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組建敢死隊夜戰能否部分抵消髡賊的火器優勢

2021-12-30 臨高啟明

效仿當年國軍大刀隊。夜襲髡賊。黑暗中可以大幅減低髡賊的火力優勢。

儘管髡賊有不燃燈。但也不能照亮太多的範圍。

 

 

 

車神FC    :  

 

 

 

 

ODST小兵    :  

 

 

 

行星光環    :  

可以。野戰情況下的偷營。不過要解決的問題不少。肯定沒有成建制的特種部隊,只能臨時開出賞格徵召敢死隊,即便經過篩選,把夜盲症的刷掉,剩下的,也只是沒組織,沒訓練,沒配合的散勇。而偷營這種高難度的任務,需要一個組織度高,訓練熟練,配合默契的隊伍。

既然是偷營,人數不能多,但又不能太少。

這些人,要先集中起來進行集訓,熟悉夜戰模式,加強紀律,訓練夜戰情況下的特殊技能,比如,口令,敵我識別,班組配合,熟悉武器的使用,熟悉對方重點攻擊目標。訓練中排除不堅定分子,畢竟是九死一生的任務。

 阿均哥哥: 鴉片戰爭時期清軍就專門組織過特種夜襲。虎衣兵。結果很慘,一頭就扎進了人家的包圍圈。無一生還

 

行星光環: 回復阿均哥哥 :八成就是臨時開出賞格招募的敢死隊罷了。沒嚴格訓練。不叫特種兵,只是以很小的概率去碰運氣罷了。偷營是難度很高的作戰行動,不是一堆只是為了錢而賣命的散勇能執行的。敵人也不是傻瓜。不會傻了吧唧毫無防範。人家也是打了多少年仗的。

 

HM-17: 都能練出這種兵了還是大萌嗎PLA偽裝的吧

 

阿均哥哥: 回復行星光環 :不是這個問題我以前問過清粉的是一種兵種。很精銳的那種,單兵個人武力以及身體素質都是比較出眾的。跟普通臨時性的敢死隊不一樣。

 

行星光環: 回復阿均哥哥 :特種兵不僅僅個體武力,和身體素質的問題。而是紀律,組織性,和作戰技巧的問題。夜戰是很難的,你試過和幾個小夥伴在漆黑的夜裡,走在草原上嗎?僅僅幾個人,你就沒法協調了。何況最少上百人的軍隊?如何通信?如何命令,如何敵我識別,如何接近,用什麼隊形靠近

 

阿均哥哥: 回復行星光環 :是有歷史記載的那次夜襲。客觀上來看只能說明英軍的軍事組織度更高。客場作戰再清軍有內應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還能反殺清軍蓄謀已久的絕戶戰,只能說明英國對當時中國的確存在絕對實力上的碾壓

 

阿均哥哥: 回復行星光環 :那支部隊我記得是八十多個人。不足一百人。

 

行星光環: 回復阿均哥哥 :軍事訓練不是白費的。黃昏,尋找駐紮地,如何布防。都是多少次血戰的經驗啊。你不踩著前人的白骨經驗,僅僅憑敢拼死,是不行的。那樣和野牛有啥區別?野牛百萬年來,就那麼一招,拼死一頂。但人是會學習經驗的啊。放棄前人經驗,自己去當白骨,那麼只能當白骨了。

 

行星光環: 回復阿均哥哥 :以當年清軍的訓練水平和訓練方式,是不足以訓練出能執行特種任務的小隊的。連當時的英軍也不能。

 

阿均哥哥: 回復行星光環 :很可能就是近現代軍事的駐地警衛體系原因,暗哨明哨和營地緊急集合作戰。長津湖那次沒能全奸美軍很大可能性也許也是因為美軍有先進的成系統的營地駐防機制導致

 

276894122: 回復 行星光環 :至於清朝軍事歷史上我反正沒有看見過有人科普過夜襲成功的。倒是乾隆時期清朝國力最鼎盛時遠徵越南緬甸倒是有過記載。記載越南軍隊乘雨夜夜襲清軍並小有收穫的倒是不少。至於後來越南投降很大原因是被清朝體制國力的碾壓採取的妥協,而非真正意義上清軍軍事上的勝利屬於政治上

