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理事會緬甸會議:美國敦促制裁 緬方呼籲「理解」

2021-03-02 PKUhumanrights

2021 年 2 月 16 日

今年2月1日凌晨,緬甸軍方在該國新一屆議會開幕前,以去年11月的大選存在舞弊行為為由,扣押該國總統溫敏、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的部分高級官員,同時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將國家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此舉在緬甸全國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軍方以強力措施鎮壓,並對網際網路進行限制和關閉。在這一嚴峻背景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月12日就緬甸問題舉行了一場特別會議,請聽聯合國新聞錢思文的報導。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2日在英國和歐盟的提議下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緬甸危機對人權的影響。這是人權理事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所舉行的第29場特別會議。

為防控新冠疫情,會議採取現場和視頻遠程發言相結合的方式。

聯合國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納西弗在會上對翁山蘇姬、溫敏,以及350多名官員、活動人士、記者、僧侶和學生遭到逮捕和多人失蹤表示譴責。

納西弗:「緬甸軍方奪取政權嚴重地挫敗了該國在十年民主過渡期間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世界正在看著緬甸……必須明確指出:針對和平抗議不加區分地使用致命和非致命武器不可接受……我們建議人權理事會以最強烈的方式呼籲軍事當局尊重選舉結果、回歸文官政府,並立即釋放所有遭到任意監禁的人員。」

獨立的聯合國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安德魯斯在視頻發言中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報告和照片證據顯示,緬甸安全部隊向和平示威者使用了真槍實彈。面對如此暴行,他呼籲聯合國不要僅僅停留在書面的聲明上,而是必須採取「真正的行動」。

安德魯斯:「應該支持聯合國安理會考慮面對嚴重侵犯人權行為時所能採取的所有選項。此前在類似情形下的安理會決議曾授權採取制裁、武器禁運和旅行禁令等措施,並呼籲國際刑事法院或特設法庭實施法律行動。所有這些選項都應進行考慮。

……聯合國大會也可以召開緊急特別會議。在過去舉行的此類會議上,聯大曾建議落實停火、武器禁運或貿易制裁等行動。我同時希望並敦促各成員國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實施單邊武器禁運……人權理事會應正式激勵所有與緬甸軍方有聯繫的企業中止此類關聯……避免成為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幫兇。

最後……全球的人民擁有巨大的力量……我敦促每一個人回應緬甸的呼聲,利用民間以及社交媒體的力量,讓全球都來關注緬甸人民的苦難、都來支持他們的呼籲。」

去年十月上任的緬甸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敏圖首先在發言中介紹了緬甸目前的情況。

敏圖:「由於選舉後所發生的不正常現象,以及國內的複雜局面,軍方被迫根據憲法接管了國家權利。2月2日組建的國家管理委員會共有16名成員,其中包括8名高級軍事官員和8名文職人員……委員會保留了緬甸國家人權理事會,讓其繼續履行職責和義務

……國家委員會還宣布了以下五點路線圖:一、採取必要措施,包括改革聯邦選舉委員會以及根據法律檢查投票清單;二、繼續落實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三、以可行方式緩和疫情對國家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四、根據全國停火協議實現國家全境的持久和平;五、舉行多黨派大選,並根據民主原則,將國家權利移交給勝出的政黨。」

敏圖表示,緬甸將繼續維持與聯合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協以及其他發展夥伴的合作關係。

敏圖:「緬甸正在經歷極其複雜的挑戰和需要小心處理的脆弱過渡。我們不希望國內剛剛萌芽的民主過渡進程出現停滯。因此,緬甸期待著國內的普遍形勢能夠獲得國際社會更多的理解,以及建設性的接觸與合作。緬甸將繼續秉持獨立、積極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維護與各國和平共處的原則,並將繼續與聯合國合作,為了國民的利益,實現持久和平、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包括人權理事會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在內的共71個國家和11個非政府組織代表隨後依次發言。

美國在本月初剛剛宣布以觀察員身份重返人權理事會,該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臨時代辦卡薩伊通過視頻方式在「回歸」後的首次發言中敦促緬甸軍方立即釋放所有遭到「不公平扣押」的政治人士、民間社會代表、記者、外國公民及人權捍衛者。

卡薩伊:「我們敦促軍隊和警察恢復由民主選舉所產生的政府的權利,展現出對於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避免對和平示威者施加進一步的暴力。敦促軍方取消所有針對信息獲取的限制,包括通訊和網絡服務。懇請人權理事會各成員國與美國及其他國家一道,通過有針對性的制裁等方式,推動對政變相關責任人的問責。」

美國總統拜登已在10日籤署行政令,宣布對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等緬甸軍方高級將領實施制裁,並凍結緬甸在美國超過10億美元的資產。

 

