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眼鏡蛇」到「毒蛇」,貝爾AH-1Z武裝直升機研發史

2021-02-10 空軍之翼

原創不易 認可價值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以及來自空軍之翼

  自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69年4月從美國陸軍接手38架二手AH-1G單發武裝直升機以來,「眼鏡蛇」已經在陸戰隊服役了近50年。隨著時間的推移,AH-1已經發展出多種陸戰隊專用雙發改型,其中最新的AH-1Z「毒蛇」和UH-1Y「毒液」多用途直升機一道,成為貝爾H-1「休伊」直升機家族的最新成員。


最新的AH-1Z「毒蛇」和UH-1Y「毒液」多用途直升機一道,成為貝爾H-1「休伊」直升機家族的最新成員

  雙發「眼鏡蛇」的第一種型號是AH-1J「海眼鏡蛇」,專為艦載環境進行了優化。AH-1J原型機在1968年10月14日首飛,該機安裝兩臺1800軸馬力(1342千瓦)的普惠加拿大PT6T-3(T400-CP-400)Twin-Pac渦軸發動機,與陸戰隊UH-1N多用途直升機保持一致。此外該機還升級了航電、旋翼剎車和M197  20毫米三管機炮炮塔。陸戰隊訂購了69架AH-1J「海眼鏡蛇」,1970年9月首先裝備VMO-1觀測中隊。


首架AH-1J,發動機罩和雙排氣管與AH-1G明顯不同

  隨後出現AH-1T「海眼鏡蛇」升級了1970軸馬力(1469千瓦)的PT6T-6(T400-WV-402)發動機,並引入貝爾214A的變速箱和新旋翼系統,為此加長了前機身加長並重新設計了尾梁。

  諢名「探戈」(源自編號的T後綴)的AH-1T在1976年5月首飛,1978年12月首先交付HMA-269攻擊直升機中隊。第34架AH-1T開始裝備M65  TOW飛彈系統,早期出廠直升機最後也進行了升級。這種管式發射光學跟蹤線導BGM-71飛彈使「海眼鏡蛇」首次具備了精確攻擊坦克和其他地面目標的能力。


試飛中的AH-1T 1號原型機

  20世紀70年代後期為爭奪伊朗「眼鏡蛇」的後續訂單,貝爾以AH-1T的基礎推出了一種新型「眼鏡蛇」,換裝兩臺1690軸馬力(1260千瓦)的通用電氣T700-GE-401發動機,升級變速箱,可用功率比Twin-Pac增加了65%。1980年4月AH-1T+驗證機開始試飛,1983年11月16日,AH-1T+原型機在得州阿靈頓貝爾工廠首飛。


AH-1T+驗證機最終導致了AH-1W「超級眼鏡蛇」的出現

  雖然伊斯蘭革命讓伊朗訂單泡了湯,但AH-1T+獲得了陸戰隊的青睞,於1985年開始購買。該機在1986年3月27日開始交付,編號也改為AH-1W「超級眼鏡蛇」。除了動力系統的改進外,AH-1W還大幅升級了座艙,增加平顯,燈光兼容夜視鏡,並升級了通信設備。在航電方面。AH-1W具有新的GPS/慣導系統、AN/APR-39雷達信號探測設備、AN/APR-44雷達告警接收機、AN/ALQ-144紅外幹擾機和AN/ALE-39幹擾彈發射器。該機的武器有AGM-114「地獄火」反坦克飛彈、「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和AIM-122「手槍」反輻射飛彈。

  通過Taman/Kollsman  AN/ASQ-211夜間瞄準系統(NTS),AH-1W能在白天、夜晚和惡劣天氣下探測、跟蹤和攻擊目標。系統內置紅外前視和電視傳感器、雷射指示器和測距系統(LDRS),能自動跟蹤目標。

  1994年7月,第一架裝備夜間瞄準系統的AH-1W交付加州彭德頓營陸戰隊航空站。AH-1W在後來的升級中增加了AN/AAR-47飛彈告警系統(MWS)、AN/AVR-2雷射告警器和AN/ALE-47幹擾彈發射器。


