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裡逃生的南蘇丹「娃娃兵」:我沒有地方可去

2021-03-02 糖醋國際
根據聯合國2014年的統計,全世界共有25—30萬童兵。其中,南蘇丹是童兵現象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僅在2014—2015年的內戰中,就有約1.5—1.6萬名南蘇丹兒童被強行徵兵。他們被教唆殺人,並遭遇各種虐待、性侵、殘殺。



「我是因為戰爭才不得已加入「眼鏡蛇」的。當時在我們鎮上,衝突很嚴重,當地人都逃跑了。我當時加入「眼鏡蛇」分支部隊的時候,也就是登記了自己的名字,然後就有人給了我一把槍。」

15歲的Baba Lilcho說起這段經歷時面無表情,聲音也很平靜。

「我們把槍藏在灌木叢。那時候只要一聽說有人在打打殺殺,或者有人帶著大型機關槍往我們這兒來了,我們就會跑到灌木叢去拿槍。」


 

「平常如果不需要上前線作戰,我就給我的長官當貼身護衛,做飯、打掃,還 幫他洗衣服。當時我們面臨很多困難,例如沒有足夠的食物。因為經常會有作戰任務,所以也沒有適合睡覺的地方。」
 

Baba Lilcho在2012年加入「眼鏡蛇」分支,跟南部反抗軍「蘇丹人民解放軍」打了三年仗,直到2015年才「退伍」回家,身上傷痕累累。

「有時候我們要徹夜行軍,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我們的腳經常被地上的荊棘扎傷,因為我們沒有鞋穿。這些都是困擾我們的問題。」

腳上的傷正在逐漸癒合,但心理的陰影卻難以擺脫。很多個夜晚,Baba Lilcho都會在夢到那場河邊的戰鬥,然後突然驚醒。

「有一天, 有人向地面給我們空投了槍枝。然後有敵人來犯, 我們跟他們大戰了一場。當時我們被拆成了兩個小分隊,我和我的朋友們在其中一組。很快,朋友們在河的一邊跟敵人打了起來,我和我的長官待在河的另一邊。」
 

「不久,我就聽說我的兩個朋友被敵人殺死了。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就決定誓死不向敵人投降屈服。而且我告訴自己,敵人無處不在,我哪兒都不去,原地靜觀其變。」
 

「其實我也沒有其他地方可去。」


 


(圖)南蘇丹娃娃兵


 

二 

 

自2015年以來,在聯合國的斡旋下,南蘇丹大批娃娃兵被解救,但很多人已經失去了父母,成為孤兒。他們的身體和心靈,都遭受了極大創傷。其實,像Baba Lilcho這樣願意直面自己過去的娃娃兵,並不多見。

更多的娃娃兵,仍未走出陰影。
 

2016年5月,鋒報在南蘇丹首都朱巴聯繫到一家名為「自信讓孩子走出戰爭」的孤兒院。在那裡,我們見到了剛「退伍」的史蒂芬,以及收養他的凱西。

「他(史蒂芬)當時是一名士兵。我們是在叢林裡發現他的,那時候 他的腳都被樹杈扎穿了。」對於當年找到史蒂芬的情景,凱西仍然記憶猶新。她說,那一刻讓她頗為震驚和憤怒,「他們正處於發育、成長的年紀,不應為不負責任的、專制的大人承擔代價。如果一個國家使用童兵,說明這個國家毫無進步可言!」

不遠處,史蒂芬安靜地坐著。面對記者,他顯得很拘謹。

「我叫史蒂芬,去年來的這裡(孤兒院),再過一段時間就滿一年了。」

「我喜歡踢足球,和周圍的孩子一起玩耍。這是我最喜歡的事情。」

「以前我沒辦法上學,現在我可以回到學校,我很開心。」

和史蒂芬的交談時斷時續,因為他不願回憶那段過去。凱西說,他在從軍時不僅要打仗殺人,還要幫長官找女人享樂,自己也曾被性侵。一年多過去了,史蒂芬已經逐漸變得開朗起來,但任何對他記憶禁區的觸碰,都有可能造成他再度的情緒崩潰。所以,我們只是和他聊了聊現在的生活以及未來。

「我想成為一名醫生,醫治那些生病的人,醫治那些像我們一樣沒有爸媽、沒有家的孩子。等我有了能力,我甚至可以去撫養那樣的孩子。」

史蒂芬的英語不太標準,而且夾雜著斯瓦希裡語,但他努力表達著自己的意思:

「我希望外界多多關注像我這樣沒有父母、流落街頭的孩子,把南蘇丹更多像我這樣的孩子帶到這裡。」

 


