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在歐洲陸地上可謂輝煌一時。
就像歐洲的日不落帝國一樣,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稱霸。
特別是古羅馬,影響力有多強呢,有些人把它比喻成中國的元朝。
元朝的疆域是歷史最廣闊的,一個草原民族居然這麼牛。
古羅馬也一樣,那些「條條道路通羅馬」至今都是家喻戶曉。
古羅馬作戰能力這麼強,一方面跟士兵戰鬥能力強,還有將軍們的戰略眼光。
不過,他們的作戰工具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
就像我國古代一樣,打仗的時候要高配的頭盔和鎧甲才行。
古羅馬的作戰頭盔更是十分科學精密,要說的是古羅馬的蘭開夏式面甲。
聽名字也是偏女性的,一個大男人的頭盔上叫什麼蘭菊梅之類的。
再來一睹芳容,果然還是尖尖的下巴,消瘦的臉龐。
不過跟英國古代戰士的面具比,可要好看多了!
這是戴了一個鐵桶嗎?遮蓋得嚴嚴實實。
羅馬的這種頭盔可以對人的頭部進行嚴密的保護。
而早期的歐洲戰士的面具是桂冠式的裝飾,這種趨於簡單。
但是這種性價比還是不如蘭開夏式面甲。
後者不僅僅是設計得更加嚴密,具有實戰型,而且更加美觀立體。
下面再看另外一件——奈梅亨式面甲。
經過幾十年的演變,羅馬軍隊的盔甲演變成了這個樣子,更加簡潔。
流線型更趨於女性的面部特徵,使各部位契合得十分緊密。
當然,軍隊的日常除了打仗還有很多其他很多安排。
比如重大活動慶典。他們所戴的頭盔也是不一樣的。
包裝得這麼嚴實, 夏天不熱麼? 簡直就像是聖誕節派對上面的面具。
注意到他的髮髻線,女性特徵。而且很像蛇一樣的感覺。
這也源自於歐洲的一個神話人物,叫做美杜莎。
美容美髮還是美杜莎強啊,滿頭的蛇,讓人毛骨悚人。
傳說只要人看了他的眼鏡,就會化為石像。這傢伙肯定是會讓人退避三舍的。
所以,羅馬軍隊把這種寓意寄托在自己的裝備上面,也算是起到威懾敵人的作用。
與中國古代的打仗頭盔相比,羅馬的頭盔更加精緻,為什麼呢?看細節。
大體外觀設計造型不用說了,還有這細節之處也很給力啊。
這些浮雕全部刻在了頭盔上面。
中國的頭盔要是有的話,就是刻一點花花草草什麼的。
而這裡,是一些士兵奮勇拼殺的場面,讓士兵們時刻記住自己的使命。
這種面具在設計最初的時候遇到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
設計得很精美,但是戴上的時候妨礙了士兵的呼吸,甚至擋住了視野。
看不見看不見,這對於一個士兵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後來,才慢慢進行改良。這種面具還有一個愛心一樣的小附件,
用於對鼻子和眼鏡在危急時刻的保護。
大概是在公園三世紀的時候,出現了一種新的面具——亞歷山大式面甲。
亞歷山大也是一位十分英勇的將軍。
現代人常說,很壓力山大啊,跟他諧音。
當然還有著名的亞歷山大東徵。
但是,這種面具的特點不是更好,而是更差。優點是製作更簡單。
缺點是技術含量不高,有點粗製濫造的感覺。
自從用了這種面具,羅馬帝國開始衰落,從面具開始都顯得力不從心。
後來羅馬帝國內部體制混亂,分裂了!有了東羅和西羅。
從那時候起,又出現了大家應該是最熟悉的面具。角鬥士佩戴的那種。
頭頂豎起的那個玩意兒的設計得也是非常合理。
要是頭頂上有落石木頭滾下來,可以有效組織對士兵頭部的傷害。
現代的消防員的頭盔設計靈感也來源於此。
頭頂就像是雞冠一樣,但是效果很好。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歐洲兩大文明,希臘問題和羅馬文明,哪個更悠久呢?
嚴格一點說,希臘文明比羅馬文明在先。
羅馬的部分城市也就是希臘的殖民地。
只不過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霸主嘛。日月更替。
而這些作戰的頭盔,既不是希臘人搞出來的也不是古羅馬人搞出來的。
他們都從另外一個王朝,名曰馬其頓王國那兒學過來的。
亞歷山大就是馬其頓王國的領袖!膜拜膜拜!
後來這些頭盔在歐洲大陸盛行,漸漸傳入到亞洲的一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