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貴族或強大戰士才能擁有:每把都有自己獨特名字的維京劍鑑賞

2021-02-23 冷兵器研究所

提起維京戰士,大家往往會想到手持戰斧和圓盾、頭戴牛角盔的彪形大漢形象。先不說其實維京人的頭盔上並沒有牛角這個事實。先說一下維京人的劍。與其他地區一樣,劍在維京文化裡其實有重要的位置。

▲出土的維京劍

維京劍長度一般在27.5到31英寸(70-80cm)之間,劍身較寬,上面往往會有一些淺槽用以調節重量。其最具特色的是劍首,上面有各種有趣的圖案,大多數由實心鐵鑄成,可以為劍身提供更好的平衡力,當然也有少數鑄造精良的劍首會鑲嵌青銅或白銀,凸顯持劍者的地位。整把維京劍從劍身到劍格,再一直到劍首都呈一個整體,但這並不意味著維京劍的製造過程粗糙。相反,維京人其實掌握了十分優秀的鑄劍技術。

維京人會先用炭熔煉鐵礦石,然後打造出精鋼。更出名的是他們採用的模具焊接法,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人們利用現代的X射線技術探尋到了維京人鑄劍的秘訣。他們先將鐵條和鋼條焊接在一起,鑄造成方形棒,再將其絞扭或纏繞成細細的一束,以作為劍身的堅硬內芯,接下來鑄造出劍身模型;外部的劍刃則用最好的鋼材來製作,焊接在劍芯上,最後用酸來擦拭劍身,露出自然、美觀的花紋。這樣鑄造出來的維京劍不僅鋒利無比,而且有很好的韌性。

鑄劍者都擁有高超的技巧,而且也願意鑄造屬於自己的獨特劍型,還會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得意作品之上。此外,維京人還與他們的劍有著很親密的關係,他們會給自己的寶劍起上一些很有個性的名字,比如Gramr(犀利者)、Fotbitr(噬腿者)等等。由於工藝複雜,維京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便佩戴的,一般是貴族或者強大的戰士才有能力和資格使用這種殺傷力巨大的劍。

▲鑄劍師會將名字刻在寶劍上

維京人愛他們的劍不只是說說,可以說隨處都離不開它。維京人有矛盾時也會採用決鬥的方式來解決,這時劍是他們的首選。當兩人輪流向對方發出一擊後,決鬥才算正式開始。如果參戰者主動把腿伸出賽場那就算逃跑認輸,決鬥終止;或者一個人用劍擊傷對手時,受傷者也可以請求終止比賽,並付上一筆賠款。

▲公元9世紀表現維京人戰鬥場面的畫作

在著名的維京薩迦(在挪威和冰島流傳的一種以散文形式敘述傑出人物和英雄事件的文學體裁)中也頻頻見到劍的影子。這種冰冷的武器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殺戮者,也早已成為維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格洛米,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古羅馬軍團絕殺武器:重型標槍鑑賞

