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個從廢墟中救出來的嬰兒,如今怎麼樣了?

2022-02-03 鍋鍋歷史

1990年春節,央視和解放軍總政治部、國家民政部合辦的主題為「心連心,軍民團結向前進」春節聯歡晚會結束後,主辦方邀請了先進單位英模代表,同到場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一起合影留念。

時任總書記、軍委主席特意將原本被安排在後排的一個14歲的小女孩叫到自己膝前,諄諄教誨。

有人不解,這個女孩有什麼特別之處,值得江書記親自關注?

1976年,一場巨大災難——唐山大地震給無數中國人帶來無盡的傷痛。最先進入唐山震區救援的平江起義團紅二連排長吳蘭恩帶領著戰士們在廢墟深處救出了3個女嬰。

這個被格外關注的女孩子就是當年在唐山大地震中倖存的女嬰黨育苗。

黨育苗

突如其來的地震摧毀了家園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河北省唐山市的人們正處於酣眠之中,萬籟俱寂。然而就在頃刻之間,山崩地裂,一場7.8級的大地震將這座城市夷為廢墟。

在數秒之內,97ڄ城市建設被無情摧毀,55ڄ生產設備被嚴重毀壞,24萬活生生的生命沒於瓦礫之下,傷殘人士達16萬人,還留下了4200多名孤兒……

這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摧毀了唐山無數人的家園,奪去了數以萬計百姓的生命,卻無法掠奪患難與共的真情。在地震發生後,中央軍委迅速命令各路解放軍向震區進發,進行緊急救援。

十多萬人民子弟兵日夜兼程,向唐山震區行軍,其中,當年彭德懷元帥親建的平江起義團紅二連是最早到達震區的救援部隊之一。

該紅軍團排長吳蘭恩帶著一個班的士兵行軍至玉田時,目之所及皆令人痛心不已:四處都是被摧毀的房屋,道路上滿是難民。

由於眼前的一切已經被瓦礫和廢墟掩埋,他們每個人都拿著一根鋼筋四處敲打,同時還不停地大聲呼喊:「有人嗎?有人嗎」因為不想錯過廢墟下的每一絲聲響,所以,在每一處殘垣,他們把耳朵貼在縫隙處仔細地聽。

突然,吳蘭恩聽到一處廢墟深處傳來了一絲聲響,似嬰兒的啼哭聲。他趕緊召喚戰友們一起清理廢墟。經過挖掘,一幅慘烈的景象呈現在戰士們的面前:兩個被砸得血肉模糊的大人用自己單薄的身軀擋住了倒塌的瓦礫,為尚在啼哭的嬰兒架起了一個空隙。

吳蘭恩趕緊將這個一息尚存的女嬰抱了出來,替她抹去臉上的塵土,拭去淚水,即刻送往急救站。

據統計,在此次救援行動中,紅軍團共救治傷員一萬餘人,掩埋死難群眾遺體近五萬具,還從坍塌的廢墟中搶救出上至八十下至數月大的百姓近三百人。

而吳蘭恩和戰友們因救援及時到位,光是女嬰就救出了三名而被授予三等功,他們所在的連隊也獲得了中央軍委授予的「唐山抗震救災模範紅二連」稱號。

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吳蘭恩總是會夢見類似的場景:在一片片廢墟中,一個個死去多時的母親身體早已僵硬,而那被砸得血肉模糊的僵硬軀體卻總是保持著同樣的姿勢——護住懷中一息尚存的孩子,用生命為自己的孩子贏得了一絲存活的可能。

育紅學校校長董玉國和「黨氏三姐妹的合影,中間的孩子是黨育苗

抗震結束後,在唐山震區獲救的五百多名孤兒被送到了臨時籌建的石家莊育紅學校,其中就有吳蘭恩救出的這三個女嬰。

被轉移時,為了方便辨認,所有孤兒都隨身縫著一個寫有名字的小布條。可不巧的是,這三個女嬰的布條在轉移途中丟失了。

所以,接收她們三人的育紅學校校長董玉國在和校黨委商議之後,決定給她們三人冠以「黨」姓。這就是後來被人們稱為「黨氏三姐妹」的黨育紅、黨育苗、黨育新。

雖然失去了母親,但黨育苗三人在到了育紅學校後,得到了老師們的精心呵護。當時正好有兩位老師處於哺乳期,就給她們三人餵奶;經歷了地震創傷的黨育苗時常會做噩夢驚醒,老師就每晚都摟著她睡,給她安全感;食堂大師傅則是帶著滿腔愛意為她們做美味的肉餡蒸懶籠……