陸戰隊部署在兩棲登陸艦上的AH-1W

  最近實施的夜間瞄準系統升級(NTSU)為AH-1W增加了第三代前視紅外傳感器、雷射指示器/測距儀、彩色電視攝像機和戰術視頻數據鏈(TVDL)。彈藥方面則增加了2.75英寸(70毫米)APKWS(先進精確殺傷武器系統)雷射制導火箭、20毫米無彈鏈供彈系統和頭盔顯示和跟蹤系統(HDTS)。

  陸戰隊在1986-1998年間接收了215架AH-1W,其中44架升級自早期的AH-1T。陸戰隊最新的航空計劃顯示「超級眼鏡蛇」將一直服役到2021年。

從「眼鏡蛇」到「毒蛇」

  貝爾在1984年首次提出四葉片旋翼「超級眼鏡蛇」構想,1989年1月24日,一架AH-1W裝上貝爾全複合材料680型無軸承/無鉸鏈旋翼開始試飛,證明了四葉片旋翼能大幅增加AH-1W的最大起飛重量和速度。


「4葉威士忌」驗證機

  1995年7月,美國海軍啟動H-1升級項目,旨在增加新型AH-1武裝直升機和UH-1通用直升機之間的通用性,改變目前UH-1N和AH-1W之間各自獨立的改進和航電升級現狀。1996年11月14日,貝爾獲得價值3.1億美元的AH-1W/4BW工程和製造開發(EMD)合同,隨後又在1997年1月2日獲得了價值1.34億美元的UH-1N/4BN的研發合同。

  1998年9月,編號改成AH-1Z和UH-1Y的兩種直升機通過了關鍵設計評審(CDR),貝爾隨後把3架AH-1W和兩架UH-1N改裝成五架試飛原型機。AH-1Z和UH-1Y隨後獲得「毒蛇」和「毒液」的綽號,兩種直升機使用相同的四葉複合材料主旋翼和尾槳,以及全新的2625軸馬力(1957千瓦)變速箱。


首架AH-1Z原型機59001

  UH-1Y安裝兩臺T700-GE-401C發動機,AH-1Z一開始保留了AH-1W的-401發動機。新旋翼雖可追溯到早期的680型,但在設計上卻更接近貝爾430直升機。與四葉片鉸接旋翼旋翼相比,新旋翼的部件數量減少了75%。為了便於艦載,旋翼可半自動摺疊並具有液壓旋翼剎車。旋翼結構在遭受23毫米機炮的持續直接射擊後還能繼續運轉。AH-1Z的變速箱功率與AH-1W增加了30%,最大巡航速度達到263公裡/小時,比AH-1W快了18.5公裡/小時。


AH-1Z的旋翼摺疊狀態,旁邊一架是UH-1Y,兩者共享旋翼和傳動系統

  輔助動力單元(APU)為AH-1Z提供發動機起動和地面操作所需的電力和氣動,大大提高該機在前線機場的操作能力。集成機械診斷/健康和使用監控系統(IMD/HUMS)能自行評估發動機、傳動系統和其他部件的健康和狀況,並記錄相關維護數據。

  AH-1W空重4899千克,最大起飛重量6690千克,AH-1Z「祖魯」(源自該機的Z後綴,AH-1W相應稱呼是「威士忌」)的相應數據分別是5579千克和8391千克。AH-1Z的有地效懸停有效載荷(HOGE)是2615千克,AH-1W是1808千克。AH-1Z的內油從AH-1W的946千克增加到1258千克,並在前後機身和兩側短翼內都安裝了耐墜毀自密封油箱。AH-1Z最大航程685公裡,續航時間3.5小時,AH-1W只有519公裡和2.8小時。AH-1Z短翼下的4個掛架還可掛載4個副油箱進一步增加航程,機載惰性氣體發生系統(OBIGGS)可防止油箱起火爆炸。