勞工組織圖片/Marcel Crozet

緬甸仰光街頭的巴士。(2013年5月圖片)

 

英國外交部亞洲國家外交國務大臣亞當斯在視頻發言中表示,自「軍事政變」發生以來,緬甸人權狀況持續惡化。

亞當斯:「翁山蘇姬、溫敏以及所有遭到任意監禁的人員必須獲得釋放。我們必須獲得有關上述人員安全和健康的保證……英國明確強調,緊急狀態以及所有針對緬甸人民權利和自由的限制必須立即解除……所有各方都須避免暴力,並尋求通過對話達成和平解決方案。」

英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布雷思韋特則朗讀了一份由300多名緬甸民選議員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聯名信函。

布雷思韋特:「信中說,『我們敦促人權理事會調查以下破壞緬甸和平民主過渡、區域穩定,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事件……緬甸軍方犯下嚴重侵犯人權罪行,自2月1日的政變以來,軍方向和平示威者開火、闖入執政黨辦公室,並沒收了文件和檔案……我們敦促人權理事會支持我們的努力。』」

丹麥外交大臣科弗德在聲明中表示,選舉結果必須得到遵守、經民主選出的政府必須得到恢復,議會必須重新開幕,人權理事會應努力防止更多侵犯人權行為的發生。

科弗德:「丹麥將中止與緬甸當前非法政府之間的所有直接發展合作,但將繼續為緬甸的民間社會提供支持。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向緬甸軍方施加壓力、敦促其履行人權義務、釋放政治領導人和民間社會活動人士,並確保回歸民主制度。我們必須和緬甸的人民站在一起。」

紐西蘭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鄧肯表示,紐西蘭不接受緬甸軍方的行為,呼籲尊重緬甸人民的民主意願。

鄧肯:「民主進程和民主治理不應受到軍方幹預,紐西蘭願藉此機會重申,言論自由與和平示威等公民和政治權利必須受到保護。」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已在本月9日宣布暫停與緬甸軍方高層的政治和軍事往來,並對緬甸軍方領導人實施入境禁令。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加季洛夫則表示,將緬甸國內近期所發生的事件拿到人權理事會的平臺上來進行討論「是站不住腳且政治化的行為」。

加季洛夫:「俄羅斯提醒各方,緬甸國家權力移交給國家管理委員會後,並未發生針對國家法律框架和人權系統機制的改動,緬甸憲法仍然有效,與政治和公民權利相關的憲法原則仍然有效……在人權領域的現有問題應與相關各方在公開對話與合作的框架下共同解決。今天的會議對此顯然並無助益。俄羅斯呼籲停止人為地就緬甸局勢挑起爭端、搬弄是非。俄羅斯堅信,國際社會的主要工作不應是瘋狂的批評,而應是對該國新政府在人權等多個領域落實國際義務提供切實的協助。」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陳旭大使在會議現場闡述了中方立場。

陳旭:「中方不贊成人權理事會舉行此次特別會議。緬甸國內發生的事情本質上是緬甸內政。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在尊重緬甸主權、政治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幫助緬甸相關各方按照緬甸人民意願和利益開展對話與和解,並支持東協和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及其辦公室的斡旋努力……人權理事會的行動也應當有助於緬甸政治和社會穩定,有助於解決主要問題,而不是激化矛盾,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作為友好鄰邦,中國希望緬甸各方以人民的意願和利益為重,通過對話,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中方正同緬甸相關各方進行接觸溝通,推動局勢緩和降溫,恢復正常。我們也歡迎並支持地區國家和東協為此做出積極貢獻。」

緬甸的鄰國寮國,以及同為東協成員的區域國家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紛紛表達了對緬甸局勢的關切,呼籲通過和平對話方式解決危機、儘快恢復國家穩定。

 

勞工組織圖片/Marcel Crozet

緬甸仰光的一處集市。(2013年5月圖片)

 

寮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卡因表示,維護東協成員國的政治穩定,共同實現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東協至關重要。

卡因:「寮國認為,國際社會應創造有利環境,以便緬甸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其國內的分歧,並繼續其民主進程與國家發展。寮國同時強調,各方須切實遵循人權理事會不偏袒,以及建設性國際對話與合作的指導原則。」

菲律賓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加西亞表示,翁山蘇姬在菲律賓人民的心目中是「廣受敬仰的民主偶像」,緬甸在她的領導下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加西亞:「菲律賓呼籲緬甸完全恢復正常狀態,除此之外的其他結果都是不能接受的。同時,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菲律賓必須以最大的力度強調,國家內部實現民主改革的努力是首要的,民主改革決對不能通過外部強行施加解決方案的方式實現,無論是通過區域或多邊機制,還是通過人權理事會。菲律賓在此重申對緬甸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支持。」

