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392號:一戰奧匈帝國的軍隊(1)(1914年-1916年)-The Austro-Hungarian Forces in World War I(1)1914-16。原作者Peter Jung,繪圖Darko Paviovic。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A1:上尉,帝國和皇家第4「最高條頓騎士」步兵團,1914年夏
這支維也納團的這名上尉展現了大戰最初階段奧匈帝國軍官的生動形象,他系傳統的軍官腰帶,帽子上帶有野戰標識,靴子則帶馬刺。作為上尉他通常應該是位連長並可以騎馬。他裝備一把M07 Repetierpistole手槍和帶金色穗帶的M61式馬刀,腰帶則通常系在上衣下面。他胸前的略章則代表1898年銀禧勳章和1908年銀禧十字勳章。
A2:總參謀部上尉,1914年夏
總參謀部的軍官以他們獨特的帶金色帽徽和帽繩的法國式平頂軍帽作為自己身份的標誌。這名軍官身上其他的身份標識還包括了代表總參謀部的紅邊黑色絲綢領章。上尉是總參謀部最低級的軍官。他將軍官腰帶束在自己的腰帶外邊,武器則是一把7.65毫米口徑Steyr Kipplauf手槍。
A3:炮兵中尉
這名炮兵中尉的服裝最與眾不同之處是交叉在胸前的武裝帶和左肩斜背的金/黑色繩帶。他的武器是一把帶金色穗帶的M04式騎兵馬刀和一支M98 Rast & Gasser左輪手槍。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他的護腿也很有特色。
B1:下士,帝國和皇家第21「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一世」步兵團,1914年夏
這名下士展現了戰爭爆發時「日耳曼」團(他的部隊發源自奧地利施蒂利亞州的格拉茲)的奧匈帝國步兵的標準形象。他穿1908年版帶短綁腿的野戰制服,配備全套裝備,使用M95 Mannlicher步槍。他的帽子左側展示著作為野戰標誌的橡樹葉,這種現象只出現在戰爭的最初幾周。注意他左肩垂著的被稱為Schutzenauszeichnung的絨球系索,它代表著2級射手,而一個Distanzschatzung(判斷距離)熟練資格章則出現在他的右胸前。
B2:中士,帝國和皇家第53「Dankl將軍」步兵團
來自由「匈牙利統治區」的軍人組成的普通陸軍部隊的這名中士穿帶高翻領的輕便夏季野戰服。他隸屬的這支克羅埃西亞人團發源自薩格勒布地區。由於克羅埃西亞隸屬於奧匈帝國這一二元君主政體國家中的匈牙利一方,所以克羅埃西亞部隊的穿著除了他們與眾不同的褲子外和匈牙利人團沒有不同。他的武器是M95 Mannlicher步槍,左肩上的系索則是1級射手的標誌。
B3:上士,帝國和皇家第4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步兵團
這個團來自莫斯塔爾(Mostar)地區。他的這名上士戴的土耳其式氈帽是波赫團的獨一無二標誌,並很快成為勇敢與忠誠的象徵。氈帽的顏色從紅色到與野戰制服搭配的灰色顏色不等。他裝備一把M07手槍,馬刀的握把上則是與他的軍銜一致的黑黃兩色毛料握把帶。