新旋翼雖可追溯到早期的680型,但在設計上卻更接近貝爾430直升機

  再製造的AH-1Z僅保留了AH-1W的前機身,與UH-1Y相同的機身結構和尾梁及起落架滑撬都是全新製造的。AH-1W的前機身在重建中經過結構加強實現了「零小時」壽命,整個AH-1Z的機身壽命為10000小時。

  「毒蛇」仍沿用傳統的液壓機械是操縱系統,包括穩定控制增強系統(SCAS)在內的四軸自動飛控系統(AFCS)具有航向、姿態、速度、高度、巡航和保持懸停以及復飛模式。

  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研製的綜合航電系統(IAS)提供夜視鏡(NVG)兼容的座艙顯示和控制、通信、導航、外掛、武器管理和中央任務計算子系統。雖然與UH-1Y的座艙布局不同,但兩者具有相同的8x6英寸(203x152mm)液晶多功能顯示器(MFD)、4.2×4.2英寸(107×107毫米)液晶雙功能顯示器(DFD)和數據輸入鍵盤。前後乘員站設計允許在任意座位上駕駛飛機或控制武器。除了布局之外,AH-1Z的座艙還具有UH-1Y不具備的短翼外掛物管理和控制系統以及AN/AAQ-30目標瞄準系統(TSS)。



AH-1Z的前後座艙

  AH-1Z原計劃安裝AH-1W夜間瞄準系統的先進改型,但在1998年7月,貝爾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份780萬美元的研製合同,為該機研製目標瞄準系統(TSS)。該系統具有低光照彩色電視攝像機、第三代前視紅外和雷射指示器/測距儀以及雷射光斑追蹤器(LST)。目標瞄準系統能在白天/夜晚/惡劣天氣下對目標進行獲取和瞄準,具有空空和空地模式。TTS可通過三個不同模式自動跟蹤三個移動目標,完全融入了AH-1Z的火控系統,為機炮在內的所有武器提供測距和光學瞄準數據。TTS系統的電光/紅外傳感器都置於L3技術/Wescam的MX-20紅外/電光轉塔內,可手動控制或用泰利斯TopOwl頭盔式瞄準器/顯示器(HMS/D)系統控制TTS的瞄準。


AN/AAQ-30「鷹眼」目標瞄準系統(TSS)是洛馬的產品

  2002年5月,貝爾啟動了為UH-1Y和AH-1Z傳感器和武器集成TopOwl頭盔的計劃。TopOwl的遮光鏡可顯示導航和武器符號以及電光/紅外圖像,具有40度視野,能讓「毒蛇」和「毒液」的飛行員進行目標獲取和瞄準以及引導武器。總距和周期變距操縱杆上的手不離杆(HOTAS)開關能讓乘員進行自動飛控調整、選擇和發射武器、拋掉外掛物、控制無線電和電子對抗裝置、使用頭盔顯示器瞄準等操作。


「TopOwl」頭盔顯示系統

  「毒蛇」的自衛裝備包括AN/APR-39B(V)2雷達告警接收機、AN/AAR-47(V)2飛彈告警系統和AN/ALE-47幹擾彈發射器,後者可手動或自動發射箔條/紅外幹擾彈,提供360度覆蓋。

  每側短翼下的兩個通用掛架可掛2.75英寸(70毫米)7管LAU-68火箭巢或19管LAU-61火箭巢、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或M299「地獄火」4聯飛彈發射器。AH-1Z最多可掛載16枚雷射制導的AGM-114飛彈,短翼翼尖的兩個滑軌還可掛載兩枚AIM-9飛彈。

  AH-1Z保留了AH-1W的炮塔系統和M197  20毫米機炮及750發炮彈,前後座都能控制機炮射擊,炮塔具有固定、隨動目標瞄準系統、隨動頭盔顯示器三種操作模式,機炮射速每分鐘1500發。