育紅學校

這個為了收容孤兒所建的育紅學校,給予了童年的小育苗溫暖美好的回憶。

沉浸在校長爺爺慈祥笑容、老師溫暖懷抱中的小育苗怎麼也想不到,離別的傷痛竟來得如此之快。

1981年,和黨育苗一同來到育紅學校、相伴成長的姐姐黨育紅被好心人收養,這是小育苗有記憶以來所面臨的最親之人的離別。

可誰也沒想到,這一次離別後,僅3年時間,石家莊育紅學校就因為完成了歷史使命而解散,小育苗的另一位姐妹黨育新被姥姥接走撫養,而她自己則是被安排到了唐山市綜合福利院。

雖然離別之苦尚需要時間消化,但黨育苗依然感到十分溫暖與滿足。彼時,在文藝活動中她的保留項目就是獨唱《黨啊,親愛的媽媽》,她覺得自己雖然沒有母親,但黨和政府給予她的關愛,完全填補了這片空白。

「我想有個家」

然而,雖然黨和政府給予了黨育苗無限關懷,福利院的領導老師們給予了黨育苗精心呵護,但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

十四年以來,黨育苗每年生日都會許一個同樣的願望。這個願望究竟和什麼有關呢?

原來,她每年不變的這個願望就是要找尋自己的救命恩人。

黨育苗(右)

1990年,黨育苗以唐山地震孤兒代表的身份參加了那年的春節聯歡晚會。

可沒想到的是,這次聯歡晚會讓她的人生之路接駁至另一條康莊大道。

14歲的小育苗在臺上說出了自己從小到大從來不變的願望就是想找到那個給她二次生命的解放軍叔叔,然後告訴他自己如今已經長大了!

而她話音剛落,主持人就已經拉著一位正氣魁梧的軍人走到臺上,隨之主持人對這位軍人進行介紹:這是被中央軍委授予「唐山抗震救災模範紅二連」的英模代表吳蘭恩,1976年唐山大地震後,他在廢墟中救出三個女嬰……

此時,黨育苗怎麼還會不明白,臺上這位軍官,就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呢?

樂聲漸起,兩人將所有情感都凝聚在一個擁抱中,場下觀眾不禁潸然淚下,掌聲雷動,經久不息。

演出結束後,主辦方安排所有到場嘉賓一同合影留念。江總書記就特意將黨育苗叫到跟前,慈祥地笑道:「你這個名字起得很好呀!黨育苗,就是黨培育的好苗苗!」

而後,江總書記又特意叮囑吳蘭恩,要像對待親生女兒一樣對待這顆「黨的好苗苗」。軍令如山,吳蘭恩即刻立正行禮,回以響亮而又肯定的答案——「是」!

在此之後,吳蘭恩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一直和黨育苗保持著書信往來,關心她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而且,吳蘭恩怕黨育苗在福利院經濟拮据,沒有錢買郵票,還買好了郵票附在信中寄給她。

這樁樁件件,都讓黨育苗感到無比溫暖。漸漸地,黨育苗只見救命恩人一面的心願小苗開始抽枝,開出了想做吳蘭恩叔叔「女兒」的小花。1993年,吳蘭恩在唐山市領導的批准之下收養了黨育苗,並把她接到河北,與妻子兒子同住。

黨育苗在河北涿州的家中,與養父母、弟弟的合影

就這樣,小育苗那「我想有個家」的夢實現了——她不僅有了視她若親生的父母,還擁有了一個小5歲的弟弟。

但如此聽話的黨育苗,也曾做過忤逆家長的事情。究竟是什麼事讓父女倆起了爭執呢?

