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內戰的原因

2021-03-02 技術含量

點♣技術含量♣關注我們,每天閱讀有含量的內容

3月15日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內清真寺附近發生槍擊事件,可以說它是敘利亞戰爭的後續影響。敘利亞內戰造成400多萬難民,逃往歐洲,難民本身受苦受難,而進入歐洲國家後也引發了一些暴力犯罪。以紐西蘭這個白人恐怖分子就寫了「告天下書」並進行了復仇。造成了及其惡劣的後果,遭到了人類的譴責。

敘利亞八年的內戰,國家已滿目瘡痍,遍地廢墟,整個國家陷入危機之中。1、社會分裂,人民處在對立之中;2、人員大量死亡,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處在危險之中,沒了安全感;3、經濟發展退步,人民生活質量急劇下降;4、大量基礎設施被毀,即使戰爭結束恢復也需要很多年。

看幾組對比圖片:

敘利亞內亂,緣起於2011年3月,15名少年因在牆壁上圖畫反政府塗鴉,而遭到逮捕。

15名千少年遭到政府酷刑毒打,被拔去指甲,兩名少年被肢解。其中9位少年的母親,還遭到政府軍的輪姦和恐嚇。

事件一曝光,迅速引爆敘利亞,全國展開遊行和抗議,呼籲嚴懲腐敗,要求民主!

面對全國上下的抗議活動,總統巴沙爾卻下令出動坦克大炮,武力鎮壓。甚至公然突破紅線,動用生化武器,一次就殺死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2000多名平民!舉世譁然!

美國要求巴沙爾立即下臺。中東24國,土耳其,阿聯,卡達,埃及,約旦等等……全部與敘利亞斷交。阿盟立即驅逐敘利亞!

戰爭到最後,傷痛是兒童。

2012年,一位敘利亞中學生,因為拒絕參加政府組織的支持巴沙爾的遊行活動,而被政府軍當著全校師生的面,開槍射殺!

此舉再次引爆敘利亞全國性大規模抗議遊行!20000敘利亞民眾為該少年送葬,並高呼烈士……戰火隨即點燃……


作為「阿拉伯之春」至今最為血腥的一幕,敘利亞危機根源於阿薩德家族和復興社會黨40多年集權統治的腐敗、殘暴和無能。現總統巴沙爾繼任後一度想改革惡症,但因觸動既得利益而廢止,最終爆發內亂並升級為內戰。

敘利亞內亂爆發後,歐巴馬時期的美國主要做了以下事情: 一、在名義上對敘利亞人民的抗爭表示支持 敘利亞爆發內亂,特別是巴沙爾政府動用軍隊以飛機和坦克等重型武器血腥屠殺和平集結的民眾之後,美國同國際社會大多數國家一樣表示了譴責。一直以來,美國始終在檯面上保持著與巴沙爾政府相針對的立場,以人道、自由、民主的道德高度標示著自己的「政治正確」。

但美國所有行動也僅限於「標示」而已。很顯然,其對敘利亞以至於整個「阿拉伯之春」的真實態度是冷淡的,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僅是因為法國的積極推動才勉強參與。美駐利比亞大使遇襲身亡後,美國從政府到民眾對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印象更加惡化。

儘管敘利亞的戰略地位遠比利比亞重要得多,與阿以矛盾、伊(朗)核問題、反恐戰爭等利益要害息息相關,但美國卻一如既往地表現了其特有的孤立、傲慢和短視,莫說對敘利亞抗爭的民眾進行實際的經濟或軍事支持,就那怕是援助一美元都會心疼不止。

俄羅斯、伊朗等國家看到了敘利亞的重要戰略價值,更恐懼於「阿拉伯之春」對自身統治可能帶的連鎖反應甚至衝擊,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地對巴沙爾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不僅提供雄厚的資金、武器、彈藥、物資等援助,更直接派出或組織數萬人規模的僱傭軍團入敘作戰。2018年年底,俄羅斯聲稱「對is取得了絕對性勝利」。

