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成像技術可實現曲面或柔性顯示屏

2021-12-30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OLED分會

據外媒報導,電容成像技術先驅 SigmaSense公司宣布推出業內首個on-cell(將觸控螢幕嵌入到顯示屏的彩色濾光片基板和偏光片之間,即在液晶面板上配觸摸傳感器)交互式顯示屏,具備無與倫比的信號-噪聲性能靈敏度,而且只需要1.5V的通道驅動電壓就可驅動。

即使顯示屏表面有液體或有其他汙染物,SigmaSense公司的電容成像技術也能實現觸控和物體成像。觸點電阻超過1百萬歐姆時帶來的性能和功能障礙,該技術也能克服,是行業首創,能夠使各種傳感器材料和傳感器設計成為可能,以滿足應用、成本和機械要求。

由於屏幕尺寸變得越來越大,甚至達到儀錶板的寬度,即超過50英寸,在交互式信息娛樂顯示屏上實現感知觸控一直是一個挑戰。現在,SigmaSense的電容成像技術讓設計師們從傳統的傳感器尺寸、傳感器材料和設計參數等限制中解放出來。新型傳感器材料,例如基於多晶矽的柔性傳感器,甚至不規則形狀的傳感器都可成為現實。

現在,設計師們能夠不受設計限制,無需漫長且昂貴的調諧周期,就可提供光學特性和精確度得到改進的觸控傳感器解決方案。此外,該技術還在整個顯示屏表面提供精確且低延遲的圖像,對於想要依靠曲面顯示屏或柔性顯示屏來提升用戶體驗的OEM來說,該技術就是福音。柔性傳感器可在座椅、方向盤、車窗、塑料內飾和具備觸控按鈕控制功能上實現電容成像。電容成像能夠感知到之前無法感知到的對其他物體或表面的觸摸,基於該技術的系統能夠為AI分類提供數據,支持下一代感知用戶體驗。

