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18日,美國紐約以及紐約周邊的新澤西州接連發生兩次爆炸案,造成數十人受傷。很快,美國警方就宣布破案,聲稱是一名來自於阿富汗的移民所為,據稱,此移民曾因家庭經營的炸雞店被投訴關閉而對美國的執法機構懷恨在心,才導致了他本次的極端行為。
但我們應該看到,本次爆炸案其實實施規模很大,一共發生了兩次爆炸,布置了好幾個爆炸裝置,作為一個阿富汗裔的伊斯蘭人,想要在美國獲得的這樣數量的爆炸品,並非易事。後期還能從容的布置這麼多爆炸點,更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而這個名叫拉哈米的青年,對如此規模爆炸案,居然從容實施了,這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最不可思議的是,規模如此之大的爆炸案,竟然就僅僅是有人受傷。
如果真的想要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的話,那麼只有一個理由,那就是——所謂的上帝在保佑美國!
但上帝顯然是不會那麼事無巨細的來照看美國的,要不然,911就不會爆發,美國人也不至於在近些年的對外戰爭中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疲弱不堪。
所以,這件事裡面絕對透露著某些信息——美國想要達到某種目的。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這裡面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玄機。
首先,2016年9月20日,將在紐約舉行聯合國第71屆大會,而在舉行本次會議之前的9月19日,將舉辦世界難民安置流轉高級別會議。而本次聯大會議,中國國家總理將分別就難民會議和聯大會議會做主旨演講,難民會議中國將會對世界承諾,為世界難民問題盡中國力所能及的責任。而聯大會議上,就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中國國家主席宣布架構一個新的世界管理平臺、建設一個新的世界管理秩序之後,中國國家總理將再一次闡述這一理念。我們都知道,習近平主席在杭州的演講獲得了世界上絕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支持的同時,也獲得了大部分發達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好評,也為將來在中國主導下的世界新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李克強總理此次的聯大演講必然會為這一新架構做更深一步的解讀和闡述,以期達到維護世界和平,共同促進世界發展的偉大目標。
同時,因為本次聯大會議將會有135位國家領導人參與,而中國因為是本屆聯大主席國,所以會把本次聯大會議作為自己的主場外交,也必然會開展一系列密集的外交活動。
作為美國,當然不甘心把自己的城市變成中國的外交主場,作為東道主,從組織原則上,本次是聯大會議而非美國的國內主場峰會,美國不能安排限制他國的外交活動。所以,適度限制本次會議的外事活動,借著加強安保來限制他國的外交活動,無疑成為一個很好的選擇。
而我們知道,一般性的安保措施是包含了所有的外事活動在內的,也就是說,美國作為東道主國,就應該為所有的外事活動提供嚴格的安保措施。除非出現了特別的情況。
那麼我們也就可以理解,為什麼會在本次聯大會議召開之前紐約以及新澤西州會接二連三的出現爆炸事件,且這些爆炸都沒有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
在本次爆炸案中,我們看到了兩個非常熟識的橋段,一個是高壓鍋被用作爆炸裝置,一個是因為小偷的參與而導致後期的爆炸沒有造成重大後果。這兩個橋段一個出自於前兩年的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一個出自於不久前上影的一部電影《巴黎危機》裡面的一個情節。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巧合?或許,這正是要民眾和其他國家相信,這是一個模仿式的恐怖事件,是一個值得相信的故事。而這也的確就是一個故事,一個美國情報機構精心編制的故事,只不過,最後的替罪羊就是那個叫做拉哈米的阿富汗裔年輕人。
當然,如果僅憑這一點就判斷出美國政府就是本次爆炸案的始作俑者,未免過於草率。那麼,我們可以看看美國為了阻止本次聯大會議取得他不想要的成功還做了哪些事情。這樣的話,我們也就可以看出美國的真實用心了。
就在聯大難民問題高級別會議召開的前一天,美國空軍襲擊了正處於休戰期的敘利亞政府軍陣地。當然,他們一直說是誤炸,這種誤炸在美國空軍的行動中,已經成了慣用的藉口,他們總是在誤炸,且每次誤炸都會很巧合的給他真要想炸的勢力帶來巨大的損失和傷害。
