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永遠銘記的這個時刻:1976年7月28日北京時間凌晨3時42分53.8秒。河北唐山上空電光閃閃,驚雷震蕩;唐山市地下的巖石突然崩潰了!斷裂了!仿佛原子彈在地面上空及地殼中猛然爆炸!整個華北大地在劇烈震顫。在強烈的搖撼中,作為華北最大的重工業城市,唐山卻幾乎看不到一根直立的煙囪,這座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頃刻間夷為平地。
鐵軌變形、列車脫軌、房倒屋塌、屍橫遍野……24萬多條生命頃刻間停止呼吸。全國人民向唐山伸出了援助之手,10多萬人民子弟兵急如星火,救災隊伍從四面八方趕赴唐山,一場大規模的抗震救災鬥爭在這裡展開。40多年過去了,全世界人民不會忘記這人類歷史上來自大自然毀滅性的屠殺。唐山人民不會忘記那刻骨銘心的「世界末日」,曾經在這裡抗震救災的醫護人員解放軍戰士不會忘記那些與百姓生死相依的日子。
李忠元是內蒙古電力學校的幹部。與同事相比,他是一位閱歷相當豐富的人:下過鄉當過知青,後來入伍,成了一名鐵骨錚錚的解放軍戰士,再到後來復員回到家鄉參加工作。但是讓李忠元永生難忘的就是唐山大地震,當時他是作為數十萬抗震救災解放軍中的一員而開赴災區一線的。那年他19歲,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某師的一名戰士。雖然40多年過去了,可他對於當時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1976年7月裡天津地區的夜格外燥熱。那天晚上的上半夜又熱又悶,可是訓練了一天的戰友們一個個睡得特別香。挨著排長睡的李忠元怎麼也受不了這沉悶的天氣,睡得不很踏實。他爬起來,透過窗戶,看到天陰沉沉的,心想老天爺要是下一點雨就好了。窗外安靜得讓人發怵,那一刻,大地正沉浸在毀滅之前的寧靜之中。不過他後來還是迷迷糊糊睡著了。大約輪第二班崗,也就是三點半的光景,有人突然感到一種震顫,晃晃悠悠的,像睡在搖籃裡那樣,緊接著就聽到「嗚——嗚」的巨響。
一向敏感的排長第一個反應過來「怎麼了,快起!」說著便隨手拉醒了睡在他旁邊的李忠元,後來同室的戰友們一個個提著衣服從門口往出跑。而挨窗戶的排長和他則準備從窗戶上跳出去。次日早晨吃過早餐,由於是周末,班長要帶大夥去天津的盤山訓練投彈,剛到了目的地,集合號響了,大家接到緊急命令。由於這是一片很少有人出現的空地,班長讓大家趕緊將手榴彈埋起來趕回連裡。李忠天看到一輛滿載著戰士的大卡車,連長讓大家只帶一身衣服上車,當時誰也不知道要去哪裡就上車了。剛進唐山市,戰士們就感到無比震驚,只見整座城市面目全非。漫天迷霧籠罩,石灰、黃土、煤屑、煙塵以及一座城市毀滅時所產生的死亡物質混合成灰色的霧。濃濃的霧氣瀰漫著,飄浮著,一縷縷地升起,像緩緩地懸浮於空中的帷幔,無聲地籠罩著這片廢墟。橋梁折斷,七零八落的混凝土梁柱東倒西歪,落而未落的樓板懸掛在空中。
大霧中,聽不見呻吟,聽不見呼喊,只有機械的腳步聲,沉重的喘息聲和路邊放著的屍體。頭顱被擠碎的,雙腳被砸爛的,身體被壓扁的,胸腔被戳穿的……最令人心顫的,是那掛在危樓上的遇難者屍體的各種各樣的姿勢,有的僅僅一隻手被樓板壓住,砸裂的頭耷拉著;有的跳樓時被砸住雙腳,整個人倒懸在空中;有的居民家的窗戶震飛了,縫紉機、床、柜子、窗簾,甚至鍋碗瓢盆散落在窗外,到處能夠看到快要埋進廢墟裡的被褥、床單和各種衣物。聽到有全國各地的解放軍開進唐山抗震救災,唐山的倖存者們自發地組成歡迎隊伍迎接進城的解放軍戰士,「毛主席萬歲,解放軍萬歲……」的高呼聲讓人感到這裡還有生命的存在。整個城裡的水、電、氣全部癱瘓。銀行、郵局關閉,商場打烊。所有活著的人們全部投入到了抗震救災中。當時,李忠元所在的連負責刨屍體,起初是刨地面上能夠看到的,後來再挖埋在廢墟裡或者鋼筋水泥板下的。不敢用工具,戰士們只能用手刨。7月的天氣酷熱難當,等過了幾天後,廢墟下腐爛的屍體開始變味兒,當時也沒有防毒面具,後來從一個工廠裡找來了好幾大捆口罩,即使戴著口罩還是擋不住,只得將酒撒在口罩上,但大家並無怨言和勞累的感覺,心裡湧動著無比的感傷。在