這種冷兵器真叫「擲杖」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

相關焦點

  • 遠古戰鬥民族-維京人的冷兵器
    如果註明一把劍在某個戰家族爭鬥中被某位偉大的戰士或貴族使用過,該劍就具有更高的價值,人們認為這能使劍身充滿特殊的力量。除了劍以外,維京人的軍械庫裡還包括矛槍與戰斧等抗敵時使用的一線兵器。維京人的兵器 在雙方對敵時,維京人在戰場上使用的主要兵器是矛與戰斧。
  • 維京人的兵器(二)——戰斧與劍
    寬葉雙刃的維京劍約70到80釐米長,劍面上有一些淺槽,即所謂的血槽。實際上,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為了使血沿著槽易於流下,而是為了減輕劍身的重量,從而增加其靈活度。維京人與他們的劍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他們從劍誕生之初就賦予其個性化的名字,比如「犀利」,或「裝飾」。劍不是一種普通或廉價的兵器,可能主要為權貴之人所佩帶使用。
  • 維京人為何能侵略歐洲兩百年?
    ▲ 維京人的長房維京人之所以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時代,與羅馬帝國擴張的失敗有一定關係。較大的維京戰船可容納40-60名戰士,船體本身吃水淺、轉向靈活,有利於維京人跨海之後進入歐洲大陸的河流。以龍頭戰船為載體,維京人發展出了他們獨特的作戰藝術。
  • 歐洲的惡魔,維京人與他們的傳說
    女武神會親吻戰死的勇士,帶他進入象徵著無上榮耀的英靈殿,在那裡他將與眾神歡迎,和其他戰士共同訓練,最後他們將一起奔赴末日之戰,諸神的黃昏。維京人相信這樣的神話,他們一生奮武,視死如歸,只為能在死後叩開英靈殿的大門。從八世紀到十一世紀,300年間,維京人縱橫北海,肆虐歐洲,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這個時代。
  • 維京墓葬驚現女性骸骨!冷兵器時代到底有沒有女戰士?
    這就讓一個問題再一次被提起,在憑藉體力的冷兵器時代,真的有女戰士的存在嗎?1729年,達荷美建立起女兵隊伍,規定全國年滿15歲的女孩都必須接受官方的挑選,長得最美的會被送給國王做妾,長得醜陋或生病的則被處死,其餘的要接受2年嚴格的士兵訓練。該王國第九任國王,一度擁有著一支4000多人的女戰士,幾乎佔到了王國軍隊的三分之一。
  • 英雄檔案 | 維京戰士哈格
    有些人為證明自己、守護他人或僅僅出於別無所長而投入戰鬥。還有些人通過學習武道來鍛鍊筋骨、或在血肉橫飛的戰場上證明自己的勇氣。作為戰陣的主角,戰士們風格各異:受訓於多種或唯一一件武器;將盔甲的防護性發揮到極致;精研異鄉的新奇戰技,以及磨練格鬥之道等等——一切都是為了將自己化身為活著的武器。
  • 130劍染色鑑賞|浮山遠碧撩冰原 承影飛魚滅九天
    本期帶來的承影劍染色鑑賞同樣是來自全新內容「聖器降臨」的最新130武器!
  • 狂戰士信條 中世紀維京人
    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著名的維京長船,船首以龍頭雕像作為標誌,所以也叫龍頭戰艦。船體十分修長,中間豎立一支巨型的桅杆,並掛有方型的風帆,長度為10米-30米,其平均排水量有50噸。可載60-100人,大型戰船可搭載200人。由於維京船船身修長,因此吃水很淺,機動靈活。能夠駛入河道及淺灣,從而逃避軍艦的追捕。
  • 關於維京人,有什麼是我們不知道的?
    在漫畫和定式思維的影響下,關於這些在9世紀到11世紀之間,侵略了大不列顛島以及更遠的一些鄰海地域,並在當地定居的維京人,也許還有許多事實是你不知道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探索關於維京人的10個驚人事實吧!▼忘掉你看到的每一套維京戰士服裝吧!當然,好戰的北歐人也許有戴帽子的習慣,但一定是綁有角的嗎?
  • 傳奇與殺戮:歡迎來到維京人的世界
    不過,維京人並不只是單純的戰士,更不只是嗜血的破壞者。他們擁有的文化體系,其複雜與豐富程度令人難以置信;他們還留下了精彩的藝術,他們的文學擁有豐富的史詩(即「薩迦」)和詩歌;他們的社會中誕生了法典,以及全歐洲最早的議會。他們的進攻,給受到他們掠奪或殖民的地區的政治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而他們的DNA足跡則顯示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擁有維京血統。