本次襲擊,不但造成了敘利亞政府軍近兩百人的傷亡,還讓本來由政府軍控制的陣地被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奪下,這對於敘利亞政府軍拼盡全力好不容易才取得的一點戰果瞬間化為烏有。但我們本次所要關注與分析的,並不是著眼於這些陣地控制權的丟失,也不是美國是否在暗中幫助伊斯蘭國取得更多的主動權,而是本次好不容易達成的停戰協議在本次襲擊中變得更加脆弱,甚至分崩離析。
本次襲擊是美俄達成敘利亞停戰協議的最後一天,這次轟炸的結果就是敘利亞本來就疑心重重的阿薩德政府更加不相信美國會真的尋求停戰,他們有理由相信這不過是美國為了反對派武裝以及伊斯蘭國取得一定時間的喘息罷了。所以,接下來,停戰能否持續下去,已經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了。
假如本次停戰戛然而止,那麼歐洲所迫切希望看到的難民危機的解決也就成了鏡花水月,那麼本次聯大難民高級別會議也就會無果而終。因為敘利亞的戰事不停,難民的根源不解決,所謂的難民安置問題也就是一個無解的命題。本次難民高級別會議根本也就達不成什麼具體的成果。
而來自於德國總理默克爾關於難民問題的最新表態也印證了這一點。默克爾承認,自己之前的難民問題失當,假如時光倒流的話,她或許會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從表面上看,是本次默克爾所在政黨基於民盟的一系列選舉失利導致默克爾的此番表態,但根源上是因為默克爾從美國對待敘利亞的態度上看出來,難民產生的根源解決將遙遙無期,默克爾想用有限的難民接收來緩和本國的人力需求以及保證歐洲的和平環境。這一想法在美國的轟炸下完全破滅,所以,德國不得不收緊難民政策,開始關閉歐洲的大門。
近期,俄羅斯和德國都在舉行中期選舉,選舉的結果全部都預示著這兩個國家正在走向民粹化,翻開二戰之前的歷史我們可以知道,民粹化的結果就是國家開始民族主義高漲,國與國之間的信任將不復存在,戰爭爆發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美國想要在自己日漸衰弱的情況下保持自己對於歐洲乃至於世界的控制,就希望各個地區的形勢高度緊張,只有保持緊張,美國才有更好的操控空間。所以,想要緩和這個世界的難民危機,是美國所絕對不允許的。
那麼我們就可以看出,不僅是紐約的爆炸案,還是敘利亞的空襲誤炸,其實都是針對本次聯大會議而來的。利用一個混亂的世界,讓所謂的世界各國保持和平最終聯合發展成為鏡花水月。就是美國想要達到的目的。
當然,美國也知道,單靠阻止一場聯大會議的成果是不能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的,所以,最終他的目的還是要遏制競爭對手的崛起,那麼此次堪稱聯大主場國的中國,也就是他的主要目標。於是我們看到不管是之前訪美的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還是參加本次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都在借著美國這個舞臺幫著自己的美國主子叫囂,狂妄的聲稱要更多的參與南海事務,甚至不惜武裝巡航南海。這其實就是美日所演的一出雙簧,希望藉此給中國更大的壓力,直至中國妥協。
但我們也看到,本次中國國家總理來到紐約,毫無退讓之意,他在會晤歐巴馬的時候,直接提出中國不接受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這是繼中國國家主席在G20的這一強硬表態的延續,表明了中國有關薩德問題是絕不會有絲毫妥協的餘地。中美雖然因為薩德分歧很大,甚至勢不兩立,但兩國領導當面發出如此強硬的聲音卻從未出現過,這既是對美國破壞本次聯大會議的強烈不滿,也是對於中國本身保家衛國,維護世界和平能力的自信。
而前不久的9月12日,中國全編制戰機編隊前出巴士海峽,展示自己敢於一戰的決心也在本次李總理的強硬表態中得到了印證。
當前,美國能夠使用的手段已經越來越少,想要繼續佔據世界高位的路也越走越窄,但美國強大的武力以及深厚的外交積累也不可小覷,正是因為有這些作為依靠,美國才敢不擇手段在這個世界上為所欲為,耍盡手段。但我們也可以看出,美國實際上已經到了黔驢技窮,山窮水盡的地步,要不然也不會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在聯大會議之前使用這樣卑鄙無賴的手段。
這個世界的真實從來就不是自導自演的幌子可以掩蓋,當皇帝的新裝一次次被揭露出來時,裸奔的皇帝可能早已連用於遮羞的那雙手都快無力舉起來了。
我們更應當清晰的看到,美國此次發生的詭異爆炸案,所顯現出更多的卻是一場「局中局」,能達到多重目的。一方面,攪局中國此次在聯大會議上主導解決難民問題的外交主場,以此阻礙中國在全球面前彰顯出「和平形象」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難民問題一日得不到解決,歐洲就一日不得安寧,這正是美國中東戰略所需要的結果。還有,爆炸案的主角來自阿富汗移民,可以間接以此為藉口,重新嫁禍與染指近些年來「疏離美國靠近中國」的阿富汗。
