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3日,美空軍分別授予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公司(位於科羅拉多州利特爾頓市)和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位於愛荷華州錫達拉皮茲市)各一份為期三年、總金額約8000萬美元左右(其中洛馬公司為8100萬美元,羅柯公司為7600萬美元)的「機載發射控制系統-替換」(ALCS-R)項目技術成熟與風險降低(TMRR)階段合同,研發美海軍E-6B「墨丘利」(Mercury)戰略指揮控制飛機現有ALCS的替換系統,以在未來繼續保持從空中指揮控制美空軍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能力。
飛行中的E-6B戰略指揮與控制飛機。美軍目前共裝備有16架,可對美軍潛射和陸射洲際彈道飛彈發射進行指揮控制(美國戰略司令部圖片)
授出上述合同標誌著美軍下一代陸基洲際彈道飛彈ALCS的設計競爭正式開始。按照合同,兩家公司將開展下一代ALCS設計工作,通過初步設計審查,交付2套全功能樣機。此外,美國航空航天公司在猶他州希爾空軍基地建設了一座ALCS-R系統集成實驗室,將在TMRR階段為競爭雙方的設計提供集成與試驗支持。美空軍計劃在2020年左右選出一家承包商承擔工程與製造發展(EMD)階段的工作,2024年之前部署ALCS-R。該項目旨在升級美軍核指揮與控制任務系統,為美國戰略司令部提供利用美海軍E-6B飛機指揮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美空軍現役的LGM-30G「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按目前計劃將一直服役到2036年)和未來的「陸基戰略威懾」(GBSD)洲際彈道飛彈(按目前計劃將從2028年開始取代「民兵」Ⅲ,預期能服役到2075年)都需要替換型發射控制能力,以便能夠排除任何幹擾進行發射。
波音公司「陸基戰略威懾」方案中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想像圖。按照目前設想,從2028年開始,E-6B也將使用ALCS-R對該飛彈的發射進行控制。2017年8月21日,美空軍核武器中心已分別授予波音公司、諾格公司「陸基戰略威懾」項目TMRR階段合同,詳情請參見本號2017年8月28日報導:「美空軍授出下一代核空射巡航飛彈和下一代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技術成熟與風險降低』階段合同」(點擊題名可直接訪問)(美國波音公司圖片)
美軍現役的ALCS最早於1967年服役,此前進行的最後一次重大「升級」是在1986-2005年進行的,旨在支持「和平衛士」洲際彈道飛彈項目。此間,ALCS機載終端於1998年從美空軍的EC-135「窺鏡」(Looking Glass)戰略指揮控制飛機轉移到美海軍的E-6B上,實現美空、海軍的洲際飛彈飛彈發射控制統一到一型飛機,使E-6B上的飛彈作戰乘員組能夠直接將話音和數據指示轉發到「民兵」Ⅲ飛彈的發射控制中心和發射井。因此現在,美軍仍使用20世紀60年代的無線電設備控制「民兵」Ⅲ飛彈的發射,這些過時的設備既安裝在美海軍的E-6B上,也安裝在美空軍當前450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設施。
美空軍早期的EC-135戰略指揮與控制飛機。該機從1965年開始服役,發展出多個型別,2000年全部退役。下圖為該機在1979年12月參加演習時,飛機指揮控制艙內的情況(美空軍圖片)
通過取代老化的控制系統,美軍將獲得可持續且低成本的飛機指揮發射洲際彈道飛彈的能力。ALCS-R系統將是模塊化的,易於升級以引入新技術和應對新威脅。美空軍認為:ALCS-R將為其洲際彈道飛彈提供可生存的機載指揮與控制能力,可以使用到2075年。由於E-6B的基本平臺是波音707飛機,雖仍有足夠的餘壽服役到本世紀40年代,但此後可能需要替換,ALCS-R將很可能被轉移到最終取代E-6B的新型戰略指揮與控制飛機上。
美空軍核武器中心負責代表美空軍裝備司令部,在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的支持下有序協調開展所有有關核裝備的管理工作。該中心總部位於新墨西哥州科特蘭空軍基地,中心目前共有大約1100名人員,在全球範圍內17個地點工作,包括麻薩諸塞州的漢斯科姆空軍基地、希爾空軍基地、佛羅裡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俄克拉荷馬州廷克空軍基地和德國的拉姆斯坦因空軍基地。
本篇動向的提供者張洋先生已為《空天防務觀察》提供14篇專欄文章,如下表:
有興趣的讀者,可點擊相關文章的「篇名」閱讀原文。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張洋)
關注本公眾號有以下三種方式:
1、點擊本文頂部藍色「空天防務觀察」字樣,點擊「關注」;
2、在微信的「通訊錄」-「公眾號」中,點擊右上角的「+」號,輸入「AerospaceWatch」查到到本公眾號之後點擊,再點擊「關注」;
3、長按下面的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