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百萬大軍已經壓境,為何不敢攻打中國?

2021-02-23 硬筆書法學會


中國在上個世紀建國以後,一共進行過四場自衛反擊戰,分別是對印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抗美援朝和對蘇自衛反擊戰。前面三場戰爭很多人都非常了解,對於第四場對蘇自衛反擊戰,也就是著名的珍寶島衝突,其實了解的人並不多。

珍寶島衝突,也被稱為珍寶島反蘇聯戰爭,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在珍寶島擊退蘇聯軍隊入侵的一場戰鬥。當時蘇聯軍隊在黑龍江珍寶島實施了好幾次武裝入侵,並且還對邊境進行炮擊。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之下,終於開始了反擊。

對於中國的反擊蘇聯竟然厚顏無恥地稱珍寶島是他們的領土,他們才是正當防衛,而中國邊防部隊的行為是入侵。蘇聯這一言論完全就是強盜邏輯。所幸的是,最後中國軍隊取得了勝利,蘇聯入侵的部隊死傷了大半。

這場戰爭,很多人疑惑的有兩個點。一個就是蘇聯當時在中國的西北邊境集結了百萬大軍,可是為什麼到最後都沒有攻打中國,還有一個就是蘇聯為什麼沒有對中國使用核武器。


當時蘇聯和美國依然處於冷戰之中,雙方僵持不下,而中國當時和美國的關係已經緩和不少了,所以蘇聯並不敢貿然出動這麼多的軍隊。

還有一點就是當時中國雖然沒有了蘇聯的幫助,可是卻在短短的時間內就研究出了原子彈。這一時間比蘇聯預料的要整整提前了十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的聲音狠狠的震住了蘇聯,令其不敢輕舉妄動。