長大後的黨育苗為了體驗生活,曾經在爸爸朋友開的飯店裡做過一段時間服務員。在此期間,她與飯店的廚師確定了戀愛關係。

對此,吳蘭恩極力反對。這個年輕人條件一般,女兒嫁給她,以後很有可能要過苦日子。

可在黨育苗看來,男友不喝酒、不抽菸,沒有不良嗜好,孝順老人,樂於助人,這些特質都讓她格外欣賞。

黨氏三姐妹按照兒時的照片站位再次同框

最終,吳蘭恩拗不過女兒,還是同意了這樁婚事。兩人就在他們的定情之地結了婚。而此後20多年的歲月見證了黨育苗的選擇是正確的。

轉眼間,離黨育苗在唐山大地震的廢墟中被救出已經過了45年,當年那個失去父母的小女孩已經長大,成家立業。

雖然她自幼就失去了怙恃,但她在黨的關愛下,收穫了另一對父母,長大後,也組建了一個令人豔羨的家庭。

自2000年結婚以來,夫妻倆相濡以沫20多年,儘管丈夫不懂浪漫,也不會說些蜜語甜言,但他包攬了廚房的一切事務,從未讓妻子洗手做羹湯,而且家裡大事小事全由黨育苗說了算。

吳蘭恩夫妻和黨育苗

而且他對黨育苗的父母也十分孝順,不僅每周都會去為吳蘭恩夫婦炮製美食佳餚,幾十年如一日。而且每次老人碰到事情,需要幫助,只要給他打一個電話,他就馬上辦好了,效率極高。

在吳蘭恩生病退休以後,有兩回因病住院,也都是這個年輕人鞍前馬後,照管看護。

同樣,黨育苗對婆婆也是赤誠以待。婚後不久,兩人就有了愛情的結晶,而在兩人的兒子出生前不久,公公因病去世。黨育苗怕婆婆一個人太過孤單,就提議把她接到家裡一起住。

直到現在,黨育苗一家三口還和婆婆一起住在同一個屋簷下,兩人關係和睦融洽。連鄰居們都認為這是母女倆,而非婆媳。

黨育苗的全家福

婆婆年紀大了,比較喜歡去外面散步,黨育苗總是陪在身旁。每到周末,她就常常帶著婆婆出去閒逛。因為汽車在外不方便停車,她還特地買了一輛專車——一輛帶寬後座的電動車作為接送婆婆的專車。

2006年,唐山大地震30周年之際,時任總書記在唐山抗震紀念館親切地接見了「黨氏三姐妹」,仔細詢問了黨育苗她們的生活和工作情況,對她們走出那場災難的陰影,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融入社會而感到欣慰。

如今,婆婆和丈夫都對她極好,她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把「幸福美滿」四個字詮釋得淋漓盡致。

黨育苗和孩子

成為「最可愛的人」

2021年7月1日,既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日子,同樣也是黨育苗45歲的生辰。在這個值得紀念的年份,黨育苗因為優異的工作表現被單位評為了優秀共產黨員。

1990年的那場春節聯歡晚會,不僅圓了黨育苗從小到大的心願,也給了她一個幸福溫暖的家,還在她的心中種下了一個軍綠色的夢——長大後也要成為「最可愛的人」。

1994年底,黨育苗在吳蘭恩夫婦的支持之下,圓了自己的軍旅夢,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解放軍。

黨育苗到了軍營後,每天堅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軍營中的訓練量非常大,一個從沒經歷過訓練的姑娘面對這樣辛苦的訓練,總是會有想要放棄的時候。

黨育苗光榮入伍

可每當疲憊到極點、想要放棄的時候,她就對自己說,得對得起「黨」這個姓氏,要是做得不好,豈不是給黨丟臉嗎?

在這份動力驅使下,她入選了手槍射擊隊,並且在1997年,光榮地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一份子。當面對黨旗宣誓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全身的血液都沸騰了,從這一刻起,自己真正成為了「黨的女兒」。

回望過去二十年,始終都是黨在不斷地給予,黨育苗只能被動地接受黨恩,但如今,她總算可以主動為黨做些什麼,向黨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為了真正實踐「一生對黨忠誠,聽黨話,跟黨走」,她還將自己的生日也改為7月1日。參軍的3年期間,黨育苗不僅平時各項成績、表現優異,還數次立功受獎,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沒有辜負黨的期望。

黨育苗

1998年,從軍隊退役之後,黨育苗被分配到了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做離退休管理工作。到了新的工作環境,黨育苗深深被老一輩地質人身上「三光榮」「四特別」的精神所感動。