一旦此次聯大會議的難民問題無法達成共識,美國就可以繼續據此左右或綁架歐洲對美俄之間在中東問題上特別是敘利亞問題的立場態度。因為敘利亞一旦停火,就標誌美國這幾年來在中東的所作所為將會是一場白費心機的自我嘲弄,更為主要的是宣告美國從此走向沒落不歸途。這一點,從聯大會議召開的前日裡表現得更加明顯,那就是美國「誤炸」了敘利亞政府軍。不過,緊隨其後俄羅斯也宣布,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將在下月開赴敘利亞參戰……
美F-35停飛幫了中國一個大忙,花錢都買不來!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空軍近日宣布,由於技術問題,15架服役中的F-35A戰鬥機將停飛。看來命運坎坷的F-35將再次面對停飛返廠的待遇。作為價格高達2億美元,被稱為史上最昂貴的單一武器系統的F-35,被美國及其盟友給予了極高的期望值,目前包括以色列、日本、義大利和挪威等國已經開始列裝或者準備列裝。
事實上,這並不是F-35戰機第一次趴窩了,作為萬眾矚目的焦點戰機,F-35曾多次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導致停飛。
有軍事專家指出,F-35戰機多次出現問題導致停飛,整個項目的拖沓進度已經形成一個巨大的坑,讓當初參與這一項目的國家進退不得,白白失去了大好的研發機會。
F-35戰機是美國洛馬公司研發的單座單發戰鬥攻擊機,F-35主要用於前線支援、目標轟炸、防空截擊等多種任務,目前F-35已經發展出了A、B、C三種型號。F -35戰機也是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其戰機研發對美國盟友開放,包括英國、義大利、荷蘭、加拿大、挪威、丹麥、澳大利亞和土耳其也參與了戰機的研發資金支持,另外,包括以色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也均表達參與該項目的願望。
F-35戰機已經成為一個美國各個盟友不得不跟著往裡跳的大坑。項目的拖延以及高昂的造價讓F-35的潛在用戶(美國的盟友們)望而卻步。
首先是F-35戰機的項目反覆拖延,項目從1994年啟動以來,經過反覆的折騰,先後經過不少於4次停飛,到目前依然沒有完全解決問題。
其次是造價問題,目前F-35戰機的造價已經達到令人望而生畏的1.5億到2.5億美元,在未來這一造價肯定還會持續上漲,而美國方面則希望將價格控制在8000萬美元,現在看來這是一個相當艱巨的任務。為了壓縮成本,美國不得不採用一些由中國生產的零件。據悉,包括諾·格霍尼韋爾在內的F-35戰機系統供貨商所製造的雷達系統,起落裝置及其他硬體中均出現了中國製造的金屬零件。
中國製造的零件則成為研發公司非常有誘惑力的方案,例如F-35戰機精密元器件裡一個磁鐵,選用中國製造,那麼價格只要兩美元,如果向美國國內供應商求購類似零件,將多花1080萬美元和約2.5萬工作小時。
F-35戰機願意採用中國零件,也說明了美國在部分領域已經沒能力製造相關產品,相反,中國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工業生產體系,從上遊的雷達系統、航空發動機到下遊的起落架鑄件等產品,中國均能生產。此前F-35戰機採用美國本土生產零件,但是出現多次問題而導致戰機停飛,其中就包括本次停飛的覆油箱管線的隔熱材料「剝落和破碎」。所以有軍事分析人士調侃道,美國想要F-35戰機復飛且保證成本控制,那麼來找中國吧,與中國交換技術,中國能保證戰機成功試飛且成本嚴格控制,不達要求不要錢。
有軍事專家指出,美國F-35項目的最大功績不是為美國及其盟友研發出一款先進戰機,而是美國利用這一個無底洞徹底的廢掉了歐洲國家下一代戰機的研發動力,導致歐洲自從颱風和陣風之後,在航空領域到目前都沒有任何建樹,而F-35形成戰鬥力依然遙遙無期。
F-35的停飛給中國一個良好的經驗教訓,那就是讓那些抱著依靠別人的心思的人消停了。長期以來,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如果有別的國家幫助,中國的戰機研發水平將能取得更快的進步。事實真的如此嗎?美國的F-35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試圖通過與國外成熟品牌合作來提升自身實力的想法,現在看來實在太幼稚,在國際上最典型的案例是印度,印度在美國、歐洲和俄羅斯之間左右逢源,能夠拿到任何國家的軍工技術和相關的武器產品,但是時至今日,印度軍工產業依然是一灘爛泥,怎麼都扶不上牆。
在國內的例子,當年中國的汽車產業企圖通過引進國外的技術提升自身水平,然而我們在大街上看看我們自己的獨立品牌還有幾個了,相信你看完以後會有自己的答案的。(全球博弈公眾微信號:quanqiubo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