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荷屬東印度航空兵團

2021-02-26 SkyCaptain

Militare Luchvaart-Koninklijk Nederlands-Indisch Leger

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空戰全貌,首先要從戰前荷屬東印度群島的空軍編成來說起。荷蘭殖民地空軍,共包括6個大隊和若干水上巡邏機,訓練機等輔助單位,每個大隊(Groep)下轄1~3個中隊(Afdeling)。

Groep = 大隊

Afdeling = 中隊

Patrouille = 小隊

荷蘭空軍原用3色圓型識別符

為了防止與英國澳大利亞的圓形混淆,荷蘭改為橙色倒三角識別符。

荷蘭人的主要問題是歐洲的荷蘭本土已經被佔領,幾個盟國自身也在作戰狀態,沒有多餘的武器可以供給荷蘭,戰鬥中任何損失都無法補充。而且荷屬東印度群島面積廣大,空軍單位分散部署,被兵力數倍於己的日軍各個擊破。

荷蘭人習慣使用羅馬數字標識,看起來略微有點不習慣,下面列出各航空兵團的實力和開戰時部署的位置。

爪哇島——巴達維亞安達爾機場

婆羅洲——三馬林達

爪哇島——瑪琅Singosari機場

開戰時41年12月10日,從航空學校訓練機調撥WH-1型機x4機,併入第二大隊1中隊參戰

為了支援英國人的新加坡防衛,第二大隊的2中隊戰爭開始後被編入第三大隊,成為第三大隊的第3中隊。

第三大隊

全部布署於爪哇島——巴達維亞Tjililitan機場

1中隊(I-VLG-III)       馬丁式轟炸機(WH-3型),編制數9+2(預備機)

2中隊(II-VLG-III)      馬丁式轟炸機(WH-2型),編制數9+2(預備機)

3中隊(III-VLG-III)     馬丁式轟炸機(WH-3型),編制數9+2(預備機)

原(II-VLG-II)

霍克75A就是美國陸航P36出口型號,國民黨空軍也有購買和裝備。

原本只有兩個中隊,3中隊是戰爭開始後臨時動員學校學員補充到四大隊的新單位。

婆羅洲——三馬林達

部隊標誌是爪哇犀牛

由4個中隊的偵察機和2個中隊的運輸機組成

VkA-1   CW-22 獵鷹9機

VkA-2   CW-22 獵鷹9機,預備3機

VkA-3   F.K51偵察機,編制數12機,備用2機

VkA-4   洛克希德212運輸機,編制數12機

VkA-5   F.K51偵察機,編制數12機,備用1機

VkA-6   洛克希德C60運輸機,北極星,編制數8機

荷蘭人裝備的所有戰鬥機、轟炸機、水上飛機都用萊特R-1860九缸空冷引擎,看來是真愛。

【Do24K】

編為GVT1~8,一共八個個3機小隊,編制數24機。

Groep Vliegtuigen 1(3 Do24k)安汶Ambon

Groep Vliegtuigen 2(3 Do24k)蘇朗Sorong

Groep Vliegtuigen 3(3 Do24k)泗水Soerabaya

Groep Vliegtuigen 4(3 Do24k)Sambas

Groep Vliegtuigen 5(3 Do24k)Ternate

Groep Vliegtuigen 6(3 Do24k)泗水Morokrembangan

Groep Vliegtuigen 7(3 Do24k)打拉根Tarakan

Groep Vliegtuigen 8(3 Do24k)Poeloe Samboe

Groep Vliegtuigen 11(5 福克TIVa)荷蘭海軍泗水基地Morokrembangan

Groep Vliegtuigen 12(5 福克TIVa)荷蘭海軍泗水基地Morokrembangan

Groep Vliegtuigen 13和14(5 CXIw)荷蘭海軍泗水基地Morokrembangan或是embarked,這些都是荷蘭海軍艦載水上偵察機,GVT13是巡洋艦載機,GVT14是驅逐艦載機。