  • 我們何時才能擁有自己的「民族之刃」?
    同時還會採用覆土猝火的技術,猝火會在刀身產生波浪形的花紋,就像老虎身上的斑紋一般,不同個體之間花紋不同,每把兵刃都有自己獨特個性。 這與同時期中國的刀劍做法不同。 一把劍的刃再好,也需要人來持握,而握把就是人和劍溝通的橋梁。一把劍有沒有靈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握把符不符合人體工程學。
  • 西洋冷兵器——刀與劍
    因為同時擁有騎士劍的「突刺」和斬劍的「砍劈」以及闊劍的「順手」,所以大劍在名字中出現了「雜種(Bastard)」的字樣。實際上,這種劍可說是最完美的;無論是否使用盾牌,都能發揮它的效用。  一把順手的大劍,其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說,刀刃長度為使用者身高一半,柄長為刃長的三分之一是最好的比例(各位發現沒有?
  • 維京起航,月殤再臨
    當我們身體日漸適應工業化後的麻木不仁時,那些先祖的基因被埋沒,只有當同樣的激憤刺激你的神經末梢時,那些久遠的記憶才能與之共鳴。 月殤成立於1995年,當年樂隊的核心人物Ville只有十五歲,至今他們仍不承認自己是維京金屬,他們只稱呼自己為異教史詩,但不得不說的是95年開團時旋律黑金與民謠一直是月殤的兩個標籤,同時他們又具有了自己獨特的東西,氣勢恢宏的氛圍被營造得極其成功。那些激昂的音符組成一本封皮堅硬、風格異教的恢弘史詩。
  • 歷史上最無情的7名維京戰士,中世紀歐洲國家的噩夢
    維京人以英勇善戰而著稱,他們依靠強大的船隊對歐洲沿海城市進行了數百年的掠奪。
  • 維京時代紋身,北歐眾神的精神傳承
    傳說中維京人戴著有角的頭盔,渾身骯髒,蓬亂的長頭髮和鬍子混在一起,用人的頭蓋骨作酒碗。歷史將維京人描繪成具有強大肌肉和肉體的笨拙野蠻人。他們用各種有意義的符號覆蓋了自己的身體,他們身上到處都是傳統神聖的紋身。
  •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中世紀早期 第八講 維京人
    兩類船都有通常所說的彎曲船首,用一整塊完整的橡木精雕細刻而成。著名的維京長船,船首以龍頭雕像作為標誌,所以也叫龍頭戰艦。船體十分修長,中間豎立一支巨型的桅杆,並掛有方型的風帆,長度為10米-30米,其平均排水量有50噸。可載60-100人,大型戰船可搭載200人。由於維京船船身修長,因此吃水很淺,機動靈活。能夠駛入河道及淺灣,從而逃避軍艦的追捕。
  • 近代騎兵衝鋒中的冷兵器——淺談西方劍的發展歷史
    西方的長劍,亦是歷經千年傳承下來的,經歷了無數戰爭的考驗,而且不論大兵團作戰還是步兵小規模戰爭,都有很好的作用。東徵後,德式一手半劍與專為騎士設計的雙手大劍誕生了,優異的冶煉術使這類長劍有強大的刺擊和猛烈的斬擊,往往一把配重合適的大劍由1米7左右的男子使用,不必很多訓練就可以輕易斬斷牛的後腿,而且揮劍速度很快。
  • 維京人的武器製造倒底有多牛?
    劍、斧、長矛和盾牌是維京武士的基本武器裝備劍維京劍(僅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即已發現超過2000把)的最普通樣式是雙面直刃長劍。這類劍通常長約0.9米,帶有一個簡單的跟劍身成十字形的護手,有些護手帶有彎頭。為了減輕重量和增加強度,劍刃通常經鍛打而成。這類劍的劍尖相對而言比較鈍,因為它們更多的是用於砍,而不是刺。這類劍有些是純粹功能性的,但有些也具有很強的裝飾性。
  • 維京傳奇(三):維京船——維京時代真正的締造者
    維京船是維京時代真正的締造者,維京戰士和掠奪者乘著嶄新的維京長船出海,船首戴有猙獰恐怖的裝飾物,這種龍頭裝飾通常是可拆卸的——當船駛進自己港口時,往往要卸下「龍頭」,以免破壞了「友好的氣氛」。所有維京船的船身都由薄木板層疊建造而成,木板用船盯固定在一起,表面用膠油密封,使得船身異常堅固。同時,它又具備輕便靈活的特點。
  • 兵器譜|歐洲冷兵器愛好者的「剁手天堂」:印度比卡內爾軍械庫館藏武器鑑賞
    自其中的大部分藏品在二十世紀後期轉賣給英國古董商後,國際古董武器市場便開始有了各種印度冷兵器的身影。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利茲皇家軍械庫、弗魯西亞美術基金會等都有個別展出,而其他更多的則是私人所有。城市從沙漠中央拔地而起,紅黃砂巖裝飾著華麗的房子,高高的寺廟塔樓俯瞰曾經強大的防禦工事,城外有一座巨大的堡壘,周圍有一渠深溝以及嚴設的雙重護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