AH-1Z的外掛能力大大提高

試飛和生產

  貝爾在1999年4月開始改裝AH-1Z原型機,2000年9月6日,安裝全新四葉片旋翼的原型機在貝爾得州阿靈頓飛行研究中心進行了地面測試。這架「祖魯1號」原型機於12月8日在阿靈頓首次飛行,積累59.9試飛小時後,原型機在2001年4月來到馬裡蘭州帕塔克森特河海軍航空站繼續試飛。

  「祖魯1號」保留了AH-1W的航電,主要負責包線擴展、操縱品質和結構試飛。試飛由H-1升級綜合測試團隊在帕塔克森特河進行,試飛暴露出的問題及相關設計修改造成了一定延誤。2002年8月26日,第三架AH-1Z原型機「祖魯3號」在帕塔克森特河首飛,緊接其後的是10月4日首飛的「祖魯2號」。

  AH-1Z的試飛活動主要集中在馬裡蘭基地,也在其他幾個地點進行了測試,如加州中國湖海軍航空武器靶場和亞利桑那州美國陸軍尤馬靶場。


測試AIM-9X空空飛彈的AH-1Z

  2002年4月,該項目一度面臨取消,原因是成本上漲近49%,將超過其37億美元預算15%。經徹底審查後,美國國防部批准項目繼續進行。2005年5月,AH-1Z原型機登上「巴登」號兩棲攻擊艦開始上艦測試,研發試飛在2006年2月完成。

  2003年10月,貝爾德克薩斯州阿馬裡洛軍用飛機組裝和交付中心開始低速率把AH-1W重建為AH-1Z。2007年1月25日貝爾交付首架AH-1Z,比原計劃晚了兩年。美國海軍原計劃把180架AH-1W重建成AH-1Z,但由於重建省不了多少錢,所以決定大幅削減重建AH-1W的數量。

  2008年2月,貝爾直升機獲得20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開發製造新機所需的工裝,合同還包括AH-1Z升級-401C發動機的相關整合和認證工作。第一架全新製造的AH-1Z屬於第七批低速生產型。


準備重新製造為AH-1Z的AH-1W機身

  AH-1Z的三階段初始作戰測試評估(OPEVAL)在2010年7月結束,在11月28日獲批進入全速生產。最終,再製造與製造全新飛機之間微小的成本差異導致美國海軍在2011年12月決定只採購全新AH-1Z,最後僅有37架AH-1W被重新製造為AH-1Z。

  陸戰隊在2006年宣布了「軍力增長」計劃,要求到2011年陸戰隊軍力增加到20.2萬人並組建三支均衡的陸戰隊遠徵軍(MEF),該計劃也給H-1升級項目帶來了正面影響。為了支持這一擴軍計劃,與計劃中的280架H-1機隊規模相比,還要增加購買23架UH-1Y和46架AH-1Z。根據這一要求,H-1的總數增加到349架,其中包括226架AH-1Z和123架UH-1Y。

  由於UH-1Y的性能和能力超出預期,陸戰隊決定增加該機的裝備比例,把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HMLA)的裝備組成改成15架AH-1Z和12架UH-1Y,因此AH-1Z和UH-1Y的採購總數分別被改為189架和160架。189架AH-1Z中包括152架全新直升機和37架重建AH-1W,到2017年10月中旬,貝爾直升機公司已經向陸戰隊交付了77架AH-1Z。

作戰部署

  2009年加州彭德爾頓營陸戰隊航空站的HMLAT-303輕型攻擊直升機訓練中隊開始接收AH-1Z,2011年2月25日,HMLA-367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實現初始作戰能力(IOC)。

  該機的首次作戰部署發生在2011年11月,HMLA-367中隊的4架AH-1Z作為第11海上遠徵分隊(MEU)航空作戰部隊(ACE)的一部分,登上「馬金島」號兩棲攻擊艦(LHD  8)。返回彭德爾頓營後,這4架直升機被移交給HMLA-267中隊,使後者成為第一個全AH-1Z中隊。

  2016年11月下旬,HMLA-267中隊的8架「毒蛇」組成一個分隊加入第1陸戰隊航空聯隊(MAW),部署在衝繩普天間陸戰隊航空站,以支援分隊部署計劃(UDP)。

