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第四代主戰坦克正式曝光?採用無人炮塔,雙人車組

2021-02-19 迷彩虎

什麼樣的坦克才能算是第四代主戰坦克?我國下一代主戰坦克會是什麼樣?本期視頻為大家一一解答。

各位老鐵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迷彩虎,我是虎哥。

最近,央視的一檔軍工節目意外的公開了我國正在研發第四代主戰坦克的消息,這也讓廣大軍迷朋友們激動不已。

既然說到第四代主戰坦克,那麼繞不過去的一個話題就是俄羅斯的T14主戰坦克。

俄羅斯在宣傳上,一直都將T14坦克稱之為第四代主戰坦克,但是實際上對於這一定位,世界各國基本上都不怎麼認同。

T14主戰坦克史無前例的採用了無人炮塔,並且在布局上將內部三個乘員都安置在車體前部並排而坐,這的確是開創性的設計。

火炮方面,T14主戰坦克採用了全新的2A82一百二十五毫米坦克炮,炮彈方面俄羅斯專門為其研製的真空1/2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威力上終於追上了世界主流第三代主戰坦克。

但是T14仍然有很多固有的缺陷沒有解決,比如說炮塔方面,儘管採用了無人設計,但是T14卻徹底的放棄了炮塔的防護,同時炮塔的體積卻並沒有小多少,一旦被命中,儘管不會有人員傷亡,但是必然會徹底失去戰鬥力。

動力系統方面,T14使用的是X型柴油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儘管體積小,但是可靠性卻非常差,再加上俄羅斯本身在變速箱和傳動系統上的短板,導致T14在機動性方面可靠性嚴重不足。

而這種相比於當代第三代主戰坦克都有明顯缺陷的新型坦克,是很難被稱之為第四代主戰坦克的。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坦克,才能被稱之為第四代主戰坦克呢?我們可以先來看一看各國的研究。

目前歐洲想嘗試的路線主要加大主炮口徑,德國萊茵金屬已經研製出了一款口徑為130毫米的坦克炮,曾經安裝在豹2A6坦克上測試過。

而法國甚至還搞出了140毫米口徑坦克炮,並且在雷克萊爾主戰坦克上進行測試。

美軍曾經的MCS項目則嘗試過走輕量化+網絡化路線,即主要強調坦克的機動性,外加網絡中心戰,幾乎放棄了坦克的防護。

這兩種路線從現在來看都比較不靠譜,歐洲加大主炮口徑,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炮塔尺寸增加,同時整車重量進一步加大,搞不好就要奔著80噸去了。而美軍的這一路線,防護過於羸弱,很顯然無法應對高烈度戰爭。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也能發現第四代主戰坦克究竟需要什麼樣了,那就是不管火力防護還是機動性,都要比當前第三代坦克高一截,並且不能有明顯的短板,甚至還要額外加一條信息化程度上能夠壓制第三代主戰坦克。

火力方面,單純的在現有坦克炮上增加口徑基本上已經不太可能,很有可能會採用全新原理的坦克炮,比如電熱化學炮或者是電磁炮,這兩者都能夠在不增加甚至是縮小口徑的情況下擁有超越現代坦克炮的威力。

信息化程度也是未來坦克不可忽視的能力,隨著計算機技術以及人工智慧的發展,再加上自動裝彈機的使用,未來主戰坦克很有可能會採用雙人制車組,只分為車長和駕駛員,炮長完全被自動火控系統取代。

同時由於更加先進的觀瞄以及電子設備,坦克車長的態勢感知能力將有一個質的飛躍。

至於說我國下一代坦克,其實這並不是我國首次公開第四代主戰坦克在研的消息,早在去年年底,兵器工業集團發布的紀念成立60周年的紀錄片中就出現了一款新型裝甲車輛的模擬座艙,從顯示屏畫面中出現的主炮來看,毫無疑問這是一款新型主戰坦克的駕駛艙。

從坦克駕駛室布局來看,我國未來的新型坦克很有可能採取雙人制車組,至少也是其中一個研究方向,而此次央視的節目中還透露道,我國第四代主戰坦克會重點強調信息化,其光電設備能夠實現晝夜一體化,也就是說在晚上實現和白天一樣的戰鬥水平。

不但如此,在信息化方面,新坦克還將實現車際信息共享、平臺任務綜合、部件自動化與狀態監測、信息設備標準化、器件自主可控,具備統一指控、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綜合保障等功能。