但是,無論如何,這次大災難,後續影響還會長期內存在。值得各國反思、人類思考。

下面:扒一扒敘利亞與美國的恩怨始末

縱觀如今的敘利亞戰爭,已經不再只是敘利亞政府與反對派之間的抗爭了,或許從一開始就不是。想要真正解決敘利亞戰爭,就要從源頭來考慮問題。敘利亞戰爭原因是什麼,從多個方面來分析。同時也來揭秘美國為什麼打敘利亞。
敘利亞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地中海東岸,是處於阿拉伯世界「心臟地帶」的「核心」國家之一,是各大國逐鹿中東的目標。其周邊有不少國家也具有十分敏感的政治地位。因此,這次敘利亞爆發的衝突,也被看作中東衝突的核心。

在敘利亞內部,因為國內經濟、民生等方面的問題突出,使得敘利亞內戰爆發了。除了這一方面的原因,敘利亞戰爭更多的原因則是來自於外部矛盾。敘利亞戰爭的外部矛盾,主要是敘利亞和美國的關係,兩國的不睦由來已久。美國單方面認為,敘利亞意在破壞美國積極推動的中東和平進程。在眾多時間中,敘利亞一直站在美國的對立面,所以美國早就把敘利亞列入支持恐怖主義的黑名單。敘利亞爆發暴力衝突後,美國等西方國家更是加大了對敘政府施壓的力度,無視一些國家慫恿和支持敘反政府武裝製造的暴力事端,這些行為推動了敘利亞暴力衝突的升級。

另外,敘利亞作為阿拉伯國家聯盟中的一員,阿拉伯國家失去安全上的歸屬,凝聚力逐漸減弱。加上面臨內外挑戰,多數阿拉伯國家無力他顧。在許多地區重大問題上,阿盟內部經常因為各自利益分歧嚴重。特別是美國加強介入中東地區局勢以來,阿盟國家間的分化進一步加深。以上這些都是敘利亞戰爭的原因之一。

敘利亞與美國的恩怨始末:美國為什麼打敘利亞

敘利亞的戰事之所以會持續到現在還沒能解決,其中也有美國的原因,美國為什麼打敘利亞呢?

從軍事方面來分析,敘利亞是伊朗的唯一的朋友,反美情緒很高。要打伊朗,敘利亞和伊朗的關係就像中國和朝鮮的關係一樣,必須先拿下敘利亞。就好像要打中國,先打朝鮮一樣。如果不拿下敘利亞,一旦以色列對伊朗開戰,敘利亞對以色列的後院有很大的威脅。

從經濟方面來分析,中東掌握了世界的石油資源。不只是敘利亞,整個中東地區伊拉克、阿富汗等等都一個一個的被美國掌握了,拆掉敘利亞實際上也是美國掌握中東資源的重要的一個過程。就現在看看美國綁架了中國經濟,因為美元。所以大家以後都不認美元了,但是大家都認石油,誰也不能沒有石油,掌握中東就是掌握世界經濟,誰要石油誰就要被美國綁架。

因為外部矛盾以及阿拉伯國家內部的衝突,使得敘利亞戰爭愈演愈烈。而美國之所以要打敘利亞主要是從軍事以及經濟等方面來考慮的。美國作為第一強國,凡是損害其利益的國家,它會採用各種方式來幹涉該國內的政治,像敘利亞這樣的國家只能承受。

自敘利亞反對派在國內發動大規模遊行抗議活動以來,美國的立場一變再變:從要求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加快改革步伐,到要求其下臺並對敘實施包括石油、金融在內的多項制裁,再到力圖迫使敘政權更迭。

從1946年哈菲茲·阿薩德建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開始,到2012年2月6日美方宣布再次關閉美國駐敘利亞大使館至,其間66年中,美敘兩國曾3次斷交,又3次復交。在這長達半個多世紀裡,敘利亞政府是怎樣逐步成為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的呢? 美國與敘利亞究竟有何過不去的 「過節」呢?