1940~1941 年間,美國聯合公司不斷接到水上巡邏機的追加訂單,PBY卡特林娜是當時盟國唯一的水上巡邏機。

英國皇家空軍訂購了106架( Model 28-5(PBY-5)),並為其定下「卡特琳娜」這個著名的綽號,來自加利福尼亞州旅遊勝地卡特琳娜島。澳大利亞定購了 18 架,加拿大定購 36 架,稱為坎索,荷蘭為東印度軍隊定購 36 架,法國定購 30 架。


Groep Vliegtuigen 16(3 PBY-5)Tandjong Priok

Groep Vliegtuigen 17(3 PBY-5)安汶Ambon

PBY-5荷蘭購買了36機,但GVT16~17裝備數只有6機,不知為何??

是否GVT11~14來不及替換??

1941年12月荷屬東印度空軍可用戰機生產商型號類型綽號可用馬丁WH-1轟炸機
11馬丁WH-2 [1]轟炸機
16馬丁WH-3 [1]轟炸機
28馬丁WH-3A [1]轟炸機
40布魯斯特B-339D /
 B-395 /
 B-396 [1]戰鬥機

水牛

"Buffalo"

63柯蒂斯.萊特H-75A-7 [1]戰鬥機

"Hawk"

16柯蒂斯.萊特CW-21D [1]戰鬥機

惡魔

"Demon"

20洛克希德L-18-40 運輸機

北極星

"Lodestar"

19洛克希德L-212輕型運輸機,也用於偵察
16柯蒂斯.萊特CW-22 訓練機,也用於偵察

獵鷹

"Falcon"

34BückerBü-131公用機"Jungmann"4RyanSTM-2訓練機
58KoolhovenF.K-51訓練機,也用於偵察
33荷蘭福克Fokker C.X訓練機
10荷蘭福克Fokker F.VIIb訓練機
1美國聯合PBY-5飛艇卡特琳娜
Catalina36道尼爾Do18D飛艇,訓練用鯨
Wal (Whale)6道尼爾Do24K飛艇–24FaireyFairey IIID水偵– ? 荷蘭福克Fokker C.VIII-W水偵–9荷蘭福克Fokker C.X1W水偵–14荷蘭福克Fokker T.IV雙引擎水偵,可發射魚雷–10RyanSTM-S2訓練用水上飛機–10[1] 現代戰機; 總數: 183不計水上飛機:369全部飛機478

🇬🇧2月16日,英國人將24架颶風戰鬥機MKII送到爪哇,作為荷蘭協助防禦新加坡的回報,這些颶風被編入損失慘重的第四大隊,18架在戰鬥中損失。

🇺🇸美國在荷屬東印度戰爭中,從澳大利亞向爪哇裝運了120~130架P40E戰鬥機,但實際運抵數量很少:

(1)蘭利號水上飛機母艦被擊沉時裝載32架P40E

(2)第20驅逐隊飛往爪哇22架P40,僅到達4架,其餘都在途中損失了。

(3)隨蘭利號一起出發的海女巫號運輸船SS Sea Witch,裝載了27架P40,7架Douglas DB-7A,42年2月28日運抵爪哇芝拉扎港,隨後被用火車運往Bandoeng機場工廠組裝,在荷蘭投降前,只有3架被組裝完成測試,沒有參與戰鬥。

         以上3項,P40非戰鬥損失達到了77機。

1941年10月,荷蘭流亡政府從美國購買了48架DB-7C型飛機。交貨時間安排在1942年5月,但面臨與日本開戰的緊張局勢,美國政府同意提前將32架DB-7A型和B型轉運往荷屬東印度群島。

海女巫號(SS Sea Witch)運輸船運到的7架是第一批,荷蘭投降時只有1架組裝完成。

剩餘未交付的DB-7C被轉交給澳大利亞,裝備RAAF第22中隊,在布納-萊城戰役中使用。後來因為袋鼠國嫌棄荷蘭文的使用說明書和飛機操作手冊,這批飛機又被送給蘇聯使用(數目不詳)