同時防護方面,新型坦克的重量要比現在的第三代主戰坦克輕一些,但是防護能力卻有了大幅度提升。

而在動力系統方面,新的坦克有可能會採用機電複合傳動系統。這樣的設計路線,不敢說一定是未來的方向,但是至少相比其他各國的研究路線要靠譜得多。

對於我國的下一代主戰坦克,大家都有那些想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寫出自己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美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呼之欲出
    就在不久前,美國網站上公開出現了三種美軍第四代主戰坦克概念方案的模型圖片。相關的方案居然是三種,而不是一種,這也說明美軍也在進行艱難的選擇。這三種概念方案被美陸軍正式稱為「可選載人坦克」(OMT),從字面上解釋也就是其還是採用了有人駕駛控制的坦克。
  • 第四代坦克長啥樣?法德巨資研製,無人駕駛、步行機甲!太科幻了
    在2018年6月於法國巴黎舉行的歐洲防務展上,KMW和Nexter防務系統公司(KNDS)展示了「歐洲主戰坦克」(EMBT),這是一種技術演示主戰坦克,結合了豹2A7的底盤和「勒克萊爾」相對較輕的二人炮塔,而豹2A7由於是採用人工裝彈
  • 首見國產重型反應裝甲:每塊重80公斤,或為第四代坦克而生
    內蒙一機是國內著名的重型機械研發生產企業,不僅研製了99A主戰坦克、VT-4外貿主戰坦克、VT-5外貿輕型坦克、VN-1輪式步戰車等多種先進軍用裝備,還研製生產了琳琅滿目的民用機械裝備,是中國機械工業領域的佼佼者。而反應裝甲作為現代坦克防禦的重要部分,內蒙一機自然也承擔著反應裝甲相關的研發、試驗和生產任務,整體技術位居世界先進水平。
  • 主戰坦克、超級火炮成歐美新寵,被誰刺激的
    俄羅斯T-14坦克的出現刺激了西方國家。1歐美競相研發新一代主戰坦克歐美國家長期以來一直以改進現役第三代主戰坦克為主,遲遲沒有啟動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發計劃。而這一情況在近年來得到了徹底改觀:2020年4月,德、法兩國國防部長正式籤署了共同研發MGCS 2030+第四代主戰坦克的合作框架協議。
  • 中國四代坦克曝光,配置80公斤級反應裝甲,戰鬥力全球最強!
    其次是強悍的防護力,99A坦克採用全新楔形炮塔,加裝了可以抗擊穿甲彈的新一代重型爆炸反應裝甲,99A坦克的炮塔頂部還單獨加裝新型複合裝甲,用於抗擊末敏彈的攻擊。1、輕小型化、高機動、模塊化、多功能一體化是四代坦克的設計宗旨;2、採用綜合防護技術,是提高四代坦克生存能力的根本出路;3、使用新概念火炮是四代坦克的技術標準;4、網絡化、數據鏈化等綜合電子系統是第四代坦克的標配
  • 中國第四代坦克只需2人全自動作戰:為何遭裝甲部隊官兵激烈反對?
    過去,我軍的59式,69式,79式和88式主戰坦克,由於採用人工裝填,每輛坦克有4名乘員,每個坦克連有四十餘人。
  • 德國展示130毫米滑膛炮坦克樣車 第四代坦克標準火力初現雛形
    不過,德國與法國合作研製的MGCS 2030+第四代坦克還在初期的論證階段,還無法進行演示。所以,德國萊茵金屬防務公司借用了與英國BAE系統公司合作的「挑戰者」2改進型主戰坦克的樣車,來測試其130毫米滑膛炮的性能以及適裝性。從視頻中所演示的畫面來看,德國萊茵金屬防務公司這門被寄予厚望的130毫米滑膛炮配裝在「挑戰者」2第三代改進型主戰坦克上,總體表現不錯。
  • T14坦克,新一代主戰坦克的標杆和領航者?
    援引之前的俄媒的報導,T-14「阿瑪塔」是「全球首款第四代坦克」,也是俄羅斯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被俄媒冠以「劃時代的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美名。首先,從網絡上流傳的照片來看,T14坦克給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改傳統俄式坦克的那種繁雜,在在我們看來,那可是標準的俄式暴力美學範兒。這輛外形極其的民主,看起來有稜有角,還有隱身黑科技加持的坦克,給人的第一感覺是,這玩意該不會是未來戰車吧。
  • 世界上最昂貴的五款主戰坦克
    M1的整體構型與巴頓系列坦克截然不同,車身低矮得多,至炮塔頂的高度僅2.4m。不同於以往美制坦克圓而龐大的鑄造炮塔,M1的炮塔本體為鋼板焊接製造,構型低矮而龐大,裝甲厚度從12.5mm到125mm不等,正面與側面都有傾斜角度來增加防護能力,故避彈能力大為增加 ,而全車體除了三個鑄造部件外,其餘部位都採用鋼板焊接而成;此外,車頭與炮塔正面加裝了陶瓷複合裝甲。