B4:鼓手,帝國和皇家第91「瓦爾德施塔特男爵」步兵團
來自德裡亞斯特的這個團的這名鼓手裝備M53/62式工兵軍刀,左肩的紅色毛料系索是神射手的標誌。當時的戰鼓通常由磨光的鋁材製造,但在野戰時被匆匆塗成灰色以便降低可見度。1914年9月末,野戰部隊鼓手這一職位被取消,原來的鼓手被作為普通步兵繼續服役。
C1:下士,帝國和皇家第10「列支敦斯登大公」龍騎兵團
龍騎兵以他們衣服貼邊和紐扣的特殊顏色為特徵。作為下士他裝備一把M07手槍和一把M04馬刀。他的與眾不同的龍騎兵頭盔在和平時期採用帶黃銅色飾物的亮黑色,戰時則被塗成與野戰服顏色相稱的灰色。
C2:槍騎兵,帝國和皇家第2「施瓦岑貝格親王」團
為了對抗寒冷的天氣這名騎兵穿上了帶黑色小羊皮領的被稱為Pelzufanka的上衣。他的czapka式槍騎兵軍帽用灰色亞麻布包裹住,帽頂的馬鬃纓子有時也會摘除掉。M95卡賓槍和M04騎兵馬刀是這名軍人的武器,馬刀的刀柄上還帶著一條紅色皮製浮世德帶(Faustriemen)。
C3:上士,帝國和皇家第13「德意志帝國王儲和普魯士王儲弗裡德裡希·威廉」輕騎兵團
這名長期服役已經40出頭的士官在阿提拉式軍服上裝飾著橢圓形的「橄欖葉式」紐扣和袖子上的著名的匈牙利式繩結(vitez-kotes)。他的褲子也採用典型的匈牙利式裁剪方式,並與黑色的czismen式皮靴搭配。上衣袖口上與匈牙利式繩結相迭加裝飾的是代表長期服役的黃色V字形標,左肩頭則是1898年銀禧獎章、1908年銀禧十字章和1912年-13年動員十字章的略章。這名老兵唯一的野戰裝備是裹著灰白色亞麻布的平頂圓筒帽。
C4:中士小號手,皇家匈牙利軍第4輕騎兵團
這名中士小號手在塞格德地區的一支新徵召的部隊中服役。他戴紅色騎兵無簷軍便帽,帽子上配戴的士兵用銅帽徽帶有匈牙利式的代表帝國/皇家的「1FJ」字樣。另外不可見的一點是,一種帶有團的番號的數字銅徽章也經常頂在帽子上。最後,小號手的喇叭穗帶的顏色也是匈牙利軍的傳統色——櫻桃紅色。
D1:奧地利國民軍,1914-15年秋/冬
這幅圖展現了奧地利帝國/皇家國防軍的士兵形象,他穿著1908年之前的藍色制服,這都要怪戰爭開始階段魚灰色野戰服的庫存短缺。被稱為paroIi的領章也從深藍灰色的大衣上移除掉了。他的裝備是M88/90 Mannlicher步槍(第一種採用無煙塵彈藥的步槍)和1908年以前的老式黑色皮製野戰用武裝帶以及腰間的巨大的彈藥包。
D2:總參謀部軍官,臨時冬裝,喀爾巴阡山脈,1914-15年冬
戰役中的這名總參謀部軍官為了對抗寒冷保持身體溫暖而穿了兩件軍大衣。大衣與眾不同的黑色絲織領章採用紅色滾邊,軍官用腰帶和系索也出現在圖中。
D3:行軍中的步兵,1914-15年冬
這名具有典型性的士兵形象取材自表現一支增援喀爾巴阡山前線的的行軍縱隊的照片。他將大衣領子翻捲起來,武器則是標準的Mannlicher M95步槍。
E1:下士,帝國皇家第4克拉根福地方步兵團,1915年春
帶著登山時用滑雪器材的這名奧地利後備軍下士,其所在部隊一直接受的是針對山地戰的特殊訓練,裝備也與之有關。他的類似「運動款」剪裁的制服1907年開始採用,它們首先是提洛爾國土保衛部隊使用的,之後被推廣到各後備山地部隊。帽子上的黑色公雞羽毛成為獨特一景,草綠色的領章上,在白色金屬的雪絨花徽章下面是軍人的軍銜徽記。他的特殊裝備包括了護目鏡、沉重的靴子、繩索、冰鎬以及M95 Mannlicher後備部隊用(Repetierstutzen)卡賓槍。
