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對德國MG-42機槍的各種恐懼回憶

2021-02-13 走向晨曦

在戰爭中所有武器都是潛在的恐懼來源,但有些武器似乎比其他武器更能控制人的想像力。以聲名遠揚的AK-47為例,它的殺傷力並不比同類武器中大多少,但人們傾向於認為它擁有更強的威力和殺傷力。同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刺刀殺死的人相對較少,但一想到憤怒的敵人用超過30釐米的鋒利鋼材朝你呼嘯而來,對雙方來說都是噩夢。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火炮造成的傷亡佔全部傷亡的80%,但在最令士兵恐懼的武器調查中只佔據第二位,榜首位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機槍—德國的MG 42機槍,而美軍就是最恐懼這挺機槍的軍隊,常常一挺MG 42就足以將整個美國步兵連拖垮或者瓦解步兵進攻。

士兵們在描述他們恐懼的武器時可能會誇大其詞,但MG 42在工程和戰術層面上本身就是一款傑出的作品,這種萬能機槍是德軍最常使用的自動武器,每一個步兵班和許多其他類型的德軍小單位都有裝備,每分鐘射速1200發的MG 42是步兵班火力的核心,一個由十個人組成完整的步兵班能攜帶1800發子彈,只需要10到15分鐘就可以射擊完。

在戰鬥條件下,射擊者可以在一分鐘內發射約22次或約154發子彈,射擊半秒鐘至少有10發7.92x57毫米子彈落在目標周圍,每一發子彈都造成嚴重的傷害,MG-42對目標的打擊效果比美國機槍提高了約40%。彈藥消耗也比美國機槍高一倍,目擊者對MG 42的描述往往是帶著一種幾乎無聲的敬意,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幾乎要了他命的德國機槍火力,因此這種恐懼都是合理的。

在1942年到1945年之間,MG 42是一個極好的防禦武器,能在陣地前方約4000米內形成一個殺傷區,理想的機槍陣地是一個約1.6米長的彎曲戰壕,外加兩個較短的防護戰壕,在壕溝的前胸牆下切下一個20釐米的平臺安放兩腳支架,在陣地的一側挖有儲藏孔用來存放彈藥和其他配件。幾個這樣的陣地形成一個精心準備的防線,在城市戰爭的背景下,幾挺MG 42安置在城鎮廣場或重要街道的周圍,為盟軍部隊準備一個殺傷區,一旦陷阱被觸發就無法逃脫。

而使用MG 42的機槍手不只是一個拿著重武器的普通士兵,而是一個有高度能力和技術頭腦的人,需要接受非常全面的訓練才能熟練掌握每一種可以想像得到的攻擊方式,訓練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包括21個單獨的課程。這些課程從關於機槍實際工作原理的技術指導開始到射擊場訓練。第二個部分包括16節課,專注於三腳架的使用,學會使用曳光彈精確地引導火力,從這兩個訓練階段中脫穎而出的士兵才有機會成為機槍手。

1944年6月6日,德軍沿著海岸布置了多支MG 42沿著海灘開火,打死或打傷了數百名衝上奧馬哈海灘的美國士兵,第352步兵師的機槍手海因裡希·塞韋洛聲稱他用自己的MG 42殺死了1000多名美國士兵。儘管這一數字存在重大疑問,但毫無疑問的是,奧馬哈海灘機槍在當天3000名美國士兵的傷亡中佔了很高的比例。當時在海灘上的美國記者歐文·肖生動地描述了這種火力的破壞力:當登陸艇門打開時,緊緊地擠在一起的士暴露在自動火力之下。肉體因猛烈撞擊而爆炸。每個人似乎都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分鐘,因此頭腦和肌肉都癱瘓了。

1944年7月4日,美國第329步兵師與德軍的第一次接觸,第329師第二營E連和F連在MG 42打擊下傷亡大約35%的士兵。另一次美軍對德軍兩個排的陣地的攻擊中,他們的連隊被數千發子彈在空中呼嘯而過的瘋狂嗡嗡聲所包圍,在幾分鐘內就被火力撕裂成碎片,盟軍在諾曼第和法國的許多進攻報告都提到,他們遭遇了德軍機槍的交叉火力,整個營甚至是師都無法在戰鬥中取得重大進展。

美國士兵匯報說:7.92mm機槍子彈以755m/s的初速射岀,在200米內子彈通常會直接穿過人體繼續飛行,如果子彈開始在體內翻滾,就會造成可怕的進入孔或內部損傷,造成器官損傷和血容量休克而死亡。1945年在第51高地師服役的湯姆·雷諾夫親眼目睹了7.92mm機槍子彈的可怕威力,只聽到一陣撕裂棉布的聲音,然後士兵們就一個個倒下,一顆子彈擊中了山姆·克拉克下士的腿,切斷了動脈。儘管士兵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用應急敷料止血,但他不久就死了。

