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維京戰士,大家往往會想到手持戰斧和圓盾、頭戴牛角盔的彪形大漢形象。先不說其實維京人的頭盔上並沒有牛角這個事實。先說一下維京人的劍。與其他地區一樣,劍在維京文化裡其實有重要的位置。
▲出土的維京劍
維京劍長度一般在27.5到31英寸(70-80cm)之間,劍身較寬,上面往往會有一些淺槽用以調節重量。其最具特色的是劍首,上面有各種有趣的圖案,大多數由實心鐵鑄成,可以為劍身提供更好的平衡力,當然也有少數鑄造精良的劍首會鑲嵌青銅或白銀,凸顯持劍者的地位。整把維京劍從劍身到劍格,再一直到劍首都呈一個整體,但這並不意味著維京劍的製造過程粗糙。相反,維京人其實掌握了十分優秀的鑄劍技術。
維京人會先用炭熔煉鐵礦石,然後打造出精鋼。更出名的是他們採用的模具焊接法,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人們利用現代的X射線技術探尋到了維京人鑄劍的秘訣。他們先將鐵條和鋼條焊接在一起,鑄造成方形棒,再將其絞扭或纏繞成細細的一束,以作為劍身的堅硬內芯,接下來鑄造出劍身模型;外部的劍刃則用最好的鋼材來製作,焊接在劍芯上,最後用酸來擦拭劍身,露出自然、美觀的花紋。這樣鑄造出來的維京劍不僅鋒利無比,而且有很好的韌性。
鑄劍者都擁有高超的技巧,而且也願意鑄造屬於自己的獨特劍型,還會將自己的名字刻在得意作品之上。此外,維京人還與他們的劍有著很親密的關係,他們會給自己的寶劍起上一些很有個性的名字,比如Gramr(犀利者)、Fotbitr(噬腿者)等等。由於工藝複雜,維京劍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便佩戴的,一般是貴族或者強大的戰士才有能力和資格使用這種殺傷力巨大的劍。
▲鑄劍師會將名字刻在寶劍上
維京人愛他們的劍不只是說說,可以說隨處都離不開它。維京人有矛盾時也會採用決鬥的方式來解決,這時劍是他們的首選。當兩人輪流向對方發出一擊後,決鬥才算正式開始。如果參戰者主動把腿伸出賽場那就算逃跑認輸,決鬥終止;或者一個人用劍擊傷對手時,受傷者也可以請求終止比賽,並付上一筆賠款。
▲公元9世紀表現維京人戰鬥場面的畫作
在著名的維京薩迦(在挪威和冰島流傳的一種以散文形式敘述傑出人物和英雄事件的文學體裁)中也頻頻見到劍的影子。這種冰冷的武器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殺戮者,也早已成為維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主編原廓,作者格洛米,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古羅馬軍團絕殺武器:重型標槍鑑賞
這種冷兵器真叫「擲杖」
環首刀 漢劍 鞭鐧 陌刀 唐刀 鉤鑲 輕呂 戰錘 石斧 馬槊 殳 西域鑌鐵大刀 樸刀 兵馬俑青銅劍 鐮刀 清弓 中國傳統弓 明式小稍弓 英國長弓 國產刺刀大全 中國騎兵軍刀 英國軍刀 空軍傘兵刀 海軍寶劍 山文甲 明光甲 歐洲騎士板甲 鱗甲 古埃及西臺彎刀 阿昌族戶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備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蘭國刀 印度虎爪 長鉞 睪丸匕首 印度軟劍 麟角刀 亞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堊紀魚骨劍 伊斯蘭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喪屍武器 越南弩 手擲類暗器 廚刀 世界盾牌 歐洲細劍 日本天皇佩刀 東瀛名刀譜 玉鋼神話 兵馬俑青銅劍 趙雲亮銀槍 關羽青龍偃月刀 張飛丈八蛇矛 呂布方天畫戟 豬八戒九齒釘耙 唐僧毗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