 

行星光環: 回復阿均哥哥?? :長津湖是美軍生生用艦載戰鬥機炸出來的。

 

276894122: 回復 行星光環 :我看那個說不是一直沒有完成分割嗎? 始終美軍都是抱團的沒因為被大兵團突襲而散開陣線。。。。。空襲支援在那個氣候上作用並不是太大

 

ODST小兵: 回復 276894122:美軍用裝甲車輛形成環形防禦,志願軍沒法分割,光一輛謝爾曼坦克上就有3-4挺機槍,美軍還把四聯裝防空機槍平射,火力特別猛

 

filo2001: 回復 阿均哥哥?? :那批穿虎皮好像是金川兵,好像打定海時候全折損了,不過英軍看過屍體後也說這群兵比之前的清軍健壯

 

276894122: 回復 ODST小兵 :坦克 比房子還大,比人還高。子彈打上去彈開了,大刀砍上去 大刀都彎了,我們一個連一百多口子,我們連身先士卒。。。。。。好可怕的戰場啊。突破不了

 

276894122: 回復 filo2001 :哪兒的兵不知道。反正就知道他們全被報銷了。

 

yanghui4000: 回復 filo2001 :藏軍士兵,給英軍帶來一點損失的。不過不確定是不是夜襲戰投入的

 

filo2001: 回復 阿均哥哥?? :應該是藏 軍,摸掉英軍哨兵,不過好像沿途縣誌裡對他們評價不高,和其他部隊有衝突,甚至有吃童子肉治病的記載

 

276894122: 回復 filo2001 :鴉片戰爭四川兵從接到命令第三天就開拔一路猛趕,還沒走到一半路戰爭結束了。這個藏軍還要再拉薩集結然後由駐藏八旗《當官的基本再理塘也就是西康那段》檢閱誓師按西藏風俗來一場宰牲口祈福再開拔(起碼一個星期後)走青海線。哪兒來的藏軍?

 

 

276894122: 回復 filo2001 :金川軍也夠嗆啊 好像就是現在網傳的康巴大吊器大活兒好,上可北京客串京城貴婦之友仁波切下可川藏路線慰勞女文青酥油疏通下水道那幫子?

 

alfzym: 回復 276894122 :長津湖主要是因為氣候原因。大雪和嚴寒極大地限制了志願軍的活動能力。看看美軍的回憶錄就知道,志願軍衝鋒時因為嚴寒和極深的雪,導致移動緩慢,被稱為移動的原木。但即使如此,美軍的回憶錄還是給予志願軍的戰術能力極高的評價。

 

 

 

 

 

 

   snowman193 :  

預設戰場,提前做好戰場建設,是可能的。也就是把利於宿營的地方都布置上汙染物等有毒有害物質,讓對方不得不找個你熟悉的,易攻難守的地方紮營。進攻前可以利用風向扔些死老鼠爛雞蛋到敵方前沿,或者大量青蛙整夜鳴叫滋擾對方。退卻方向設置陷阱路障,狹窄地域設伏。防火燻對方,煙霧也能掩護行動,森林火災有時也能讓敵人被迫耗費精力撲救。

 

 

行星光環: 不能有青蛙或者蟲鳴,也不能有鳥。否則,偷營的時候,等於給敵人報信。

 

snowman193: 回復 行星光環 :你不知道狼來了是怎麼回事嗎?虛虛實實也不懂?一般萬籟俱寂才是大戰在即

 

行星光環: 我覺得清軍唯一的方法是,通過白天的戰鬥,控制英軍的前進速度,促使英軍在黃昏的時候要宿營的時候,發現附近有個村民都逃跑的小村莊。有民房。誰不樂意住房子啊?住帳篷多難受啊。而提前在小村子裡,埋好火藥,等晚上,點燃炮捻,靜靜的等小村子上天。就可以反攻啦。

