。英姿瀟灑的鬥牛士,熱血沸騰的弗拉門戈,手持長矛的堂·吉訶德,以奇思異想震懾世界的高迪、畢卡索、達利、米羅,以及那火藥味十足的西甲聯賽,還有總數抵得上英國加上北歐總和的酒吧食肆……這一切都讓人產生足夠的衝動,要去體驗這個充滿熱情和色彩的、號稱向全世界出口「陽光和海灘」的西班牙。
  • 古羅馬士兵:「十一抽殺律」太可怕!大唐李靖:我用「十殺其三」
    古羅馬軍事曾經輝煌一時克拉蘇克拉蘇在羅馬前「三巨頭」中軍事能力相對最弱,通過執行「十一抽殺率」取得了輝煌勝利。但這一勝利並沒有給他的軍事生涯增光多少,反而因此留下了惡名。中國古代軍事輝煌的巔峰之一,是大唐衛公李靖創造的,他內戰中消滅蕭銑、輔公祏,外戰奔襲東突厥、遠徵吐谷渾,皆取得全勝。尤其是率輕騎三千襲擊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被唐太宗李世民譽為古往今來未有之功績。
  • 西班牙左派當家,會如何糟蹋西班牙?
    這麼多年看下來,西班牙就沒有出現過優秀的執政黨。所以,沒有誰更好,只有誰沒有那麼差!作為有階級代表屬性和政治傾向的政府,必然會犧牲某些國家利益,強化某些國家利益。如果三個左派組成了政府,他們將會如何「禍害」西班牙呢? 左派政府在執政方略上,面臨四大嚴峻問題:財政赤字,社會保險,就業和生產力。
  • 拉丁萌芽——古羅馬文明早期的伊特魯裡亞影響
    古羅馬文明正式誕生。初期的羅馬不過是義大利諸多城邦中不起眼的一員,長期受到義大利中部強大的伊特魯裡亞人的深遠影響,甚至一度被伊特魯裡亞人控制。早期的羅馬,無論從軍事模式上,還是政治模式上,都具有濃厚的伊特魯裡亞色彩。那麼,伊特魯裡亞人是什麼人?他們對早期古羅馬文明有怎樣的影響呢?
  • 火槍時代的真正來臨——西班牙火繩槍的登場
    而火槍真正在人類戰爭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則要到16世紀早期,西班牙火繩槍的登場,才正式代表著火槍時代的真正來臨……●西班牙大方陣正是在這一戰中展露出它真正的威力。面對年輕而簡陋的火槍,驕橫的法國騎兵根本沒有將列成方陣的西班牙軍隊放在眼中,他們按照傳統的騎兵戰術,毫無顧忌地催馬衝向西班牙陣地。然而,會戰的態勢並沒有像以往那樣步兵方陣一衝即潰,西班牙火槍兵使用了一種當時很少見到的架在又架上的火繩槍,排成了一個類似於古希臘時代馬其頓方陣的巨大方陣,大方陣有一百人的正面和三十列的縱深,其中三分之一為火槍兵,其餘三分之二是長矛兵。
  • 迷你版美國海軍:當代西班牙海軍艦隊的前世今生
    這個國家便是有著深厚海軍傳統的西班牙。然而這些輝煌在此後的歲月裡,逐漸被西班牙人磨損殆盡。最晚到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止,西班牙海軍曾經的全球存在力量,被徹底消滅。重建的艦隊則在1936年開始的西班牙內戰中,再遭重創。在躲過二戰的風波後,與歐美及北約若即若離的西班牙人,卻借用了大洋彼岸的思路,重振了自己的海軍部隊。
  • 聊聊西班牙歷史 | 16. 歷史的悲劇:西班牙內戰
    而這批軍人,日後都將成為西班牙內戰的中堅力量,特別是佛朗哥,成為了共和國自己的掘墓人。佛朗哥出生於一個軍人家庭,15歲進入步兵學校,20歲隨軍去了西屬摩洛哥,並參加了對摩洛哥人民起義的鎮壓。由於佛朗哥的出色表現,1920年,在他28歲時,成為西班牙外籍軍隊的總參謀長。3年後升為司令。他殘酷地鎮壓了摩洛哥裡夫共和國的獨立起義,得到了阿方索是十三世的賞識和信任。
  • 以60人徵服大明王朝 16世紀的西班牙為何如此自信?
    1479年,西班牙王國建立。13年後西班牙完成了統一。同年,哥倫布率船隊出發後發現了美洲。在這之後,西班牙逐漸成為了海上強國,走上了殖民徵服的道路。16世紀的西班牙,曾以300人徵服了,後以100人徵服了印加。自信心極度膨脹的西班牙,最後居然妄圖以60人徵服大明王朝。1542年,西班牙成功佔領了菲律賓。1574年,殖民者雷克爾上書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表示只要國王願意,60名優秀西班牙士兵就能夠徵服中國,其野心之大令人啼笑皆非。
  • 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海軍擊敗?
    ,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而西班牙則由盛轉衰。處於不利局面的西班牙海軍此時卻越戰越勇,以麥迪納·西多尼亞的旗艦聖馬丁號和雷卡爾德的聖胡安號為首的大帆船,渾身彈洞累累,仍然堅持戰鬥,沒有一艘船投降。隨著時間的流逝,且戰且走的西班牙艦隊終於逐漸緩過氣來,越來越多的戰艦趕回參戰。下午,風向突然轉變,向北吹去,英格蘭方面的彈藥已近告罄,退出戰鬥。格拉夫林海戰中,無敵艦隊一艘戰艦沉沒,兩艘被重創而擱淺,陣容仍然基本完整。
  • 1918年大流感明明起源美國,為什麼卻被稱為「西班牙流感」?
    大半個歐洲都被捲入這場戰爭,曾經的歐洲列強之一,素來與英法有矛盾的西班牙卻選擇了中立。大航海時代和開闢新大陸以來,西班牙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稱霸歐洲長達百餘年。可是,隨著荷英法等國的崛起,西班牙很快喪失霸權淪為二流國家。
  • 歷史課堂--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並非被英國打敗?
    如今在任何一本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都會提到1588年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那就是西班牙無敵艦隊遠徵英國卻被英國海軍打得全軍覆滅,英國由此開始海上霸權,走上了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而西班牙則由盛轉衰。,用平底登陸船裝載陸軍在一夜之間快速通過海峽[玫瑰戰爭中約克的愛德華(Edward IV of York)或亨利·都鐸(Henry VII Tudor)的行動]。
  • 縱橫天下的古羅馬軍團為什麼偏愛短劍?
    你需要的是從一扇扇盾牌的縫隙中找到機會去捅人。羅馬短劍設計來主要的用途是刺擊。因為除了比砍殺更加致命、消耗體力更少之外,刺擊在狹小的空間內最不易誤傷自己人。古羅馬使用短劍(Gladius)並非是因為鍛造技術所限(羅馬技術總比北方蠻族要先進,蠻族喜用長劍),而是因為戰術要求,羅馬密集陣列兵不需要花哨的劍術,短劍可以配合盾牌看準機會刺殺,最大限度的避免暴露自己一側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