前輩們身上的奉獻進取、勤儉樸素、吃苦耐勞等精神激勵了她。雖然工作崗位平凡,但她一直努力工作,時刻不忘報答黨的恩情。

地質研究院有許多退休老人沒有子女在身旁看顧,黨育苗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就時常主動上門去看望這些空巢老人,陪他們聊天解悶,詢問他們的需要。過年領年貨時,她擔心老人腿腳不便,就總是幫忙領了送上門去。

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是堅持,而最難的事情依然是堅持。儘管這些事情看起來都是那麼的細小瑣碎、微不足道,但若要一個人長年累月堅持為那麼多位老人提供溫暖,也是極不容易的事啊!

然而,黨育苗做到了,自1998年退役復員至今,她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這個看似平凡的職位上,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工作。

她的父親,也是給她第二次生命的恩人吳蘭恩曾用身體力行的方式教導她,身為黨員,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且工作必須嚴謹。

所以,雖然離退休管理這份工作瑣碎繁雜,但她從未出過差錯,這20年來,她曾為500多位退休老人帶去溫暖,提供服務。

因為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兢兢業業地在工作崗位上耕耘,愛崗敬業,黨育苗曾多次被單位評選為先進員工,如今,還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黨氏三姐妹

把每一項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黨育苗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努力做好不平凡的工作,做一個實幹者,真正踐行以「黨」為姓,不忘黨恩。

「古今興盛皆在於實,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只要我們始終將使命放在心上,把嚴慎細實落到實處,在平凡的崗位上把每一樁每一件細小之事都做到極致,那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最終實現,終有一日,將照進現實。