~(完)~

荷蘭投降後,6架Do24K飛艇(5、7、8、9、10、24號)設法撤往澳大利亞,,由於缺乏維修,被澳大利亞編入41海上運輸中隊,在澳大利亞湯斯維爾當作水上運輸機使用。使用中損失1機,剩餘5機1944年廢棄封存,1945年被拆毀。

詳見此文

http://adf-serials.com.au/2a49.htm

惡魔式戰鬥機~只是聽起來名字很嚇人~_~

新加坡上空的水牛王牌

水上飛機驅逐艦

豪豬的針刺——戰鬥機彈射船

動圖出自《新銀河英雄傳說》~

這是一個海戰愛好者的港灣,喜歡請點擊收藏和關注~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什麼打荷屬東印度群島?
    二戰中日本同樣也侵略過印度支那(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馬來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荷屬東印度群島(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太平洋島國,但為什麼日本與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卻很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建造的金剛級、長門級戰列艦開始燒重油,戰爭結束後長達20年的和平,使日本海軍艦船全部改成了燒重油而不再是燒煤炭。從哪裡去弄重油?美國和荷屬東印度群島確保供應,從沒斷線。1941年7月24日,由於日本進入金蘭灣、控制南海制海權、動了美國在菲律賓的奶酪、衝撞了美國的底線,所以美國第二天就宣布對日全面經濟制裁,停止出口燃油並凍結在美全部資產。
  • 泗水海戰:ABDA艦隊覆滅與荷屬東印度群島陷落註定
    1942年2月,日本帝國的兵鋒已貫穿整個南洋,直逼有著巨量石油資源的荷屬東印度群島。與之對壘的盟國儘管遭受重創,卻還是在努力抱團抵禦軍國主義浪潮。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 荷屬東印度群島由於此前的珍珠港事件與馬來亞海戰慘敗,當時的英美兩國海軍已無多少餘力
  • 印尼歷史筆記(八)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破產
    179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宣布破產,公司的全部資產由荷蘭政府接管。這裡首先要區別兩個概念,「荷蘭東印度公司」和「荷屬東印度」。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個商業公司,專門從事對外貿易,1602年成立,1799年解散,在兩個世紀的時間裡很大程度上壟斷了印尼的對外貿易;荷屬東印度是個地域概念,指1800到1949年之間荷蘭人所統治的印度尼西亞。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個股份公司,為了交易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荷蘭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
  • 石油絞殺:二戰美國對日禁運政策
    由於雙方爭執不下,美國開始考慮對日本貿易禁運和大範圍的經濟制裁的可能性,日本受到了壓力,尤其在石油領域。日本佔有的石油產地很少,只好用頁巖油作為補充,這些佔石油需求量的7%,其餘的全靠進口,在1939年,80%的進口石油來源於美國,另外一部分來源於和屬東印度群島。荷屬東印度群島是東亞最重要的產油地,如果日本能夠控制這個地方,那麼它就能夠得到充足的石油供應。
  • 二戰謠言粉碎機:陸軍馬鹿主張北上進攻蘇聯?事實正好相反!
    1939年,日本石油消耗量約為500萬噸,其中80%由美國進口,自給能力不足10%,其餘則由荷屬東印度進口。二戰全面爆發之後,作為日本石油主要來源國的美國逐漸偏向同盟國,這讓日本高層非常憂慮,其後的國家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圍繞石油問題展開的。
  • 在二戰中,日本也曾攻打印度,為何只打了一仗就選擇撤軍?