 

snowman193: 回復 行星光環 :嗯,方法很多,思路正確

 

abc0000011: 還不如索性召喚流星砸向敵宿營地。 劉秀

 

snowman193: 回復 abc0000011 :照你這樣,當初tg對日本,越共對美國就不用打了。再說了,之前作者也描寫了一次土匪消滅一個排的伏波軍的戰鬥,當然是先下了毒。

 

beretx: 回復 snowman193 :?有一個排麼?我咋記得就十幾個人

 

snowman193: 回復 beretx :我也不記得了,也許你是對的

 

愚蠢的註冊: 回復 beretx :二十來人的工作隊,一個排的付波軍守城,幾百土匪根本攻不進來。

 

abc0000011: 回復 snowman193 :越共如果沒中國的援助,別說對美國,就連對法國都不用打!是tg幫越共建立工業化國家的組織架構+足夠的糧食武器等。

 

 

c0000011: 回復 snowman193 :至於土匪,這是下毒+偷襲,再加上工作隊只有20來人,近代和封建國家的組織差別要到千人才能體現(近代出1千普通部隊,封建要用數萬人各將領無私的拿出自己貼身親兵才能湊1千,才是相當的精兵)。

 

snowman193: 回復 abc0000011 :在鄉民描述妖魔化敵人,拉幾萬暴民人海戰術怎麼不行啊?三元裡不就是?再學習下寧波赫水黨的遊擊戰

 

beretx: 回復 snowman193 :三元裡那是遇到人家的二線部隊,配的槍比較垃圾,遇到雨就熄火,活生生把一場一邊倒的屠殺變成了冷兵器戰爭,後面追到人家兵營被一恐嚇就慫了

 

beretx: 回復 愚蠢的註冊 :話說伏波軍的一個排有多少來著?我記得有六七十吧

 

snowman193: 回復 beretx :人海戰術,一窩蜂上不見得不成啊。排隊槍斃也有個方向問題

 

beretx: 回復 snowman193 :農民又不是軍隊,只要有一個排,幾次齊射就崩潰了,況且古代農村都沒多少人口,哪來的幾萬人,籌夠上千人都不錯了

 

snowman193: 回復 beretx :政府號召發動啊,太平天國是咋回事?一個村當然不行。就算正面抗不過,總有後勤補給之類的軟肋。還可以把水井填了或者下毒來加重對方後勤負擔

 

snowman193: 回復 beretx :天時地利人和,要都對己方有利才出戰,也就是要把握戰機

 

snowman193: 太平天國最後是打不過洋槍隊,但開始是勝過幾場的,你也不否認三元裡贏過一場,我也沒有說可以長期打贏

 

 

 

 

snowman193    :  

運用連續多點的襲擾和虛張聲勢加上假消息迫使敵人分兵,集中兵力圍攻小股落單敵軍,或者偷襲防守不嚴的後勤設施、運輸隊等目標,燒毀糧草輜重,逼敵退兵。再於敵人疲憊士氣低落情況下追擊或伏擊。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kfsnct: 這麼複雜的戰術至少需要準確的手錶懷表,各個小隊約定時間依次開工。最好是有無線電。沒這兩樣能玩這個的,你是想韓信重生還是演義版的諸葛破次元牆?

 

kfsnct: 八路軍有一句話叫「誰的官大,誰的表準」,說的就是發起你說的這些「多點襲擾」之前,各級指揮官要對表,兩個表時間不一樣的以上級為準。

 

snowman193: 回復 kfsnct :是的,不過在雙方都沒有足夠多的計時器的時候,有足夠的通訊員加先後順序也行。關鍵步驟時間把握精準些就行,沒必要完全同時發動,伏波軍現在連有線電話都沒裝備到部隊,民用的在百仞就有了。

 

snowman193: 回復 kfsnct :有些奔襲目標之間設置路障陷阱,小規模設伏或者狙擊追擊,拖慢援軍前進速度,捕捉或假扮各村求援的通信員也可以。

 

snowman193: 回復 kfsnct :統一規格的沙漏時計或者燃香時計我覺得古人還是有的

 

snowman193: 回復 kfsnct :要不然你以為古代打更是怎麼回事

 