相關焦點

  • 續集(3)——英雄連隊 :《1976.紅星在唐山閃耀》續集/馬譽煒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緊張搶救,先後割斷了三排鋼筋,搬開30多塊水泥預製板,終於把年輕工人畢佔山救了出來。衛生員宋海奎立刻一勺一勺地給他餵水,新戰士餘寶民輕輕為他擦去身上沾的泥土,為他穿好衣服。畢佔山激動地一個勁兒地說:「感謝毛主席派來親人解放軍!」在地震廢墟的另一端,正進行著搶救青年工人馬長文的戰鬥。地震時馬長文住在三樓,強烈地震把他一下子拋出窗外,瞬間埋進一堆廢墟裡。
  • 為什麼唐山大地震照片這麼少? 他們為什麼要攝影Vol.20 王建民
    ▲ 1976年,地震後的唐山。部隊醫務工作者在唐山街頭,給在地震中受傷的群眾包紮。公家的東西,除了已發稿照片,全部留在廢墟上的臨時營帳裡了。後來部隊回撤,又幾經搬遷,最後撤編解散,什麼都找不到了。這是讓我非常痛心的事。 陳小波:2006年,唐山地震三十年,我和你們夫婦一起去唐山地震紀念館。王建民:唐山在廢墟上奇蹟般地建起一座現代化新城,實在令人欣慰。而唐山抗震紀念館圖片展覽中的災情圖像明顯不足,這又一次刺痛了我。
  • 知青李忠元回憶唐山大地震:刨了多少死難者無法計算
    人類將永遠銘記的這個時刻: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河北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唐山市地下的巖石突然崩潰了!斷裂了!仿佛原子彈在地面上空及地殼中猛然爆炸!唐山人民不會忘記那刻骨銘心的「世界末日」,曾經在這裡抗震救災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不會忘記那些與百姓生死相依的日子。李忠元是內蒙古電力學校的幹部。與同事相比,他是一位閱歷相當豐富的人:下過鄉當過知青,後來入伍,成了一名鐵骨錚錚的解放軍戰士,再到後來復員回到家鄉參加工作。但是讓李忠元永生難忘的就是唐山大地震,當時他是作為數十萬抗震救災解放軍中的一員而開赴災區一線的。
  • 唐山大地震 部隊是我家【賀蘭山老兵張文松】
    1976年7月28日,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北京時間3時42分53.8秒,河北省唐山市發生了7.8級地震。這相當於400枚廣島原子彈在距地下16公裡的地殼中猛烈爆炸,勝似萬盞夜明燈的電光,在城市上空劃破黎明前的黑暗,驚雷震蕩,狂風吼嘯,大地在劇烈的顫抖!
  • 臺灣2016大地震、她們在廢墟下念佛60小時後奇蹟生還!
    臺灣2016大地震她們在廢墟下念佛60小時後奇蹟生還!轉載自|西祠胡同▼2016年2月6日凌晨3點,臺灣臺南發生7.6級大地震,諸多大樓倒塌,百人死亡。陳美日居士所在的維冠大樓是重災區之一,整棟大樓倒塌,115人死亡。以下是陳美日居士在地震瓦礫堆中被埋60小時,念佛獲救之經過,陳居士亦是此次大地震最後一位獲救者。
  • 十大經典地震電影,盤點控
    《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由馮小剛執導,徐帆、陳道明、張靜初、李晨主演。
  • 汶川地震13周年:那個舉著牌子感謝解放軍的小男孩,如今怎麼樣了
    如今13年過去了,那個在汶川地震中讓無數人落淚的「舉牌男孩」徐廣又在幹什麼呢?今天借著5月12日「汶川地震13周年」之際,小編就來講講汶川地震中那個「舉牌男孩」徐廣的成長故事。2003年8月,徐廣進入青川縣馬鹿鄉中心小學就讀一年級,在鎮子裡上學的徐廣本該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然而一場大地震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
  • 512地震十一周年——在無情的災難後,深情地活著
    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時28分04秒,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一轉眼十一年了 還記得他們嗎?
  • 「3.11」大地震後,日本又發生核洩漏事故,人類警鐘被敲響
    對於日本方面的這個說法,很多人都覺得太荒謬了,畢竟在這之前,大家印象中餘震一般都是大地震發生後不久,持續的小規模地震,最多也就可以持續數月的時間,然而事實上,從科學的角度來說,目前人類對於地震的了解,餘震持續數十年,都是非常正常的,甚至一些餘震有可能會持續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時間。
  • 盤點世界地震史 唯有一次地震被準確提前預測
    災民群眾在「三防」簡易房歡渡了春節。交通和工農業生產一個月後基本上得到恢復。海城地震預報的成功取得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據推測,如無預報,人員傷亡將達15萬人左右,經濟損失將超過50億元。即北緯39.6度,東經118.2度,震中烈度為XI度,震源深度為11公裡。極震區內幾乎所有建築物均蕩然無存,在震區及周圍地區,出現大量的裂縫帶,噴水冒沙、井噴、重力崩塌,滾石、邊坡崩塌,地基沉陷,巖溶洞陷落以及採空區坍塌等。唐山地震造成24.2萬人死亡,16.4萬人受重傷,僅唐山市區終身殘廢者達1700多人,倒塌民房530萬間。