    一直到了1940年的時候,日本明確指出,大東亞共榮圈包括了下面這些國家:中國、朝鮮、日本、滿洲國、法屬中南半島、荷屬印尼、紐幾內亞等大洋洲,及澳洲、紐西蘭、印度及西伯利亞東部等地為大東亞之範圍。日本有這麼大的野心,當然也有著相匹配的實力。在非常短的時間裡面,就攻打著東南亞絕大部分的國家。
  • 坦克界的火力小怪獸,二戰美國為荷蘭生產的MTLS-1G14坦克
    曾經的荷蘭也是西方一殖民大國,1602年成立了具有國家職能的荷屬東印度公司,它在殖民地進行掠奪和壟斷貿易,與英國東印度公司性質一樣,不同的是荷蘭在長久的海上爭霸中愈發衰落,上世紀30年代的荷屬東印度群島已經缺乏足夠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應對當時的形勢。
  • 打敗清王朝的東印度公司是個啥
    ——與同時期歐洲之間戰爭都由政府出面不同,與亞洲、非洲的戰爭,無論英國還是荷蘭等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各國的東印度公司按各自國王授予的特權,因各種原因而發動的戰爭:相互之間劫掠、對殖民地的佔領鎮壓等。1.每個國家都有東印度公司,中國人熟悉英國的東印度公司,獨佔與印度、孟加拉、中國等地的商業貿易;而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則是印尼等東南亞各島嶼的主要商業領主、實際統治者。
  • 【魚鷹社】法屬印度支那戰爭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322號:法屬印度支那戰爭(1946-1954)-the French Indochina War 1946-54。原作者Martin Windrow,繪圖Mike Chappell。
  • 在祖國大陸的最南端,有這樣一支「厲害了」的航空兵團
    > 走進中國大陸最南端航空兵團
  • 日本軍票,二戰中日軍通過它瘋狂的掠奪亞洲國家
    1914年,日本軍用手票10錢,用於一戰中對青島德軍作戰的日軍部隊日本軍用手票不能兌換黃金,也不能兌換普通日元,基本上就是一張毫無信用擔保、毫無金銀背書的花紙片。1942年,菲律賓,日本東南亞戰爭軍票,5分東南亞戰爭軍票由日軍直接控制發行,用於取代東南亞各個被佔領國家的當地貨幣,到二戰結束時,發行有這種軍票的國家和地區有:
  • 民俗趣聞 | 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印尼的區別是什麼?
    一定有很多不熟悉印尼的朋友會問:印尼和印度是不是一個地方?他們有什麼區別呢?老師想說,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問,你肯定是地理沒學好!今天的民俗,老師就具體給大家介紹一下,印度、印度尼西亞和印尼的區別。「印度尼西亞」一名來自於希臘文,意為「水中島國」;16世紀末,荷蘭殖民者入侵東南亞群島之後,稱這裡的島嶼為「荷屬東印度」,也就是歷史上的荷蘭東印度殖民地。
  • 二戰時期日本航母一覽
    隨後,加賀號一直活動在中國海域,轟炸的目標也擴展到廣州白雲機場和廣州市區。1939年後,加賀號返回太平洋海域。  1941年12月7日,加賀號作為六艘航母之一參與偷襲珍珠港。隨後,1942年1月,南雲中將帶領第一航空戰隊(赤城和加賀)與第五航空戰隊(翔鶴和瑞鶴)參與東南亞外圍諸要地的攻擊,其中包括1月20日-23日,空襲紐幾內亞俾斯麥群島的拉包爾基地。
  • 印度—印尼—印度尼西亞的區別?
    印度地圖(圖片來源於網絡)查閱世界五百強數據的時候,看到了關於印度一欄的世界五百強數據,把印度尼西亞企業也當成了印度企業,放在印度那一欄,很多人就不淡定了,因為這個數據差一點就蠱惑了大家,當時我一數印度有八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 他們是英國人心目中最強悍的兵團,英軍中的明珠,然而卻敗給了中國...
    1857年,印度次大陸起義時,廓爾喀兵團為英軍浴血奮戰,延續了英國對南亞的殖民統治...到了二戰,廓爾喀士兵被派往北非和亞洲戰場。 戰鬥中多次使用廓爾喀彎刀和各路敵軍近身肉搏,打的德國人、義大利人和日本人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