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網上各種消息報導:臺灣「金江」號飛彈艇竟然在左營軍港內停泊檢測時,因軍士違規操作誤射一枚被研製者捧為「航母殺手」的「雄風-3」型超音速反艦飛彈。飛彈飛行了70公裡後,在海平面上方3到4米高度穿透了一艘臺灣漁船駕駛艙室墜海。導致一人死亡,三人受傷。事後,臺灣海軍司令黃曙光、131艦隊長胡志政已經正式道歉,並主動請示上級對自己進行處分。
被擊中的漁船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日下午表示,「在大陸方面再三強調要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臺海和平穩定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態,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需要臺灣方面作出負責任說明。」
甚至引發了國際關注:「美聯社、法新社、《紐約時報》、俄羅斯《觀點報》等外媒都對這一事件做了報導,均強調中國政府「反對臺獨並呼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飛彈飛行軌跡圖
事件發生後,臺灣藍綠陣營忙於爭吵,無非是在野黨(國民黨)說民進黨剛上臺惹這麼大的亂子,要好好「檢視」,要蔡英文當局以兩岸穩定和平大局為重,必須妥善處理好。
臺灣軍方忙於解釋,無非是息事寧人,告訴列位看官,俺們錯了,真的不是故意的!俺們一定會一查到底,決不估息、不隱瞞、不遷就,最主要的不是還沒過「海峽中線」嘛等等。
相關報導
兩岸網民忙於質疑,也抱著娛樂至死的精神編撰出很多段子。無非是這東西不是有層層保險嗎,怎麼就說射就射了?這時機咋就這麼巧(剛剛執政的「空心蔡」沒在島內,事發時正從南美飛抵達美國洛杉磯,且是中共建黨紀念日)?這威力咋這麼小,連艘漁船都沒炸沉?連死亡的船長也被謔稱為「被打航母的飛彈爆了頭!」甚至說咋差一點明年的7月1日成了臺灣回歸祖國一周年的紀念日了……
據有媒體稱,臺軍誤射飛彈後,臺軍左營軍港發現隨即發現對岸雷達信號異常,有準備反擊之嫌。所以有人據此研判,大陸應該是因為飛彈沒有飛過海峽中線,所以才「急踩剎車」。
那麼,雄風-3是一種什麼樣飛彈呢?事實上,它是雄風系列飛彈的最新型。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在以色列技術的幫助下,仿製成功「雄風-1」型反艦飛彈,裝備到某些水面艦艇和海岸飛彈部隊使用。這種飛彈為固體燃料推進,最大射程為38公裡,亞音速飛行,最大速度0.7馬赫,重340公斤。
雄一
1990年,臺灣以美國RGM-84「魚叉」艦艦飛彈為藍本的「雄風-2」型飛彈研製成功。該型飛彈最大射程達到了104公裡、最大飛行速度0.9馬赫。據稱,其具有良好的抗幹擾能力和較強的遠距離掠海突防能力。並在此型艦艦飛彈基礎上,開發了岸艦飛彈和空艦飛彈,使其成為臺軍中唯一的陸、海空三軍通用飛彈。
雄二
隨著李登輝、陳水扁在臺獨立場上越走越遠,臺灣當局為實現「境外決戰」之戰略意圖,從1996年開始研發「雄風-3」型艦艦飛彈。在2001年4月舉行的「漢光17號」軍事演習中,完成了首次實戰試射。從戰術技術性能上說,「雄風-3」型飛彈屬遠射程、超音速的反艦飛彈。據稱,其速度可達2.5馬赫,射程可達500公裡(網上公開的數據有200、300、500公裡等幾種),不但可以威脅臺灣海峽區域的水面艦艇,也可以直接威脅大陸沿海城市及其它陸上目標。其末制導除採用與「雄風-2」型基本相似的主動雷達尋的加紅外尋的末制導方式外,又增加了GPS制導裝置,具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和地貌識別能力,命中率大大較高。
這次惹了事兒的雄三
那麼,這次發射飛彈的臺灣海軍「金江」艦又是一艘什麼樣的軍艦呢?
從型號上講,「金江」艦本身是「錦江」級飛彈巡邏艇(臺軍現有12艘)中的一艘。其基本數據為:長61.4米,寬9.5米,吃水2.9米,滿載排水量680噸,航速15-25節,編制50人,續航力4159海裡/15節。配備4枚「雄風」反艦飛彈,40毫米、20毫米炮各一門,及配套的對空雷達、飛彈火控雷達各、光電觀測系統、高頻搜索攻擊聲納等,另有深水炸彈投放器2座,水雷投放導軌兩組。它的優點是排水量適中,武器配備較全,適於執行近海巡邏警戒任務,可執行反潛、反艦、布雷等作戰任務。弱點是航速低,防空火力弱,沒有隱身性能,攻擊時易被對方發現,只能作為機動的近岸飛彈發射平臺,執行防禦任務。
「金江」艦
至於這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堂主也不得而知,但自己覺得,具體的結果先聽臺灣方面如何解釋,不過,在解讀的時候則可以怎樣對我們有利我們就可以怎樣解釋,我們完全可以解釋為是一種有意挑釁,也可以解讀成為一種蓄意試探,因為防人之心還是要有的嘛!再說了,大不了也是屬於我們「誤判、誤射」了嘛!再者,也要引以為戒,加強己方這一方面的管控,畢竟,以別人的失誤來提高自己總比自己出了問題再整治要主動得多嘛!
關注堂主微信號:ccydhz(←長按複製)
了解更多,請關注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