  • 當今世界上最強的五款主戰坦克排名 !
    美國2015年開始生產M829A4穿甲彈 用於替代M829A3 , A4是目前世界最強的坦克穿甲彈.2000米距離可擊穿世界任何坦克正面炮塔. (無法防護)。M1A2SEP V3配M829A4 貧鈾翼穩脫殼穿甲彈 (天頂星科技) 目前沒有坦克能防住這種穿甲彈.2000米距離可擊穿世界任何一款坦克正面炮塔。第二名 99A 主戰坦克
  • 為應對中俄新型坦克挑戰,美國推出四代坦克竟長這樣
    近日,中國央視曝光了正在研製的第四代主戰坦克正在穩步研製過程中,並可能採用2人車組,而俄羅斯的下一代主戰坦克T-14「阿瑪爾塔」主戰坦克已經走上了莫斯科紅場的閱兵式
  • 「妖刀村正」——74式坦克,日本戰後產量最大的主戰坦克
    日本二戰後到現在一共發展了四代坦克,包括61式,74式,90式和最新的10式。如果用日本傳說中的四大妖刀來代表日本戰後的這四型坦克,那麼74式主戰坦克正好可以冠以妖刀村正之名!因為村正不僅是四大妖刀裡以鋒利著稱,且是生產數量最大的。這兩個特點正好與74式主戰坦克一致。
  • 保密20年終於曝光真容!T-14的前身居然配有152巨炮?
    蘇聯陸軍不但要在數量上超過敵人,在坦克的質量上也追求全面碾壓自己的西方對手,於是啟動了一系列第四代主戰坦克的研製!由於「195工程」這巨大的炮塔是無人炮塔,所以這些火炮也都是全自動的,而炮塔上繁多的不知名的光電設備讓人想起了「開雜貨鋪」的T-35重型坦克,雖然這是單炮塔坦克,但是這些看似堆積的設計卻有一種「多鉚蒸剛」的機械美感!
  • 天啟坦克原型?蘇聯超級坦克計劃!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再次啟動「提高-88」,1993年有3輛重新設計的坦克從烏克蘭運到俄羅斯進行實驗,工程號477A1,除了武器系統外還有其他先進子系統的測試,為後來俄羅斯自己的第四代坦克——195工程的研製打下了基礎。
  • 2020世界現役十大主戰坦克(排名不分先後)
    T-14的炮塔形狀在正式亮相時超出了各方想像,炮塔裝備了毫米波雷達以及全向光學影像探測器,這使得T-14可以快速探測迫近的反坦克武器以及建立360度全方位視角影像。炮塔的外型採用了減少雷達反射截面積的多面體設計,T-14的炮管位於炮盾相對低的位置上,以獲得更大的俯仰角。
  • 關於坦克:未來可能不會出現第四代了,其戰場巔峰期早已經過去了
    T-14,「阿塔瑪」,是俄羅斯最新研製裝備的坦克,被稱為第四代坦克,除了無人炮塔,其實,與第三代坦克,沒有什麼大的區別。
  • 鉸接式坦克,俄又提出一種新的四代坦克模式,可行性有多高?
    為此很多國家也開始了第四代坦克的初步研製工作,比如歐洲的MGCS(未來地面作戰系統)、俄羅斯的T-14「阿瑪塔」以及美國已經失敗的XM1202坦克等等。那麼下一代的坦克究竟會是什麼樣子呢?到目前為止各國還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陸續推出的一些兼顧隱身、大口徑主炮、無人炮塔、電熱化學炮等作品,其研製的根本還是在現有的三代坦克基礎上深入拓展而來。
  • 「十大坦克」排行榜,99A式主戰坦克能排第幾
    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建立坦克工業,從坦克裝甲車輛的修理和零部件製造入手,逐步發展壯大。在蘇聯提供的技術援助下,開始著手仿製T-54A中型坦克,國營六一七廠於1958年生產出第一批59式坦克。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閱兵式上,國產59式坦克首次在天安門廣場公開亮相,成為我國坦克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主戰坦克中的黑鷹:俄羅斯T-80UM2型坦克
    1995年也就是T-90公開出現的第二年,就有人在莫斯科西南50千米的庫賓卡試驗場,發現「黑鷹」與無人炮塔的T-95在進行各項試驗。但是受經費嚴重短缺的困擾,為「黑鷹」研製新型底盤、武器系統與防護系統的單位遲遲拿不出產品,以至在1997年鄂木斯克地面武器展覽會上亮相的「黑鷹」主戰坦克,只不過是在T一80UM的底盤上加裝了一個沒有任何電子設備的炮塔。
  • 99A2主戰坦克,挨打十炮都沒事,發出一炮敵必亡?
    第一:99A坦克主要性能;99A坦克,是中國在前型99式主戰坦克基礎上,研製一種火力、防護、機動、信息化程度更高的新型坦克。99A坦克採用原99式坦克的車體結構,在火力打擊、導航定位、晝夜觀瞄、動力傳動等系統上,採用新技術、新材料進一步提升了戰車的綜合作戰效能。該坦克保留原"主、被動"近程防禦系統,並增加了新的對抗防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