1946年,敘利亞和美國建立外交關係。

敘利亞現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之父、前總統哈菲茲·阿薩德曾被稱為大馬士革的 「斯芬克斯」,其經歷的確不凡:一個出生貧苦農民家庭的孩子把自己的家姓由「瓦赫什」(阿拉伯語意為「野獸」)改為「阿薩德」(「獅子」),而且破天荒地於1970年登上了敘利亞總統的寶座。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阿薩德屬伊斯蘭教什葉派中的阿拉維派,該派信徒只佔全國人口13%,但他卻統治了這個遜尼派穆斯林佔絕大多數的國家長達30年,把敘利亞從一個弱小的國家變成一個穩定和充滿自信的地區強國。在這個幾十年來不斷發生軍事政變和反政變的國家裡,阿薩德建立了一個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權。

老阿薩德制定的敘利亞對外戰略如其本人一樣高深莫測,令人很難讀懂。冷戰時期,敘利亞奉行親蘇政策,是蘇聯在中東的堅定盟友。與埃及最終轉向美國不同,敘利亞一直未脫離蘇聯陣營,這與美國結下了一個不小的怨結。敘美關係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有時候會頻繁來往,有時候卻冷若冰霜。

1967年「六·五」戰爭爆發的第二天,敘宣布同美斷交。

第三次中東戰爭——六·五戰爭。1967年6月5日早晨7時45分,以色列出動了幾乎全部空軍,對埃及、敘利亞和伊拉克的一切機場進行了閃電式的襲擊。空襲半小時後,以色列地面部隊也發動了進攻,阿拉伯國家也可是抵抗。至十日戰爭結束,阿拉伯國家失敗。這就是第三次中東戰爭,也稱「六·五戰爭」或「六天戰爭」。

在維持敘利亞與蘇聯的盟友關係的同時,阿薩德有時在採取行動時並沒有同蘇聯協調一致,而是直接與美國打交道。阿薩德雖然把美國稱為敘利亞的頭號敵人,但他從未關閉同美國保持雙邊關係的大門。

1974年6月兩國復交。

1986年10月,在英國指責敘參與恐怖活動並與其斷交後,美國隨即宣布同敘斷交。

1987年兩國關係恢復正常。

敘利亞是以色列和伊拉克的鄰國,在阿拉伯世界及中東和平進程中具有不容忽視的影響。伊拉克1990年入侵科威特後,當時美國國務卿貝克與阿薩德在大馬士革舉行了會談,商討科威特的問題。阿薩德審時度勢,決定加入老布希政府組建的反對伊拉克聯盟。

說到敘利亞戰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據悉,敘利亞內亂,緣起於2011年3月,15名少年因在牆壁上圖畫反政府塗鴉,而遭到逮捕。對於敘利亞內戰,受到牽連最為慘烈的就是敘利亞人民,無論是婦女孩子還是老人年輕人都被慘殺。

敘美兩國在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問題上和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保持過夥伴關係,美國高層領導人曾多次訪敘,兩國總統也曾舉行過單獨會談。

2000年6月10日,在位30年之久的阿薩德總統因心臟病突發去世。阿薩德的次子巴沙爾子承父業,掌管敘利亞大權。巴沙爾將敘利亞的外交重心放在調整與美國和歐洲國家的關係方面。他出訪法國、德國、英國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並同這些國家領導人建立了私人關係。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巴沙爾致電時任美國總統布希表示慰問,後來敘利亞還在反恐方面與美國積極合作,並向美國提供了一些恐怖組織的情報。儘管如此,美國以敘支持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及為軍火和人員進出伊拉克提供便利為由,仍把敘利亞列為支持恐怖主義的6個國家黑名單之中,致使兩國關係再度趨於緊張。