(圖)南蘇丹娃娃兵
 


「娃娃兵生涯是一段非常糟糕的經歷,令很多男孩子受到傷害。因為孩子們在戰場上要經歷各種死亡、傷痛和心理的創傷。」

採訪時,凱西大部分時間都在控訴武裝組織強徵娃娃兵的罪惡。但每當我們請她講幾個具體的個案時,她總是有意無意地迴避。她知道,身旁的孩子一旦聽到有人講述自己的噩夢,會變得害怕。

「我們這裡曾經有孩子不停地說:完了完了,我要下地獄了!我們會跟孩子們解釋,這不是你們的責任,這都是是大人的決策造成的,不應該由孩子們來承擔代價。是的,這些孩子當然應該被寬恕,他們的生活應當繼續。所以我們呼籲大人們, 不要僱傭童兵!因為這會摧毀他們年輕的生命!」


(圖)南蘇丹娃娃兵

 

 

採訪中,我們發現 除了童兵,孤兒院裡還有很多在戰爭和貧困的陰影下流落街頭的孤兒。他們雖免於炮火的直接威脅,但也常年在大街上受盡欺凌。
 

截至目前,南蘇丹有160萬人居無定所,460萬人面臨食物短缺。其中,孩子的生存環境尤為惡劣。調查發現,約10%的南蘇丹兒童,沒能活到5歲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我叫羅納,今年15歲,我已經在這兒待了六年了。我最喜歡的遊戲是籃球、足球,我尤其喜歡當守門員!」

 

身材高挑的羅納能說一口相對流利的英語。在孤兒院生活六年之後,她已經習慣了這裡的一切。痛苦仍在記憶深處,但她已經敢於面對。說起那段往事,語氣也頗為自然。

 

「在南蘇丹,我們沒有地方可以睡覺。大雨來的時候就直接澆在我們身上,我們沒有可以做飯的地方,也沒有食物可以吃。」

「這裡超過一半的孩子是孤兒,他們的父母死了,所以他們才會來到這裡。也有些孩子的父母們是病人、乞丐,有心理疾病或者失明。他們需要一個家。」
 

凱西看著院子裡嬉戲的孩子,有些心疼,也有些欣慰。2007年,聯合國和歐盟出資成立了這家孤兒院,專門接收流離失所的孩子。凱西是孤兒院院長,也是孩子的媽媽,平日深得孩子們的愛戴。

「我們現在很健康,她教學會我們很多東西。現在我們還會講英語, 以前根本不會。」

「凱西不是我們真正意義上的「母親」,但我可以管她叫媽媽,因為她為我交學費、買衣服、買食物,讓我在想吃飯的時候便能填飽肚子。」

 

「她是我們的媽媽,她讓孤兒院的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孤兒院和凱西,讓孩子們找到了家的感覺,找到了久違的愛。


(圖)南蘇丹兒童

 


院子的大鐵門上,寫著孤兒院的名字:自信讓孩子走出戰爭。

「這個名字是我個人的靈感。我聽過許多像『戰爭中的孩子』之類的名字,但是我意識到一點:我所作的努力能令我自己感到自信,我可以有所作為。所以我想成立一個名為『自信讓孩子走出戰爭』的組織。」

「這是一個積極向上的名字,而不是一個對於孩子們來說感覺消極的名字,這個名字能鼓勵孩子們好好學習。」

凱西向我們解釋孤兒院名字的由來。這時,耳邊傳來孩子們陣陣的歌聲。凱西笑著說,在孤兒院裡最大的快樂,就是教這些孩子唱歌,同時聽他們唱歌。


 

「我有時候起床便聽到她們在歌唱。當孩子們唱歌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孩子們的人生在前進。她們有著許多悲慘的經歷,但她們卻能唱出那麼動人的音樂,這讓我很開心。」

凱西說,孩子們會唱很多歌。歌的主題大多是祈禱和平,同時告訴自己,未來充滿希望。

「沒有人的命運是被註定的。只要孩子們還活著,她們的未來就可以是有希望的。我們這裡有著偉大的孩子,有著偉大的夢想,這些都可以跟其他孩子們分享。我希望人們可以多多支持我們,幫助這裡的孩子走出戰爭。」



全球鋒報攜手全球資深記者,關注有價值、有深度、有看點、有溫度的人和事。用影像和圖文還原現場、調查真相。更多視頻,請掃描二維碼,關注全球鋒報V+頻道。

 