MG 42的影響不僅是身體上的,也是心理上的。MG 42的射擊速度是驚人,有一種奇特的聲音。每次射擊開始時都有一個奇怪的打嗝,第一輪槍聲非常清晰,然後所有的槍聲才交織在一起,就像油氈撕裂的聲音或者像鋸木頭的聲音,這種戰場上最獨特的聲音加上它的殺傷效果,為MG 42機槍贏得了各種各樣的綽號。德國人稱其為「希特勒噴霧器」,美國軍隊稱它為「希特勒的電鋸」,英國人稱它為「奶酪切割器」而蘇聯人稱它為「油氈開膛手」。

毫無疑問,MG 42機槍的恐嚇力是毋庸置疑的,準備進攻的盟軍尤其容易受到攻擊,他們首先聽到敵人機槍的子彈在空中劈啪作響,然後士兵們或死或傷倒在地上,在各條戰線上,成千上萬的盟軍士兵成為機槍掃射的受害者,他們甚至沒有聽到機槍的射擊聲。美國人顯然對MG 42影響士氣感到擔憂,美國陸軍部還拍了一部電影,影片的基本要旨是讓美國士兵相信,德國的自動武器只是嚇人的武器。影片接著試圖逐一揭開MG 42的神秘面紗,一隊美國演員最初被MG 42壓制住,非常平靜地與敵人戰鬥,似乎沒有人害怕MG 42,

然後,影片對MG 42與白朗寧M1919進行射擊300碼外的人型目標測試,美國的武器每一次都擊中了更多的目標,影片中隱含的對德國自動武器的嘲諷,解說員還解釋了關於MG 42消耗彈藥的速度幾乎是美國機槍的三倍。他舉例說,德國的步兵排僅為了攜帶彈藥,就比同等的美國排多用了8名士兵,而美國軍隊則用這些士兵來增加機槍或其他火力。這些電影是否真的讓前線步兵在對抗德國武器時感覺更好就不得而知了。

這部影片小心翼翼地避免了一個事實,那就是多支德國機槍可以協同作戰,形成了一個無法通過的廣闊火場,部隊無法通過而造成嚴重傷亡。1944年在諾曼第作戰的薩默塞特輕步兵第四營的西德尼·加裡中尉說:MG 42是高超的戰術武器,非常適合向敵人步兵發射密集火力,他的營剛過了河,大約同時有十二挺機槍開火,士兵們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毀滅性的火力幾乎殲滅整個營,與我們的武器相比,他們開火非常快,非常準確,

最重要的是,聽起來那東西噴了很多子彈,你很害怕,因為德國人的機槍射速比你以前碰到的任何槍都要快。比你在訓練中聽到的美國機關槍的緩慢而穩定的吠叫要快得多,你也看不見他們,這種機槍都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傷亡,並能迫使大部隊陷入癱瘓。如果德軍沒有這種武器,盟軍步兵很可能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朝著目標前進。這些武器是真正的力量倍增器,幾十名步槍手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對付這種火力的唯一辦法是迅速回擊機槍、迫擊炮或大炮的火力,許多關於西北歐戰役的戰鬥記錄不僅描述了德國機槍對盟軍造成的恐怖,而且還描述了一旦這些機槍成為目標,就會被壓倒的火力吞噬。盟軍充分認識到這種機槍的破壞力,使用重型火力進行彌補,只要能夠確定這些機槍的位置。本來經驗豐富的機槍手可以隨時轉移到更有利的陣地或者放棄那些受到威脅的陣地,但隨著訓練有素的老兵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德國軍隊在原地停留猛烈打擊前進的盟軍,

美國步兵在遇到機槍火力後就馬上撤退,再呼叫射程甚至超過了MG 42的迫擊炮和大炮可以對機槍陣地進行反擊,平時一個師每天規定消耗4 000發炮彈和5 000發迫擊炮彈,但為了對付MG 42,盟軍不顧代價,在對敵人發動攻擊之前,不管攻擊的規模有多大,兩小時內就能消耗了三千五百發炮彈,到1944年,盟軍已經在戰場火力上佔據完全的優勢,更不用說盟軍在空中力量上的優勢了,這種火力平衡的轉變最終限制了MG 42的殺傷力。