  目前「毒蛇」已經裝備三個作戰中隊和彭德爾頓營的一個補充中隊(FRS),該機的測試和評估由帕塔克森河的HX-21試飛和評估中隊及亞利桑那州尤馬陸戰隊航空站的VMX-1陸戰隊作戰測試和評估中隊負責。

  每個陸戰隊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HMLA)混合裝備15架AH-1Z「毒蛇」和12架UH-1Y「毒液」,一個中隊可組成三個獨立AH-1Z分隊,每個配備5架直升機。當參加海上遠徵分隊的部署時,一個分隊通常還包括四架UH-1Y。之前一線中隊裝備18架AH-1W和9架UH-1Y。


每個陸戰隊輕型攻擊直升機中隊(HMLA)混合裝備15架AH-1Z「毒蛇」和12架UH-1Y「毒液」

  目前第3陸戰隊航空聯隊的三個作戰中隊已完成AH-1Z換裝,其HMLAT-303繼續為第2和第4陸戰隊航空聯隊訓練AH-1W飛行員。最後一批新AH-1W飛行員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訓練。

  目前夏威夷卡內奧赫灣陸戰隊航空站的HMLA-367中隊正在從AH-1W換裝AH-1Z。這個中隊在2018年接收全部「毒蛇」後,接下來換裝的是北卡州櫻桃角陸戰隊航空站第2陸戰隊航空聯隊兩個中隊。第4陸戰隊航空聯隊的兩個後備中隊將在2020年中期開始換裝。

  AH-1Z預計將在2019財年實現聯合空地飛彈(JAGM)的初始作戰能力,這種雙模半主動雷射/毫米波制導飛彈將最終取代TOW和「地獄火」,稍後還將增加紅外成像模式。在升級計劃中,「祖魯」還將集成數字互操作全動態視頻(DI-FMV)能力、飛機生存性設備和AN/ALQ-231「無畏虎II」電子戰吊艙。

  美國國防部正計劃把大批退役AH-1W出售給其他國家,或通過軍事援助計劃援助出去。


UH-1Y的T700-GE-401C渦軸發動機

外銷

  一些潛在國際客戶對「祖魯」表示出了興趣。2015年4月美國國務院批准巴基斯坦購買15架AH-1Z和1000枚AGM-114飛彈的申請,首批3架已在2017年9月交付,2018年將交付9架。巴基斯坦隨後在2016年4月又訂購了9架「毒蛇」,總數達到24架。


巴基斯坦AH-1Z

  2017年8月,羅馬尼亞國防部長與貝爾直升機公司籤署了一份購買「毒蛇」的意向書,AH-1Z很可能由該國國營公司Romarm在羅馬尼亞組裝。貝爾也向波蘭提交了AH-1Z和UH-1Y的報價,該國大約需要32架武裝直升機來取代俄制米-24。


貝爾曾向土耳其推銷過輪式起落架版本的AH-1Z,後被ATAK擊敗

  2017年10月,泰國皇家陸軍表示正考慮用AH-1Z取代單發的AH-1F「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貝爾還向韓國推銷了AH-1Z,韓國正計劃為韓國海軍陸戰隊組建直升機航空兵。美國國務院早在2012年就批准了向韓國出售36架AH-1Z。

