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2021年1月5日報導,美國國會研究局於2021年1月5日發表了《低當量潛射核彈頭:專家討論概述》報告。報告認為,川普政府為「三叉戟」Ⅱ D5潛射彈道飛彈新開發了一種W76-2低當量核彈頭。美國現有W76-1核彈頭的爆炸當量約為10萬噸。據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官方人士稱,W76-2核彈頭的爆炸當量可能低於1萬噸。
軍事專家和核專家對美國2018年公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關於開發W76-2低當量核彈頭的論點產生了爭議。軍事專家和核專家討論了研製W76-2低當量核彈頭理由以及部署這種彈頭可能帶來的風險。部分專家認為,W76-2低當量核彈頭主要是為了加強對俄羅斯、伊朗和中國的威懾;但同時也有一些專家認為,W76-2低當量核彈頭將降低美國使用核武器的門檻,增加核戰爭的風險。
什麼是低當量核彈
從某種意義上講,飛彈的發明幾乎改變了戰爭的形式,而飛彈和核彈的結合是當今世界性大國的象徵。長久以來,以美國為首的有核國家,一直都在努力將核武器變得越來越「實用」。但礙於核武器毀滅性的爆炸威力與輻射殺傷,自美軍在廣島和長崎投放兩枚原子彈後,核彈再也沒在實戰中的得到應用。
核武器分為戰略核武器和戰術核武器。其中戰術核武器是用於支援部隊作戰,打擊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指揮所、飛彈陣地、機場、港口、交通樞紐等重要目標的核武器系統。戰術核武器系統一般是由威力較低的核彈和射(航)程較短的投擲發射系統及指揮控制系統組成的武器系統。根據戰術核武器爆炸威力的大小,通常把爆炸威力在100萬噸TNT當量以上的稱為特大型核武器,把爆炸威力在10萬~100萬噸TNT當量之間的稱為大型核武器,把爆炸威力在1萬~10萬噸TNT當量之間的稱為中型核武器,而把爆炸威力在1萬噸TNT當量以下的都稱為小型或小當量核武器。
美國在《2018年核態勢評估》報告中提出發展低當量核武器需求,並要求快速推進低當量核彈頭的研製工作。根據2020年2月美國國家核安全局(NNSA)報導的數據,W76-2核彈頭的爆炸當量從過去的10萬噸TNT,降低到了5-7千噸TNT,這種爆炸威力已經是常規爆炸物可以達到的,並且毀傷能力一點都不亞於核武器。
W76-2核彈頭——戰術核彈頭
W76-2核彈頭是一款低當量核彈頭,它在W76核彈頭的基礎上通過縮減威力實現的一型低當量核彈頭。W76-2核彈頭與以前的W76彈頭的不同已經被列為機密。但據了解,W76-2核彈頭是W76-1彈頭的一種衍生型號。W76-1核彈頭是美國國家核安全局為了延長現有W76彈頭的使用壽命而精心設計的,並於2019年向美國海軍交付了最後一批升級版彈頭。據最新的《儲備管理計劃》內容,美國將部分W76-1核彈頭改進成W76-2彈頭。據估計,W76-1的威力約為10萬噸TNT當量,而W76-2威力約為5000噸TNT當量。這一數字僅僅相當於上一代W76-1核彈頭當量的二十分之一,而美國1945年二戰末期在日本領土上扔下的兩顆原子彈爆炸當量都接近2萬噸。因此,W76-2核彈頭屬於徹頭徹尾的戰術核武器。
以非戰略核能力加強威懾
在美國《2018年核態勢評估》報告中指出,為了滿足新興戰略要求,美國將對核力量替代項目進行有選擇地補充,旨在增強美國核力量的靈活性和響應能力。美國將增強其針對性核威懾方案的靈活性和範圍。在維持可靠地區威懾方面,美國將拓展核方案的靈活性以將低當量選項納入其中。
而在現有核威懾體系之下,美軍已經無法對俄羅斯進行有效威懾,甚至俄羅斯在核武器領域走的還要比美國靠前。因此通過研發部署小型戰術核武器,在高精度載具的配合之下,可以直接支援陸海空三維戰場的作戰,填補常規武器和戰略級核武器中間打擊效果的空白。
▲ 美國海軍「三叉戟」D5彈道飛彈
將配備W76-2核彈頭
美國將在近期改裝少量現有潛射彈道飛彈彈頭以提供低當量選項,並在較長期尋求一種裝備核彈頭的現代化海基巡航飛彈。美國國家核安全局(NNSA)19年2月25日在其網站發布新聞公報稱,首枚W76-2低當量核彈頭已於當月22日在位於德克薩斯州阿馬裡洛的潘泰克斯工廠生產完成。據美國海軍協會的報導,2020年1月底美國「田納西」號彈道飛彈核潛艇於2019年末出發巡航時攜載了配裝1~2枚W76-2核彈頭的「三叉戟」飛彈。這標誌著美國國家核安全局(NNSA)正按照2018年版《核態勢審議》報告的相關要求快速推進低當量核彈頭的研製工作,並在短時間內達到項目關鍵裡程碑。
美軍列裝W76-2低當量核彈頭, 顯然是想讓自己的海軍成為一支靈活的戰術核打擊力量,並且降低了對對手發動核打擊的門檻。而且W76-2核彈頭的兼容性非常好,除了裝在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之外,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以及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都未來有可能成為W76-2低當量核彈頭的載具。
4. 防範不確定的未來
美國最高核政策及戰略優先事項在於,懾止敵人發動任何規模的核攻擊。但考慮到威脅的多樣性、當前及未來威脅環境的深刻不確定性,懾止核攻擊並非美國核武器的唯一用途。
軍事專家認為,W76-2低當量核彈頭從本質上上講仍是一種核威懾手段。俄羅斯認為其更多數量和種類的非戰略核系統在地區危機和較低水平衝突中享有對美優勢以及斬殺了伊朗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可能引發的伊朗飛彈報復,美國在用實際行動觸動俄伊的敏感神經,警告俄伊兩國不要輕舉妄動。
其次,俄羅斯、中國則先後推出了各自的高超聲速武器,包括俄「匕首」、「先鋒」以及DF-17等,而美國研發的X-51高超音速無人飛行器卻由於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原因被迫中止。可以說,W76-2低當量核彈是彌補美國在高超聲速武器方面的落後俄、中的一種手段。
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目的是為讀者提供多樣化視角,不代表本公眾號贊成其觀點
THE END
文字 | 轉載自「軍鷹資訊」公眾號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編輯 | 四月
審閱 | Q、黃洋
「軍事高科技在線」徵稿啦!!
詳情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