2007年10月27日,反戰示威者在美國的11個城市同時舉行遊行活動,抗議美國對伊拉克的戰爭。

在布希宣布將發動全球反恐戰爭後,敘利亞堅決反對美國以反恐為由對伊拉克發動戰爭。2003年3月1日,在埃及召開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巴沙爾呼籲阿拉伯國家不要在可能發生的伊拉克戰爭中向美國提供任何幫助和便利。這使美國極為惱火。

伊拉克戰爭爆發後,敘公開支持伊拉克的立場引起美國的強烈不滿。美國方面一再指責敘支持伊拉克和藏匿伊領導人。2003年4月,美國總統布希要求敘領導人「盡全力」封鎖邊界,防止薩達姆的追隨者逃跑,並向美移交已在敘境內的被通緝的伊拉克人。同時,美國又指責敘擁有化學武器。敘利亞對美國的專橫態度表示強烈不滿,兩國間的對立情緒進一步加深。


同年3月20日,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敘美關係驟然緊張,美國對敘利亞的責難不斷升級。美國給敘利亞列出了「四大罪狀」:向伊拉克提供軍事援助,允許戰鬥人員進入伊拉克;涉嫌收容逃亡的伊拉克政府高級官員;有意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支持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恐怖組織。當時,國際社會紛紛猜測,美國攻佔伊拉克後,將鎖定敘利亞作為下一個打擊目標。

2003年12月12日,美國前總統布希籤署了對敘利亞實施經濟和外交制裁的《敘利亞責任及黎巴嫩主權法案》,禁止美國向敘利亞出口軍用產品以及除食品和藥品以外的民用產品。

2004年5月,美開始實施對敘經濟和外交制裁法案。

2005年2月,黎巴嫩前總理哈裡裡遇害,美推動安理會通過一系列決議,要求敘全面配合哈案國際獨立調查委員會的調查,敘美關係緊張。美迄今仍將敘列入支持恐怖主義活動國家的黑名單。

2006年7月,以色列藉口真主黨綁架兩名以軍士兵大舉進攻黎巴嫩南部,打擊受敘利亞支持的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與美國關係進一步惡化。

2008年10月,美軍直升機越境襲擊敘東北部口岸,敘對此表示強烈抗議。鑑於敘利亞國內強烈的反美情緒,美30日臨時關閉美駐敘利亞大使館和設在當地的一所美國學校。歐巴馬上臺執政後,美敘兩國政府間的互動逐漸增多,兩國關係從緊張走向緩和。雙方在黎巴嫩問題和伊拉克問題上達成一些諒解。敘利亞還在美國從伊拉克撤軍問題上採取了合作態度。

但美國還要求敘利亞遠離伊朗,停止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和巴勒斯坦哈馬斯等激進組織。然而,敘利亞在戈蘭高地問題沒有取得重要進展的情況下,不會輕易放棄手中的真主黨、哈馬斯和伊朗這些「王牌」來換取同美國改善關係,美國的要求觸及了底線,因此遭到敘利亞拒絕。

2009年6月24日美國白宮和國務院宣布,美國已決定恢復派遣駐敘利亞大使。
美國決定恢復派駐敘利亞大使,當屬歐巴馬出任美國總統後,決定採取與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世界增進對話、緩和緊張關係方針的一項產物。按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所說,美國決定重新向敘利亞派遣大使意在履行歐巴馬總統關於增進美國與阿拉伯國家接觸的承諾,表明歐巴馬政府希望敘利亞政府能夠為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2009年7月,美決定解除對敘利亞的部分制裁措施,包括對民用航空、通訊設備和技術、信息設備及軟硬體等方面的禁運。

新聞分析:美國向敘利亞示好為哪般

美國白宮和國務院2009年7月同時宣布,美國已決定恢復派遣駐敘利亞大使。這是自2005年2月黎巴嫩前總理哈裡裡遇刺身亡,美國強烈暗示敘利亞插手此案並召回駐敘大使從而引發美敘關係危機4年之後,美敘關係史上出現的一項值得關注的變化。

