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南海形勢與困局破解

2021-12-26 龍晟國際智略庫

2020年稱之為南海形勢的一個轉折點。

也就是從2016年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出爐之後,我們經過一系列努力,使得南海形勢出現了「趨穩向好」的特徵。

從2020年開始,南海形勢出現轉折,也就是從「趨穩向好」向「動蕩不安」轉變,從「總體穩定」向「局部可能失控」轉變。

問題的提出:

1,怎麼看當前的南海形勢?

2,南海形勢有哪些特點?

3,如何應對在南海問題上,

我們可能面臨的一些挑戰?

一,美國主導的南海安全多邊機制基本成型。

1,「美-菲-越」安全合作機制基本成型

今年7月份美國的防長訪問菲律賓、新加坡,尤其是訪問菲律賓時見了杜特爾特,杜特爾特提出要撤銷原來取消美菲《訪問部隊協定》的決定,這是1998年籤署的一個雙邊協定。2020年2月杜特爾特提出要終止,因為美國拒絕發放給他的一個夥伴(菲律賓國會議員)的赴美籤證,然後他要制裁美國,所以要終止協定。

今年7月份菲律賓正式提出了撤銷,恢復到原有的狀態。

美越關係方面,其實在2020年3月,美國的地區艦隊司令訪問越南的時候,就提出美越在安全領域的合作要逐步從情報共享過渡到或者說升級到聯合作戰,但越方沒有公開做這樣的表態。尤其是2021年哈裡斯訪問越南的時候,已經承諾美國的航母要再度訪問越南,並且提出贈送第三艘漢密爾頓級巡邏艦給越南用於海上執法需要。

2,多邊安全機制,即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所謂的「奧庫斯」(AUKUS)安全合作新協定籤訂。

該協定是美國在南太方向針對中國量身定造的。按照新的協議,澳大利亞將要組建一個由8艘核潛艇組成的打擊群。從西太和南太地區,至少未來對我們解決臺灣問題,以及在南海的維權肯定會構成負面影響。那麼這個影響有多大、從哪些領域產生,還需要評估。

二,中國倡導的海上合作和共同開發難上加難

事實上,「共同開發」,已經很難行得通。比如越南,他認為在南海,無論對他是否有利,總覺得中國「心懷鬼胎、另有圖謀」。

所以這就是南海海上合作止步不前或者是進展緩慢的根本原因所在。另外,仲裁裁決已提到:中國在南沙沒有島。

沒有島就意味著我們沒有專屬經濟區,那就不可能對這些國家形成主張重疊的爭議海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單邊行動屢禁不止的深層次原因所在也是仲裁裁決給這些國家提供了背書。

三,南海法理鬥爭可能會再度甚囂塵上

1,伴隨著杜特爾特任期的結束,雖然他現在聲稱要以副總統身份參與競選,不知道他的執政黨能否贏得選舉,這還是一個未知數。去年9月份他在聯大一般性發言時已經講了,「裁決是國際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他的部分國會議員已經提出,「要把7月12號定為西菲律賓海的勝利日,以紀念前幾個月去世的阿基諾三世」。

現在菲律賓國內的反華親美勢力,已經在仲裁裁決問題上、對華關係問題上對杜特爾特形成了很嚴峻的排斥。所以伴隨著他的下臺,裁決可能會「死灰復燃」。

2,馬來西亞2019年12月12號,向聯合國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的外大陸架劃界主張。同時,我們的駐聯合國的使團也向秘書長提交了抗議照會,認為這是爭議地區、不能予以審議。

大陸架界限委員會主席前年已經易人了,現在是一個阿曼人、穆斯林。由此引發的「照會戰」有十餘個國家捲入,最近的一份照會是今年3月份日本發的照會,就是關於馬來西亞提交的外大陸架劃界案。包括越南、菲律賓甚至印尼這樣一些國家提出來的一些依據主張,大多數援引了仲裁裁決的有關條款。

3,越南可能會提起這種仲裁。

事實上2014年5月「981」鑽井平臺事件之後,越南已經在醞釀並且做好了相應的準備以提起國際司法仲裁,他在等待時機。但什麼時候他可能會邁出去?那就是美國給他的利益足夠之大,大到能夠使得越南不在乎、或者說能承受提交仲裁引發的越中關係倒退的代價時,他就會邁出這一步。這始終是越南拿在手上的或者懸在我們頭頂上的一支劍,他認為這是中國的軟肋,認為中國怕仲裁、怕第三方機制。