相關焦點

  • 51名娃娃兵再獲自由 實拍娃娃兵的悲慘生活
    實拍悲慘的娃娃軍在我國無論是政府軍還是民族武裝部隊,有著為數不少的娃娃兵。這些娃娃兵身高還沒有槍高,但是每天吃苦受累,有時候打仗還被趕到前線,甚至還會被派出人體掃雷。緬甸龐大軍隊當中目前究竟有多少娃娃兵,並沒有可證實的數據。此一問題面臨連串侵犯人權指控,包括強徵兒童擔任搬運工、甚至人體偵測地雷。
  • 軍事娃娃兵親子運動會
    穿越偽裝網需要老兵和娃娃兵一起用匍匐前進的方式通過偽裝網,從起點出發到對面再返回起點即為完成訓練。       相信通過今天的運動會,我們的家長看到了我們孩子們堅強、勇敢、自信的一面,我們娃娃兵也體會到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
  • 中國遠徵軍中,為何會有「娃娃兵」? | 短史記
    14師1944年入緬時,也將其一併帶了出來——很難想像有部隊會願意去抓11歲的孩子來當兵。「娃娃兵」實為部隊收容的難童但是,美軍通訊兵拍下的照片中,確實有不少身穿軍服的「娃娃兵」,且與美軍士兵相處融洽。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筆者查到了國民政府中央社刊發的一篇關於駐印軍中「娃娃兵」的報導,似可解答上述疑問。
  • 「娃娃兵」樸炯植今日(10日)入伍!選擇部隊深受「真正的男人」影響
    樸炯植因出演綜藝《真正的男人》而被喜愛的觀眾們稱為「娃娃兵」,今日(10日)「娃娃兵」樸炯植正式入伍,進入首都防衛司令部服役。
  • 悲痛|又有我維和士兵遇襲犧牲!這次是在南蘇丹
    當地時間18時39分,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一輛步兵戰車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遭一發炮彈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一人犧牲三人重傷三人輕傷。經證實,犧牲的維和士兵是中國維和步兵營的下士李磊。另外,上士姚道祥、中士吳樂、下士宋曉輝、下士霍亞會、上士陳英、四級軍士長楊樹朋受傷。中國國防部回應稱,對襲擊深感震驚並強烈譴責,對犧牲者深感悲痛並深表哀悼,正全力搶救傷員並加強安全防範。
  • 南蘇丹 - 遺忘之境(之一)
    要是今天的大雨早點下,估計大家都回去避雨,就沒有這麼多事情了。不過今天不想寫時事,嘗試解構一下南蘇丹社會,有點長,分成了幾個部分,會有些枯燥,不喜歡的可以跳過。(此照片未經作者授權,但確實拍的太好了,實在忍不住使用。想著不是商業使用,高富帥的作者一定會大人大量的。如果作者看到請留言,侵刪。)如果在中國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你知道南蘇丹這個國家嗎?你知道她在哪裡嗎?」
  • 【劉賢採訪】楊司令和他的娃娃兵
    在楊司令的隊伍裡有一幫娃娃兵,對外叫少年連。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被日本鬼子殺了,有的正在前線打鬼子,也有的是無依無靠的孤兒,或是地主老財的小豬倌、小牛倌跑出來以後,被楊司令的隊伍遇上收養下來。最大的十六七歲,最小的才十一二歲。楊司令可稀罕這些孩子啦。有空兒的時候就跟孩子們一起玩,給他們講抗聯故事。
  • 二戰時的日本娃娃兵,上戰場前高呼「萬歲」,送死前痛罵將軍
    激烈的二戰時期,很多國家被逼到動用「娃娃兵」,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表現。
  • 特稿 南蘇丹炮火中的中石油
    數十年的內戰以後,2011年7月9日,南蘇丹宣告獨立,蘇丹正式一分為二。武裝衝突並沒有因為獨立而中止,雖然擁有著整個蘇丹地區石油探明儲量的75%,南蘇丹的石油工業卻備受打擊。「一切都已走上正軌。」南蘇丹駐華大使昆巴·蒙代目光堅定、語氣強硬地否認了關於該國戰亂的傳言。他的祖國98%的經濟收益來自於石油,而其石油產業則倚仗著中石油。
  • 我南蘇丹維和部隊遇襲畫面曝光!
    >當地時間7月10日,非洲國家南蘇丹首都朱巴市區持續發生交火。當地時間18時39分,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一輛步兵戰車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遭一發炮彈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2人犧牲2人重傷3人輕傷。  經證實,在這次遭受武裝分子襲擊中,中國維和步兵營下士李磊頭部胸部重傷搶救無效犧牲。