美國決定恢復派駐敘利亞大使,當屬歐巴馬出任美國總統後,決定採取與阿拉伯國家及伊斯蘭世界增進對話、緩和緊張關係方針的一項產物。按白宮發言人吉布斯所說,美國決定重新向敘利亞派遣大使意在履行歐巴馬總統關於增進美國與阿拉伯國家接觸的承諾,表明歐巴馬政府希望敘利亞政府能夠為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

人們注意到,在白宮宣布此項決定之前,歐巴馬政府已然為推動中東和平進程和落實接觸政策進行過種種預熱和鋪墊:本月初,歐巴馬訪問沙烏地阿拉伯和埃及,開啟了他1月份上任以來的首次中東之行;5月中下旬,歐巴馬在白宮先後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在此前後,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國防部長蓋茨以及歐巴馬的中東問題特使米切爾更是頻頻穿梭於中東地區。

美敘交惡多年。除了上世紀冷戰的陰影外,影響兩國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前美國總統布希執政期間,以反恐為由發動伊拉克戰爭,同時將與伊拉克相鄰的敘利亞定為「支持恐怖主義國家」,並以此為由對其實施經濟制裁,包括禁止向敘利亞出口除食品和藥品以外的任何產品、禁止美國企業在敘利亞投資、對敘利亞駐美國和聯合國外交官的行動進行限制、禁止敘利亞飛機進入美國領空、減少與敘利亞的外交接觸以及凍結敘在美資產等。

2010年5月,美國宣布,美目前對敘利亞採取的制裁措施將延長一年。

2011年11月12日晚,敘利亞民眾在首都大馬士革街頭舉行遊行示威,抗議阿盟中止敘利亞阿盟成員國資格的決定。 

2011年3月初,「臉譜(facebook)」網站出現題為「2011年反對巴沙爾 阿薩德的敘利亞革命」的一篇帖文,呼籲敘利亞人3月15日舉行反政府遊行抗議活動。這一天數十名敘利亞人在大馬士革市中心哈米迪亞市場舉行遊行抗議活動,揭開反政府活動「序幕」。

說到敘利亞戰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吧,據悉,敘利亞內亂,緣起於2011年3月,15名少年因在牆壁上圖畫反政府塗鴉,而遭到逮捕。對於敘利亞內戰,受到牽連最為慘烈的就是敘利亞人民,無論是婦女孩子還是老人年輕人都被慘殺。那麼敘利亞戰爭的真正起因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敘利亞內戰?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揭秘敘利亞戰爭爆發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扒一扒敘利亞與美國的恩怨始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3月16日,上百名敘利亞人在大馬士革敘利亞內政部大樓前舉行示威遊行,呼籲政府釋放政治犯和擴大民主。

3月18日,德拉省的一些部落首領組織了德拉市有上千人參加的遊行示威,大部分示威者是農民。示威者呼籲政府加快改革,取消緊急狀態。遊行隊伍與與維持秩序的安全部隊人員發生衝突,造成4人死亡。自此,德拉市成為這場動蕩風波初期的中心。

4月25日敘利亞軍隊進入德拉市後,敘軍動用2個師的兵力輾轉各個動亂城鎮。時至今日,霍姆斯省、哈馬省、伊德利卜省和大馬士革農村省等4個省份仍然不斷爆發較大規模抗議活動,特別是敘利亞第三大城市霍姆斯市的局勢持續惡化。霍姆斯市居民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體,兼有阿拉維派(什葉派的分支)穆斯林居民和信奉基督教的居民。儘管敘軍進出霍姆斯市多次,但霍姆斯市仍然成為敘利亞當前的一個新的動亂中心。