四,「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可能會面臨困難

王毅外長今年訪問柬埔寨的時候明確提出,因為明年柬埔寨是東協輪值主席國,希望在柬埔寨擔任東協輪值主席國期間,能夠把「準則」談下來。在啟動「準則」磋商的時候,

他們之所以態度積極,包括美國態度積極,原因是其想通過「準則」來約束我們在南海的行為。那麼他們現在看到中國在南海的布局差不多了,島礁也填完了,該上的設施也上的差不多了。現在你中國是想通過這個機制來約束我們(南海聲索國),所以他們變得消極了。

五,臺灣由南海維權「正資產」變成「負資產」

在2008年到2016年這八年馬英九執政期間,兩岸在南海問題上高度配合、相互默契。2016年蔡英文上臺之後,臺灣在南海問題上採取的是「去大陸化」,採取的是「迎合美國、呼應東協」的策略。未來臺灣在南海問題上還會繼續往後退,是否會向美國和日本開放太平島作為軍事目的使用,是否會在斷續線問題上向後退,東沙群島會不會向美國、日本開放作為軍事目的使用,都是未知數。

六,對我海上工作的衝擊與挑戰

美國和西方國家有關在臺灣問題上的「一中一臺」的基本政策選擇已經全面端出來了,所以現在的談判的體系不再是簡單的「一中原則」、「一中政策」,而是我們現在面臨一個新的重大的政治和安全的考驗:西方就是把重點重新放到了「一中一臺」。

第一個問題是:

「一中一臺」到底是外交意義、經濟意義還是主權意義?主權意義上,還有時間;但是外交和政治經濟意義上的「一中一臺」已經完全出臺。

第二個問題是:

我們到底採取什麼樣的有效的應對措施?如果日本已經急於往前走,在美中之間已經做了選邊,我們需要避免其他國家變成這樣的選邊結果。現在已經明確選邊的至少是日本、澳大利亞,如果明年的菲律賓總統大選結果形成第二個阿基諾三世政府,可能選邊的國家就更多。為此,核心的問題:我們能不能把這些國家都穩固住?

​第三個問題是:

面對現在「印太戰略」的升華,其他海上安全局勢的進一步尖銳複雜。

重要的問題是,我們自己除了在經濟上、在外交上,進一步強調我們的周邊和睦鄰的友好政策之外,我們能不能有更好的政治和軍事上的選擇?這些問題值得探討。

破題:

建議在亂局中保持定力,在變局中抓住機遇。

首先,第一個建議是避免中美衝突。

面對美國日益冒險的軍事活動,中國保持強大的戰略定力是必要的,不能一味地跟著美國的節奏起舞。

其次,保持戰略定力,在南海地區做好自己的事。

我們要把已進駐島礁全面建設起來,並成為經濟上開發利用南海的據點、依託與保障基地;把相關海域管轄起來並進行開發利用;把無人礁管控起來,防止越、菲、馬等國侵佔,並做好應對預案;把被越菲馬非法佔領的島礁孤立起來,嚴密監控、壓縮其活動空間,不主動挑起事端但保持隨時收復被佔島礁的態勢、壓力與能力;加強應急能力與預案建設,準備應對突發事件,確保有效維護我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再次,合作與鬥爭相結合,兩手都要硬。南海周邊有關國家若願意與我國協商談判解決爭議以及探討合作,我國應積極響應並大力促成。而對越、菲、馬等國主動挑起的侵權行動(如單方面油氣等資源勘探開發、海域管轄等),我國應進行外交抗議、海上幹擾並採取對等行動進行反制,並且努力做到後發制人。

繼續推進「準則」磋商,但不急於求成,堅持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順其自然。對美等域外大國阻擾「準則」談判或東協有關國家停止「準則」談判的情形預做準備。

最後,

中國應該以南海治理引領者的擔當,

主動引領和培育南海周邊國家的南海命運共同體意識;

並依託近年來島礁建設成果,

主動提供公共產品(建燈塔、海道測量、氣象預報、減災防災與搜救、旅遊觀光等),推動和引領南海治理!