原創不易,喜歡這篇文章就請打賞一下吧。 

各位的讚賞,是對空軍之翼最大的支持,這樣小編對空軍之翼更新才可以繼續維持下去。您的支持,與小編工資密切掛鈎,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武直鼻祖 空中毒蛇,AH-1眼鏡蛇系列攻擊直升機
    AH-1「眼鏡蛇」直升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於60年代中期為美陸軍研製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由於其飛行與作戰性能好,火力強,被許多國家採用,幾經改型並經久不衰。「休伊」貝爾AH-1「眼鏡蛇」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研製的武裝直升機,該機研製於60年代中期,起初只是作為美國陸軍的越戰臨時解決方案。
  • 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AH-1「眼鏡蛇」直升機,是由貝爾直升機公司於60年代中期為美陸軍研製的專用反坦克武裝直升機,也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
  • 從2葉旋翼到4葉,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為何改變?貝爾專家:錢到位了
    貝爾公司的AH-1Z 蝰蛇武裝直升機是一種美制雙發武裝攻擊直升機,也是美國海軍陸戰隊AH-1 眼鏡蛇系列武裝直升機的最新一代戰爭機器。在美國海軍陸戰隊「H-1升級計劃」的牽引之下,貝爾公司在上世紀末基於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打造出了該型直升機。
  • 從眼鏡蛇到蝰蛇——AH-1武裝直升機在以色列
    Tzefa」(希伯來語「蝰蛇」)武裝直升機在即將迎來自己服役40周年的紀念日前退出了現役。該機退役出於兩大原因,一是以色列政府在2013年5月宣布削減國防預算為30億新謝克爾(10億美元);二是即使「蝰蛇」裝備有致命的拉斐爾「長釘」飛彈系統,但與以色列空軍的AH-64A「Peten」(眼鏡蛇,1990年進入以色列空軍服役)和AH-64D「Saraf」(「火蛇」,2005年進入以色列空軍服役)相比仍然性能不足,不僅單臺發動機的馬力不足,而且航程過短,機載設備較簡單。
  • 美軍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告別飛行 結束34年服役歷史
    10月14日,美國海軍陸戰隊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舉行了告別飛行。
  • 最新版武裝直升機裝備美國海軍陸戰隊,生產型AH-1Z正式入役
    AH-1Z此次入役標誌著這種新型專用武裝直升機正式代替其前代AH-1W「超級眼鏡蛇」,成為了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主力攻擊直升機。AH-1Z的進化貝爾AH-1Z「蝰蛇」是美國的一種雙發武裝直升機,誕生於美國海軍航空系統牽頭的「H-1」升級計劃,由其前身AH-1W「超級眼鏡蛇」改進而來。
  • AH-1眼鏡蛇與雪佛蘭超跑飈速,卻在節目中直播墜毀!
    韓國版《TOP GEAR》近日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沙漠中,上演雪佛蘭Corvette-ZR1超跑,同「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飈速的好戲。但是,誰也沒想到,「眼鏡蛇」突然墜毀 「AH-1眼鏡蛇」素來以高速和機動性聞名,而雪佛蘭超跑百公裡加速只有3.4秒。
  • 魔改AH-1W「超級眼鏡蛇」,繼續為陸戰隊徵戰
    ,還出口到多個國家,這進一步證明AH-1W是一款設計成果的武裝直升機。    AH-1W武裝直升機的研製最早要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當時的伊朗巴列維王朝想要採購一款新型的武裝直升機,於是,貝爾公司決定在當時並不太成功的AH-1T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升級,研發一款全新的「眼鏡蛇」。
  • 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休伊眼鏡蛇的誕生
    貝爾AH-1「眼鏡蛇」是世界上第一種專門研製的武裝直升機,該機研製於60年代中期,起初只是作為美國陸軍的越戰臨時解決方案。但是沒有人會想到這個「臨時解決方案」會不斷進化,直到21世紀還在生產。直升機在越戰中第一次直接參加戰鬥,美國陸軍給貝爾UH-1「休伊」運輸直升機安裝上武器後用於攻擊任務,但「休伊」並不是被設計來執行此類任務的,生存能力明顯不足。
  • AH-64武裝直升機
