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2 月 16 日
今年2月1日凌晨,緬甸軍方在該國新一屆議會開幕前,以去年11月的大選存在舞弊行為為由,扣押該國總統溫敏、國務資政翁山蘇姬,以及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的部分高級官員,同時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將國家權力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此舉在緬甸全國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軍方以強力措施鎮壓,並對網際網路進行限制和關閉。在這一嚴峻背景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於2月12日就緬甸問題舉行了一場特別會議,請聽聯合國新聞錢思文的報導。
總部位於日內瓦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12日在英國和歐盟的提議下召開特別會議,討論緬甸危機對人權的影響。這是人權理事會自2006年成立以來所舉行的第29場特別會議。
為防控新冠疫情,會議採取現場和視頻遠程發言相結合的方式。
聯合國人權事務副高級專員納西弗在會上對翁山蘇姬、溫敏,以及350多名官員、活動人士、記者、僧侶和學生遭到逮捕和多人失蹤表示譴責。
納西弗:「緬甸軍方奪取政權嚴重地挫敗了該國在十年民主過渡期間所取得的來之不易的成果。世界正在看著緬甸……必須明確指出:針對和平抗議不加區分地使用致命和非致命武器不可接受……我們建議人權理事會以最強烈的方式呼籲軍事當局尊重選舉結果、回歸文官政府,並立即釋放所有遭到任意監禁的人員。」
獨立的聯合國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安德魯斯在視頻發言中表示,有越來越多的報告和照片證據顯示,緬甸安全部隊向和平示威者使用了真槍實彈。面對如此暴行,他呼籲聯合國不要僅僅停留在書面的聲明上,而是必須採取「真正的行動」。
安德魯斯:「應該支持聯合國安理會考慮面對嚴重侵犯人權行為時所能採取的所有選項。此前在類似情形下的安理會決議曾授權採取制裁、武器禁運和旅行禁令等措施,並呼籲國際刑事法院或特設法庭實施法律行動。所有這些選項都應進行考慮。
……聯合國大會也可以召開緊急特別會議。在過去舉行的此類會議上,聯大曾建議落實停火、武器禁運或貿易制裁等行動。我同時希望並敦促各成員國實施有針對性的制裁、實施單邊武器禁運……人權理事會應正式激勵所有與緬甸軍方有聯繫的企業中止此類關聯……避免成為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的幫兇。
最後……全球的人民擁有巨大的力量……我敦促每一個人回應緬甸的呼聲,利用民間以及社交媒體的力量,讓全球都來關注緬甸人民的苦難、都來支持他們的呼籲。」
去年十月上任的緬甸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敏圖首先在發言中介紹了緬甸目前的情況。
敏圖:「由於選舉後所發生的不正常現象,以及國內的複雜局面,軍方被迫根據憲法接管了國家權利。2月2日組建的國家管理委員會共有16名成員,其中包括8名高級軍事官員和8名文職人員……委員會保留了緬甸國家人權理事會,讓其繼續履行職責和義務
……國家委員會還宣布了以下五點路線圖:一、採取必要措施,包括改革聯邦選舉委員會以及根據法律檢查投票清單;二、繼續落實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三、以可行方式緩和疫情對國家經濟所造成的影響;四、根據全國停火協議實現國家全境的持久和平;五、舉行多黨派大選,並根據民主原則,將國家權利移交給勝出的政黨。」
敏圖表示,緬甸將繼續維持與聯合國、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東協以及其他發展夥伴的合作關係。
敏圖:「緬甸正在經歷極其複雜的挑戰和需要小心處理的脆弱過渡。我們不希望國內剛剛萌芽的民主過渡進程出現停滯。因此,緬甸期待著國內的普遍形勢能夠獲得國際社會更多的理解,以及建設性的接觸與合作。緬甸將繼續秉持獨立、積極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維護與各國和平共處的原則,並將繼續與聯合國合作,為了國民的利益,實現持久和平、穩定與可持續發展。」
包括人權理事會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在內的共71個國家和11個非政府組織代表隨後依次發言。
美國在本月初剛剛宣布以觀察員身份重返人權理事會,該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臨時代辦卡薩伊通過視頻方式在「回歸」後的首次發言中敦促緬甸軍方立即釋放所有遭到「不公平扣押」的政治人士、民間社會代表、記者、外國公民及人權捍衛者。
卡薩伊:「我們敦促軍隊和警察恢復由民主選舉所產生的政府的權利,展現出對於人權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避免對和平示威者施加進一步的暴力。敦促軍方取消所有針對信息獲取的限制,包括通訊和網絡服務。懇請人權理事會各成員國與美國及其他國家一道,通過有針對性的制裁等方式,推動對政變相關責任人的問責。」
美國總統拜登已在10日籤署行政令,宣布對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等緬甸軍方高級將領實施制裁,並凍結緬甸在美國超過10億美元的資產。
勞工組織圖片/Marcel Crozet
緬甸仰光街頭的巴士。(2013年5月圖片)
英國外交部亞洲國家外交國務大臣亞當斯在視頻發言中表示,自「軍事政變」發生以來,緬甸人權狀況持續惡化。
亞當斯:「翁山蘇姬、溫敏以及所有遭到任意監禁的人員必須獲得釋放。我們必須獲得有關上述人員安全和健康的保證……英國明確強調,緊急狀態以及所有針對緬甸人民權利和自由的限制必須立即解除……所有各方都須避免暴力,並尋求通過對話達成和平解決方案。」