當然,MG 42也是有一些缺陷的,MG 42通常射擊250發就要換槍管,所需要做的就是用右手的手掌把換槍管的門往前推。使槍管從槍管套的右側彈出,用石棉手套抓住槍管尾部取出插入更換槍管,一個由兩名隊員組成的團隊可以在4-7秒內完成槍管更換,雖然這是歷史上最閃電般的換槍管系統,但也意味著當槍管需要更換時火力會有短暫的下降,

另外MG 42是一種特別容易餓的槍,即使是最克制的機槍手也會發現彈藥快用完了,使標準兩腳架的MG 42控制通常取決於使用者的技能。最主要的挑戰是在自動開火的時候讓槍對準目標。如果槍握得太松,子彈就會頻繁地擊中機關槍位置和目標之間的區域。對兩腳架壓力過大,或者身體與槍桿軸線的偏差,會導致槍口偏離方向,向右或向左偏,盟軍士兵也常常利用這些缺陷戰勝MG 42

德國1942年至1945年間生產了約40萬輛MG 42,大大增加了德國步兵部隊的火力,但無法阻止德國的最終失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後西德成立了聯邦國防軍,新的德國步兵裝備來自美國軍事援助的M1步槍、M1卡賓槍、M2卡賓槍、白朗寧M1919機槍,但有經驗的德國士兵更喜歡MG 42,要將MG 42重新投入生產的請求得到了批准,唯一的問題是,所有設計文件都在戰爭中被銷毀了,萊茵金屬公司不得不從現有的樣品中逆向設計MG 42,

並在1959年在德國陸軍服役中完成了MG1的製造過程,MG1實際上是MG 42,只對原設計做了一些小改動,後來還有7.62x51毫米MG1A1、MG1A2和MG1A3版本,直到1979年,萊茵金屬公司一直在生產MG3,自1963年裝備德國陸軍以來,已經服役了大約50年,在阿富汗戰場上,MG3在裝備和布局方面與新一代的班級自動武器相比顯得相當過時,但仍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戰鬥性能。