    -64「阿帕奇」),是美國陸軍主力武裝直升機AH-64武裝直升機由美國波音公司(Boeing)研製,發展自美國陸軍20世紀70年代初的先進武裝直升機(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AAH)計劃,以作為AH-1眼鏡蛇攻擊直升機
  • 美國一男子醉駕撞上「眼鏡蛇」直升機!| 圖說
    (圖源:twitter)據悉,美國當地時間12月14日凌晨,37歲的託馬斯·安德森酒後駕車時,意外駛離了高速公路,並撞上了停放在停車場上的AH-1「眼鏡蛇」直升機。自2014年以來,已經有10萬名學生參觀過這架直升機。
  • 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變形計,和AH-1「合體」?南非:理解錯了重來
    AH-1「眼鏡蛇」和米-24「雌鹿」作為美蘇第一代武裝直升機,可謂是一對生死冤家,不但互相是對方地面裝甲部隊的剋星
  • 飛行員報告:試飛貝爾AH-1Z「眼鏡王蛇」
    原著:Peter Gray  貝爾把AH-1改進為最新型AH-1Z「眼鏡王蛇」後,這種已經服役幾十年的武裝直升機能比得上最先進的競爭對手嗎
  • 美國海軍陸戰隊AH-1Z武裝直升機特殊塗裝 追憶50年的戰火與硝煙
    這是為了紀念1971年開始服役的AH-1J/T「海眼鏡蛇」和AH-1W「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該中隊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一個裝備武裝直升機的中隊。該中隊通過為一架AH-1Z「蝰蛇」採用歷史上的經典迷彩塗裝,來紀念這支部隊成立50周年。
  •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作為一種武器裝備,武裝直升機實質上是一種超低空火力平臺,其強大火力與特殊機動能力的有機結合,適應了現代戰爭「主動、縱深、 靈敏、協調」的作戰原則,可有效地對各種地面目標和超低空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使之成為 繼火炮、坦克、飛機和飛彈之後又一種重要的常規武器,在現代戰爭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與作用。目前,位於位於各國現役武裝直升機綜合排行榜首位的,當屬美國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
  • 【講堂458期】未來信息化作戰的利器,美軍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
    系列無疑是一款重量級的武裝直升機,作為美國專門研製的反坦克武裝直升機,已經發展出很多代,自誕生之日起就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種反坦克直升機,其中的AH-1W超級眼鏡蛇是目前最出色的一款,但是在未來科技的發展和武器的升級中,AH-1W超級眼鏡蛇或許無法滿足更高級戰鬥的要求,因此美國海軍陸戰隊開始提出AH-1W超級眼鏡蛇直升機架構的升級計劃,這個計劃的產物就是美國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
  • 阿帕奇,美國幾十年前研製的武裝直升機,直到今天為何還很先進?
    眾所周知,阿帕奇是美國最厲害的武裝直升機。現在我們武十武裝直升機出現,如果想告訴人們,這武十跟阿帕奇一樣厲害,或者更厲害,那就直接用中國武十,否則,你會被誤以為還是阿帕奇的變種,還是揚了別人的名字。現在美國的任何一款武器都是最先進的的。為什麼這麼說呢?A-10,B-52,AH-1都先進嗎?不是。
  • 細品AH-1Z「蝰蛇」的非對稱掛載
    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帶彈升空執勤,美國人放出的高清大圖,讓我們看到很多實戰化細節。一、古老的AH-1家族AH-1Z「蝰蛇」是陸戰隊AH-1武裝直升機家族的最新成員,說到AH-1「眼鏡蛇」大家都不陌生,非常古老,古老到可以追述到1967年越南戰場的AH-1也就是貝爾209。
  • 【圖集】AH-1Z「蝰蛇」武裝直升機飛行員配備虛擬顯示器 先進程度超乎想像
    提起美軍現役的武裝直升機,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AH-64「阿帕奇」系列。
  • 貝爾UH-1「易洛魁」/「休伊」直升機簡史
    越戰升溫後HU-1也隨之參戰,部分直升機經過戰地改裝後成為武裝直升機。UH-1救護型被稱為「撣灰」,大意就是受傷士兵坐上救護機後就可以拍拍身上的灰塵安心返航了。「休伊」武裝直升機則被用於給「滑頭」和「撣灰」護航。在越戰中「休伊」損失慘重,一些陸軍高級將領認為直升機在前線是非常脆弱的,這最終導致了AH-1「休伊眼鏡蛇」專用武裝直升機的問世。不過從統計數據上看「休伊」的損失率還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