敘利亞報導稱,霍姆斯市一些伊斯蘭激進分子打出「基督徒返回貝魯特,阿拉維派穆斯林走進棺材」的口號。在一些市區居住的少量阿拉維派穆斯林家庭不得不做出搬遷的決定。否則,他們將面臨全家被殺害的危險。在霍姆斯市,發生了多起某一教派劫持另一教派的人員並互相殘殺的事件。一些阿拉伯媒體驚呼,霍姆斯市似乎已滑向教派戰爭的邊緣。在霍姆斯市已經出現教派民兵,不斷挑起暴力事件。

9·11事件後,美國把恐怖主義列為國家安全面臨的首要威脅,發動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推翻了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隨後布希總統開始推行所謂「大中東民主改造計劃」,但遭到阿拉伯國家的普遍抵制,並引起中東地區穆斯林強烈反美情緒,使美國在中東陷入了冷戰後最嚴重的戰略困境。

然而,一年前,一位突尼西亞小販的自焚竟撼動了該國執政數十年的總統之位。隨著本·阿里的逃亡,反政府抗議活動席捲整個阿拉伯世界。這一次,美國認為自己遇到了千載難逢的機會,很快選擇站在抗議者一邊,著力推動埃及、利比亞、葉門和敘利亞的政權更迭。從目前的實際效果看,美國的立場有助於扭轉布希執政期間美國在中東地區所面臨的戰略困境。

敘利亞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活動以來,美國的立場發生了多次變化:從要求總統巴沙爾加快改革步伐,到要求巴沙爾下臺並對敘實施包括石油和金融在內的多項制裁,再到試圖強制推行敘利亞政權更迭。美國的戰略意圖相當明顯,它要趁機剪掉伊朗的「羽翼」,使俄羅斯失去其中東的唯一戰略依託,為「蕩平」中東地區做準備。

2012年2月6日,美國關閉駐敘利亞大使館。 

最後,筆者希望看到的,這樣的畫面:

按指紋關注【技術含量】 微信號:shuojishu

+

長按關注

相關焦點

  • 地緣政治:敘利亞內戰的根本原因何在?
    敘利亞的內戰,也引發了廣泛的國際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沙特等中東地區大國紛紛介入,全球四大勢力中,除了中國牽涉稍淺,美、歐、俄三家也都或主動、或被動的捲入其中。 那麼,敘利亞內戰緣何而起? 在很多人的認識裡,敘利亞內戰是由「阿拉伯之春」運動牽連而起。
  • 敘利亞內戰愈演愈烈!中東持續動蕩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近段時間,敘利亞內戰愈演愈烈!
  • 敘利亞內戰
    [7]  此外,1976年敘大舉介入黎巴嫩內戰,支援幾乎被遜尼派軍隊打敗的黎巴嫩基督徒。隨後,在以遜尼派為主的敘利亞穆斯林兄弟會煽動下,敘利亞爆發長達六年之久的內戰。 [8]  1980年7月7日,阿薩德政府發布第49號法案,將加入穆兄會定為死罪。1982年,哈菲茲·阿薩德一舉將穆斯林兄弟會打入地下,並造成上萬名民眾罹難,部分城區和眾多清真寺被夷為平地。
  • 敘利亞內戰有多可怕
    但並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一樣幸運,在敘利亞,那裡的人們常年飽受戰亂來來的困擾,戰爭讓他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很多人覺得小編在誇大事實,但事實確實如此,據統計,敘利亞內戰帶來的傷亡慘重,目前死亡人數已經超過47萬,並且超過190萬人受傷,這個數字讓人瞠目結舌。
  • 黎巴嫩內戰的原因
    網際網路科技苑發布時間:01-2718:48黎巴嫩內戰的原因這項調查的主題是確定黎巴嫩內戰的主要原因,為什麼戰鬥持續了20年的大部分時間,以及它最終如何結束。利用戰爭時期編寫的書籍和審查受戰爭影響的個人的第一手資料,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說明歷史如何以及為何如何展開它的方式。十五年(1975年至1990年),黎巴嫩捲入了一場惡性內戰,最終導致了事實上敘利亞軍事控制了中東小國,並造成數千人死亡 - 許多非戰鬥平民。
  • 敘利亞政府軍宣告勝利 七年內戰步入尾聲
    原因是他在報導敘利亞內戰新聞的時候,那種一聽就讓人難以忘懷的「魔性」語調:鳳凰威獅——哈桑阿巴斯——敘裡亞打麻士革——包刀~~~這是哈桑阿巴斯有意為之,目的就是讓更多人記住他,從而注意到他的家鄉——敘利亞內戰的情況,加強國際社會對敘利亞局勢的關注。作為敘利亞的戰地記者,每次報導都冒著生命危險。
  • 什麼原因導致敘利亞發生內戰?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敘利亞戰爭可以說是最近國際上最熱門的一個話題,美國對敘利亞反動派的支持,俄羅斯和敘利亞政府的聯合打擊都讓這場戰爭的形勢變得撲朔迷離
  • 戰火無情 敘利亞內戰5周年
    2011年3月敘利亞內戰爆發,經過5年的衝突,敘利亞經濟崩潰,社會分裂,25萬人喪生,1300萬人流離失所。另外,還有200多萬人生活在極端組織IS的控制區域。曾經號稱「人間花園」的大馬士革,如今已滿目瘡痍。持續5年的戰爭已經使得敘利亞經濟發展陷入癱瘓,經濟水平倒退至少30年。
  • 【揭秘】敘利亞內戰,為何變成了俄、土、敘混戰?
    而近幾年,敘利亞突然成為中東這個「火藥桶中」的「爆點」。開始是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及「伊斯蘭國」之間的衝突,後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俄羅斯、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勢力相繼參與其中,或明裡大打出手、或暗裡軍事援助,原本的敘利亞內戰也最終演變為大國博弈。
  • 十年敘利亞內戰,哪些國家參與,哪些軍事力量存在
    ,指從2011年年初持續至今的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組織、伊斯蘭國之間的衝突,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事件。2011年3月,學生塗鴉反政府內容被逮捕,由此引發騷亂,後來逐漸演變成武裝衝突,敘利亞進入內戰狀態,一直到現在都無法平靜下來。敘利亞戰爭已經走過10個年頭,並沒有平靜的趨勢,各方力量交織,錯綜複雜。
  • 兩張地圖告訴你為什麼敘利亞內戰沒完沒了
    敘利亞內戰中各方力量佔據著不同的地理位置,因地形上的相互牽制,導致結束衝突難度大大增加。
  • 敘利亞內戰摧毀了學校,讓孩子們無處上學,連參加考試都成了奢望