相關焦點

  • MG-42以後裝備的通用機槍
    所謂通用機槍,就是兼具輕重兩用機槍特徵和性能的機槍,因此又稱輕重兩用機槍德國人率先發現,因為《凡爾賽條約》禁止戰敗國德國軍隊擁有衝鋒鎗和重機槍,所以就研製了MG-34機槍,繞過條約對德軍的制裁,對外宣稱是一挺通用機槍,而不是重機槍。
  • 機槍——MG-42通用機槍
    MG-42通用機槍,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
  • 源自二戰的傳承,德國MG 42通用機槍的衍生和發展型號
    在戰爭後期人員和武器補充混亂的情況下,MG 34和其他機槍的射手猝然換裝MG 42,則不免會出現任意潑灑子彈的情況。所以最終MG 42也沒能在德國步兵分隊中徹底取代MG 34,兩種槍一直平行生產到戰敗為止。但是作為一個很有效也很有特色的設計,在MG 42上衍生和發展出了很多不同的型號。
  • 什麼叫通用機槍?MG-42以後裝備的通用機槍
    >德國人率先發現,因為《凡爾賽條約》禁止戰敗國德國軍隊擁有衝鋒鎗和重機槍,所以就研製了MG-34機槍,繞過條約對德軍的制裁,對外宣稱是一挺通用機槍,而不是重機槍。在MG-34基礎上德國改造提升採用了大量衝壓件的機槍,被命名為MG-42通用機槍,採用彈鏈供彈,這兩挺機槍一直服役到二戰結束,是德國軍隊步兵最主要的火力支援槍械,尤其是其中的MG-42通用機槍以其高射速成了一代名槍,成了盟軍士兵的惡夢,美國大兵增其「希特勒電鋸」之綽號。
  • 一分鐘1500發子彈|解析納粹德國MG-42機槍
    MG-42通用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MG-42通用機槍為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 毫米子彈的武器作為開發依據。其最大特點是不同於馬克沁重機槍的採用水冷降溫的方式,而是和輕機槍一樣採用氣冷式。
  • 撕布機,MG-42通用機槍小簡史
    MG-42通用機槍文中的MG,是德文Maschinengewehr(機械槍械,機槍)的縮寫。
  • MG-42通用機槍的結構特點
    說起MG42這個德國陸軍經典強權代表之一的特徵就是在所有機槍中(不包含多管式機槍)就屬它的射速最瘋狂,可高達每分鐘1500發。
  • 二戰武器:德軍MG-42通用機槍
    代表作是德國槍械專家施坦格研製的MG34機槍,該槍1934年設計定型,由著名的毛瑟兵工廠生產,採用和毛瑟步槍相同的彈藥(7.92×57毫米子彈)。MG34大量裝備德軍部隊各級部隊,也是德軍的各種裝甲車輛的制式武器。
  • 二戰德軍 MG42
    MG42,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意即為「機槍1942年型」(「Maschinen」就是「Machine」;「gewehr
  • 子彈頭談武器|德軍機槍型武器當中射速最快——MG-42機槍
    但不管如何,在希特勒的帶領下,德國的綜合實力在一戰和二戰時期得到迅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強大的軍事實力更是給德國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這其中,就離不開一位大功臣:MG-42通用機槍,也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
  • 寧選MG-42也不用馬克沁機槍
    在馬克沁與MG-42之間,兩選一的時候,相信大都數軍迷都會選擇MG-42,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當然,也不能排除就是有人喜歡馬克沁,覺得馬克沁至少在外觀上顯得比較威武雄壯
  • 德國現役主力輕機槍-HK MG4
    、更靈活更高效的輕機槍作為班用支援武器,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德軍隨著美軍在中東等地區作戰,高危地區或者潛在危險地區的巡邏、應對小規模武裝衝突等新的安全問題,僅靠士兵手中的G36步槍和MG3機槍難以很好的靈活應對。
  • 二戰武器:德軍MG-42機槍
    關注MG42是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服役的機槍,它以1500發/分的射速,為它贏得了諸如「撕布機」這樣的綽號。
  • 飛機上的屠刀「航空機槍」哪家強?德國MG機槍遍地響
    德國MG15航空機槍MG15航空機槍是德國萊茵金屬-博爾西希公司在MG30輕機槍基礎上研製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將其臨時裝上槍託和腳架作地面武器使用
  • 【威龍】1/6 德國 STG44/MG34/MG42 大比例武器評測
    小編一直都是戰車,飛機和艦船的愛好者,直到前幾天被人忽悠著買了一組1/6的成品武器: STG44突擊步槍,MG34通用機槍和MG42通用機槍。
  • 世界名槍:中口徑機槍是個啥?正在崛起的美軍SIG MG338機槍
    2020年9月,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完成了新一代西格-紹爾.338口徑機槍的認證,來自德國的西格紹爾公司推出的這款新型機槍既可以替代北約軍隊現役的
  • MG-42通用機槍的操作原理
    閉鎖(a)和開鎖(b)狀態下的機槍從此也可以知道MG42的反衝後座力道相當驚人,有的機槍可以在不得已的時候以沙包為依託,如果不利用MG42的腳架而想要依樣畫葫蘆,就算是射手採用標準臥姿進行臥射,也會被反衝後座的力道逼的節節後退。相關閱讀:槍身和槍管布滿散熱片的日本92式重機槍二戰中日本的九二重機槍為什麼採用的供彈板供彈?
  • 「希特勒的電鋸「傳奇武器MG42機槍詳解
    攻擊時由機槍組負責壓制敵據點,再由步槍組以躍進接敵,最後用手榴彈殲敵於陣地中。可以說,機槍在德國步兵戰術中佔有著靈魂地位。隨著一戰德國的失敗,根據《凡爾賽合約》規定,戰敗的德國被規定不可製造重機槍。但所謂願者不難,德國人很快以自己特有的精明,巧妙的迂迴過了條約的限制。他們研究了一種從傳統眼光看來,完全不是重機槍的通用機槍。
  • 機槍——馬克沁MG08
    令人疑惑的是,當時德國總參謀部並未立刻認識到機槍的意義,相比之下,德皇對此卻敏感得多——1888年,威廉二世曾目睹過各種機槍在斯潘道(Spandau)進行的一次野外綜合對比測試。在那次演示活動中,馬克沁機槍憑藉卓越的性能輕而易舉地讓加特林、加德納和諾登菲爾德(一譯諾登飛)等機槍全都相形遜色。看到這樣的場景,威廉二世由衷地說:「這就是我想要的槍——再無其他!」
  • FG-42傘兵槍:二戰德軍傘兵的專屬武器,如今一把就要二十萬美金
    那麼,FG-42傘兵槍是一款什麼樣的武器?有什麼特殊之處?為什麼能在今天賣得這麼貴?一、慘勝的教訓FG-42是德國傘兵部隊的專屬武器。要介紹FG-42,就不得不提及德國傘兵歷史上的那次慘勝。德國傘兵在克裡特島遭受重大傷亡的原因也很不值。水星行動的時候,德國傘兵使用了與德國陸軍相同的武器———98K步槍、MP40衝鋒鎗、以及MG34班用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