  • 記憶|唐山大地震救援戰士:救災首日為今生「最長一天」
    地震當晚,我們都被驚醒跑到院裡。後來天剛亮,就接到團部叫我們回去集合的通知。天下過雨,我們的車陷到泥裡,命令緊急,我們跑步十幾公裡趕到團部。  等返回團部已是地震當日上午7時左右,救災的先遣部隊已經出發了。我們駕著後勤部門的車,匆匆吃了兩口早飯也出發了,並在第二天早上9點抵達唐山。  我們是第一批進入唐山救援的戰士。
  • 汶川地震11年,還記得那聲吼:別恨我,我是軍人!
    有一個時間我們永遠無法忘記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震疼了所有人的心如今,11年過去了震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曾經遍地的瓦礫廢墟變成了一個個美麗的村寨這是抗震救災中一位軍官的怒吼。戰友不讓他進一座廢墟中搶救傷員,他指著身上的迷彩服怒吼:「你記住!一個兵,穿上軍裝的時候,就不再是你老子的兒子,你老婆的男人!你是老百姓的兒子,是國家軍人!我今天就對不起她了!」然後向著妻子所在的城市方向敬禮:「寶貝,我愛你!別恨我,我是軍人!」進入廢墟後,餘震造成廢墟二次坍塌,他把傷員壓在身下,自己受傷。
  • 2017年07月28日 星期五
    1949年--英艦"紫石英"號逃出長江口。1969年--牛田洋18級颱風,一天死亡700多人。1976年--3時42分, 河北唐山發生7.8級強烈地震(史稱"唐山大地震"),僅僅72秒的時間, 唐山市被夷為一片廢墟,共造成死亡24.2萬多人,重傷16.4萬多人。
  • 四川為什麼大地震頻繁爆發?到底什麼原因?希望真正的專家解釋一下!
    記得有一個所謂的「磚家」說:「512大地震後幾百年都不會再在這個區域發生大地震」,結果2013雅安大地震、2017九寨溝大地震,不知這個磚家水平怎麼樣,反正大眾不會在信任他了。這也給相關政府部門代言人製造出不信任的負面影響,怎麼找一個一點不靠譜的磚家代言呢?
  • 那個被母親舉過鐵絲網的嬰兒現在怎樣了?
    在混亂中,一支感人的影片今天在網路瘋傳,內容顯示美軍陸戰隊員從高處將包著尿布的嬰兒拎過裝有刺網的圍牆。五角大樓證實,被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舉過鐵絲網的阿富汗嬰兒已與她的父親團聚。2021年8月19日照片 Omar HAIDIRI Cortesía de Omar Haidiri/AFP據法新社消息,喀布爾機場一片混亂中,美軍越過刺網救病嬰影片瘋傳。從影片中可以看到,嬰兒的尿布已經滑脫了一半,一名美軍單手把孩子拉上圍牆,下方擠著一群想要進入機場的阿富汗人。
  • 每人省下一元錢支援大陸,幾十年前,臺灣竟用這些方式支持過大陸
    1976年唐山地震,金門空飄工作人員打包空飄物資1976年唐山大地震,臺灣也得知了這個消息。當時的臺灣,掌權的那一批人,大多都是從大陸敗退過去的國軍將領;臺灣社會的中上層,也有很多是從大陸過去的。1976年,唐山發生大地震時臺灣的空飄傳單這一幕,像極了臺灣老兵離家時的情景,親人道別時往興高採烈遠足的少年背著的棉被裡塞二個熱的烙餅和一雙布鞋。
  • 如不讓道又會怎麼樣?
    第一種是指古代或者近代的軍隊打仗敗的一方怨氣堆積化為陰兵,但他們的神智思想都還停留在當時的時空且都認為自己還沒戰死還要繼續戰鬥,而這些陰兵往往存在於偏僻的極陰之地因此看到過的人極少,據說雲南的偏僻地方就曾出現過陰兵,據目擊者描述這支陰兵很可能是一支抗日軍隊,且極陰之地就是陽光照不到且陰氣極重的地方,陰魂陰人存在的地方而一般墓地也多選極陰之地或陰地,這樣可以福蔭後人,第二種就是在經歷過大災難死了人之後
  • 【新時代應急先鋒】地震搜救中心培訓部王念法:曾在汶川地震中救援「可樂男孩」
    「陽關女孩」馬小鳳、「可樂男孩」薛梟、被埋164小時老人李明翠……這些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的倖存者與王念法息息相關。「哪裡有災難,哪裡需要我,哪裡就有我。」王念法說,他的初心就是讓更多的人有安全感,他的使命便是救援。2002年,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成立,王念法憑藉著過硬的軍事素質,從部隊脫穎而出,選拔進入救援隊,成為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第一批隊員。
  • 當年汶川地震,那個叫總理讓路的「最牛士兵」,如今怎樣了?
    他是中國萬千士兵中的一員王肅滿和大多數中國士兵一樣,都是基層的人民子弟兵,不過他在部隊表現一直很好,二十多年如一日。1991年參軍,至今已經有20多年了,他在部隊裡有著「兵王」的稱號,主要是因為他在軍隊中是最有資質的、年齡最大的戰士。但在他眼裡,這二十幾年他把每一過得都像剛入伍時那樣,嚴明律己,從不懈怠。
  • 2020重啟失敗:唐山新疆地震,南方暴雨 ,石油洩漏引爆北極大火……
    > 來源:斜槓先生(ID:isslash)西班牙暴雪、加拿大「炸彈氣旋」極端氣候、東非蝗災;新冠肺炎、美國神秘流感、南美洲登革熱疫情.毫無疑問,史無前例的「天災人禍」將在每個人的記憶中抹上濃重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