會議最後以共識形式未經投票通過了由英國和歐盟共同起草的決議,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任意拘留者,包括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及其他人員,並解除緊急狀態」,呼籲「立即永久解除對網際網路、電信和社交媒體的限制,避免進一步侵犯意見和表達自由權,包括尋求、接受和傳遞信息的自由」,並強烈敦促「緬甸軍方和其他安全部隊及主管部門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對和平示威者使用任何暴力,並尊重和平集會權」。

決議同時促請聯合國秘書長及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向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提供更多援助及必要的資源和專門知識,以便其充分履行任務」。

緬甸、俄羅斯、中國、菲律賓、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未加入該項決議的聯署。

 

錢思文,美國紐約報導。

相關焦點

  • 「人權燈塔」退出人權理事會,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嘴朱莉做為超級明星,她本身沒有什麼過錯,但她一直是美國手中的一件工具,通過這張大嘴,人們知道原來重建伊拉克是「大家的責任」。說得多漂亮,不著痕跡地將美國的戰爭責任去除了。可是,川普這次玩得有點瘋,他連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這塊招牌也扔了。6月19日上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駐聯合國大使黑莉,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美國即日起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 川普政府對緬甸羅興亞危機的政策
    ⑨除上述之外,美國國務院還分別於2017年10月24日、11月14日、12月5日,以及2018年4月23日等,就美國應對若開邦危機及蒂勒森「訪問緬甸背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緬甸特別會議」「若開邦危機下美國的持續人道主義援助」等具體議題發布特別簡報和聲明及舉行新聞發布會,闡述美國對羅興亞危機及其中具體議題的政策立場。
  • 美國又退群了!這次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9日,美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HRC),指責人權理事會「長久以來對以色列存有偏見」。
  • 緬甸新聞聚焦
    中國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支持緬甸探索走出一條符合自身國情的道路,支持緬甸人民實現和平穩定、發展繁榮的努力。第二條是鞏固好發展好兩國人民間的胞波情誼。中緬兩國山水相連,胞波情誼源遠流長。中方將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同緬方一道努力,不斷提升全面戰略合作水平,永遠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
  • 緬甸突發!翁山蘇姬被「軟禁」在首都、民眾上街搶購大米...美國怒了,喊話放人!拜登威脅制裁
    路透社剛剛援引緬甸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消息稱,翁山蘇姬發表聲明說,軍方把國家重新置於獨裁統治之下。她還敦促民眾,不要接受軍方發起的政變,並呼籲民眾抗議。翁山蘇姬(資料圖)「軍方的行為將這個國家重新置於獨裁統治之下。」
  • 緬甸近況 在線關注
    2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舉行涉緬特別會議。中國常駐日內瓦代表團陳旭大使在發言中表示,中國在國別人權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眾所周知的。
  • 解放軍兩次進入緬甸作戰:協助緬方收回大片領土
    然而軍事上的勝利並沒有使李彌在「金三角」站穩,緬甸政府將國民黨殘軍侵犯緬甸主權的照片、文件、實物,以及新聞媒體的各種報導,統統搬到了聯合國桌面上。世界為之震驚,紛紛譴責臺灣當局和美國粗暴幹涉緬甸主權的行徑。美、蔣迫於國際輿論,決定將國民黨殘軍全部撤往臺灣。
  • 緬甸軍事政變背後的大國身影
    我看到很多人將美國這個聲明理解為——美國公開反對緬甸軍方發動的軍事政變。這個理解存在重大誤解!實際上美國這個表態不但含混模糊,而且立場是相當曖昧的!為什麼?我們逐字逐句來分析。——美國會繼續支持緬甸的民主,並與區域夥伴一道要求緬甸軍方和各方勢力尊重民主和法治。
  • 國際社會對緬甸與委內瑞拉劇變為何態度截然不同
    2月12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重申了聯合國安理會的立場,並且強調緬甸軍方必須「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拘押人士。(防失聯請複製加微信:lqjrxb6688 註明讀者)  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2日一致通過的決議文中,不但緊急要求緬甸軍方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任意拘禁的人,包括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並取消緊急狀態,而且強烈譴責緬甸去年11月8日大選產生的政府遭到軍方武力取代,國家和地方議會議員的職務被暫停,並呼籲恢復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