那些日子裡,究竟刨了多少死難者真的沒法計算了。而在救人的過程中,好多戰士身上穿的衣服沒有時間洗,衣服上印出了一圈圈汗漬,有許多戰士腳上被釘子扎破了多少道口子只有自己知道。在之後的日子裡,由於李忠元和他們班裡幾名戰士大多有文化,連裡決定讓他們幾名戰士到市委大院站崗,順便幫市委領導們整理材料和搭建簡易房屋。李忠天親眼目睹了領導們不顧一切奮戰在救災一線指揮。有一次,市委書記在指揮救災時只穿著拖鞋不停地穿梭於各廢墟上,班裡的一位老兵見狀,二話沒說就將自己的膠鞋脫下讓書記穿上,這一舉動讓書記所有隨行人員和戰士們感動。後來,他們連在唐山市西山口孫家大院、開灤煤礦、開灤醫院附近救災、值勤。再後來,他們班的任務是在孫家大院協助居委會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挖屍體、建簡易民房。還讓李忠元和戰友們感動的是當地群眾對他們的深情厚誼。
按理說,部隊上有要求,不能給百姓添麻煩,尤其是洗衣服縫鞋之類的。可是,等他們走後,當地居委會的同志組織一些婦女偷偷來到連裡幫他們洗衣服、拆洗被褥。等他們回來時,衣服和被子已經整整齊齊地疊放在各自的床上了。有的老鄉還給他們偷偷送來吃的東西。在孫家大院,李忠天與姓方的居委會主任一家接下了深厚的友誼,直到現在還清楚的她的兒子叫方萬順。1976年12月份,他們的部隊才離開唐山。怕看到老百姓與他們告別那種難捨的場面,連裡準備偷偷離開,可還是讓老鄉們知道了。那天,他們坐著卡車出城時,有成千上萬的群眾來送別,他們還悄悄帶來了水果等東西,有一袋水果老鄉放在車上戰士們推下去,接著又推上來又推下去,最後聰明的老鄉乾脆將蘋果系在繩子上,等往車裡一推,蘋果散落在車上讓戰士們沒有時間推辭,唐山人民用這種方式來感謝他們的恩人。在李忠元的家裡,珍藏著兩件讓他視若珍寶的東西,那就是他在唐山大地震時留下的一個紅皮本和針線包。在幾十年中,他一直保存完好,他說,那裡記錄了一段災難、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和一個人對於生命價值的反思。
這個紅色的小本是當時去唐山救災時河北省委發的,是唐山豐南地震抗震救災紀念冊。裡面有他和戰友們抗震救災的真實記錄,也有他珍藏了30年的老照片,照片是在救災現場拍的,當時他們班在給一個老鄉家蓋簡易房時,恰好主人家裡有一部相機,為了記錄下這感人的一幕,並永遠記住為他們蓋房的解放軍戰士,在老鄉的強烈要求下,他們合影留念。唐山大地震後,李忠元從河北玉田來到彩停橋,在中國人民解放軍51286部隊運輸連開車直至復員。之後的幾十年裡,他的心裡一直浮現著唐山大地震的慘景,他對於生命的真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日記上,記者看到他在1976年12月份寫的一篇感言:
「同志,你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嗎?理解,因為我在唐山大地震災區戰鬥過,生活過。」戰友,你懂得生死的意義嗎?懂得:我熟悉《為人民服務》一文。地震像一把尺子,量出了每個人的階級感情。地震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每個人的政治本色。」在他的日記上,記者看到了他幾次寫到「建設祖國、奉獻青春」的字眼。如果您喜歡,請長按圖中二維碼,關注中瀚博雅國際文化發展(北京)有限公司「知青之窗」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