E2:帶滑雪裝備的提洛爾國土保衛部隊
在嚴苛的氣候下,這名山地兵穿上了具有阿爾卑斯運動服裝風格的大衣,其剪裁寬大鬆散,後背可延展的褶皺下保護著它的主人和主人所背的裝備。值得注意的是他的雪橇的形狀很特別,另外在使用時搭配一個或兩個雪橇杖使用都是可以的。
E3:步兵,凱恩藤志願步兵,1916年秋
凱恩藤的志願步兵多是年輕人,多半剛剛從中學畢業。他們1916年時的制服是帶高翻領的野戰灰色服裝,草綠色領章上展示著凱恩藤人志願步兵的徽章。這名士兵的武器是一支7毫米口徑的毛瑟M14式步兵用步槍(Infanteriegewehr),即著名的「墨西哥人」毛瑟槍。
E4:提洛爾人後備保護部隊,南提洛爾戰線,1915年秋-1916年春
這種正式的制服是1915年秋連同正規軍的裝備和武器一起得到的。在那之前這些志願兵們無法利用在提洛爾的倉庫中的任何物資,而相當數量的人只是穿著帶有顯示他們作為軍事人員身份的臂章的民用服裝。現在的草綠色領章上在軍銜標誌後面會附著提洛爾鷹徽或代表福爾貝格州的白色金屬徽章。但這些領章有時會被提洛爾人普遍蓄的大鬍子所掩蓋。圖中這名在多洛米蒂(Dolomites)服役的後備軍裝備了一支標準的M95 Mannlicher步槍。
F1:工兵,迪松佐(Isonzo)前線,1916年初
典型的因天氣原因而出現的在穿著方面的即興發揮出現在我們面前:這名士兵用標準的早期魚灰色野戰上衣搭配晚期的野戰灰色褲子,褲子褲腳掖進工兵用長筒靴裡;一件私家的毛衫領口外翻遮住外衣的領子以應對迪松佐山谷(索卡山谷)寒冷潮溼的冬季。呈現天然棕色的M15式腰帶上則附著M95式刺刀。
F2:奧地利憲兵,迪松佐(Isonzo)前線,1915年-16年
憲兵(Gendarmerie)是隸屬於帝國和皇家志願兵組織的,其動員基礎與野戰中的軍事警察是一樣的。這名憲兵穿軍大衣,用土黃色布料罩住的典型的憲兵用軟木頭盔帶著銅帽飾,但稍後標準的野戰帽將取代它。他的武器是配有刺刀的M90憲兵用步槍和M51式馬刀。最後,他的臂章上還寫著「Feldgendarm」字樣,也就是憲兵的意思。
F3:軍官,皇家匈牙利憲兵(騎兵裝),1915-16年冬
匈牙利憲兵戴著配有黃銅色帽徽和公雞羽毛的黑色帽子而不是奧地利人的那種帶纓子的頭盔。這名軍官穿野戰灰色布料製成的騎兵式Pelzrock外套和與之匹配的馬褲及匈牙利人的cismen式馬靴。他的裝備包括帶金色握把帶的M61式軍官馬刀和M07式手槍。
F4:一等兵,帝國皇家第23波德戈拉(戈裡齊亞)地方步兵團,1916年春
這個團與第37團一道,因在迪松佐前線的艱苦戰鬥(特別是在戈裡齊亞周邊的戰鬥)而獲得極高的聲譽。由於達爾馬提亞人平時說義大利語,所以在他們反戈一擊的時候,義大利人著實吃驚。針對白刃戰,一些臨時的武器都得到了使用,其中包括鐵鍬和匕首,而一些古董式的特殊工具也被重新使用,就像圖中軍人手持的帶錐尖的挖壕棒一樣。這名一等兵穿帶高翻領的野地灰色上衣和Kniehose式褲子以及被稱作Wadenstutzen的毛料筒襪。另外,他的主要武器是M95後備部隊用卡賓槍。
G1:排長,波蘭軍團,1915年末