英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布雷思韋特則朗讀了一份由300多名緬甸民選議員向人權理事會提交的聯名信函。
布雷思韋特:「信中說,『我們敦促人權理事會調查以下破壞緬甸和平民主過渡、區域穩定,以及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事件……緬甸軍方犯下嚴重侵犯人權罪行,自2月1日的政變以來,軍方向和平示威者開火、闖入執政黨辦公室,並沒收了文件和檔案……我們敦促人權理事會支持我們的努力。』」
丹麥外交大臣科弗德在聲明中表示,選舉結果必須得到遵守、經民主選出的政府必須得到恢復,議會必須重新開幕,人權理事會應努力防止更多侵犯人權行為的發生。
科弗德:「丹麥將中止與緬甸當前非法政府之間的所有直接發展合作,但將繼續為緬甸的民間社會提供支持。我們必須團結一致,向緬甸軍方施加壓力、敦促其履行人權義務、釋放政治領導人和民間社會活動人士,並確保回歸民主制度。我們必須和緬甸的人民站在一起。」
紐西蘭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鄧肯表示,紐西蘭不接受緬甸軍方的行為,呼籲尊重緬甸人民的民主意願。
鄧肯:「民主進程和民主治理不應受到軍方幹預,紐西蘭願藉此機會重申,言論自由與和平示威等公民和政治權利必須受到保護。」
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已在本月9日宣布暫停與緬甸軍方高層的政治和軍事往來,並對緬甸軍方領導人實施入境禁令。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加季洛夫則表示,將緬甸國內近期所發生的事件拿到人權理事會的平臺上來進行討論「是站不住腳且政治化的行為」。
加季洛夫:「俄羅斯提醒各方,緬甸國家權力移交給國家管理委員會後,並未發生針對國家法律框架和人權系統機制的改動,緬甸憲法仍然有效,與政治和公民權利相關的憲法原則仍然有效……在人權領域的現有問題應與相關各方在公開對話與合作的框架下共同解決。今天的會議對此顯然並無助益。俄羅斯呼籲停止人為地就緬甸局勢挑起爭端、搬弄是非。俄羅斯堅信,國際社會的主要工作不應是瘋狂的批評,而應是對該國新政府在人權等多個領域落實國際義務提供切實的協助。」
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陳旭大使在會議現場闡述了中方立場。
陳旭:「中方不贊成人權理事會舉行此次特別會議。緬甸國內發生的事情本質上是緬甸內政。當務之急是,國際社會在尊重緬甸主權、政治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家統一的前提下,幫助緬甸相關各方按照緬甸人民意願和利益開展對話與和解,並支持東協和聯合國秘書長緬甸問題特使及其辦公室的斡旋努力……人權理事會的行動也應當有助於緬甸政治和社會穩定,有助於解決主要問題,而不是激化矛盾,導致局勢進一步複雜化。
作為友好鄰邦,中國希望緬甸各方以人民的意願和利益為重,通過對話,在憲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善處理分歧,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中方正同緬甸相關各方進行接觸溝通,推動局勢緩和降溫,恢復正常。我們也歡迎並支持地區國家和東協為此做出積極貢獻。」
緬甸的鄰國寮國,以及同為東協成員的區域國家越南、菲律賓、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紛紛表達了對緬甸局勢的關切,呼籲通過和平對話方式解決危機、儘快恢復國家穩定。
勞工組織圖片/Marcel Crozet
緬甸仰光的一處集市。(2013年5月圖片)
寮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卡因表示,維護東協成員國的政治穩定,共同實現和平、穩定與繁榮的東協至關重要。
卡因:「寮國認為,國際社會應創造有利環境,以便緬甸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其國內的分歧,並繼續其民主進程與國家發展。寮國同時強調,各方須切實遵循人權理事會不偏袒,以及建設性國際對話與合作的指導原則。」
菲律賓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加西亞表示,翁山蘇姬在菲律賓人民的心目中是「廣受敬仰的民主偶像」,緬甸在她的領導下已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加西亞:「菲律賓呼籲緬甸完全恢復正常狀態,除此之外的其他結果都是不能接受的。同時,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菲律賓必須以最大的力度強調,國家內部實現民主改革的努力是首要的,民主改革決對不能通過外部強行施加解決方案的方式實現,無論是通過區域或多邊機制,還是通過人權理事會。菲律賓在此重申對緬甸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支持。」
會議最後以共識形式未經投票通過了由英國和歐盟共同起草的決議,呼籲「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任意拘留者,包括國務資政翁山蘇姬和總統溫敏及其他人員,並解除緊急狀態」,呼籲「立即永久解除對網際網路、電信和社交媒體的限制,避免進一步侵犯意見和表達自由權,包括尋求、接受和傳遞信息的自由」,並強烈敦促「緬甸軍方和其他安全部隊及主管部門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避免對和平示威者使用任何暴力,並尊重和平集會權」。
決議同時促請聯合國秘書長及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向緬甸人權狀況特別報告員「提供更多援助及必要的資源和專門知識,以便其充分履行任務」。
緬甸、俄羅斯、中國、菲律賓、委內瑞拉和玻利維亞未加入該項決議的聯署。
錢思文,美國紐約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