​​

相關焦點

  • 從克裡米亞入俄看破解南海困局之道——以美俄戰略博弈的視角
    這對中國破解南海困局以及中美競合提供了借鑑與啟示,值得我們深思與研究。 有鑑於此,南海形勢總體穩定可控,但「海上混合戰爭」即將到來。中國、美國及周邊國家在政治、經濟、外交、國際法及宣傳等多領域,綜合運用軍事和非軍事、傳統和非傳統、常規和非常規手段的競爭與博弈將難以避免,甚至會升溫。不過,中美雙方仍然可以避免在南海擦槍走火,避免競爭直接演化為軍事衝突。
  • 馬六甲困局,已被徹底打破?中國和新加坡剛剛進行了聯合演習
    美國人在這裡建有軍事基地,新加坡也一直和美國保持良好的關係,和中國的關係嘛,時好時壞,主要看國際形勢如何。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想要保持獨立自主的外交,還是有困難的。這裡對中國來說十分重要,不但是中國的貿易通道,也是中國的能源運輸的必經之地。由於在近代歷史上中國一直未建立強大的海軍,還是受列強欺負的對象。因此並沒有什麼全球布局,在這一地區並沒有什麼強大的軍事力量。
  • 兩岸視點 | 當前臺海軍事形勢的基本特點
    【導讀】 現時代的兩岸關係,一方面展示了和平統一的可能性,主要是因為中國大陸快速發展所導致的國際力量對比的根本性改變及其對國際格局的轉折性影響,但另一方面看,當前臺海區域不合時宜地明顯呈現出一種戰爭危機與風險再次升高的面貌。
  • 王鍵:中日關係回暖與當前亞太形勢
    河野太郎回應表示,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此次訪問日本是日中關係改善的一個重要標誌,日方希望抓住當前機遇,推動日中關係不斷向前發展。日方熱切期待並歡迎李克強總理赴日出席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並正式訪日。日本將堅持日中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專守防衛,這一政策不會改變。
  • 美洲國家峰會難解拉美國家分歧和美拉關係困局
    然而,本次峰會未能完全化解拉美國家間的矛盾和分歧,以及拉美與美國關係的困局。關鍵詞:民主治理;「利馬承諾」;美洲峰會;美拉關係DOI: 10.19422/j.cnki.ddsj.2018.05.012由於近年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加導致社會形勢不斷惡化,拉美不少左翼執政黨陷入困境;中右翼政黨重整旗鼓捲土重來,並在阿根廷、巴西、秘魯等重要國家重新執政,引起地區政治生態和力量對比的新變化。一些繼續執政的左翼政黨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嚴重挫折,執政壓力劇增,處境艱難。2018年墨西哥、巴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巴拉圭等要舉行大選,醞釀著地區政治變局和力量對比變化的新風險。
  • 【邊海研究】法理戰視角下美國南海政策的調整與2020年南海形勢
    美國的南海政策在過去25年間從避免選邊站的「相對中立」轉變為毫不掩飾的「逢中必反」介入南海問題的身份也試圖從「調停者」轉變為「仲裁者」。美國南海法律立場調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隨著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實施、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啟動和美國大肆渲染的南海「軍事化,這些域外國家逐漸演變至積極的通過軍事、外交等手段插手南海事務。(4)美國加大南海軍事活動,對我國企業實施經濟制裁美國日益展現強硬態度和準備戰爭的氣氛,持續加大在南海軍事活動的烈度。
  • 當前中亞反極端形勢分析
    一、中亞國家反極端現狀總體上,當前中亞安全形勢具有五大特點:一是各國極端主義犯罪案件的數量總體下降,絕大部分能夠案發前破獲,安全風險總體可控。對塔政府而言,當前最大威脅來自「伊斯蘭復興黨」(2017年前為塔國的合法政黨)。其部分成員與阿富汗境內的極端組織合作,部分成員在伊朗的訓練營接受培訓。
  • iCover視界 | 當前中亞反極端形勢分析
    依據目前中亞國家的控局能力,儘管局部地區可能出現暴恐事件,但總體上形勢可控,地區穩定和發展是大趨勢。此文對當前中亞反極端形勢和措施做了分析,供大家參考。中亞國家是中國的全面戰略夥伴,在中國安全格局中佔有重要地位。
  • 【中亞研究】當前中亞反極端形勢分析
    一、當前中亞地區的極端形勢總體上,當前中亞安全形勢具有五大特點:一是各國極端主義犯罪案件的數量總體下降,絕大部分能夠案發前破獲,安全風險總體可控; 二是中東極端分子自 2017 年下半年起大規模回流至阿富汗和中亞,使得阿富汗成為中亞安全的最大外部威脅,阿富汗境內的各派武裝力量也成為地區勢力爭奪的「棋子」; 三是中亞南部與阿富汗毗鄰的邊界、中部的費爾幹納
  • 王在希:如何看待當前日益嚴峻的臺海形勢
    【國臺辦原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原副會長王在希】【編者按】隨著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美國「印太戰略」的「鼓鼓」下,蔡英文錯誤估計當前兩岸形勢