這名軍官的軍銜等同於中尉。他早已穿上了帶有些許波蘭式剪裁風格的野地灰色奧匈帝國軍服,而他的帽子則是maciejowka式的。全套都來自奧匈帝國的裝備則包括了裝飾著被稱作portepee的銀色飾物的M61式軍官馬刀和M98 Rast和Gasser式左輪手槍。
G2:列兵,波蘭軍團,1915年中
這身制服今天保存在維也納的Heeresgeschichtliches博物館(軍事博物館)裡。這其中也包括了帶棕色皮脖帶和軍團的波蘭鷹帽徽的czapka式高筒軍帽。他們的野戰上衣和奧匈帝國軍人們的剪裁類似,但採用較淺的野地灰色布料,並在前襟、下擺和口袋蓋下緣裝飾櫻桃紅色滾邊,而領章也是同樣的櫻桃紅色。最後,這名軍人的武器是一把奧匈帝國的M04式騎兵馬刀。
G3:士兵,波蘭軍團步兵,1914年末
在一戰的早期階段,波蘭軍團接受了波蘭式剪裁的魚灰色服裝。大戰後期還可以看到波蘭軍團的士兵穿完全奧匈帝國式樣的制服。圖中最有特色的是波蘭式的rogatywka軍帽,它的方形帽頂令人想起歷史上的czapka式軍帽。這名士兵擁有制式裝備,武器則是標準的M95 Mannlicher步槍。
G4:軍團排長,烏克蘭軍團,1916年秋
烏克蘭志願兵們的穿著都是標準的奧匈帝國式的,他們最大的特徵是上衣上末端帶有黃色條紋的淺藍色領章以及領章上按橫線排列的代表軍銜的星星。另外,作為中尉,他還裝備了一把M98式左輪手槍。
H1:炮兵列兵,24釐米口徑車載迫擊炮第9連,安法塔(Anafarta),土耳其加裡波利,1915-16年冬
在奧匈帝國的炮兵分隊離開土耳其之前,他們穿著時髦的野地灰色制服,這些服裝採用當地可以找到的最好材料製作,而這是應對加裡波利半島上冬季氣候所必需的。這名炮兵的腰帶是騎兵版本的,上面還帶著兩個彈藥包。
H2:少校,150毫米口徑榴彈炮第36連,沙羅灣(土耳其士麥那),1916年春
最好的土黃色熱帶制服只配備給了在君士坦丁堡的部隊,它們由太陽帽和土黃色外衣組成,剪裁和那些灰色的制服類似。同樣的,他的裝備也是標準版本。注意他左胸前的略章包括Signum Laudis功勳獎章、1898年銀禧獎章和1908年銀禧十字章,德國鐵十字勳章別在扣子上,而右胸口袋上則釘著土耳其鐵新月獎章。
H3:中士,馮·馬墨山地榴彈炮師,1916年夏
這名中士的熱帶上衣的剪裁類似於1908年版魚灰色野戰上衣的夏季版的剪裁。他的太陽帽上佩戴著標準的士兵版暗色帽徽,並帶有代表帝國和皇家的「FJI」字樣。騎兵版腰帶上固定M95後備部隊用卡賓槍所配備的刺刀,刺刀刀穗則是士官用版本。在中士的右胸前他佩戴著銅鋅合金製作的火炮操作等級章,右胸前口袋上是土耳其鐵新月獎章,而衣襟上則展示著德國的鐵十字勳章綬帶。
H4:下士,第2土耳其汽車隊,土耳其迪亞巴克爾,1916年夏/秋
這名下士駕駛員穿的土黃色熱帶上衣仍然保留了將紐扣隱藏起來的設計,這是這種1916年早期開始採用的剪裁講究的制服的一大特色。他的野戰帽也是採用同樣的淺土黃色面料製作的標準版本,再加上土黃色褲子和綁腿、棕色皮腰帶以及帶黃黑色穗帶的刺刀共同組成了中士的這身行頭。他左胸前佩戴帶紅/白色綬帶的黃銅色勇敢獎章。圖H3和H4都展現的這種新的帶彩色豎條的領章取代了原來的領章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