 

無名聞天下    :  

夜盲症並不是什麼本質問題

夜盲症在於缺乏素A

而維生素A在動物肝臟裡不少

所以普通士兵普遍也忙,但精銳偶爾能吃上肉,尤其是價格不高的豬肝,不會太缺乏

  

無名聞天下: 但一方面精銳數量肯定不大,另一方面夜間軍事行動對指揮配合的要求要高不少,同時如果有合理的崗哨和斥候,效果也會差不少

 

一般能吃辣: 問題是大明不知道啊

 

無名聞天下: 回復一般能吃辣 :誰夜盲誰不夜盲,自己當然知道,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而已

 

一般能吃辣: 回復無名聞天下 :所以大明也解決不了夜盲的問題

 

lovebugzhang: 按中國人的烹飪習慣,煮熟了吃的也不會有作用。所以吃肉的效果會顯得更不靠譜。

 

無名聞天下: 回復 lovebugzhang :維生素a熱穩定性不錯,烹飪加熱不會破壞

 

lovebugzhang: 回復 無名聞天下 :噢,是我記錯了,還以為個個都像C一樣不耐熱。

 

 

愚蠢的註冊: 回復一般能吃辣 :大明能有幾萬平時隔三差五吃豬雜的士兵,早把野豬皮擋在關外了。

 

無名聞天下: 回復愚蠢的註冊 :實際上大明能吃上肉的並不少,但可惜當兵的能吃上的不是當官的就是軍官的家丁,這些人按說加起來也幾萬了,但腐敗和自保導致戰鬥力發揮不出

 

 

永恆之格裡高利    :  

 

聖天使高達380: 問題是大明沒人知道

 

abc0000011: 對於鄉村小地主(非稱霸一方的大地主豪強)也只是過年能吃上白米飯的 大明 ,多少人能吃得起一年動物肝臟?

 

 

 

魔鬼慈善家    :  

浮波軍對明軍最大的優勢並非武器裝備技術力量,而是組織度碾壓。打野戰,尤其考驗雙方的組織度水平。

您這可是忽悠明軍送人頭啊。

 

abc0000011: 組織度建立在嚴格訓練上,而嚴格訓練建立在有遠高於平民的食物標準上! 也就是說,組織度 這玩意本身就是在 武器裝備技術力量基礎上才有的。

 

moytirra    :  

 

 

 

 

 

QQ13734714    :  

古代野外,夜晚無燈。

哥們先不說猛禽,來點爬蟲都得殘不少。.

敢死隊有狗厲害麼?

 

 

 

 

 

 

609946011    :  

要不是怕明軍四散會帶來無數後續問題,還不知道是誰偷誰的營呢!

 

 

 

 

 

新新狗尾巴草    :  

樓主注意一下,歷史上的夜襲,基本上不管大小都能在史書上大書一筆的。可見夜襲的難度有多大

 

 

 

 

XCOM2000    :  

 

 

 

 

 

三體海人    :  

沒關係,大明官兵普遍配備美軍最新式全彩色夜視儀,綜合採用紅外拍攝、微光增強、都卜勒雷達掃描、超聲波聲吶掃描、計算機色彩還原、和尚念經道士做法牧師聖水開光等技術手段,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也能像陽光明媚的白天一樣看清環境,髡賊肯定落荒而逃慌不擇路丟盔棄甲……呃~~好像髡賊不穿盔甲!

酒道醇頤: 配什麼都沒用,看看我大清朝晚期的兵勇玉照可以推測我大萌的勇士們是個什麼狀況,有這些東西配發給他們,我保證他們拿了之後直接回家睡覺,過兩天當了

 

俺們內塊都是神    :  

 

要是有夜戰訓練水平,正面拿斑鳩銃照樣打得新招募的長矛隊國民軍滿地打滾。問題不是沒那水平嗎。

 

 

 

 

 

批發011    :  

 

 

 

 

 cjhui1331   :  