相關焦點

  • 柔性納米套準壓印光刻技術與應用
    背景納米壓印光刻技術(Nano Imprinting Lithography)是實現高密度納米結構複製的技術。有利於實現超薄化、柔性化和多功能器件設計,有利於在薄膜表面集成更複雜的傳感器,促進薄膜顯微成像和集成器件的應用研究,開發多功能的可穿戴電子以及新穎功能材料(吸波、屏蔽、濾波、超材料)的應用研發的進程。
  • 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團隊與納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潘曹峰研究員團隊合作《AM》:開發出自修復、可粘附高分子水凝膠柔性觸控螢幕
    傳統的觸控螢幕基於氧化銦錫(ITO)透明導電薄膜製備,還存在硬、易碎、不能彎曲摺疊、不能共形貼合於曲面或人體以及碎裂後不可自修復等不足。設計具有自修復和可逆粘附功能的柔性透明導電材料,結合位置傳感技術,製作柔性觸控螢幕,實現其貼附於任意曲面或穿戴於人體的應用,是柔性電子領域的迫切需求。
  • 柔性電容式傳感器的知識分享來嘍!
    近來,基於紡織品的壓力傳感器由於其廣泛的適用性和良好的可延展性在可穿戴電子領域中引起了極大的興趣。通過採用新型傳感材料或結構可實現高靈敏度的電容型壓力傳感器的製備,但是這些新材料的微結構設計仍需要複雜的製造工藝來實現。因此,開發具有高度靈敏、多感測能力、低功耗以及完全集成的織物傳感器陣列仍然是緊迫的挑戰。
  • LED顯示屏技術方案
    6、控制系統功能顯示屏系統是一個集視頻技術、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技術綜合應用於一體的大型電子平板顯示器。具有多媒體、多輸入、可實時顯示高速變化的數據信息,主要可實現以下功能。6.1視頻圖像顯示功能可以在全彩顯示屏上播放全彩視頻圖像。
  • 評測:雙曲面的小米Note2究竟值不值得買?
    雖然風頭被小米MIX蓋過,但是小米Note2上的亮點也是值得一提的,除了頂級的硬體參數之外,最令人驚豔的莫過於被小米稱為一面科技一面藝術的雙曲面顯示屏和雙面3D玻璃機身,據官方資料顯示該款機子搭載的是來自LG Display的柔性屏。在評測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下小米Note 2各個版本的參數信息。小米Note 2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標配版、高配版和全球版。
  • 基於共形微結構電極-氧化鋅介電層集成的柔性超靈敏機器人觸覺傳感器
    近幾十年來,柔性壓力傳感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並在可穿戴智能設備、機械手臂、健康監視器、遠程手術和人機界面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 三星Galaxy Note4、Note Edge驚豔亮相 拋棄塑料殼,擁抱曲面屏
    Note 4不再強調配置、屏幕等因素,而是將用戶體驗、軟體功能放在首位,也就是要「好用」。在Note系列標誌性的手寫功能中,三星為Note 4搭配了一款最高規格的手寫筆S Pen,壓感靈敏度號稱提升到了2048級,是目前行業的最高技術標準,在摩擦感及筆身本身質感都更接近真實書寫體驗。記者體驗感覺,它與Surface Pro3的功能相似,能夠實現手寫速記等功能,還能快速進行圖文編輯。
  • 【科技快報】東工大研發新型柔性太赫茲攝像機,可實現不規則物體的盲區成像;全球首艘 LNG 雙燃料 + 電池混合動力汽車運輸船
    東京工業大學研發新型柔性太赫茲攝像機,可實現不規則物體的盲區成像圖 | 新型 2D 太赫茲攝像機(來源
  • 八種顛覆未來作戰的前沿技術,微米納米前景可期
    研究人員證實,這種石墨烯紙可以平復1000次,且製造的超級電容性能不發生明顯降低。這種將石墨烯起皺的技術不僅可用於製造超級電容器,也可用於製作柔性電池的電極,或者為特定的化學或生物分子製造可伸縮傳感器等。在探測與傳感器方面,2012年,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科學家成功製成石墨烯光電探測器,能非常快速地處理和引導光電信號。
  • 實現不可能的曲面:OPPO Find X3 Pro全面評測
    所以,大家如果對這款產品感興趣,還是建議去線下店鋪體驗一番,會有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具體來看,OPPO Find X3 Pro在鏡頭處採用了一體化「環形山」設計,模組相機和整個機身之間一體成型,沒有任何斷點,通過用一連串的「曲面」,帶來了手感和觀感的高度一體性。
  • 透明LED顯示屏與常規SMD屏的區別在哪
    而透明LED顯示屏採用側發光顯示技術,燈條從正面看肉眼幾乎不可見,大幅提升了通透率,整個畫面顯示效果非常酷炫。二、輕量化設計,節省鋼結構費用SMD常規顯示屏每平米42kg,當屏體面積過大時,對屏體鋼結構和原建築結構都是一大挑戰。透明LED顯示屏可以立式獨立安裝,無需玻璃。
  • 華科學子研發全新成像技術:以高精度看到隱秘物體,合成波長全息術打造「透視眼」
    另外由於是主動成像,該技術可在夜晚甚至有霧情況下工作。其次,也可用做工業檢測,在無需拆卸的情況下,即可對設備內部進行高精度成像和檢修。 另一個應用是醫學成像領域,由於該技術可對透過散射介質成像,因此可以對皮膚下組織比如毛細血管進行非侵入式高精度成像,甚至可以對胸腔中跳動的心臟成像。
  • 南工大朱紀欣/黃維院士《先進材料·綜述》3D列印的柔性應變傳感器
    【科研摘要】柔性電子技術的革命性和開創性進步為發展可穿戴設備和電子皮膚的領先趨勢之一提供了無限的潛力。作為收集外部機械信號的重要中間體,受到廣泛關注的柔性應變傳感器被視為柔性集成電子系統中必不可少的組件。與傳統的製備方法(包括複雜的光刻和轉移印刷)相比,由於3D列印技術的處理成本低,製造精度高且生產效率令人滿意,因此可用於製造各種柔性應變傳感器。
  • 智能鞋墊系統實現實時足底壓力分布分析 :基於可控垂直多孔介質層
    接著,採用雷射切割技術製備了一體陣列化鞋墊,並建立了柔性可穿戴智能鞋墊系統,該可穿戴鞋墊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模塊:①傳感模塊:24個電容傳感器的陣列鞋墊,用於足底壓力分布的傳感;②數據採集和發射模塊:多通道數據採集晶片和無線發射器,用於24組數據列的採集和發射;③數據接收和分析模塊:無線數據接收器和PC顯示端,用於數據列的接收、存儲、分析以及終端顯示。
  • 成像雷射雷達技術概述
    摘要:簡要介紹了成像雷射雷達技術的應用特點, 闡述了成像雷射雷達可採用的幾種成像技術及部分單元技術包括雷射器和可用的掃描系統技術
  • 香港城市大學和哈工大合作:柔性觸覺傳感器陣列,實現測量多種外部...
    多功能觸覺傳感器陣列,測量壓力、彎曲半徑和彎曲方向的同時,還可以實時區分外部刺激的模式,實現多種測量模式的自動解耦。  2. 傳感器陣列採用橫縱電極結構,將電極引線數量由n×m降低至n+m,極大降低了製作成本和難度。  3. 解決了橫縱電極結構在壓電傳感器陣列中的信號串擾問題。
  • Visionox新專利曝光 顯示屏製造商或推出自家的摺疊屏智能機
    小米與國產顯示屏製造商維信諾(Visionox)的合作,早已不是什麼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