  • 聯合國會議中,中國代表火力全開,怒懟美澳加
    原創強武堂9月20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8屆會議舉行與任意拘留問題工作組對話。
  • 聯合國譴責對和平示威者動用致命武力 呼籲國際向國防軍施壓
    >>報社廣告招商電話:09-964500457<<【緬甸金鳳凰報綜合報導】2月28日,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處發布公告稱,緬甸軍方對示威人群使用實彈和橡皮子彈,已致至少18人死亡,30
  • 自從緬甸政變這5天時間線引發了多大的浪潮?軍方能否就此君臨天下?這瓜值得我們來扒一扒
    (Mitch McConnell)呼籲對緬甸軍方進行「甚至更多制裁」,以應對緬甸奪取政權。10:15 pm  親自會見Suu Kyi並多年來表示支持緬甸民主的美國參議員Mitch McConnell敦促華盛頓對東南亞國家的局勢採取行動。
  • 緬甸「政變」升級!美國大使館緊急發出避難警告
    對此美國駐緬甸大使館緊急發出了避難警告。美國終於等到了緬甸軍方的這第一槍。緬甸「軍事政變」成為新上任的拜登政府面臨的第一場重大外交政策挑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在緬甸政局突變發生14個小時內,美國政府就緬甸事態發了三份聲明。第一份:要求緬甸軍方「糾正行為」,釋放所有被扣押者。
  • 緬甸加油!
    與以往不同,這一次,聯合國秘書長、國際人權組織總幹事、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伊斯蘭合作組織、英、美、加等國官員和議員,以及西方媒體齊聲譴責緬甸軍方以及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並聲稱軍方在若開邦地區展開了針對穆斯林族群的「種族清洗」活動,要求緬甸政府接受聯合國觀察員的「徹底、獨立調查」,呼籲緬甸政府向若開邦的穆斯林族群提供法律地位,甚至還有人要求剝奪翁山蘇姬的諾貝爾和平獎。
  • 宇宙級大國出手:緬甸被告上海牙國際法庭
    2017年3月18日,英國駐聯合國大使馬修·裡克羅夫特提出譴責緬甸政府議案,被中國和俄羅斯聯手否決,中國認為「人權」問題不應當帶入安理會討論。羅興人問題屬於緬甸內政,國際化只能使得問題更加複雜。美國造謠說中俄在庇護緬甸,不顧羅興亞人悲慘處境。翁山蘇姬受到美國警告,要她承擔羅興亞人遭到「強姦,虐殺」的責任,緬甸政府否認所有種族清洗指控。
  • 劉祥 | 美國社會組織與聯合國人權規範的起源
    1944年8月,中、美、英、蘇四國召開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以下簡稱敦巴頓會議),協商建立戰後國際組織。四國在會議前都提交了各自的國際組織提案,美國的提案仍然只在聯大功能部分提及人權。英國提案僅提及「確保個人有追求自由的權利」,學者布萊恩·辛普森認為英國構想的國際組織的首要功能是「在傳統國際法下管理國家之間的關係,而非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蘇聯提案則完全沒有觸及人權議題。
  • 「起訴翁山蘇姬」突然炸鍋,緬甸軍方果然趕盡殺絕,美國攔不住了
    消息傳出後,多國政要發聲,呼籲緬甸軍方釋放翁山蘇姬,中方當天也就此事做出回應。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已注意到緬甸發生的事情,目前正在進一步了解情況。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強烈批評緬甸軍方扣押該國政要的行為,呼籲他們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分歧。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也認為,緬甸軍方應該尊重選舉結果。「政變」爆發後,翁山蘇姬被抓的簡報立刻遞到了拜登面前,美方對此事的態度也非常明確:希望緬甸軍方儘快放人,否則美方將對相關責任人「採取行動」。白宮還在一份聲明中強調,拜登政府會繼續關注事態發展,繼續「支持緬甸的民主」。
  • 美國社會組織與聯合國人權規範的起源
    美國政府則並未重視人權議題,人權在敦巴頓橡樹園會議上只處於邊緣地位。社會組織在此後掀起大規模的遊說活動,要求提高人權議題的地位,這使得美國政府考慮融合社會組織的人權規範構想與主權規範原則。舊金山會議上,美國說服其他大國接受其人權立場,極力否決拉美國家的人權提案,體現出美國借人權話語行使霸權的實質意圖。最終出臺的《聯合國憲章》多處涉及人權,奠定了此後聯合國人權規範的基礎。
  • 拜登政府將擴大對緬甸的經濟制裁,這對中國企業有何影響?
    美國與緬甸的貿易規模很小。相比之下,中國與緬甸這個鄰國之間有數十億美元的貿易和投資關係。這就產生了一種可能性,即美國的任何行動都可能加劇華盛頓與北京之間的緊張關係。美國的選項包括:擴大對政變領導者的人權制裁,跟蹤和披露這些軍事領導人的國際商業往來。之前,美國已經因緬甸對待羅興亞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問題對該國軍方領導人實施了制裁。
  • 人權專家敦促斯裡蘭卡停止強制火化新冠逝者
    2021 年 1 月 26 日聯合國人權專家1月25日發表聲明,敦促斯裡蘭卡政府停止強行火化新冠逝者遺體的相關政策,表示該政策不符合該國穆斯林和其他少數族裔的宗教信仰,可能加劇本已存在的偏見、不容忍和族裔間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