18世紀的歐洲王朝軍隊,一般不在夜間行軍,也不敢駐紮在林中

因為害怕逃兵……

hzcjh: 對,靠軍法隊才能維持的隊伍是很難分散指揮的。這也是國軍沒法學習八路堅持敵後抗戰的根本原因。

 

 

 

 

liutom701031    :  

黑燈瞎火的要明軍搞夜襲難道有點高,而狒狒們很可能帶了探照燈,這就比較難弄了。

 

一身肥肉無處消    :  

 

 

 

 

 

 高級西點    :  

從古至今,封建時代就沒有夜戰的先例。晚上作戰行軍必須舉火把。舉著火把就不算偷襲,算強攻。髠匪對著火把打活靶啊。

 

snowman193: 有些時候星光月光還是夠亮的

 

 

戰忽局精汙處    :  

 

 

 

 

zkdjmax    :  

鴉片戰爭時清軍也這麼想的,一鴉時英軍佔領鎮海和寧波,清軍籌備數月進行反擊,從總兵力3萬人中,組織精銳3千人,兵分兩路,在內應的接應下打開城門,與英軍浪戰一夜,已陣亡350人,取得擊斃寧波看門英軍1人的戰果

 

 

相關焦點

  • 大明王朝的嘆息——被「智子」鎖住的火器技術
    直到15世紀中葉,明軍的火器相對歐洲仍有一定優勢元至正十九年,朱元璋與張士誠在紹興開戰,首次動用了火筒、火箭;七年後,朱元璋圍攻平江(今蘇州),大、小"將軍筒"(早期火炮)與"襄陽炮"(投石機)並用,猛轟張士誠的城牆。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火箭、火銃、鐵炮、將軍筒一齊登場,開啟了東方水戰新畫風。
  • 明朝火器發展簡史:從繳獲的佛郎機到列裝部隊
    明朝初年:每百人的步兵中就有十名火銃手那麼,明軍的火器水平如何?客觀說,在中國火器發展史上,明代的確算是鼎盛時期,但明軍的火器絕不是明代私史,以及現在的網文中吹噓的那樣神乎其神。 明初的火銃由前膛、藥室和尾銎三個部分組成,通常分為:單兵使用的手銃、戰船和關隘守備用的碗口銃、盞口銃及多管銃等。
  • 擁有火器還打不贏野戰,明軍照後金八旗到底差哪
    被抨擊甚多的杜松率領一萬輕兵渡過渾河之後,在吉林崖下面對多達七萬(戰兵3.5萬左右),且佔盡地理優勢的後金軍圍攻,從黃昏戰至次日雞鳴才告覆滅。而杜松留下紮營的2萬兵力當中,輔兵也佔很大一部分。我們可以估測,薩爾滸之戰明軍十萬當中,戰兵數量只與後金相當,又分兵遂被各個擊破。
  • 火器先進的明軍,為何會被八旗痛打?這幾個奇葩事就是最好回答
    明朝軍事的一大耀眼亮點,正是強大的火器裝備。自明太祖朱元璋揚鞭北伐起,擁有火銃火箭的明軍,就以兇悍火力橫掃四方。
  • 神機營,全部使用火器的新兵種,首次參戰便大獲全勝
    只要善於將火器與各個兵種以及其他兵器配合作戰,無疑能夠在野戰、防禦戰以及水戰中大派用場。 朱棣本人仍然非常重視火器,而火器也在其主政期間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其中特別值得大書特書的是「神機營」這一全部使用火器的新兵種的組建。 明朝是什麼時候組建專門使用火器的神機營的呢?
  • 明清兵學 | 明代火器技術推動軍隊編制體制調整
    隨著火藥、火器技術的迅速發展,明代的建軍思想也發生轉變,開始組建專門的火器部隊——神機營。
  • 神機營,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朱棣克敵的殺手鐧
    朱棣本人非常重視火器,而火器也在其主政期間獲得了飛速的發展,並組建了全部使用火器的「神機營」這一新兵種
  • 大明火器拾遺—被遺棄的輝煌
    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火器的發展到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明末的兵書如《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籌海圖編》、《軍器圖說》、《火龍神器陣法》等更是詳細地記錄了明軍裝備火器的製法、圖譜以及火器部隊的編制和戰法。