    如果論起來的話,敘利亞內戰內戰已經持續10年了,這實際上就是人間的悲劇,在這場內戰當中不僅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還破壞了許多東西,其中就包括敘利亞的教育體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宣稱:「在敘利亞經歷了將近十年的戰爭之後,一半以上的兒童繼續被剝奪教育,」據估計,有240萬兒童失學。「敘利亞內部三分之二的學校由於被摧毀,損壞或被用於軍事目的而不能再使用。」
  • 敘利亞內戰不止,美國深層次的目地是什麼
    近來,美國總統川普在敘利亞問題上的態度也非常耐人尋味,他一會兒表示美軍要撤出敘利亞,一會兒又聯合英法空襲敘利亞,這些反覆無常的行為到底要達到什麼樣的目地?敘利亞境內主要有四股力量,一方以敘利亞政府軍、俄羅斯、伊朗為主體的維護現存政權派;第二方是以美國、以色列、敘利亞反政府軍、庫德武裝為主體的「敘利亞之春」派;第三方是突然殺入深恐庫德武裝獨立的土耳其;第四方是伊斯蘭極端組織ISIS。還有沒有其它的境外勢力?還有很多。比如法國,北約組織、伊拉克都或多或少的有軍事組織在敘利亞行動。
  • 內戰後的敘利亞,一個分崩離析的平民之家
    本文為鏡相欄目獨家首發非虛構作品,如需轉載,請至「湃客工坊」微信後臺聯繫文 | 姚璐編輯 | 劉成碩自20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爆發以來,反對派、ISIS(伊斯蘭國)等組織與巴沙爾·阿薩德政府展開了持續數年的武裝衝突
  • 北敘利亞革命戰紀1:敘利亞內戰簡史(上)
    內戰前的敘利亞名義上處於復興黨政權的領導之下,實際上則是陷於阿薩德王朝的專制統治之中。敘利亞獨立以來,社會矛盾尖銳,內外危機深重。在這種情況下,敘利亞發生了多次政變和反政變,民族集團(National Bloc/الكتلة الوطنية‎‎,殖民地時期的舊精英)、保王黨、社會民族黨(Syrian Social Nationalist Party/الحزب السوري القومي الاجتماعي,大敘利亞主義者)、納賽爾主義者(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和親蘇聯的敘利亞共產黨等勢力你方唱罷我登臺,爭相為千裡江山折腰。
  • 經歷了八年內戰的敘利亞至今沒有和平!到底是因為什麼?
    敘利亞的動蕩局勢源自2011年開始的「阿拉伯之春」,2011年年初開始從反政府示威活動到武裝衝突,參與者從敘利亞政府與敘利亞反對派組織,後期又加入ISIS、蓋達組織、庫德武裝,美俄等大國派兵插手,史稱敘利亞內戰。敘利亞境內軍閥混戰已經八年了,目前之所以不能自拔的原因:不同政治派別、宗教勢力、社會團體矛盾重重。
  • 大馬士革在哭泣,敘利亞內戰走向何處的最終章
    大馬士革在哭泣敘利亞內戰走向何處的最終章作者:轅固小生最近隨著委內瑞拉局勢的轉圜,困擾美國家門口的馬杜羅政權即將宣告終結。拉美的爭端可以塵埃落定,但是世界的局勢仍然不容樂觀。 前一段時間,土耳其與敘利亞又發生了軍事衝突,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自從11年敘利亞爆發內戰以來,民生凋敝,社會動蕩,百姓流離失所。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在統治者的倒施逆行下,最終引爆了抗爭的烽火。大馬士革的總統巴沙爾•阿薩德作為家族的順位繼承者,早年在西方就學,回國之後因為形勢唆使,繼承父輩事業,成為敘利亞近現代建國以來最年輕的領導者。
  • 敘利亞內戰會引發百萬級的大規模戰爭嗎?如今俄羅斯能耗得起嗎?
    敘利亞不是一個大國,他的國土面積只有18萬平方公裡,總人口1600多萬。當然了,以前敘利亞人比現在要多得多,只不過經過了8年的內戰之後好多人跑到國外去了。由於人口少,國土面積小,敘利亞內戰哪怕實施全國總動員規模也有限,最多也就是上百萬人在這片土地上廝殺。其次,敘利亞內戰的特殊局勢,讓他也沒有辦法動員太多的人。
  • 敘利亞戰爭前世今生:以內戰開始,將以反侵略戰爭而結束
    自2011年開始,敘利亞如今的戰亂已經持續了近10年的時間。在不少媒體的報導中通常都將戰爭稱之為是敘利亞內戰。
  • 敘利亞:十年內戰,何以為家?
    過去的一年,全世界都在抵抗新冠病毒襲擊,敘利亞依然每周都有人在武裝衝突中死去。十年內戰,給這個中東國家帶來的災害是毀滅性的。敘利亞雖然遜尼派人口佔多數,卻是由什葉派掌權。是「什葉派新月」中一個非常脆弱的環節。因此,沙特很快就成為了敘利亞遜尼派反政府武裝的「贊助商」。而這一頭,由什葉派掌權的伊朗,在敘利亞內戰爆發以後,也對敘利亞阿薩德政府提供了大量的軍事資源和資金支持。因此,從根源上來說,這場戰爭是同一宗教,兩個教派之間的勢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