  • 上千「娃娃兵」犧牲,年齡最小的只有9歲
    而且,掌握怒江戰場的主動權後,進可攻,退可守。另外,不攻下松山,緬甸公路沒辦法通,交通運輸困難。所以,松山是必爭之地,「松山戰役」是滇西戰役中關鍵性的戰役,被稱為「東方的直布羅陀」。 6月4日,中國遠徵軍對松山發起進攻,松山戰役爆發。這場戰役慘烈且悲壯,中國方面先後投入了四萬兵力,與日寇打了十次大戰,百餘次小戰鬥,歷時95天,才打贏這仗,全殲日軍。
  • 日本自衛隊南蘇丹遭扣押的背後那些事
    日本媒體在自衛隊出發前,自誇說是去保護中國軍隊,其實就是個工兵小組,活動範圍自限15公裡,遠了怕出事。每天就是在營房邊拔草,拔草,拔草。不久後,美國教唆蘇丹去把南方油田划進北方管理,這一下,就破壞了1972年停戰協議。南方油田比北方豐富,但沒有開採基礎,而南方寧可不採也不願交給北方管理。南北戰爭在1983年再次全面爆發。尼邁裡政權在1985年垮臺,美國投資,援助全打了水漂,放棄了石油業務。到1989年,全面停止了與蘇丹合作,轉向扶持南方叛軍。
  • 南蘇丹維和部隊應對激烈交火,浠水籍軍人參與指揮!
    他告訴戰友,「這個信息我未下決心發給我兒,若我真有不測,請過一年後設法轉我兒。」為父因你而榮,後面的路我可能不再陪你,請務必做一個有用於社會的男子漢,對得起蒼生、對得起父母、對得起國家!」在和平年代,在遠離戰火的國內,我們可能無法理解陳文華當時的心情。但是,這封沒有發出的「遺書」,讀起來令人簌然淚下、蕩起迴腸!
  • 中國戰士血染南蘇丹!這個國家究竟發生了什麼?
    中國國防部11日證實,當地時間10日18時39分,中國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1輛裝甲車在聯南蘇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然遭遇襲擊。一發炮彈擊中步戰車並在內部爆炸。下士李磊頭部胸部重傷,搶救無效犧牲。上士姚道祥、中士吳樂、下士宋曉輝、下士霍亞會、上士陳英、四級軍士長楊樹朋受傷。
  • 8月15日 南蘇丹要聞 【第694期】
    南蘇丹軟化關於聯合國保護部隊的立場據半島電臺2016年8月14日報導,南蘇丹似乎軟化了關於向南蘇丹增派維和人員的聯合國決議的立場。朱巴衝突使南蘇丹出現回到全面內戰的風險,聯合國安理會最近批准向該國增派一支4000人規模的維和部隊。南蘇丹政府此前以「嚴重破壞」主權為由拒絕安理會決議。
  • 你我歲月靜好,因有人負重前行
    在李磊的遺物裡,最貴的就是一條檀木手鍊,這是一份沒有寄出的禮物,送給母親的。 2014年,楊樹朋作為教練班長參與拍攝一檔國防教育特別節目時,曾說:「我在楊根思連當了十多年炮手,把我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裡,將來我退伍了,我還要送我的兒子到部隊當炮手。」
  • 這裡變成了我最想去的地方 無關花草
    今天的頭條內容,無關花草,但是我覺得我必須再次推送下這個宣傳片
  • 老K的口袋妖怪對戰圖鑑(NO.351 飄浮泡泡+ NO.352 變隱龍 + NO.354 詛咒娃娃 + Mega 詛咒娃娃)
    雙打的飄浮泡泡理論上可以混天氣隊,還可以放放順風,但我覺得應該沒人要,還是和霸主蘭螳花組隊虐玩家比較好玩。 補充:飄浮泡泡沒有得到USM的改動,應該說種族在得到增強前,技能方面除非大改,否則依然是大冷門。
  • 為什麼國家要把戰士們派到那麼遠又那麼危險的地方去?
    ——周小平昨天,兩名在南蘇丹參加任務時犧牲的維和戰士李磊、楊樹朋遺體被接回祖國,而據我們了解,截至目前我們共有近3000名藍盔將士駐紮在全球9個任務區執行任務。且近年來,已有十餘中國維和官兵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正當舉國哀悼之時,網上卻突然有條奇怪的問題進入了我的視線。提問者說:「為什麼要把這些年輕的戰士送到那麼遠又那麼危險的地方去呢?
  • 中國維和戰士南蘇丹遇襲已致2死5傷,中方要求嚴懲肇事者
    當地時間18時39分,我赴南蘇丹維和步兵營一輛裝甲車在聯南蘇團總部營地執行難民營警戒任務時,突遭一發炮彈襲擊,造成中國維和人員2人犧牲,2人重傷,3人輕傷。犧牲及受傷人員名單如下:中國維和步兵營下士李磊光榮和四級軍士長楊樹朋犧牲,上士姚道祥、中士吳樂、下士宋曉輝、下士霍亞會、上士陳英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