  • 明嘉靖年間劉天和對陝西明軍的改造
    再加上蒙古人入寇一般都是丁壯盡出,少則數百多則成千上萬,而明軍整個山西的駐軍也只有八九萬,而且還分散在各地大大小小的軍堡墩臺之中,多的不過數百人,少的只有十幾人,無法形成人數優勢。再加上當時陝西各地邊牆還沒有修築完成,有些地方甚至還沒有動工,完全無險可守,於是劉天和經過考慮之後最終確定了戰車制敵的方略。
  • 武裝家丁:明軍最後的武力保障
    作為當時將領的私人部隊,他們不僅要護衛主人的安全,更是在無形中成為了軍隊裡最有戰鬥的部分。在這個軍事實力極度羸弱的朝代,撐起了王朝武裝力量的半邊天。雞肋的王朝軍隊要理解明軍的戰鬥力低下之謎,我們還應該從對其有深刻影響的元朝說起。自忽必烈攻滅南宋以來,元朝軍隊就一直面臨一個苦不堪言的問題:兵力不足。一方面是蒙古世界徵服者心態下的星辰大海之夢,另一方面是草原內亞傳統制度在東亞腹地的水土不服。蒙古統治者雖然喜歡讓投靠他們的士大夫來負責斂財和部分行政管理,卻非常明白自己的武力源泉,一直在靠西北方輸入的武士集團維繫。
  • 明軍精銳神機營:世界首支合成化火器軍隊,規模曾達7.5萬人
    正是因為看到了火器部隊在戰爭中的巨大作用,而且從安南處得到了大量火器製造的人才,並可以在安南技術的基礎上改進明軍的現有火器。這使得明軍專用火器部隊的誕生具備了有使用價值、有物質基礎兩個條件,而隨著北邊不利軍情的傳來,又使得專用火器部隊的需求急劇提升。因為這些事情是連貫發生的,故而留下了「至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的記載。
  • 本來領先於世界的明朝火器技術卻遺憾的逐漸落後於時代
    此後,即使李朝取代了高麗王朝,火器的發展也沒有停滯下來,他們生產的銃炮與明朝的產品相似,並組建了使用火器的專業部隊以及創建了新的戰術。例如《李朝實錄》記載1434 年(明宣德九年,李朝世宗十六年)圍剿野人女真時,就使用了三人為一隊的戰術,即是一人手持盾牌在前面,另外兩人手持火銃跟在後面輪番射擊。
  • 新刊推薦 從冷兵器到熱兵器:16世紀朝鮮戰場上的火器競逐
    早在明朝初期,軍隊的火器配備已初具規模。洪武時期,朝廷規定:「凡軍一百戶,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據此,明初軍隊火器配備比例已達百分之十。而到了成化年間,明軍步兵中使用火器的士兵,已佔到編制總數的三分之一。
  • 神機營:為何反而使明朝的火器技術長期滯後
    由於年代跨越了中世紀與近代,明朝無疑成為了東亞歷史上的首個火器帝國。然而,在統治者早早建立了專業火器部隊--神機營後,明朝的火器技術不僅沒有大的提升,反而在不長的時間內顯得愈發滯後。縱使有當代發燒友在故紙堆裡尋找金玉良言,也遮蓋不了明朝火器發展落後的慘狀。
  • 明朝火器真的不行嗎?紅夷大炮為何在明末大行其道
    這些原因導致了明朝的火器普遍朝著輕量化、面殺傷發展,輕量化是為了能夠便於攜帶,面殺傷是為了能壓制往往數量眾多的敵人。這點在明代兵書《武備志》中也能看到端倪,其中記載了大量面殺傷的火器,並往往被作者高度評價。而在重型火器方面,明軍雖然不是毫無發展,但是也往往是用在水戰上,並且以重型佛郎機炮為主,發熕較少。
  • ——大明火器(2)
    神機營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制式裝備火槍的部隊它的亮點就是裝備的火器了。    在明軍裝備的眾多火器中,個人覺得最有意思的應該是三眼銃了。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