圖文來自網絡

End



公眾號名稱:硬筆書法學會,微信號:ybsfxh888。

喜歡書法就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吧~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珍寶島事件中,為何在百萬大軍壓境的情況下,蘇聯不敢打中國?
    但是等到赫魯雪夫當上蘇聯主席之後,兩國情況逐漸的惡化,蘇聯當時打的注意是想要讓中國成為他的小弟,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樣的事情簡直就是無稽之談,於是兩國關係惡化,蘇聯撤走了留在中國的人才、工廠等。當時蘇聯已經調遣重兵在中蘇邊境上,空軍部隊幾乎每天都在我軍的頭上盤旋,大量的T62、T55坦克,而且據說當時他們的王牌裝甲師都在往中蘇邊境走,但是奇怪的問題是,這一場戰爭持續了一個月左右蘇聯軍隊變全部撤回去了
  • 珍寶島戰敗後蘇聯計劃4路侵中國,一周到北京,為何最終不敢打?
    珍寶島衝突之後,中蘇之間也徹底撕破臉皮,蘇聯大兵壓境中蘇邊境,蒙古國境內也駐紮了大量的蘇聯機械化部隊,據說當時蘇聯在中國北方部署了超過1萬輛裝甲車,一時間中國北方面臨著蘇聯百萬大軍南下的威脅
  • 毛主席在珍寶島事件後,為何敢理直氣壯地面對蘇聯的大軍壓境?
    毛主席在珍寶島事件後,為何敢理直氣壯地面對蘇聯的大軍壓境?
  • 中越戰爭前夕,鄧小平訪美使了一記妙招,讓北境百萬蘇軍不敢亂動
    打蘇聯這是不可能的,蘇聯作為共產主義陣營的領袖,中國身為共產主義陣營的一份子,在蘇聯沒有對中國正式動兵的情況下,中方對蘇聯動兵就是師出無名。一旦開戰,在蘇聯的空軍優勢下,我方要承擔的代價之大難以想像。更何況,蘇聯在與美國在半個世紀的爭鋒中,其他方面不敢說,可在軍事方面確實是絲毫不落下風。中國與其相比,還差了很多很多。因此,對於蘇聯是絕對不能來硬的!
  • 史達林最後一刻放棄的計劃,二戰蘇聯為何沒攻打北海道?
    這其實沒錯,不過日本決定投降的根本原因是在於蘇聯的突然宣戰,日本一開始忙著應付逐漸進逼中的英美聯軍,在中國焦頭爛額,冀望尚對日本中立的蘇聯可從中調停,以維持日本在東亞的利益,但蘇聯的突然發難使得日本沒有任何迴旋餘地,只能投降。至於蘇聯為何會在最後時刻對日宣戰,這是因為雅爾達會議的時候,英美承諾給了蘇聯不少好處,結果1945年8月9日,蘇聯對日本進行了突然襲擊。
  • 1969年中蘇衝突後,蘇聯百萬大軍持核南下,最後一刻為何棄戰
    這些中國「農民」(知青)從沒實戰過,但是也沒怕過,就靠著「敢打」的信念,捍衛了祖國國土的安全。在蘇聯領導人否定中國的領土主權時,中央就已經警覺,再加上後來的一些國際事件,1965年中央批准的「三五」計劃的基本方針之一就是「國防建設第一」,自此中國的經濟建設不再單純圍繞「吃穿用度」,而是轉變為「備戰」。
  • 大軍壓境,油輪被炸,使館撤人,美國這是要開打的節奏
    翻看美國短短200多年的歷史,美國已經打了200多場仗,幾乎每一屆總統都要過一把打仗癮,說美國是戰爭販子一點也不假。現在川普政府想玩一把大的,一邊對伊朗步步緊逼,另一邊還叫囂不排除對委內瑞拉動手。為了迫使伊朗屈服,美國已經採取了多重手段:先是退出伊核協議;接著把伊朗革命衛隊列為恐怖組織;然後加大對伊朗制裁,宣布誰從伊朗進口石油就制裁誰;現在航母戰鬥群、轟炸機群大軍直接壓境;而伊朗選擇針鋒相對,不僅宣稱要封鎖荷姆茲海峽,還要重啟部分核活動,但不退出伊核協議。
  • 敵百萬大軍不敢動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東風系列飛彈自問世以來,就是中國的鎮國重器。東風飛彈製造工藝複雜,特別在上個世紀,能造出中遠程彈道飛彈的國家沒有幾個。東風飛彈讓解放軍戰力騰飛的同時,也有其他國家希望裝備這種飛彈。作為中東土豪的沙烏地阿拉伯,就曾砸巨資購買中國東風3飛彈,建立了自己的戰略威懾力量。
  • 七八十年代,蘇聯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究竟是怎麼回事?
    地球赤道的半徑也只有4萬公裡,中蘇邊境之長甚至已經超過了地球周長的1/4。如此漫長到恐怖的邊境,意味著中蘇一旦交惡,蘇聯完全有機會從12,000公裡的邊境線上的任何一點對中國發動進攻。同時也意味著,即便中國軍隊數量再多,也不可能守得過來。這樣一來,導致中蘇關係破裂之後中國來自北方的軍事壓力變得極為巨大。
  • 陳友諒大軍壓境,勝負難料,康茂才會對朱元璋忠心不二嗎?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閏五月,陳友諒大舉東下,派人約張士誠一起攻打應天府。