  • 法國海軍艦艇編隊進入南海對中國海上安全形勢的影響
    法國海軍編隊最遠將抵達日本,並且將兩次穿越南海。之前在2月9日,法國國防部長宣布,法國海軍「翡翠」號核潛艇和一艘潛艇支援船完成了在南海巡航。此外,英國海軍在2月初宣布將在今年春季派皇家海軍旗艦「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到印太區域進行遠航部署,並將抵達日本,與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加上日本海上自衛隊今年依慣例仍會派遣直升機航母赴南海執行年度「印太派遣訓練部隊」任務。
  • 美國回歸亞太戰略,明年南海形勢將呈現五個特點
    目前南海形勢正處於階段性動蕩後的間歇期。鑑於美國大選引發「內鬥」、政權進入過渡期、美國未來對外政策充滿不確定因素,美國的南海軍事行動有所放緩。而其他聲索國對拜登政府南海政策的觀望,以及難以預料中美未來在南海是鬥是和,使之不敢貿然採取可能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的單邊侵權行動。
  • 吳士存:2022年南海局勢考驗升級
    如何破解當下的南海僵局?中國將如何在南海問題上提升實力、保持定力?2022年南海局勢將走向何方?吳士存給出了他的答案。吳士存:總的來說,在即將過去的2021年,南海形勢還是在延續總體穩定可控、局部動蕩不安的路徑演變,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特徵。第一個就是美國的南海政策趨於成型。
  • 形勢升級!6國17艘軍艦南海軍演,中俄聯手霸氣回擊,還幹了件事
    今天分享兩件事,一件與近日爆料的6國南海軍演有關,另一件與中國聯手演習有關。第一件事:南海出現雙航母聯動,六個國家企圖武力針對中國,中俄霸氣聯手回擊。有新聞媒體報導顯示,此次大規模演習出航了3艘航母,美國佔兩艘,英國派出了一艘,其他國家派出了驅逐艦等軍艦共計17艘,在南海地區浩浩蕩蕩。有一些專家分析,這是美國方面針對中國的動作,美軍正在試圖用更大規模的武力作秀對我國進行威脅和打壓,但解放軍表現十分淡定,在這六國聯合演習期間,我軍先後派遣了多家戰機到臺島西南部空域巡邏,後又派遣轟炸機在海上進行射靶演練,對美英主導的軍事行動予以沉默打擊。
  • 以「一帶一路」破解中印巴安全困局(上) BRI:Solutions for India-Pakistan Security[1]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將聚焦「發展」這個中印巴三國政府都面臨的迫切問題,擴大三國在發展問題上的共識與合作,這種嘗試顯然與以往各國特別是大國在處理對印對巴關係時過度強調軍事安全有著天然差異,對於中印巴三國而言,「一帶一路」倡議具備培育彼此好感與合作精神、弱化安全對立和化解互動困局的巨大潛質。
  • 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戰爭只隔一集《熊出沒》,最終如何收場?
    同年七月十二日,雖然中、美兩國的境內,似乎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的,和往常一樣。中國國內的央視一套甚至還在播出動畫片《熊出沒》。而平靜的湖面下,正潛藏著洶湧的暗流:美國所有艦隊的坐標在雷達圖上憑空消失;中國東風飛彈遙指太平洋,四位海軍上將坐鎮南海。戰爭一觸即發!
  • 日本研究所學術交流簡報(2021年第30期)日本研究所舉辦「日本與中日關係:形勢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他說,本次研討會在年末舉行,以「形勢回顧與展望」為題,具有鮮明的「收官」色彩,旨在通過階段性的學術總結、開放性的思想交流,來促進科研成果的生產與運用,推動日本研究的高質量、深層次、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之上,他強調了本次研討會的三個目標。第一,回顧梳理形勢,抓住關鍵問題。
  • PR下載PR2019破解版PRCC2019中文破解版Adobe Premiere Pro CC 2019破解版下載安裝破解教程
    /解壓到當前目錄】,點擊之後,安裝包就會解壓出來,就是解壓到我們當前的這個位置,詳細操作步驟,請看如下圖。7.10.帳號註銷以後,雲工具就可以點擊右上角X進行關閉了,接下來進行操作我提供給你的破解補丁,我會把Adobe2019所有軟體的破解補丁,都打包在一起,供你們下載,下載下來一樣的,是一個壓縮包,滑鼠右鍵解壓到當前文件夾,把破解補丁文件包解壓出來
  • 阿富汗情勢的背景、困局與展望
    這一裁決的作出背後固然很大可能是出於政治因素的考量,但其背後暗含的國際法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阿富汗情勢中至少同時面臨管轄權和逮捕令執行的法律困局,破局之路步履維艱。而如若阿富汗情勢最終能步入審判階段,對ICC而言將是意義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