  • 在伊拉克戰爭期間,俄羅斯為何不救薩達姆?其實原因很簡單
    因此,當時的俄羅斯相信美國即使攻打伊拉克也不會那麼快取勝,而且很可能陷入戰爭泥潭,跟當年蘇聯打阿富汗一樣。因此,等到美國深陷伊拉克後,再出手援助薩達姆的遊擊軍,那才是代價最少的。第三,努力失敗。美國在2003年要開始攻打伊拉克後,原本是要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攻打,跟當年的海灣戰爭一樣。而俄羅斯當時就聯合法國,公開宣稱要在安理會行駛否決權,不讓協議通過。因此,美國才繞過聯合國,跟英國組成美英聯軍攻打伊拉克,這使得俄羅斯的努力被白費。而且戰爭期間,俄羅斯試圖通過不斷的外交努力,迫使美國屈服。
  • 西邊印度大軍壓境,東邊臺灣局勢不穩,南邊風波再起,中國如何破局?
    印度大軍壓境,我國四大海域同時執行軍事任務,外交部發言人正告美方!
  • 教訓烏克蘭,俄羅斯招招見血,一面封鎖刻赤海峽,一面大軍壓境
    在蘇聯解體後,刻赤海峽一直是烏克蘭和俄羅斯兩國激烈爭論的問題。俄羅斯強硬「堵」刻赤海峽,烏克蘭軍艦回不了家烏俄局勢近期已經達到冰點,烏東部的局勢升級也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如今美國之前派遣至黑海的兩艘軍艦已經「消失」,美國嘴上幫著烏克蘭,但看到俄羅斯如此反應,悄悄地取消了計劃。而此次在刻赤海峽發生衝突已經不是第一次,早在2018年,烏克蘭就在黑海海域進行挑釁動作,隨後俄羅斯控制了挑釁姿勢的三艘烏克蘭軍艦,俄羅斯法院也批捕了當時挑釁實踐中的24名烏克蘭軍人。
  • 【軍聞局】「百萬大軍」迫境!89坦殲應時而生,為何又快速退居二線?
    起初雖然雙方關係不太友好,但也遠遠達不到相互攻伐的境地。邊境上有些小摩擦時,雙方還是有一定的「默契」保持克制。此時蘇聯在中蘇邊境只駐紮有12個師,外蒙地區也不過2000人,共計不超過20萬人。蘇聯空軍和國土防空軍則部署了24個師的兵力,包括數目巨大的戰機和防空飛彈。此外,蘇聯戰略火箭軍也陸續在蘇聯中部建設飛彈基地威脅中國。以上合計,蘇聯邊境陳兵逾百萬之巨。
  • 有百萬大軍不一定全能用,為何「動」起來的軍隊更有戰力?
    而上百萬人的軍隊如果「動」不起來,那麼野戰軍也就淪為了守備軍,看起來規模龐大,但實則威懾性是嚴重不足的。從歷史回到當代,其實類似的問題在戰爭中還是會經常出現。以1991年的海灣戰爭為例,伊拉克總計的作戰力量有100萬人之多,多國聯軍最後集結的兵力是70萬人。
  • 為了懲罰越南的狂妄,鄧小平巧施計謀,蘇聯再厲害也不敢輕舉妄動
    鄧小平開門見山,中方決定對越南進行懲罰性的自衛反擊,他意味深長地說:小朋友不聽話,要打屁股嘍!由於文化的不同,卡特一時沒明白鄧小平的弦外之意。經過冀朝鑄的翻譯,卡特陷入了思考,他也提出了自己的顧慮:越南在蘇聯的默許下入侵柬埔寨,越南的行為會使自己在國際上越來越被孤立,此時中國若攻打越南,會令輿論導向發生改變,進而使國際社會開始同情越南。
  • 6路大軍勇闖華盛頓,戈巴契夫很敢講:美國可能會走蘇聯老路
    在國會被衝破後,6路大軍勇闖華盛頓。據美媒報導,美國陸軍部長表示,防止情況惡化,國民警衛隊出動6200人前往華盛頓保持警戒。這些軍人至少會待到拜登入主白宮後,防止此類衝突再次在美國發生。當美國國會衝突爆發時,沒有收到協助命令。美國警衛隊出動,只有收到通知後才會進行警力部署。部署在華盛頓士兵允許使用武器,一旦在1月20日衝突再次爆發,場面或將徹底失控。
  • 許褚驍勇善戰,打遍超一流猛將都不懼,為何獨不敢出戰這兩猛將
    例如趙雲,為了救主,面對曹操的數萬大軍,他絲毫不懼,單槍匹馬衝入曹操的大軍,連續衝殺救了少主劉禪;例如張飛,面對三國第一猛將呂布也毫不畏懼,多次和他大戰,打出了自己的氣勢。曹操能成為三國時期實力最強大的一方諸侯,得益於他帳下猛將諸多,如曹仁、夏侯惇、張遼等人,但要說曹營中最勇猛的大將,當屬典韋和許褚。
  • 機槍被收繳32萬挺,可裝備百萬大軍
    機槍一共被繳獲了32萬挺,可裝備百萬大軍,只能說沒有哪個運輸大隊長能比他更稱職了。早在抗日戰爭時,國軍的裝備就遠遠優於我軍,而且那時候美國運到國內的武器裝備,也基本上是拿給了國軍。我軍那真的是啥都沒有,除了從戰場上繳獲,就只能靠幾個兵工廠自己造,質量肯定不是特別好,日子過得緊巴巴。
  •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原因簡單
    日本入侵中國14年,為何攻打印度一次就放棄?